1、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 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状况及时空特点。(区域认知)2.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结合资料,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综合思维)3.调查学校所在地人口迁移的现状,并分析原因。(地理实践力)自 主 预 习 探 新 知 一、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人口迁移的概念及类型(1)概念: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_地改变其_的行为,被称为人口迁移。(2)类型:按照人口迁移的范围是否跨越国界,还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长期性定居地方法技巧 人口迁移的判断方
2、法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三是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2新大陆发现引起的人口迁移(1)特点: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_迁移活动。(2)方向欧洲人向_移民非洲黑人被贩运到_亚洲的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居民向国外迁移跨洲美洲美洲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1)迁移方向的变化_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净迁入区。拉丁美洲由人口净迁入区变为净迁出区。北美洲和大洋洲是最大的移民迁入地区。(2)特点_逐渐成为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国际难民数量增加,持续时间长。发展中国家_移民。欧洲劳务输出专业人才二、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国内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目的:
3、开发_。(2)主要人群:_、退伍军人、干部和知识青年等。(3)迁移目的地:_、内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2改革开放后的国内人口迁移特点(1)人口流动_,迁移规模加大。(2)人口向_迁移。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3)人口向东部迁移。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势,是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移动。内地和边疆技术人员东北三省频繁城镇特别提醒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主要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三、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经济因素:是主要因素,就业机会较多、经济收入较高的地方往往就成为_区。2政治因素:表现为驱逐出境、战争
4、和移民戍边等。3社会文化因素:主要包括宗教、种族因素。4生态环境因素:一方面,_的变化,尤其是灾难性的变化常会引起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另一方面,生态环境_的人口也会向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迁移。5其他因素:迁移者的年龄等。人口迁入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易错提醒 人口迁移往往不是由单一因素引起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俄罗斯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是由自然条件较温和,经济、科技较发达的欧洲部分迁往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较为落后的西伯利亚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政策因素的影响。(1)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由人口迁入区变为迁出区。()(3)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
5、的最主要原因。()(4)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5)“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原因 B家庭原因C自然原因D个人原因提示:(1)国际旅游没有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变居住地,不属于人口迁移。(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经济发展快且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需求量大,欧洲由人口净迁出区变为人口净迁入区。(3)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4)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决定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
6、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5)A 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导致人口迁移,随着家庭青壮年的迁出,导致“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合 作 探 究 攻 重 难 国际人口迁移近百年来,墨西哥裔人成为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族群之一。这部分人口主要由两种成分组成:出生于美国的墨西哥裔人和来自墨西哥的移民。下表为 19101996 年美国全部墨西哥裔人口变化。年份墨西哥裔人口数量(万人)墨西哥裔人口占美国总人口的比例(%)19961 803.96.8 19901 339.35.4 1980874.03.9 1970453.22.2 1960173.61.0 1950134.60.9
7、 1940107.70.8 1930142.31.2 192074.00.7 191038.50.5问题 1(综合思维)简述近百年来墨西哥裔美国人的数量变化特征。提示:近百年来墨西哥裔美国人数量一直快速增加。问题 2(综合思维)按照地理区域划分,墨西哥人迁移至美国,属于哪类人口迁移?提示:属于国际人口迁移。问题3(综合思维)墨西哥人迁移至美国,体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移的哪些特点?提示:发展中国家劳务输出增加,人才流向发达国家。归纳提升 1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判断人口迁移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改变居住地;二是居住地的改变应为永久性或长期性的;三是必须跨越一定的行政界线。图示如下
8、:(2)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类型人口迁移人口流动 概念人口变更定居地的空间移动居住地没有变更的空间移动 区别发生长期性或永久性地居住地改变临时或短期离开居住地而不变更户籍的外出活动 举例“闯关东”“下南洋”、北宋末年人口南迁外出探亲、出国考察、长假出游、“民工流”2.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阶段时间特点流向 新大陆发现前15 世纪末、16世纪初以前集中在大陆内部(跨国迁移多,跨洲迁移少)新大陆发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15 世纪末、16世纪初至 20 世纪中期出现大规模跨洲迁移;从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移向未开发国家欧洲流向美洲;非洲黑人被贩运到美洲;亚洲人向国外移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 世纪
9、中期至今劳务输出成为主流;国际难民数量多,持续时间长;优秀人才移民日益增多;迁移流向发生变化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从穷国流向富国3.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是三种常见形式。形式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国际难民迁移 人口高素质人才廉价劳动力战争难民、政治难民 原因寻找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发达国家劳动力不足;寻找更多的就业机会战乱、种族冲突、政治迫害 方向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发展中(贫穷)国家流向发达(富裕)国家,人口稠密国家流向人口稀疏国家流向和平国家、能为其提供避难需要的国家 影响发展中国家在人才和经济
10、上蒙受双重损失使发展中国家缓解就业压力,赚取外汇给迁入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带来许多问题1下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及附近地区人口迁移方向示意图(箭头表示二战后主要移民路径,圆圈内的区域为欧洲核心区)。读图,回答(1)(2)题。(1)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A由核心区向周围的边缘地区B由欧洲沿海向内陆地区C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D由经济发达区域向经济落后区域(2)图中表现出来的跨大洲的人口迁移方向是()A由亚洲迁往欧洲B由非洲迁往欧洲C由北美洲迁往欧洲D由大洋洲迁往欧洲(1)C(2)B 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由周围的边缘地区向核心区。第(2)题,图中所有的箭头中,
11、只有从北非向欧洲核心区进行的是跨大洲的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2020 年全国春运自 1 月 10 日启动,2 月 18 日结束,共计 40 天,发送旅客 30 亿人次。春运大潮中,学生流、民工流及探亲流是主要的春运客流。问题 1(综合思维)庞大的春运客流属于人口迁移现象吗?为什么?提示:不属于人口迁移现象。因为春运客流主要是学生流、民工流及探亲流,其居住地不会发生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问题 2 (区域认知)春运客流反映出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提示: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问题 3(综合思维)外出农民工主要迁入地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提示:经济发展程度高。问题
12、4(区域认知)西北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后,对当地外出农民工会有怎样的影响?提示:农村剩余劳动力会有部分在当地就业,外出农民工数量可能会减少。归纳提升 1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特点阶段迁移方向原因特点 古代迁往社会环境及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农业经济脆弱、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大批迁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东 部 人 口 稠 密区迁往东北、西北等地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至今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镇,贫 困 区 迁 往 发达区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
13、区需要劳动力;农村大量劳动力获得解放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我国目前的“民工流”现象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城乡地区间巨大的经济差距;国家允许农民进城政策的实施 流向主要从山区流向平原,从农村流向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四川、江西、安徽、贵州、湖南等农业人口大省是民工主要输出地,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民工的主要输入地 变化近几年出现“回流”和“民工荒”现象。一方面东部沿海招工难;另一方面民工找工作难。原因主要是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提高,而民工素质偏低;其次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迁移,内地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民工流动方向改变2下
14、图为我国某省(市、区)人口跨省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该地迁出的人口主要是()A少年儿童 B青壮年C大中学生D老年人(2)推测该省(市、区)最可能是()A上海B浙江C广东D广西(1)B(2)D 第(1)题,读图可知,1449 岁人口迁出率最大,说明该地迁出的人口主要是青壮年。第(2)题,该省(市、区)以人口外迁为主,说明经济较落后。上海、浙江、广东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广西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较落后。“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们的父辈甚至祖父辈们曾在 20 世纪 5070 年代,支边支内、上山下乡。曾经如火如荼的青春,伴随着朝阳蓬勃向上。广阔天地
15、大有作为,是那一时期人们参与这场特殊的人口迁移时的心态。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和社会的变革,我国出现了“民工潮”这一特殊现象。民工多从中部地区流向东部地区,“孔雀东南飞”是形象的比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问题 1(综合思维)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影响我国百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国家的政策。问题 2(地理实践力)目前,影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经济因素。提示:国家的政策。问题 3(综合思维)目前,许多大学毕业生中的有志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到我国的西部地区去工作,这反映出的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是什么?归纳提升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
16、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某一种因素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因素举例影响 地区间经济差异社会经济发展 比较普遍,如近年来出现的“孔雀东南飞”和“民工潮”城市化推进 比较普遍,如内陆地区的人口迁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大型建设项目 三峡移民 经济因素区域规模开发我国西部大开发引起的移民人 们 为 追 求更 好 的 生 活条件、就业机会 和 经 济 收入而迁移,是主要因素 政治迫害 乌干达亚裔居民迁往英国 战争 巴勒斯坦战争难民 政治因素国家组织移民我国历史上的移民戍边重要因素 宗教 种族 社会文化因素外出求学印巴分治,穆斯林迁往巴基斯坦重要
17、因素。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区和特定人群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美国人迁往南方“阳光地带”环境资源差异 逐水草、淡水、土地而居 生态环境因素 生态环境的变化19 世纪 40 年代,爱尔兰因连年水灾使成千上万的农户举家迁往美国;20 世纪 80 年代,非洲撒哈拉地区的干旱造成大规模的环境难民迁移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历史上曾经是主要因素 心理和生理因素 其他因素迁入地和迁出地的距离男性比女性更富有迁移动力;青年比儿童和老人更易于迁移 人口迁移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 2.三步判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1)第一步:明确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做到分析判断有目标。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现用框图汇总
18、如下:(2)第二步:分析迁移人口的构成特点,对比分析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做到分析判断有依据。如下分析:(3)第三步:分析迁入地对人口迁移产生巨大拉力的因素,其中影响最大的拉力因素就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特别提醒(1)经济因素往往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所以要分析人口迁移发生的时间与区间,找到主因。(3)要考虑迁移人口的年龄结构与性别结构等因素,因为老年人与少年儿童的迁移影响因素往往不是经济因素。3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2019春节出行预测大数据报告显示,春节期间空城指数最高的十大城市分别是深圳、东莞、北京
19、、上海、苏州、广州、杭州、郑州、成都、佛山。据此,完成(1)(2)题。(1)导致“春节空城”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受传统思想影响 B城市分布不均衡C人口分布不均衡 D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2)中西部地区的外来务工农民春节返乡后,部分不再回到上述东部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成为“倒吸”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城市()A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良好B工业发展,就业机会增加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条件放宽D平均工资水平更高(1)D(2)B 第(1)题,“春节空城”现象是由于务工人员返乡造成的。大量人员外出务工是因为中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出现“春节空城”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域
20、经济发展不平衡。第(2)题,由题干可知,“倒吸”现象是指返乡农民工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而是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说明当地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增多。核 心 素 养 深 拓 展 区域认知我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移,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下图为我国主要省(市)流入人口占比示意图(2014年数据)。读图,完成(1)(2)题。(1)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A从山地高原到平原地区B从西部地区到东部地区C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D从发达地区到落
21、后地区(2)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素养立意 本题组以我国主要省(市)流入人口占比示意图为材料,主要考查人口移动的方向及影响因素,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认知。知道中国不同省区的位置及经济发展水平是解答该题组的关键。(1)C(2)B 第(1)题,从图中的各省份流入人口比例可以看出,广东、浙江、上海等沿海省份以流入为主,安徽、四川等内陆省份以流出为主,所以图示信息反映出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内陆地区到沿海地区。第(2)题,“孔雀东南飞”的人口迁移现象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率先改革开放,经济发
22、展迅速,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当 堂 达 标 提 素 养 题组 1 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新航线开辟以来,国际人口迁移规模越来越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的形式又发生了变化。据此,完成 12 题。119 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体特点是()A从新大陆移向旧大陆B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C从北半球国家流向南半球国家D从工业化地区迁向非工业化地区2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特点的是()A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B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C定居移民增多,短期流动工人减少D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1B 2.A 第 1 题,19 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体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23、,从旧大陆到新大陆。第 2 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特点是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题组 2 国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据此,完成 34 题。3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是()A迁移规模大、频率高B从内陆地区迁向沿海地区C有计划、有组织地迁移D从贫困地区流向发达地区4改革开放后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是()A自发性迁移减少 B移民的目的主要是务工和经商C人口迁移主要流向西部地区D人口迁移主要流向边疆地区3C 4.B 第3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
24、期,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自发迁移和流动少,以有计划、有组织的迁移为主。第4题,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地区;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性的;主要的目的是务工、经商、学习。题组 3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候鸟老人”是随季节变化而迁移居住地的老人。据统计,每年在海南省越冬的“候鸟老人”已超百万人,主要来自东北三省、北京市和长江三角洲地区。读图,完成 56 题。5(生活中的地理)在海南省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首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 B养老设施C气候条件D婚姻家庭6.(生活中的地理)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大量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
25、影响因素是()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5C 6.B 第 5 题,从图中看“候鸟老人”冬天去南方过冬,南方冬季气候温和,首要因素是气候条件。第 6 题,20 世纪 90 年代后长江三角洲经济快速发展,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教材P13探索政策因素。山西人口大量减少,迁入地区人口大量增加,人口分布更加分散;全国人口分布趋于均衡。教材P14思考1主要迁出地有非洲、拉丁美洲及亚洲的东亚、南亚等;主要迁入地有欧洲、北美地区和澳大利亚等。2从发展中国家迁向发达国家为总趋势,包括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劳务输出,发展中国家的难民迁往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专业人才移民向发达国家,等。3经济发
26、达的大国为接纳移民的主要国家;美国一直是最大移民接纳国;2005年位居第二、第三的俄罗斯和德国10年后位置互换;2005年位居第四、第五的乌克兰和法国被沙特阿拉伯和英国取代。教材P15活动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的移民是由战争引起的;明朝从山西向全国各地移民的原因是政策;清末和民国时期人口向东北地区迁移的主要原因有自然灾害、战争和政策等;抗日战争时期河南、陕西人口向西北迁移主要原因是战争和自然灾害等。教材P17思考影响人口迁入的因素有高工资、好的医疗条件、发达的文化教育、更多的就业机会等;影响人口迁出的因素有工资低、就业机会少、自然灾害等。两地之间距离、亲友介绍、来往费用、语言和
27、种族、所受教育和技能、性别和年龄等,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教材P19思考1主要是为了改善迁出地和迁入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2生态移民迁出区需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迁入区需要解决移民安置就业、发展经济等问题,促进迁入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教材P20作业题1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迁移特点是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迁移。2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政策支持、躲避战乱和自然灾害等。3根据所学知识,列出主要调查项目,设计相关的调查表。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出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古时候,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如今,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点击右图进入 课 时 分 层 作 业 Thank you for wat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