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40KB ,
资源ID:772337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7233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禹州市二高高二语文导学案 《论民本》(语文版必修五) .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禹州市二高高二语文导学案 《论民本》(语文版必修五) .doc

1、论民本导学案班名: 组 名: 姓 名: 【学习目标】1、积累重点字词(今、苟、胜、就、刑、衣、王、诸、盍、几、者、莫、虽等),总结归纳宾语前置的规律并能举一反三。 2、学习本文运用排比、比喻、用典的语言特色。3、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内涵并了解它的进步性和局限性。【学习重点】 诵读全文,积累重点字词。【学习难点】理解孟子民本思想的内涵。【学习方法】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学习时数】两课时预习导读单一、作者简介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即今山东邹城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死于公元前289年。他虽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但是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相传,孟子的母亲十分贤惠,辛劳地抚养他长大成人,为了给

2、孟子创造一个好的邻里环境,孟母曾三迁其家,最后找到一个读书人作邻居,使孟子终成大器,“孟母三迁”的故事也传为佳话。晚年时孟子回到故乡,与万章等亲密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一方面整理阐发儒家典籍,一方面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至今,我们了解、研究孟子的思想,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孟子一书。孟子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思想家,他生于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时代,是继承和发展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新儒家代表,是儒家第二大宗师,后世尊号“亚圣”。 在哲学思想上,孟子提出著名的“性善”论,“人之初,性本善”,应发扬人的善性,才能国治家齐。孟子特别强调民为邦本的学说,提出“民为贵,社稷次

3、之,君为轻”的高见。他认为,诸侯如果施行了他这一套“民本”说以及他的治民之术,民就能各自安分守己,统治者也能长治久安,达到“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即稳定统治秩序的太平境界。 在天、地和民之间,孟子明确地强调人民的作用和地位。他针对当时一些国灭家亡的事实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又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时期,当法家学派极力强调专制主义国君集权的情况下,孟子的这种“民本”思想是对其消极面的一个极大限制和约束。这种主张在我国两千年封建社会里,一直成为制约君权,强调皇帝应该顺乎民心民意的思想,对于历朝政治的开明,起了莫大作用。二、研读文本,整体感知(一)研读指导 1、请阅

4、读教材及该导学案有关介绍,也可查阅资料,把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记下来,并识记。 2、研读批注:在文中圈点字词、标注重要知识点、批研读心得、写出困惑不解等。3、识记重点字字音、字形、意义。请把你认为文中重要的字词写下来,并注音释义。4、自己翻译全文。(二)语言积累 学习目标: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今、苟、胜、就、刑、衣、王、诸、盍、几、者、莫、虽等,总结归纳宾语前置的规律并能举一反三。自学自导1、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重点字词、句式,用10分钟时间做“基础扫描”。2、讨论5分钟,解决“基础扫描”遗留的问题;尝试着用10分钟时间独立完成“基础检测”。(一)基础扫描1、说说下列句中加线词语的意思。牺

5、牲既成,粢盛既洁: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辨析下列词的不同意义或用法。莫: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 从者病,莫能兴:就: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 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诸:于是谢石等诸军,水陆继进: 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者: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 失其民者,失其心也:二者不可得兼: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二)基础检测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

6、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社稷(j)粢盛(shng)桀纣(zhu)B.所恶(w)走圹(kung)不赡(shn)C.仓廪(ln)孝悌(d)狗彘(zh)D.艾草(y)鸡豚(tn)庠序(xing)2、下面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苟为不畜,终身不得(积聚,储藏) B.其何能淑,载胥及溺(相互)C.诛之,则不可胜诛(责骂) D.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埋怨)3、下面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 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B.则诸侯皆为之驱 壮者散而之四方者C.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

7、而不救4、下面句子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为丛驱爵者,鹯也 B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C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D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下列句式结构相同的两项是()。A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 B为丛驱爵者,鹯也C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就、随之) B.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奢侈)C.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规定) D.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足)7、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A.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B.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

8、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 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三)提升训练1、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译文:2、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译文:3、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译文: 4、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译文:5、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译文: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译文:(三)内容感知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主要意思。三、作业 熟读文本,争取能够背诵,同时自己整理本文中的文言语法现象。【反思评价】不管开心还是忧伤,老师会一直伴你成长!

9、自我评价组长评价学科长评 价教师评价 我的收获与反思:问题探究单班名: 组 名: 姓 名: 一、重点探究1、如何理解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的思想?2、孟子说:“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孟子说:“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孟子肯定了“民”的“反”,对此,应如何理解?二、拓展探究 孟子的“民本思想”具有怎样的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性?请结合现实谈其意义。三、艺术探究熟读文本,思考本文在写作方面的特点。 四、作业 熟读文本,完成课后的思考题。【反思评价】不管开心还是忧伤,老师会一直伴你成长!自我评价组

10、长评价学科长评 价教师评价 我的收获与反思:拓展训练单班名: 组 名: 姓 名: 一、拓展阅读孟子:当我们周围狼烟四起的时候手捧战国典籍,目视诸侯纷争。硝烟还未散尽,土尘又重重扬起。刀与戟相撞的声响,王与侯争霸的号角,合成战国流动的历史图画。我站在历史画面前,看着你昂着头挺着胸自信地走来。用你洪钟般的嗓音,诵读你传世的儒经。彻耳清心之音,拨开茫茫历史雾霭,穿越重重山水阻隔,震撼山川,响彻华史。多年的战乱,河山早已满目疮痍;俯视中原大地,“民有饥色,野有饿殍”,你心中是怎样的酸楚。于是你慈悲的心肠,你为民请命的豪举,便显现在一次次的苦心游说中。你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则勃然大怒:哼

11、,君为轻?君为轻我当什么王?!你说,“不嗜杀人者能一之“,可梁襄王心里嘀咕:不杀人?不杀人打什么战?又怎夺得了天下?你又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穷”者们于是以“善其身”来自我安慰,而“达”者们谁又能“兼济天下”?多数是明哲保身,躲得远远的罢。自古才子多孤独!任你跑破了鞋底,凭你走短了春秋;哪怕你说破了唇舌,还是话断了历史,仍然没有一个君王愿意实施你心中的王道。于是你由孤独变得孤傲了。齐宣王称病,你也称病。君王有什么了不起呢?“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可历史决定了你只能做思想的传播者,不能做“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君王。你开始蔑视统治者,见了梁襄王后说,“望之不似人君。

12、”要知道这样的话可能招致杀身之祸,可你不怕。难怪后来的李大诗人也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激越之语,是受到了你的影响的吧?“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周围烟尘这么重,你显然已经“昭”不过来了。你渐渐疲惫了,但仍心存希望,于是向当权者发出最后的“通牒”:“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齐国田氏却废姜氏而成为诸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仍然是齐国因“附于秦”得一夕安寝,失去民心失去警惕之心,“终继五国迁灭”。唉,他们不听,也只能随他们去吧!硝烟仍在不断地涌起,纷争还在无奈地继续。你也只能泪眼朦胧地心痛万分地看着哀鸿遍野尸骨满地。硝烟埋没你的救民之

13、心,亦使你的爱民之情显得更为真切,使你想“兼善天下”的博大情怀显得更为高贵!关上孟子,我已被孟子感动得泪流满面。二、名句积累请背诵记忆下面的孟子的名句。1.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8.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孟子滕文公)1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14、,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1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1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1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1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15.其进锐者,其退速。1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17.长幼有序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1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20.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三、真题演练 (2012辽宁卷)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初见嵩山 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 张耒:北宋诗

15、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1、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2、“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四、作业 课外阅读孟子的其它章节,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反思评价】不管开心还是忧伤,老师会一直伴你成长!自我评价组长评价学科长评 价教师评价 我的收获与反思: 论民本导学案参考答案拓展训练单1、【考点】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解析】题目为“初见嵩山”,一个“初”字可谓“题眼”,就暗含了“惊喜”与“期待”之情。展开描写时,先写鞍马劳顿中青山对我的开解,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最后才让数峰露

16、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2分;答出铺垫来表现的,给1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方法点拨】解析本题一可先看标题。标题对作品而言,为眼睛,为窗口。透过标题,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本标题中“初”就是关键字眼。二可看抒情字眼。本诗中第二句中“豁”就是抒情字眼,蕴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2、【考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

17、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解析】第一问“妙在何处”主要考作用,主要鉴赏语言与表达技巧,鉴赏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语言特点或富有表现力的词,然后分析表达效果。第二问,理解诗歌的内涵,既要理解表层义,更要挖掘深层义。【答案】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出”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内涵,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方法点拨】(1)解释该句的意思。(2)点明手法,展开联想分析句子描述的景象。(3)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