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篇目二陶庵梦忆序一、通假字1.为野人“”通“骇骇”,令人惊异的样子2以苎报“苎”通“苧”,麻织品3政如邯郸梦断“政”通“正”,恰二、古今异义1当作如何消受古义:应当做(什么事)。今义:看作;作为。2仇温柔也古义:温婉柔软(之物)。今义:温和柔顺(多形容女性)。三、词类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故旧见之故旧:老朋友2名词作动词仇温柔也仇:报答、报应四、一词多义1方2意3书五、文言句式1因思昔日生长王谢状语后置、省略句2鸡鸣枕上状语后置、省略句说作者【简历】 张岱(15971689),一名维城,字宗子、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侨寓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
2、。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作品】 著有瑯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等文学名著【评价】 明末清初文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最擅长散文寻背景张岱生活在明、清之交,那是一个“天崩地解”的年代:农民战争的风暴摧毁了腐朽的朱明王朝,随着满族入主中原,清帝国建立,封建制度正用文化专制主义配合铁蹄、刀剑和镣铐来延缓自己的没落与衰微;到处有苦闷、彷徨和幻灭,也有抗争和求索的思想火花在迸射。张岱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忆梦、寻梦和说梦的。链常识小品文散文种类之一。“小品”一词在中国始于晋代,称佛经译本中的简本为“小品”,详本为“大品”。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
3、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段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在中国盛行于明清。知文意本文是作者为其陶庵梦忆一书所作的序言。文中描写了自己在国破家亡后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他把今日的困苦饥饿归于对往日奢华的果报,把五十年来的盛衰荣辱看成一场人生大梦。如此看来,写作本文、追忆往昔更像是一种无奈的梦呓。明文脉赏技巧1应用文与散文的有机融合由于本文是一篇“自序”,故作者简括地回顾了著述的起缘、宗旨以及全书的内容和特色。张岱尽管在落墨时情绪跌宕起伏,但对于以上这些要点仍给予了冷静的关照,他以抒情为线索,巧妙地嵌入记叙与议论,这就使全文虚实相依,静深而又灵敏,实用而又好看。一般
4、认为,张岱的文章凝练得有如“唐人绝句”,其间点染依稀,给人以神思荡漾的奇趣。此篇虽属“应用文体”,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功力仍然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人读罢免不了要心驰神往,再三吟哦。2对比手法本文在对比方面最具特色。尤其在第2自然段中用排比句作多种对比,生活的巨大转变,历历如在眼前。第4自然段以幻想真事成梦的脚夫与唯恐真事乃梦的寒士故事作对比,指出自己与他们一样,俱为“痴人”。这些对比,正是建立在作者个人生活的前后对比之上,“梦”的命名,意味深长。而作者早年的豪华生活均在明代,这忆旧便不免有对明王朝的缅怀和留恋,遗民情结暗蕴其中。(建议用时:45分钟)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5、的一项是()A每质狱词(问,执问)无辜者乃至此(罪过)B以杜君言泛讯之(广泛讯问)期有得耳(希望)C意色扬扬(神情面色)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昂着头,不屈)D城郭人民,翻用自喜(反而)恍然犹意非真(认为)解析:选C。C项“直头”应为“竟自,一直”。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今天时顺正B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C吾辈无生理矣 D为标准以警其余解析:选D。A.今天:(古)两个词,现在气候;(今)说话的这一天。B.生人:(古)活着的人;(今)陌生人。C.生理:(古)活的可能;(今)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功能。3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此所以染者众
6、也A因思昔日生长王谢B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C行刑者先俟于门外D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解析:选D。D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A项为省略句,“生长(于)王谢”。B、C项都是状语后置句。4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太白祠的一组是()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到此莫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偶然去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扬波喷云雷,落笔摇五月;举杯邀明月,垂辉映千春。才与福难兼,文字潮儋同万里;地因人始重,江山永柳各千秋。A BC D解析:选C。选择时,要扣住题干中的“适合悬挂在太白祠”这一要求,分析各对联的内容。“太白”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字。句中从“草堂”一词中可看出指的是在成
7、都建浣花草堂的杜甫。句中,上联“学士”,指天宝元年李白供奉翰林院,遂有“学士”之称。下联“捉月”,相传李白在当涂采石矶因醉酒泛舟,俯身取江中月影,遂溺死;后人便在此筑捉月台纪念他。“酒仙”,指李太白,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所以写的是李白。句中“举杯邀明月”出自李白的月下独酌,故可悬挂在太白祠。句指的是柳宗元。“才与福难兼”指柳宗元一生虽很有文才,但“福气”并不好,遭到贬谪,仕途坎坷。“潮儋”:潮州和儋州,韩愈因谏阻宪宗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苏轼在宋哲宗亲政、新党上台后被贬于儋州(今海南岛)。“同万里”:韩愈、苏轼、柳宗元都有才学,但
8、政治命运相同,都被贬谪到万里以外为官,“万里”是夸张的说法。“永柳”:永州和柳州,柳宗元由进士累官至监察御史,唐顺宗时(805年)因参加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唐宪宗时(815年)被起用改任柳州刺史,四年后,死于此。各千秋:永州和柳州也因柳宗元的传诵而芳世千秋。故选C。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金山和焦山本来都是江中的岛屿,如今金山与北固山一样和陆地相连了。_。_。_。_。_。_。这里的好处是静中寓动,幽深中见雄伟山巅的郑板桥读书处别峰庵也是游人流连的地方朝暾月色,断崖石壁,以及晓风涛声,都曾博得古人赞美焦山在江中,面对象山,背负大江,漫山修竹,终年常青而今吾人登
9、临此山,望滔滔大江东去,巨轮渔艇往来,则又有一番意境而山寺中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与石坊,山间的摩崖石刻,更为此山生色不少A B C D 解析:选B。阅读这段文字,关注横线前后的语句,注意上下文衔接。观察备选选项的首句是或,所以首先要在中排除,中出现了“而今”“又”,但前面有没有表示转折的句子,排除在第一空的位置。所以排除C、D项。然后分析后接还是接。中写道“古人”,中写道“而今吾人”,两相对比,应放一起。排除A项。故选B。6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四个口语交际情境,在语言表述方面都存在不得体之处,请指出并加以改正。(1)情境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受访者的父亲刚刚因病去世,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
10、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2)情境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吗?”(3)情境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4)情境四某作家把自己的新书赠给友人,并附了一句:本书多有纰漏,望您海涵。(1)_改为_(2)_改为_(3)_改为_(4)_改为_解析:这是一道关于语言得体的试题,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来选择使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1)“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称对方父亲应
11、为“令尊”。(2)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3)“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这里不合语境,可改为“大家”。(4)“海涵”,敬辞,比喻人度量宽大(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这里不合语境,可改为“雅正”(敬辞,请别人帮助改正)。答案:(1)家父令尊(2)久仰久违(3)鼻祖大家(4)海涵雅正7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0字)清初散文,突破晚明小品文的狭小格局,不走明文的路子。可以分为“学人之文”与“文人之文”两派。两派作家的议论常能借古讽今,针对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而发;记事的文章也以写为明亡而死难的人物的事迹最为感人。清中叶出现了“桐城派”这个散文流派。“桐城派”的代
12、表人物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就作品的艺术成就论,以姚鼐为最高;就作品对现实的反映论,则方苞还有一些指摘时弊之作。清后期散文,都与“桐城派”有渊源关系。这派作家的主张和写作很有局限,但其删汰浮辞,避免枝蔓、冗杂的“雅洁”文风,对中国古典散文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贡献的。鸦片战争前夕,以龚自珍、魏源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讲求经世致用之学,不株守儒家思想,文章糅合子、史和佛家言,力求生新奇奥,声光璀璨,打破陈规旧貌,为清文的一大变化,开了近代散文的先河。答: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这段话从时间上来看,主要写了清初、清中叶、清后期和鸦片战争前夕散文的发展。答案:清代散文发展的脉络。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
13、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谚语有云:“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然而,_,这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给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对健康的好处超过你的想象。给予不仅能让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正面情绪,而且还能保护心脏,提高免疫力,降低抑郁和自杀风险,延长寿命等。总之,_。其实,只要愿意,_。你可以做慈善,帮助困难之人;你可以常怀感恩之心,谅解和尊重别人;你还可以绽放一个动人的微笑,说出一句由衷的赞美。解析:第处前的转折界定了此处的内容应是“不习惯给予”;第处是对前文的总结,是说“给予”和“身心健康”的关系;第处从后文看,是说给予的多种方式。答案:
14、我们并不习惯给予给予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你可以用各种方式给予9认真观察漫画,用简明的语言说明其内容和寓意。答:解析:画面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鸭妈妈如何教鸭蛋游泳,二是鸭妈妈所说的话。这幅漫画很明显是讽刺现实生活中人们教育孩子急功近利的问题。答案:画面内容:鸭妈妈用游泳圈托住表情忧伤的鸭蛋在水中练习游泳,并说:“孩子,未来竞争激烈,妈妈也是迫不得已呀!”寓意:教育不能过于功利化。二、阅读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邹智,字汝愚,合州人。十二能文。家贫,读书焚木叶继晷者三年。举成化二十二年乡试第一。时帝益倦于政,而万安、刘吉、尹直居政府,智愤之。道出三原,谒致仕尚书王恕,慨然曰:“治
15、天下,在进君子退小人。方今小人在位,而公顾屏弃田里。智此行非干科名,欲上书天子,推毂贤德,矫世变俗,拯斯民于涂炭耳。”恕奇其言,笑而不答。明年登进士,改庶吉士。遂上疏曰:“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两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陛下岂不欲推诚待物哉?”疏入,不报。智既慷慨负奇,其时御史汤鼐、中书舍人吉人、进士李文祥亦并负意气,智皆与之善。因相与品核公卿,裁量人物。未几,孝宗嗣位,弊政多所更。智喜,以为其志且得行,复上书曰:“少师安持禄怙宠,少保吉附下罔上,太子少保直挟诈怀奸,世之小人也。陛下留之,则君德必不就,朝政必不修,此弊所当革者也。致仕尚
16、书王恕忠亮可任大事,尚书王竑刚毅可寝大奸,都御史彭韶方正可决大疑,世之君子也。”帝得疏,颔之。居无何,安、直相继罢斥。而吉任寄如故,衔智刺骨。鼐常朝当侍班,智告之曰:“祖宗盛时,御史侍班,得面陈政务得失,立取进止。自后惟退而具疏。君幸值维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行之。”及恕赴召至京,智往谒曰:“后世人臣不获时见天子,故事多苟且。愿公且勿受官,先请朝见,取时政不善者历陈之,力请除革,而后拜命,庶其有济。若先受官,无复见天子之日矣。”鼐与恕亦未能用其言。会刘概狱起,吉使其党魏璋入智名,遂下诏狱。智身亲三木,仅属喘息,慷慨对簿曰:“智见经筵以寒暑辍讲,午朝以细事塞责,纪纲废驰,风俗浮薄,生民憔悴,边备空
17、虚,私窃以为忧,与鼐等往来论议诚有之,不知其他。”谳者承吉意,竟谪广东石城。智至广东,总督秦纮檄召修书。弘治四年十月得疾遽卒,年二十有六。天启初,追谥忠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B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C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D陛下于辅臣/遇事必咨/殊恩异
18、数必及/亦云任矣/然或进退一人/处分一事/往往降中/旨使一二小人阴执其柄/是既任之而又疑之也解析:选C。此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句意从整体上将能断开的断开,再根据主谓或动宾关系及文言虚词断句。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考试,因考期在八月,故又称为秋试、秋闱。B侍班,指古代臣子轮流在宫内或行在所随侍君主、记事、记注起居,或处理其他事宜,即“入直”。C三木,桎、梏、拲合称“三木”,可以枷在犯人颈、手、足三处的刑具,因为是木制的,所以称为三木,一般借指较轻的罪行。D对簿,指受审问。簿,狱辞的文书
19、,相当于现在的诉状。在古代审讯时,依据状文核对事实,故称对簿。解析:选C。C项表述错误,只有重犯如叛逆、大盗、杀人等才会戴此重刑刑具,一般的轻犯好比如今违反治安条例的只会选择其一,所以三木借指重刑、重罪。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邹智路过三原,拜见辞官返乡的尚书王恕,为王恕的遭遇打抱不平,并表达了上书天子的意愿,王恕没有发表什么意见。B万安、刘吉、尹直把持朝政,邹智十分愤恨,等到孝宗即位时,便对此三人进行弹劾,后来其中二人被罢免。C邹智向皇帝推荐王恕,等到王恕受诏进京后,又建议王恕先拜见皇帝陈述弊政,后接受官职,否则难以再见到天子。D邹智与御史汤鼐意气相投,关系友
20、善,他们经常在一起品评人物,理论朝纲与民生,但后来也因此犯罪,被捕入狱。解析:选D。D项,“因此犯罪”错,他并没有犯罪,是被人构陷。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智此行非干科名,欲上书天子,推毂贤德,矫世变俗,拯斯民于涂炭耳。译文:(2)自后惟退而具疏。君幸值维新之日,盍仿先朝故事行之。译文:答案:(1)我此行并不是为了求取科举功名,是想上书天子,请皇帝选贤任能,改变风俗,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2)到后来只有等到退朝后用疏来陈述。你有幸遇到朝廷革新的时候,何不效仿先朝事例行事。邹智,字汝愚,合州人。十二岁能写文章。家境贫穷,他利用烧树枝树叶发出的火光,夜以继日地读书三年。
21、成化二十二年(1486),乡试中获第一名。当时明宪宗愈加懒理朝政,而万安、刘吉、尹直位居内阁权力机构,邹智十分愤恨。途经三原时,求见辞官返乡的尚书王恕,感慨地说:“要想治理好天下,在于任用君子斥退小人。当今小人在位(祸害天下),而您却被摒弃乡村。我此行并不是为了求取科举功名,是想上书天子,请皇帝选贤任能,改变风俗,将人民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王恕认为他说的话不寻常,笑笑没有应声。第二年邹智考中进士,任庶吉士。邹智于是上疏道:“陛下对于辅臣,每当遇到政事必定同他们商议,并对他们施以隆重的礼遇和特殊的恩惠,也可以说很信任了。然而遇到升降一个人的职位,或是处理一件事,往往直接由宫廷发出诏谕,使一
22、两个小人暗中掌握其权柄,这实际上是对辅臣既任用他而又怀疑他。陛下难道不想推诚布公地待人吗?”奏章送呈皇帝,皇帝不给答复。邹智生性大方豪气自负,当时御史汤鼐、中书舍人吉人、进士李文祥也都意气相投,邹智同他们关系都不错。他们在一起品评朝臣,议论人物。不久,明孝宗即位,对以往的弊政多有改革。邹智很高兴,认为自己的计划能够实行,又上书说:“少师万安恃位取宠,少保刘吉对下附和对上欺骗,太子少保尹直心怀奸诈,他们是世间的小人。陛下留用他们,那么君王的德行必不完善,朝政必定整治不好,此弊病是应当革除的。退休尚书王恕忠诚聪慧,可以担当重任,尚书王竑刚强果断,可以止息大奸之谋,都御史彭韶端平正直,可以决断大政方
23、针,他们是世间的君子。”皇帝看完奏疏,点头表示赞赏。过了不久,万安、尹直相继被罢免。而刘吉仍居旧职,他对邹智恨之入骨。汤鼐经常在朝廷值班,邹智告诉汤鼐说:“先世兴盛,御史值班,能够当面向皇帝陈述朝政的得失情况,皇帝即刻决定是采用或是禁止。到后来只有等到退朝后用疏来陈述。你有幸遇到朝廷革新的时候,何不效仿先朝事例行事。”等到王恕接诏到了京城,邹智前去拜见王恕说:“后世做臣子的没有机会见到天子,因此处理政事大都马虎草率。希望您暂且不接受官职,先请求朝见皇帝,将时政治理不善的一些情况一一向皇帝陈述,极力要求革除,然后再接受官职,这样就可能于政事有所益。如果先接受官职,就再没有见天子的日子了。”汤鼐与王恕也未能采用他的建议。时逢审理刘概的案子,刘吉指使同党魏璋把邹智的名字牵涉进去,邹智被捕关进诏狱。颈、手、足上都套上刑具,仅能呼吸,邹智在接受审问时,慷慨地回答:“我见御前讲席在寒暑间停止讲习,午朝以皮毛小事敷衍塞责,朝政纲纪毁坏,风俗轻浮,人民生活困苦,边境防备空虚,我暗自为此担忧,与汤鼐等来往时议论这些情况是有的,其他什么就不知道了。”议罪的官员承奉刘吉的意图,最终将邹智贬到广东石城。邹智到了广东,总督秦纮用檄文召他撰写有关著作。弘治四年(1491)十月得病突然去世,年仅二十六岁。天启初年,追赠谥号“忠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