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来源:学*科*网Z*X*X*K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装订线内不得答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试卷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一、 书写。(10分)要求:认认真真读拼音,端端正正写汉字,请注意写字的姿势。y ln w gu ln tin qu din nn shul ji tu qi x l wng yng b lo二、 积累运用。(64分)1. 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9分)(1) “五一”假期去首都(d du)旅游的人很多,到处都(d du)是人。(2) 欢快的音乐(l yu)很容易让人快乐(l yu)起来。(3) 春天,小丽把种(
2、zhng zhng)子种(zhng zhng)进花盆里。2.先补充成语,再写出三个与画“”的成语结构相同的成语。(9分)来源:学科网坐()观() ()()忘食 ()入()出清()楚() 聚()会() 日()月()3.选择题:按要求把序号写在括号里。(10分)(1)下面词语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弹奏(tn zu) 喇叭(l ba) B.玻璃(b l) 纤弱(qin ru)(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拨掉 姑娘 温暖 B.放哨 研究 灌溉 C.阻绕 浇水 道歉(3)下面句中的“深”是什么意思?请选择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里(只填序号)。海水很深。()这件衣服颜色太深了。()夜深
3、了,老师还在灯下备课。()颜色重。程度高。久,时间长。从表面到底的距离大,跟“浅”相对。4.读一读,写一写。(14分)(1)照样子写出新字再组词。(8分)来源:ZXXK例:及 吸 (吸引) 级 (年级)包 ( ) ( ) 分 ( ) ( ) 立 ( ) ( ) 牙 ( ) ( )(2) 照样子,先组词,再造句。(6分)例:动 感动 小英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来源:ZXXK来源:学#科#网热 勇 5.给句子排队,把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读过书,吃过早餐,爸爸带我去学校。()做完了值日工作,我抓紧时间早读。()我要把时间补回来,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起床后,我就先到阳台上去
4、早读。()进了教室后,我立即打扫卫生,因为我是今天的值日生。6.按要求写句子。(8分)(1)草地上有很多花。(把句子写具体)(2分)(2) 让 同学们 老师 上讲台 轮流 讲故事(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2分)(3) 读句子,用带点的词写一句话。(4分)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还有的像张开的手掌。 ,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7.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1)萧萧梧叶送寒声, 。 ,夜深篱落一灯明。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宋代诗人叶绍翁。(2)我能默写下面的成语:前人栽树, ;种瓜得瓜, ;千里之行,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
5、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
6、,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3)泉眼无声惜细流, 。小荷才露尖尖角,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
7、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4)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 。作者是唐代诗人 (人名)。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
8、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
9、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1分)熊妈妈收菜菜园里的蔬菜长大了,熊妈妈带着小熊去收菜。它们走到萝卜地里,熊妈妈拔了一个大萝卜。小熊就要吃萝卜的叶子。熊妈妈说:“别吃叶子,要吃它的根,你记住,萝卜的根最好吃。”它们走到白菜地里,熊妈妈拔了棵白菜。小熊就要吃白菜的根。熊妈妈说:“你记住,白菜的根不好吃,它的叶子才好吃呢!”它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熊妈妈说:“你记住,西红柿的叶子不能吃,要吃它的果实。”小熊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我学到这么多知识,真高兴!”1.这篇短文一共有()个自然段,第2自然段有()句话。(2分)2.用“ ”把熊妈妈说的话画下来。(3分)3.短文中写了 、 、 三种蔬菜。(3分)4.小熊跟着妈妈收菜,学到了哪些知识?(3分)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