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大学附中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10月)模块诊断地理试题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2分)1. 下列叙述中,反映古生代自然环境重要特征的是( )A. 蕨类植物明显衰退B. 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盛行C. 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D. 人类发展的重要时期【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A错误。中生代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盛行,B错误。古生代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C正确。新生代第四纪出现了人类,D错误。故选C。【点睛】“生命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适合生命存在的最佳区域。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 在图中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2、)A. 温度条件B. 恒星质量C. 行星体积D. 大气成分3. 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A. 金星B. 地球C. 木星D. 天王星【答案】2. A 3. C【解析】【2题详解】地球生命存在需要有适宜的温度、适合呼吸的大气、液态水及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温度主要取决于行星与恒星的距离。从图中可以看出恒星质量越大,“生命宜居带”离恒星越远,这说明可居住带行星的温度条件基本是相同的,故在图所示的“生命宜居带”中,可能出现生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条件。A正确;图中不能反映恒星质量、行星体积、大气成分对生命的影响,故BCD错误。故选A。【3题详解】读图,由图中信息
3、可知,恒星质量越大,出现生命的行星距离恒星越远。如果太阳质量是现在的两倍,即太阳位于纵坐标“2”处,那么“生命宜居带”会向距离太阳较远的地方移动,刚好覆盖木星,则出现生命的行星应该是木星,故C正确。金星、地球位于宜居带内侧,天王星位于宜居带外侧,都不会出现生命,故ABD错误。故选C。“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读图,完成下面小题。4. 我国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的是( )A. 柴达木盆地B. 黄土高原C. 内蒙古高原D. 长江中下游地区5. “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可能会( )A.
4、提升大气温度B. 降低水体温度C. 加快浮游植物生长D. 提高水面温度【答案】4. D 5. B【解析】【分析】【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有大面积水域的地区最适合大范围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因此长江中下游地区最适合;柴达木盆地、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都是缺少大面积水域。选D正确。【5题详解】从材料当中可以看出“渔光互补”式光伏电站,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阻挡了太阳光直接照射到水体,可能会降低水体温度,而不会提升水面温度;对大气温度影响较小;光照减弱浮游植物生长减缓。选B正确。【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纬度:低纬地区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
5、强;地势:海拔高的地区,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天气:晴天多的地区,大气的透明度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据报道至2019年3月26日俄罗斯勘察加边疆区克柳切夫火山群已爆发了32次。据此回答下列各题。6. 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A. 岩石圈B. 地壳C. 地核D. 软流层7. 火山熔岩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凝固下来,其大量的热能主要会散发到()A. 岩石圈中B. 大气圈中C. 水圈中D. 地壳中【答案】6. D 7. B【解析】本题考查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6题详解】在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重
6、要发源地。故选D。【7题详解】火山熔岩在地表流动的过程中,会逐渐凝固下来,其大量的热能主要会散发到空气当中,属于大气圈。故选B。下图是一款新型太阳能衣服。用天然纤维制成,衣服内纳有太阳能电池板,可以给很多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GPS装置)充电,据此完成下列问题。8. 我国下列地区中,太阳能衣服使用效率最高的是( )A. 四川盆地B. 长江中下游平原C. 东北平原D. 青藏高原9. 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A.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活动B. 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C. 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
7、现象D. 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答案】8. D 9. D【解析】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8题详解】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故D正确。【9题详解】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D正确。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误。B、C项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排除。10. 晚古生代,下列哪类植物繁盛,形成茂密的森林,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A. 蕨类植物B. 裸子植物C. 蓝藻D. 被子植物【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裸子植物在
8、中生代兴盛,蓝藻出现于太古宙,新生代被子植物高度繁盛。故选A。【点睛】下图中的“蓝月亮”为科学家用计算机模拟出的银河系中一个可能孕育生命的外星天体,据推测它本身不发光,但该天体上光照良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 “蓝月亮”应属于( )A. 行星B. 恒星C. 卫星D. 彗星12. “蓝月亮”上光照可能来自( )A. 太阳B. 地球C. 行星D. 恒星【答案】11. C 12. D【解析】【11题详解】图示“蓝月亮”绕行星运行,是行星的卫星;行星是绕恒星运动的,彗星是绕恒星运动的。选C正确。【12题详解】“蓝月亮”是行星的卫星,不会发光,其上的光照来自于其中心的恒星;“蓝月亮”并不是太阳系中的
9、卫星,不是太阳光,行星不发光,地球不发光。选D正确。【点睛】恒星自身能发光发热,行星、卫星等天体不发光,但它们可以反射来自恒星的光线;围绕恒星运转的天体多是质量较小的行星,围绕行星运转的天体多是质量更小的卫星。埃塞俄比亚东北部阿法尔地区,自2005年有两座火山喷发后就形成了不到1千米的裂缝,但迄今裂缝全长已达60千米,最宽处8米,该地已经成为科学家们见证海洋形成的天然实验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 阿法尔地区的裂缝形成于火山喷发之后,裂缝中的火山组成物质都来自地球内部的A. 地幔B. 地核C. 地壳D. 岩石圈14. 裂缝从1千米延长到60千米,非洲大陆也可能一分为二,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
10、层中的A. 岩石圈B. 大气圈C. 生物圈D. 水圈【答案】13. A 14. A【解析】【13题详解】岩浆位于软流层中,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14题详解】裂缝从地表向地球内部延伸,裂开的是岩石圈,故A项正确,B、C、D项错误。地震波在不同媒介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5. 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科学家们发现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A. 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B.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C. 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D. 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
11、成存在很大差异16.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A. 传递声音信号B. 进行地质探矿C. 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D. 测量山峰的高度【答案】15. D 16. B【解析】波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横波只能在固态物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中传播。波速的巨大变化,反映了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经常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15题详解】波在固态、液态、气态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 km深度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D对。岩浆位于上地幔
12、上部,深度浅,A错。体现了物质组成的差异,不能体现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B错。该深度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与地壳无关,C错。故选D。【16题详解】地震波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人们在生产活动中经常利用地震波进行地质探矿,B对。传递声音信号的是声波,A错;不能用地震波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测量山峰的高度,C、D错。故选B。富士山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之一,目前处于休眠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 岩浆从其源地到喷出地表形成富士山的过程中,经过的圈层是( )A. 地壳B. 地幔C. 地核D. 岩石圈18.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 海平面B. 岩石圈底部C. 莫霍界面D. 软流
13、层中部【答案】17. D 18. C【解析】【分析】【17题详解】岩浆来源于软流层,而软流层以上(地壳和上地幔顶部)为岩石圈,所以岩浆从源地到喷出地表形成富士山的过程中,经过的圈层是岩石圈,D正确,ABC错误。故选D。【18题详解】地壳、地幔划分的界面是莫霍界面,地幔、地核划分的界面是古登堡界面。所以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莫霍界面,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的部分)。下图为日全食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图中太阳被遮挡的部分可能是太阳大气的( )A. 光球层和色球层B. 色球层C. 日冕层D. 光球层20. 发生在图中太阳被遮挡的
14、部分的太阳活动有( )A. 黑子B. 耀斑C. 日珥D. 太阳风21. 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可能发生的现象为( )A. 莫斯科夜空出现极光B. 哈雷彗星回归地球C. 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D. 农业增产丰收【答案】19. D 20. A 21. C【解析】【19题详解】根据太阳大气层的分层,最里层是光球层,第二层是色球层,最外层是日冕层。日全食时,太阳的光球层被月球遮挡,但不能遮挡住色球层及日冕层,故D项正确。【20题详解】由地(1)题分析可知,太阳被遮挡的部分为光球层,则发生在光球层的太阳活动是黑子,故A项正确。【21题详解】当日全食时,月球挡住了光球层,只能看到色球层。因日冕层需
15、要特殊仪器才能看到,肉眼看不到,故图中外围发亮的太阳大气层活跃时即为耀斑强烈爆发的时刻。A.极光一般发生在高纬极圈以内的极地,莫斯科位于极圈以外,夜空不会出现极光,A项错误;B.哈雷彗星回归地球的周期为76年,太阳活动的周期为11年,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B项错误;C.耀斑爆发时,太阳大气会抛出高能带电粒子流扰乱地球磁场,引发磁暴现象,导致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故C项正确;D.地球上的很多自然灾害与太阳活动有关,所以可能导致农业歉收,D项错误。冰岛是欧洲第二大岛,全岛11.5%的面积被冰川覆盖,但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85%的冰岛人口利用地热取暖。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22. 地热是来
16、自地球内部的一种能量资源,一般认为它主要是地球内部熔岩的热量向地表传递产生的,这些熔岩主要分布在( )A. 地壳B. 上地幔C. 下地幔D. 地核23. 有关熔岩所在圈层与地壳间界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B. 该界面处只有地震波的纵波能够穿过C. 该界面的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大D. 地震波在该界面附近的传播速度自上而下明显加快【答案】22. B 23. D【解析】【分析】【22题详解】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一般认为是火山喷发物岩浆的发源地,说明这些熔岩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置,其主要分布在上地幔中,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题详解】熔岩位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地幔,
17、题中“所在圈层”是指地幔,因为软流层与地壳不相邻,中间不是一个界面。地幔与地壳之间的界面为莫霍面,A错误。地震波向下传播到莫霍面时,由于物质密度明显增加,地震波中的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均明显增加,纵波与横波均能够穿过,B错误,D正确。地壳厚度陆地厚、海洋薄,因此莫霍面地下深度在海洋上较小,C错误。故选D。【点睛】地震波向下传播到莫霍界面时,纵波与横波的传播速度均明显增加;地震波向下传播到古登堡界面时,纵波波速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14日21时11分在月球虹湾区成功着陆。它携带的“玉兔”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很容易“感冒”(不能正常工作),月夜需转入
18、休眠状态,月午将转入最小工作模式“午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 “玉兔号”月球车工作时能量来自A. 核能B. 太阳风C. 太阳能D. 风能25. 地球有表面适宜温度,是因为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较适中 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大气中有紫外线和臭氧 与太阳的距离较适中A. B. C. D. 【答案】24. C 25. B【解析】本题考查月球上的能量来源和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24题详解】根据题意可知,“玉兔号”月球车装有太阳能发电装备,在月夜无光可用,转入休眠状态;月午采光充电,其活动时间与太阳光照即太阳能密切相关,C对。从材料可知,月球车并没有涉及到核能、风能,A和D错。利用的是太阳辐射能并非
19、太阳风,B错。故选C。【25题详解】地球上存在生命得益于其适宜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的存在。地球上的热量主要来自于太阳,而适宜的温度一是由于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则其温度不高也不低,对。二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周期适中,白天时间不长也不短,这样地球上获得的热量适中,对。地球具有适中的质量和体积是地球表面存在大气层的原因,并非温度的原因,错。大气中臭氧层能吸收有害的太阳紫外辐射,给地球提供防护紫外线的屏蔽,也并非是适宜温度的原因,错。故选B。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26. 甲、乙所示的两个地质年代分别是()A. 古生代、中生代B. 中生代、古生代C. 古生代、元古宙D. 新生代、古生代27. 乙时代的末期
20、 ()A. 蕨类植物明显衰退B. 恐龙灭绝C. 出现被子植物D. 爬行动物盛行【答案】26. B 27. A【解析】分析】【26题详解】从图中可知,甲时代对应的动物是恐龙,因此甲是中生代;乙时代对应的是两栖动物或无脊椎动物,因此乙是古生代,B正确,ACD错误。故选B。【27题详解】读图可知,乙是古生代,古生代末期进入裸子植物时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A正确。恐龙灭绝是在中生代末期,B错误。古生代没有出现被子植物,C错误。中生代爬行动物繁盛,而非古生代,D错误。故选A。【点睛】熟记各地质年代的代表性动物和植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8. 以下天体与我们的视觉感受对应正确的是( )A. 星云-一闪即
21、逝B. 行星-圆缺多变C. 彗星-拖着长尾D. 月球-轮廓模糊【答案】C【解析】【详解】一闪即逝描述的是流星;圆缺多变描述的是月球;轮廓模糊描述的是星云,ABD错误。彗星是拖着长尾的,C正确。故选C。在山西某矿区,工人们发现在矿灯照耀下,夹在页岩地层中的煤层乌黑发亮,仔细辨认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9. 该煤层形成的地质年代和最繁盛的动物可能是( )A. 古生代三叶虫B. 中生代恐龙C. 新生代第三纪哺乳类D. 新生代第四纪人类30. 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 )A. 温热的草原地区B. 温暖广阔的浅海C. 温热的森林地区D. 干旱的陆地环境【答案】29.
22、 B 30. C【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地球的演化过程【29题详解】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繁盛时期是中生代,恐龙是该地质年代最繁盛的动物。B正确,A、C、D错。故选B。【30题详解】“还能看出苏铁、银杏等裸子植物粗大的树干”,说明该煤层形成时植物高大、茂密。四选项中只有湿热的森林环境符合此特点,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阅读材料的能力,难度一般。31. 中国地质博物馆的馆藏精品中华龙鸟化石,产于我国辽宁省西部含有火山灰的湖泊沉积形成的页岩中,该岩层还含有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根据化石推断,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A. 火山频发的高原山地B.
23、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C. 风沙肆虐的沉积盆地D. 冰川广布的高寒荒漠【答案】B【解析】【详解】不能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是答错的主要原因。由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湖泊沉积”“丰富的各类动植物化石”可判定中华龙鸟最可能的生存环境是温暖湿润的湖泊附近。故选B。32. 岩石圈是指 ( )A. 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很薄的一层岩石外壳B. 地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由岩石组成的固体外壳C. 莫霍界面以下、古登堡界面以上厚度均匀的一层岩石D.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由岩石组成的圈层【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地球内部圈层。【详解】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故D正确;莫霍界面以下的
24、上地幔顶部也属于岩石圈,A错误;古登堡界面是地幔与地核的分界线,BC错误。故选D。33. 下图中,序号与其表示的天体系统对应正确的是A. 地月系B. 银河系C. 太阳系D. 银河系【答案】A【解析】【详解】目前我们已知的最高级天体系统是总星系,总星系下还可以再细分其他子级天体系统。总星系下是银河系和河外星系,银河系包含太阳系和其他恒星系统,太阳系包含地月系和其他行星天体系统。故A正确,是太阳系,是银河系,是河外星系, B、C、D错误。故选A。登陆火星五周年之际,“好奇号”探测器确认火星上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分析检测显示,取出的岩石粉末含有黏土、硫酸盐和其他对生命非常关键的矿物成分。火星以二氧
25、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下图示意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高分辨率照相机抓拍到的“公牛眼”状陨石坑。据此回答下面小题。34. 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 )A. 火星体积密度较小B. 火星上没有液态水C. 火星表面温度高D. 火星上大气稀薄35. 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 )A. 火星公转速度快B. 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C. 火星大气稀薄D. 火星质量小【答案】34. B 35. C【解析】【34题详解】火星虽然有适合生命存在的物质,但目前仍然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地球上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B对。火星体积密
26、度与地球相似,是类地行星,A错。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C错。火星上大气稀薄不是主要原因,D错。【35题详解】相对于地球,火星更易遭陨石袭击,其原因是火星大气稀薄,不能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陨石烧烬,C对。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的公转速度、质量与地球接近,火星更靠近小行星带,但受陨石袭击的机率差异不大,不是易受陨石袭击的主要原因,A、B、D错。点睛:地球上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火星上没有发现生命存在,其原因最可能是火星上没有液态水。火星距太阳比地球远,表面温度较低。火星是类地行星,火星的公转速度、质量与地球接近。火星大气稀薄,不能将进入火星大气层的陨石烧烬。“火星冲日”是指地球刚好位于火星、
27、太阳之间,三者形成一条直线的天文现象,这时,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最短。下一次“火星冲日”现象预计发生在2020年10月。届时,中国航天将计划借助此窗口期,发射首颗火星探测器。下图为“火星冲日”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36. 组成“火星冲日”的天体为( )A. 卫星和行星B. 行星和行星C. 行星和恒星D. 卫星和恒星37. 火星上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 距太阳近,表面平均温度过高B. 昼夜温差很大,缺少液态水C. 遍布尘埃,大风、沙尘暴现象频发D. 大气稀薄,氧气含量低【答案】36. C 37. A【解析】【分析】【36题详解】“火星冲日”是指地球刚好位于火星、太阳之间
28、,三者形成一条直线的天文现象。太阳为恒星,地球与火星属于行星,故选C。【37题详解】火星距太阳相对较远,表面平均温度较低,A错,符合题意;火星大气层相对较为稀薄,昼夜温差大,且缺少液态水,BD正确,不符合题意;火星遍布尘埃,大风、沙尘暴现象频发,不适合人类生存,C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外部条件(太阳辐射稳定、各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安全等);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宜,温度适宜;质量和体积适中,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下图表示地球上部分生物类型出现的时间范围,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读图完成下列各题。38. 下列生物中,出
29、现最早的是 ()A. 爬行类B. 鸟类C. 鱼类D. 两栖类39. 爬行类动物物种最多的地质年代是 ()A. 古生代B. 元古代C. 中生代D. 新生代40. 随着环境变迁,生物在不断演化。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A. 哺乳动物时代B. 爬行动物时代C. 海生藻类时代D. 裸子植物时代【答案】38. C 39. C 40. A【解析】本题组以动物演化进程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鱼类、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出现繁盛的时代,考查学生对动物演化进程的掌握程度。【38题详解】图中显示,爬行类出现在古生代后期,鸟类出现在新生代,鱼类出现在古生代早期,两栖类出现在古生代中后期,因此出现最早的是鱼
30、类,选项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39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动物演化进程图中横向宽度越大,代表生物物种越多。图中显示,爬行类动物宽度最宽的地质年代是中生代,选项C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古生代爬行动物开始出现,种类较少,排除A。图中显示,元古代爬行动物还没有出现,排除B。图中显示,新生代爬行动物的种类较少,排除D。故选C。【40题详解】图中显示,新生代时,表示哺乳类的条带宽度,在各类动物中增长最为速度,哺乳类动物物种丰富且增长迅速,因此新生代时期生物发展阶段进入哺乳动物时代,选项A符合题意。图中显示,爬行动物时代在新生代物种较少,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生藻类时代是古生代早期,排除
31、C。裸子植物时代是古生代后期和中生代前期,排除D。故选A。二、综合题(20分)41. 下图是“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称:A_,C_,D_。(2)小行星带位于_星和_星轨道之间。与E行星结构相似行星是_星。(填文字)(3)试分析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理环境的特点与生命物质存在条件的关系,并用直线相连_。【答案】 (1). 水星 (2). 地球 (3). 天王星 (4). 火 (5). 木 (6). 木 (7).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位置以及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太阳系中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分别
32、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图示A位于距离太阳最近的轨道上应为水星;C位于第三个轨道上应为地球,D位于最外围的第二轨道应为天王星。(2)图示小行星带位于G和F轨道之间,根据其轨道位置G为火星、F为木星;EF都为巨行星,结构相似,E为土星,F为木星。(3)根据所学知识地球磁场能够削弱宇宙射线对地球生命的伤害;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其引力适中,地球周围存在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日地距离适中使地球获得的热量适宜,温度适宜,水处于液态;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削弱到达地球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命。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
33、分布图材料二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图(1)由上述材料可知,我国太阳总辐射量属于贫乏区的地区是_。(2)全球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向_递减。(3)为什么乌鲁木齐比海口年太阳总辐射量丰富?(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影响某地年太阳总辐射量的主要因素。【答案】(1)四川盆地(2)低纬;高纬(3)乌鲁木齐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得到的太阳辐射多。(4)下垫面状况、大气状况、纬度等因素。【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详解】(1)读图可知,四川盆地属于太阳总辐射量贫乏地区。(2)由材料二可知全球太阳总辐射量随纬度而变化,纬度越高,得到的太阳辐射越少
34、。(3)太阳辐射的多少,除了与纬度有关之外,还与当地的天气状况、地面状况等有关。乌鲁木齐纬度虽高,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得到的太阳辐射多;海口纬度虽低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晴天少,日照时间短,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4)由材料二可知影响一个地区的太阳总辐射量的因素有纬度因素,还与下垫面状况、当地的天气等有关,例如新疆和四川盆地。【点睛】43. 说说你是如何学习高中地理的(从课堂和课后两个角度说明)【答案】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详解】地理知识的生活性强,在学习过程中,应争取机会到大自然、生活中去体会,多参加野外实习活动,理论联系实际。自然地理是相对最难的部分,有很
35、多计算,是高中地理学习的一个难点。 对于自然地理,首先掌握书上的相关概念是前提,平时要养成多看书的习惯。但也不是说要花很多时间去看,而是要善于利用零碎时间,比如说课间、睡觉前、起床后。看过后也要经常温习,经常回顾。然后,就是要做题目,做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做的题量不用太多,但也不能不做,要培养做题目的感觉。做题要仔细阅读题目,抓住每个信息点来解题。碰到不会做的题目就要认真听老师的分析,要理解老师讲的东西。其次应多看一些地理知识相关的视频节目,比如航拍中国等。人文地理部分,记忆量大,上课应做好笔记,要善于把要背诵的知识点与自己已经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背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区域地理的关键是看地图,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重要的经纬线应注意多积累。平时要多看地图,基本上要在脑中形成地图的大致轮廓。同学之间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拿着地图册互相问问题,大家一起看地图比较有味道。 对于易混淆、难区分的概念,比如“风化”与“风蚀”、“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草原气候”特征、“逆温”与“大气逆辐射”等一定要认真听取老师分析,抓住实质,不可混淆。做题时应注意认真阅读材料与题目要求,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