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滚动强化练(四)语言基础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一、语言基础运用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有关“以房养老”内容,引发舆论关注。发展养老服务就是只发展“以房养老”吗?政府对发展养老服务不管了吗?意见对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有无系统安排和全面(bsh)?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民政部有关负责人。(1)给处加点的字注音:。(2)根据处的注音填写汉字:。答案:(1)y(2)部署2.(2013莆田模拟)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2012年11月25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成功起降歼-15舰载机后,
2、舰载机指挥员在起降过程中的手势动作引起中国网友的浓厚兴趣。航母起飞指挥员以半蹲为姿势,右手(qunsu)伸出食指和中指,指向飞行甲板前端,代表“允许起飞”信号。网友们对此兴趣有佳,纷纷认为航母起飞指挥员的动作帅气潇洒,因此以其为模仿对象进行狂热模仿。“航母style”因而走红。(1)根据拼音,在横线处填写正确的词语:。(2)请找出本段文字中一个错别字并改正:改成。答案:(1)蜷缩(2)“兴趣有佳”的“佳”(改成)“加”3.(2013厦门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家庭血缘关系,成为调节更广泛社会关系的规范。政府在推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其推崇的文化理念、行为规
3、范和道德标准,应该是知识分子认同、老百姓熟知,并能唤起集体清晰记忆的某种具象。只有这样,文化建设才能起到和谐社会、繁荣经济、强盛国家的作用,而关公文化以及和它相联系的“义”就具备这样的特点。关羽是个地地道道的实践者,他用行动阐释“义”。他的影响力超过所有人并,到处都是关羽的故事和传说,关公成了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没有做过一天皇帝,却被后人尊称为“帝”的人。关帝庙在中国有几十万座。由此可见,关公和他的“义”,是最具有群众基础和具象特征的。关公与异乡异姓的刘备、张飞“恩若兄弟”,几经离合、艰辛备尝、同生共死的经历,是文学艺术作品的重要内容,是关公崇拜者、信奉者的榜样,因为这种关系是历朝历代流动社会公共
4、空间中最为需要的。(1)填入处起总领作用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义”是关公文化中拥有最高道德含金量的重要元素B.“义”是关公文化中拥有最高道德含金量的决定元素C.“义”是关公文化中拥有最高道德含金量的必备元素D.“义”是关公文化中拥有最高道德含金量的传统元素(2)填入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摧枯拉朽B.青出于蓝C.流芳百世D.永垂不朽(3)填入、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就B.因为所以C.不仅而且D.只有才【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连贯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第(1)小题,实际是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解答该小题,一定要结合下文来推断。根据文段第二句关公所代表的“义”,超越了家族血
5、缘关系,成为调节更广泛社会关系的规范,可以断定选“决定元素”最准确。第(2)小题,处前后语境强调的是关公对后世的影响,只能选“流芳百世”。第(3)小题,、处所在的句子是递进关系,这个比较容易把握。答案:(1)B(2)C(3)C4.找出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述方面存在的两处错误,并加以改正。源自中国的民俗文化已经走向了世界。在德国首都柏林,商场里摆放着印有中国文字和龙的图案的贺年卡,德国人对这样的贺卡爱不释手。英国首相布莱尔向华人拱手拜年的照片遍布各大报纸头版。走在巴黎繁华的商业街区,百货公司屋顶倒挂的巨大“福”字,沿街橱窗中展览的“中国红”系列图片,让人无时无刻地被浓浓的节日气氛感染着。中国春节文化
6、,是一种家的文化,一种团圆的文化,一种和谐的文化。这是春节之所以走进西方人日常生活的魅力所在。错误改正:第一处:第二处:【解析】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根据常见的语病,逐句进行分析。第一处,“让人无时无刻地被浓浓的节日气氛感染着”,否定不当,“无时无刻”只是一重否定,经常被误认为双重否定。第二处,“走进西方人日常生活”是一种行为,可以修饰原因,不能修饰“魅力所在”。答案:(第一处:)“无时无刻地被”改为“无时无刻不被”。(第二处:)“魅力所在”改为“原因”。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
7、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又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A.B.C.D.【解析】选B。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和前面的信息可知,后面应该是说明母语在中国人的心里的地位。根据后面句子的内容可判定选或者,根据“也”可判定应选。据此可以排除选项C、D。分析A、B两选项,主要
8、是对的位置的判定。分析,由后面的“依靠它倾诉思想记载”可知在前,因句表母语的倾诉的功用。二、名句名篇默写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或取诸怀抱,。(王羲之兰亭集序)(2),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3)舞幽壑之潜蛟,。(苏轼赤壁赋)(4)浮光跃金,。(范仲淹岳阳楼记)(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6),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答案:(1)悟言一室之内(2)万里悲秋常作客(3)泣孤舟之嫠妇(4)静影沉璧(5)赢得仓皇北顾(6)潦水尽而寒潭清三、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阅读(一)文学名著阅读7.(2013三明模拟)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
9、正确的两项是()A.初秋季节,李纨倡议创建诗社,得到众姐妹及宝玉的积极响应。适值贾芸给宝玉送来两盆白海棠花,他们便以此起名“海棠社”。探春给黛玉起名“潇湘妃子”,黛玉也给宝玉起号“富贵闲人”。(红楼梦)B.在对爱斯梅拉达的审判中,小山羊作为第二被告出现,当小山羊能准确地敲出时间、日期和月份时,人们觉得不可思议;当小山羊拼出了“弗比斯”的名字时,人们开始觉得非常可怕,认为其中一定有巫术,因此法庭认定爱斯梅拉达用巫术刺杀了弗比斯。(巴黎圣母院)C.诸葛亮送给司马懿巾帼女衣相辱,激他出战,司马懿也不为所动。诸葛亮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终于积劳成疾。为了延年益寿,诸葛亮祈禳北斗,不料被魏延不慎扑灭了祈禳的
10、灯火,诸葛亮仰天长叹。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死于五丈原,死时五十四岁。(三国演义)D.马斯洛娃随着与政治犯队伍的相处,她的内心起了很多变化,这种变化也在外貌上表现了出来。她消瘦、晒黑,仿佛苍老了似的。涅赫柳多夫对她的变化感到惊讶,他感到自己有点厌恶这么不修边幅的马斯洛娃。(复活)E.查理发财以后为了追求侯爵小姐,拒绝为父亲还债,宁可让父亲的名誉受毁,并且写信给欧也妮,要和她分手。在这种情况下,欧也妮一方面伤透了心,一方面拿出了150万法郎交给蓬风先生,委托他还清了叔叔生前欠下的债务,以便让查理能恢复名誉。(欧也妮葛朗台)【解析】选AD。A项,是探春倡议,并不是李纨;宝钗给宝玉取号;D项,这些变
11、化在涅赫柳多夫心里引起一种特别欢乐的心情。8.(2014龙岩模拟)简答题。(选做一题)(1)“如果将来并无子女,则夫妇双方的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一律全部互相遗赠。任何一方身故后,不得举办遗产登记,因为免除该手续才不致损害继承人或权益持有者。”(欧也妮葛朗台)这是谁在签订婚书的时候写的条款?目的何在?事情发展的结果如何?请简要叙述。(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湘莲反不动身,拉下手绢,拭泪道:“我并不知是这等刚烈人!真真可敬!是我没福消受。”选段中说的“刚烈人”是谁?因为什么事湘莲才会说出此话?请简述。答第()题:答案:(1)公证人的儿子、初级裁判所所长特蓬风。特蓬风把
12、这一条作为让欧也妮独居的条件,目的是在欧也妮死后能得到她的全部财产。可是,他没有得到欧也妮的遗产,因为在欧也妮三十几岁时,他当上代表索漠的国会议员之后仅仅一星期就死了。(2)尤三姐。情节要点:尤三姐自遇柳湘莲后发誓非湘莲不嫁。贾琏为媒,湘莲应允,并赠“鸳鸯剑”为信物。后湘莲得知尤三姐住在宁国府,心中懊悔。遂上门索剑,欲退亲。尤三姐猜想湘莲把自己也当作淫奔无耻之流,即捧剑送出,当着湘莲面横剑自刎。(二)文化经典阅读9.(2013福建师大附中模拟)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游曰:“子夏之门人小子,当洒扫应对进退,则可矣,抑末也。本之则无,如之何?”子夏闻之,曰:“噫,言游过矣!君子之道,孰先传
13、焉?孰后倦焉?譬诸草木,区以别矣。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论语子张【注】抑:或许,也许,不过。倦:传授。诬:诬陷、欺骗。(1)子游认为何为“末”?答:答案:洒水扫地,陪客说话,迎送尊长等日常小事。(2)针对子游的质疑,子夏做出了怎样的辩驳?请简要分析。答:答案:“道”如草木,是要区别为各种各类的;在教育的内容选择上要有先后次序;先要教授基本的,易于掌握的,然后再教难懂、高深的大道理(即循序渐进)。附【译文】子游说:“子夏的学生,叫他们做些打扫、接待客人、应对进退的工作,那是可以的,不过这只是细微末节罢了。探讨他们的学术基础却没有,怎么可以呢?”子夏听了这话后,说:“唉,子
14、游错了!君子的学术,哪一项先传授?哪一项后传授呢?学术就像草和木一样,是要分类区别的。君子的学术怎么可以歪曲呢?按照一定的次序去传授而有始有终的人,大概只有圣人吧!”10.(2014龙岩联考)阅读下列文化经典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士未可以言而言,是以言之也;可以言而不言,是以不言之也。是皆穿窬之类也。(孟子尽心下)【注】:tin,探取,获取。窬:从墙上爬过去。(1)同样是“该不该说话”的问题,孔孟的观点有何异同?请简述。答:【解析】本题考查对孔孟观点的概括归纳能力。首先通读文段,概括出孔子和孟子各自的观点。由第
15、段可知孔子认为“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由第段可知孟子认为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该说话的时候不说,是“穿窬之类”。结合两个文段,可以发现孔孟的观点的共同点是该说的话一定要说,不该说的话不能说。答案:同:该说的话一定要说,不该说的话不能说。异:孔子所说的“言”,是属于智慧问题;孟子所说的“言”,是属于道德问题。(2)结合两个选段,谈谈你对“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的理解。答:【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化经典探究发掘的能力。文段中没有“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这句话,但是题目要求结合两个选段回答,这就是说要紧扣两个文段,适当拓展延伸。可以先解释“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的意思,然后结合选段表达个人的看法。答案:
16、没有根据的话,不经求证就传给他人听,是失德的,不符合正义的。君子只说该说的话。附【译文】可以同他谈的话,却不同他谈,这就是失掉了朋友;不可以同他谈的话,却同他谈,这就是说错了话。有智慧的人既不失去朋友,又不说错话。士人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是用言语来套取人;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是用沉默来套取人。这些都是钻洞爬墙的行为。11.阅读下面的文化经典选段,回答问题。孟子曰:“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孟子尽心下)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17、。”(论语尧曰)【注】不下带:古代注视人,目光不可低于对方的腰带。文中比喻注意眼前常见之事。(1)孟子所谓的“善道”的标准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答案:所操持的简约,而成效却是广大的。(2)从选段中,你认为“君子”立身处世要注意哪些问题?请概括。答:答案:知命知礼知言附【译文】孟子说:“言语浅显但意义深远的,是善言;所操持的简约,但成效广大的,是善道。君子的言谈,讲的都是眼前的事,然而道却蕴含其中。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进而使天下太平。人们的毛病在于舍弃自己的田地,而去耕耘别人的田地要求他人的太多,而对自己的要求却很少。”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无法做一个君子;不懂得礼仪,就无法立足于社
18、会;不懂得分析判断别人的言论,就无法了解和理解别人。12.(2013厦门质检)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注】弟子:晚辈,这里指儿女。先生:长辈,这里指父母。曾:难道。(1)在孔子看来,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孝”?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答:答案:要点:要赡养父母;要对父母心存敬意,和颜悦色。(2)在有子、孟子看来,行“孝弟”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答:答案:
19、示例一:行“孝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有子认为,行“孝弟”能极大地减少“犯上”“作乱”行为的发生;孟子认为,行“孝弟”(即“亲其亲,长其长”),能使天下太平。示例二:在有子看来,行“孝弟”能减少“犯上”“作乱”行为的发生,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在孟子看来,从“亲其亲,长其长”(即“孝弟”)出发,就能仁民敬上,使天下和睦安宁。【方法技巧】(1)积极调动复习积累的文言知识,大胆又灵活地迁移到文意的疏通上;(2)选文后若有注释应最大限度地用之通晓文意;(3)如果题目设置两个问题,那么这两个问题之间多为互补或提示关系,认真比对再结合文本大意理解,往往会事半功倍。附【译文】子夏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难的。(如果仅仅做到)有了事,孩子为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但是,子女的脸色却很难看,)难道能算是孝吗?”有子说:“做人,能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却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却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孟子说:“只要人人敬爱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兄长,那么天下就会和睦安宁。”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