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1-8是单选,9-12是多选,多选题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零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 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B牛顿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C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D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
2、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 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2如图所示,物体在方格纸上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方格纸边长为1m,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A物体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m/sB物体在 A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CAB 段的平均速度比 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 A 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 B 点的速度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3云台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 旅游的好去处,乘坐索道缆车
3、观赏怡人的风景以外,还能感觉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对 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静止不动B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缆车静止不动C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D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走去4如图所示,两辆车在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 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重心的位置只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5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图象能正确表示(
4、)A02s内,A、B两人同向而行B02s内,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C在5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少D在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小6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 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间隔时间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 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10m/s2)()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 tABtBCtCDB闪光的间隔时间是sC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 v AB:v BC:v CD=1:4:9D水滴
5、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 vB:vC:vD=1:3:57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实际长度,如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A6.5mB10mC20mD45m8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s内位移为8.0m,在第3s内位移为 2.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 3.0 m/s2B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 2.0m/s2C物体在第 0.5s末速度一定为 4.0 m/sD物体在第 2.5s末速度一定为 0.5 m/s9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6、正确的是()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B汽车没有发生弹性形变C汽车受弹力的方向与桥梁恢复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同D汽车受弹力的方向与汽车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同10甲、乙两物体在 t=0 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 x 轴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在 t=1到 t=4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 t=0到 t=7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 t=0到 t=4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 t=6s时的加速度方向不同11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B速度不断增
7、大C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不断减小到零12甲、乙两汽车相距100米,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甲在后,请你判 断哪种情况甲可以追上乙()A甲的初速度为20 m/s,加速度为1m/s2,乙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 2m/s2B甲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乙的初速度为30m/s,加速度为 1m/s2C甲的初速度为30m/s,加速度为2m/s2,乙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 2m/s2D甲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 2m/s2,乙的初速度为20m/s,加速度为 1m/s2二、实验题(13题5分,14题7分,共12分
8、)1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为了能够较准确地测出加速度,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靠近滑轮的某一位置,连接好电路C再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车D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E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直流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F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 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并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
9、作为时间单位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 作0,往后第六个点作为计数点1,依此标出计数点2、3、4、5、6,并测算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G根据公式a1=,a2=,a3=及平均加速度a=求出加速度14一小球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运动过程中在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底片保管不当,其中位置4处被污损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s,则利用该照片可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m/s2,位置4对应的速度为m/s,能求出4的具体位置吗? (填“能”或“不能”)(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40分,其中15题8分,16
10、题10分,17题10分,18题12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及计算公式)15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40km/h,若这位旅游爱好者开出路程之后发现他的平均速度仅有20km/h,那么他能否完成全程平均速度为40km/h的计划呢?若能完成,要求他在后的路程里开车的速度应达多少?16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
11、速度v1=40m/s,然后再减速到v2=20m/s,t1=;t2=;t=t1+t2=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启动加速度a14m/s2制动加速度a28m/s2直道最大速度v140m/s弯道最大速度v220m/s直道长度x167m17某公共汽车的运行非常规则,先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当速度达到v1=10m/s时再做匀速运动,进站前开始匀减速制动,在到达车站时刚好停住公共汽车在每个车站停车时间均为t=25s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运行至下一站已知公共汽车在加速启动和减速制动时加速度大小都为a=l m/s2,而所有相邻车站间的行程都为
12、s=600m,有一次当公共汽车刚刚抵达一个车站时,一辆电动车刚经过该车站一段时间t0=60s,已知该电动车速度大小恒定为v2=6m/s,而且行进路线、方向与公共汽车完全相同,不考虑其他交通状况的影响,试求:(1)公共汽车从其中一站出发至到达下一站所需的时间t是多少?(2)若从下一站开始计数,公共汽车在刚到达第n站时,电动车也恰好同时到达此车站,n为多少?18减速带是交叉路口上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在某小区门口有一橡胶减速带(如图),有一警用巡逻车正以最大速度20m/s从小区门口经过,在离减速带50m时警察发现一逃犯正以10m/s的速度骑电动车匀速通过减速带,而巡逻车要匀减速到5m/s通过减速带(
13、减速带的宽度忽略不计),减速到5m/s后立即以2.5m/s2的加速度继续追赶,设在整个过程中,巡逻车与逃犯均在水平直道上运动,求从警察发现逃犯到追上逃犯需要的时间2016-2017学年河南省郑州一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其中1-8是单选,9-12是多选,多选题选对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零分)1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 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B牛顿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C在推导
14、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D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 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考点】物理学史【分析】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伽利略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采用了微元法;伽利略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解答】解:A、在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是理想化物理模型法,故A错误;B、伽
15、利略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故B错误;C、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C错误;D、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90的斜面上的运动,再根据铜球在斜 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故D正确故选:D2如图所示,物体在方格纸上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方格纸边长为1m,AB、ABC、ABCD、ABCDE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s、2s、3s、4s下列说法不正 确的是()A物体在 AB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m/sB物
16、体在 ABC 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m/sCAB 段的平均速度比 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 A 点时的瞬时速度D物体在 B 点的速度等于 AC 段的平均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平均速度【分析】位移等于初末位置纵坐标的变化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此求解平均速度【解答】解:A、物体在AB段的位移为xAB=1m,因此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 m/s,故A正确;B、物体在ABC段的位移大小为:x=m,平均速度为 =m/s,故B正确;C、根据公式 =,可知,当物体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
17、度,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比ABC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点时的瞬时速度故C正确;D、物体做曲线运动,体在AB段和ABCDE段位移方向不同,所以平均速度方向不相同,则平均速度不同,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3云台山是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这里气候独特,水源丰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态 旅游的好去处,乘坐索道缆车观赏怡人的风景以外,还能感觉悬挂在高空的刺激感对 于正在乘坐索道缆车观光的某游客来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对面的山静止不动B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缆车静止不动C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向对面的山不断靠近D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
18、走去【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解答】解:A、以自己为参考系,相对于山靠近的过程中,看到对面的山迎面走来故A错误;B、以对面的山为参考系,相对于山靠近的过程中,看到缆车向山运动故B错误,C、以自己为参考系,看到同一缆车里的人静止不动故C错误;D、以所乘坐的缆车为参考系,看到两边的青山绿树向身后走去故D正确故选:D4如图所示,两辆车在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 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重心的位
19、置只与物体的质量分布有关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考点】重心;力的概念及其矢量性【分析】正确解答本题需要掌握:重力的产生,重心的物理意义,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和物体的形状有关,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或者说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明确力与运动的关系【解答】解:A、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重心位置与质量分布和物体的形状都有关,故A错误;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或者说与当地的水平面垂直,故B错误;C、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
20、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等效集中于一点,这点叫做重心,故C正确;D、力不是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图象能正确表示()A02s内,A、B两人同向而行B02s内,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C在5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少D在5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位移时间图象表示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上的任意一点表示该时刻的位置,图象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位移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而路程等于各段位移大小之和【解答】解:A、位移时
21、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所以02s内,A的斜率为负,即A沿负方向运动,B的斜率为正数,即速度为正方向,所以两人运动方向相反,故A错误B、02s内,A的速度vA=m/s=12m/s,即A的速度大小为12m/s,B的速度vB=m/s=30m/s,所以A的速度比B的速度小,故B错误C、在5s内,A从60m位置走到零位置,走的路程为60m;B先从零位置到达60m位置,然后静止2s,在向负方向运动,路程大于60m,所以在5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少,故C正确D、根据位移等于x的变化量,可得,在5s内,A的位移为060m=60m,大小为60mB的位移小于60m,则A的位移比B的
22、位移大故D错误故选:C6科技馆中的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水龙头,在一种特殊 的间歇闪光灯的照射下,若调节间歇闪光间隔时间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下落,而是像固定在图中的A、B、C、D 四个位置不动,对出现的这种现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g=10m/s2)()A水滴在下落过程中通过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满足 tABtBCtCDB闪光的间隔时间是sC水滴在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满足 v AB:v BC:v CD=1:4:9D水滴在各点的速度之比满足 vB:vC:vD=1:3:5【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
23、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看到水滴似乎不再下落,知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相等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和推论进行分析【解答】解:A、若调节间歇闪光时间间隔正好与水滴从A下落到B的时间相同,看到水滴似乎不再下落,知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相等根据x=gt2,则,故A错误,B正确C、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则平均速度之比v AB:v BC:v CD=1:3:5,故C错误D、根据v=gt得,vB:vC:vD=1:2:3故D错误故选:B7一个小石子从离地某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落下,某摄影爱好者恰好拍到了它下落的一段轨迹AB该爱好者用直尺量出轨迹的实际长度,如
24、图所示已知曝光时间为s,则小石子出发点离A点约为()A6.5mB10mC20mD45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根据照片上痕迹的长度,可以知道在曝光时间内物体下落的距离,由此可以估算出A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可以求得下落的距离【解答】解:由图可知AB的长度为2cm,即0.02m,曝光时间为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v=20m/s,由自由落体的速度位移的关系式 v2=2gh可得,h=20m,所以C正确故选:C8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s内位移为8.0m,在第3s内位移为 2.0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 3.0
25、m/s2B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 2.0m/s2C物体在第 0.5s末速度一定为 4.0 m/sD物体在第 2.5s末速度一定为 0.5 m/s【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列出两个方程,即可求出初速度和加速度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即可求解,但是该题目要考虑速度在3s前还是3s后速度为零,需判断【解答】解:A、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得,第1s内的位移为:X1=V0t+at2=8m,第3s内的位移为:X3X2=(v0+2a)t+at2=2m,代入数据得:V0=9.5m/s,a=3.0m/s2得:v3=v0+at=0.5m/s说明在3s末物体还没有停
26、止故A正确,B错误C、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0.5s末的速度为,故C错误D、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2.5s末的速度为,故D错误故选:A9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B汽车没有发生弹性形变C汽车受弹力的方向与桥梁恢复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同D汽车受弹力的方向与汽车发生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同【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弹性形变和范性形变【分析】弹性形变指物体形变之后撤去外力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物体发生形变才能产生弹力弹力存在的条件是:接触并相互挤压【解答】解:弹性形变指物体形变之后撤去外力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AB、模型桥受到向下的弹力
27、,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弹性形变,故A正确,B错误CD、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10甲、乙两物体在 t=0 时刻经过同一位置沿 x 轴运动,其 vt 图象如图所示,则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在 t=1到 t=4s之间沿同一方向运动B乙在 t=0到 t=7s之间的位移为零C甲在 t=0到 t=4s之间做往复运动D甲、乙在 t=6s时的加速度方向不同【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本题应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进行分析【解答】解:A
28、、在 t=1到 t=4s之间,甲、乙的速度均为正,则知它们均沿正方向运动,故A正确;B、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t轴上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是正值,t轴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是负值,则知在t=0到t=7s之间乙的位移为零故B正确;C、在t=0到t=4s之间,甲的速度始终为正值,说明甲一直沿正方向做单向直线运动故C错误;D、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则知甲、乙在t=6s时的加速度方向都沿负方向,方向相同故D错误故选:AB11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那么该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29、B速度不断增大C速度不断减小,到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减到最小,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D速度不断减小到零【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当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加速运动,当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可能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不断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速度达到最大,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当加速度减为零,速度不再增大故B不可能;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反,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当加
30、速度减小到零,速度不为零,而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可能D、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当加速度减小至零时,如果物体的速度恰好也为零,则物体将静止,故D可能;故选:ACD12甲、乙两汽车相距100米,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乙在前,甲在后,请你判 断哪种情况甲可以追上乙()A甲的初速度为20 m/s,加速度为1m/s2,乙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 2m/s2B甲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2m/s2,乙的初速度为30m/s,加速度为 1m/s2C甲的初速度为30m/s,加速度为2m/s2,乙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为 2m/s2D甲的初速度为10m/s,加速
31、度为 2m/s2,乙的初速度为20m/s,加速度为 1m/s2【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得出甲乙的位移,通过甲乙的位移关系,运用数学知识,判断方程是否有解,从而判断甲是否可以追上乙【解答】解:设经过时间t甲追上乙,则根据位移时间公式x=得,A、甲的位移为:,乙的位移为:10t+t2,相遇时有:,整理得:t220t+200=0,此方程无解,故不可能追上,故A错误B、甲的位移:10t+t2,乙的位移为:,相遇时有:,整理得:t240t200=0,此方程有解,故B正确C、甲的位移:30tt2,乙的位移为:10t+t2,相遇时有:30tt2100=
32、10t+t2,整理得:t210t+50=0,此方程无解,故C错误确D、甲的位移:10t+t2,乙的位移为:,相遇时有:,整理得:t220t200=0,此方程有解,故D正确故选:BD二、实验题(13题5分,14题7分,共12分)13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时,为了能够较准确地测出加速度,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CDGA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B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靠近滑轮的某一位置,连接好电路C再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车D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E把小车停在靠近
33、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直流电源后,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F从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在后边便于测 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并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 作0,往后第六个点作为计数点1,依此标出计数点2、3、4、5、6,并测算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G根据公式a1=,a2=,a3=及平均加速度a=求出加速度【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按照组装器材、测量数据、纸带处理、整理器材的步骤进行排序,并注意实验操作或注意事项的正确与否,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组装器材:铺轨道A、连接
34、计时器和电源、连接小车C、连接纸带D,数据处理G;错误操作:B,应该: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靠近没有滑轮的某一位置,还有E,接通交流电源后,放开小车,不是直流;F也是错误的:把每打五个点的时间作为时间单位在选好的开始点下面记 作0,往后第五个点作为计数点1,并不是六个点;故答案为:ACDG14一小球在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运动过程中在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底片保管不当,其中位置4处被污损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s,则利用该照片可求出: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约为0.03m/s2,位置4对应的速度为
35、0.09m/s,能求出4的具体位置吗?能 (填“能”或“不能”)(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分析】知道毫米刻度尺读数时要进行估读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根据一段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速度求得小球在4位置时的瞬时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求得加速度【解答】解:若已知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1s,T=1s由图可知x56=13.5cm x23=4.5cm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a=0.03m/s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4=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恒量得x45x34at2,所以可以求出4的具体位置故答案为:0.03,0.09,能三、计算题(共4
36、0分,其中15题8分,16题10分,17题10分,18题12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及计算公式)15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40km/h,若这位旅游爱好者开出路程之后发现他的平均速度仅有20km/h,那么他能否完成全程平均速度为40km/h的计划呢?若能完成,要求他在后的路程里开车的速度应达多少?【考点】平均速度【分析】先算出以20km/h的速度行驶了整个路程的的路程,再根据后路程的时间算出速度;汽车行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总路程与总时间的商【解答】解:设总路程为s,后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为v,前里时用时后里时用时所以
37、全程的平均速度解得v=80km/h答:这位旅行者能完成他的计划,他在后2s/3的路程里,速度应达80 km/h16要求摩托车由静止开始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走完一段直道,然后驶入一段半圆形的弯道,但在弯道上行驶时车速不能太快,以免因离心作用而偏出车道求摩托车在直道上行驶所用的最短时间,有关数据见表格某同学是这样解的:要使摩托车所用时间最短,应先由静止加速到最大速度v1=40m/s,然后再减速到v2=20m/s,t1=;t2=;t=t1+t2=你认为这位同学的解法是否合理?若合理,请完成计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并用你自己的方法算出正确结果启动加速度a14m/s2制动加速度a28m/s2直道最大速度
38、v140m/s弯道最大速度v220m/s直道长度x167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求出加速到最大速度再减速到弯道最大速度时经历的位移,判断是否超过直道长度,从而判断出解法的错误设最大速度为v,抓住总位移,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最大速度的大小,再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最短的时间【解答】解:不合理;理由:因为按这位同学的解法可得 t1=10s,t2=2.5s,总位移 s0=275ms故不合理由上可知摩托车不能达到最大速度v2,设满足条件的最大速度为v,则解得 v=32m/s 又 t1=8s t2=1.5 s因此所用的最短时间 t=t1+t2=9.5s 答
39、:解法不合理,最短时间为9.5s17某公共汽车的运行非常规则,先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启动,当速度达到v1=10m/s时再做匀速运动,进站前开始匀减速制动,在到达车站时刚好停住公共汽车在每个车站停车时间均为t=25s然后以同样的方式运行至下一站已知公共汽车在加速启动和减速制动时加速度大小都为a=l m/s2,而所有相邻车站间的行程都为s=600m,有一次当公共汽车刚刚抵达一个车站时,一辆电动车刚经过该车站一段时间t0=60s,已知该电动车速度大小恒定为v2=6m/s,而且行进路线、方向与公共汽车完全相同,不考虑其他交通状况的影响,试求:(1)公共汽车从其中一站出发至到达下一站所需的时间t是多少?(2
40、)若从下一站开始计数,公共汽车在刚到达第n站时,电动车也恰好同时到达此车站,n为多少?【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1)根据匀加速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及位移时间关系求出加速时的时间和位移,而减速时的时间和位移与加速度的相同,进而求出匀速时的时间,总时间为三者时间之和;(2)设电动车到达地n站的总时间为T,则T=n(t+t)+t0,根据位移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设公共汽车加速时所用时间为t1,则设加速启动时行驶的路程为s1,则=50m减速运动的时间及位移与加速度的时间和位移相等,设汽车匀速行驶的位移为s2,s2=s2s1=500m所以匀速行驶
41、的时间所以汽车在每站之间行驶的时间为:t=2t1+t2=70s(2)设电动车到达第n站的总时间为T,T=n(t+t)+t0所以有v2T=ns代入数据解得:n=12答:(1)公共汽车从其中一站出发至到达下一站所需的时间t是70s;(2)若从下一站开始计数,公共汽车在刚到达第n站时,电动车也恰好同时到达此车站,n为1218减速带是交叉路口上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在某小区门口有一橡胶减速带(如图),有一警用巡逻车正以最大速度20m/s从小区门口经过,在离减速带50m时警察发现一逃犯正以10m/s的速度骑电动车匀速通过减速带,而巡逻车要匀减速到5m/s通过减速带(减速带的宽度忽略不计),减速到5m/s后
42、立即以2.5m/s2的加速度继续追赶,设在整个过程中,巡逻车与逃犯均在水平直道上运动,求从警察发现逃犯到追上逃犯需要的时间【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警察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再做匀速直线运动,逃犯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警察的位移与逃犯位移之差为50m时警察追上逃犯,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与匀速运动规律求出警察追上逃犯的时间【解答】解:警察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公式可知,加速度:a=3.75m/s2,减速需要的时间:t1=4s,警察加速的时间:t2=6s,加速的位移:s2=75m,设经过时间t警察追上逃犯,警察的位移:s警察=s1+s2+v警察(tt1t2)=50+75+20(t46)=20t75,逃犯的位移:s逃犯=v逃犯t=10t,警察追上逃犯时:s警察s逃犯=50,即:20t7510t=50,解得:t=12.5s;答:从警察发现逃犯到追上逃犯需要的时间是12.5s2016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