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546KB ,
资源ID:768071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6807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2022学年新教材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练习:2-3 城镇化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鲁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课后练习:2-3 城镇化 WORD版含答案.doc

1、课后素养落实(七)(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过关练下图示意我国某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三个阶段。读图,回答12题。1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镇化的主要标志是()A城镇人口数量增大B城镇用地规模扩大C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变大D城镇交通网日益完善2从阶段到阶段,该城镇生产企业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原因有()城区用地紧张,地价上涨郊区交通拥堵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郊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A BC D1B2B第1题,由图可以明显看出,城镇的占地面积明显扩大。第2题,从阶段到阶段生产企业大部分迁往郊区,原因可能有城区地价上涨、城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郊区基础设施完善、城区交通拥堵等。下表为我国某地区城镇发展情况统计

2、表。读表,完成34题。项目2009年2019年甲城镇数目/个37乙工业总产值/万元36 2001 765 000丙城镇人口/万人56340丁城镇人口比例/%30.448.63.数据显示的项目中不能反映城镇化过程的是()A甲B乙 C丙 D丁4近年来,该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A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B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C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D城镇中心区的萎缩3B4C第3题,城镇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城镇人口增加、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用地扩大、城镇数目增多等方面。而工业总产值不能反映城

3、镇化过程。第4题,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口数量较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农村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而这些剩余劳动力大多涌入城镇寻找就业机会。下图为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城镇化进程曲线图(城镇化率超过30%,国家进入高速城镇化的阶段,直至城镇化水平达到70%)。读图,完成56题。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日本在19501970年完成了高速城镇化我国1995年达到30%的城镇化拐点,预计高速城镇化的进程可以持续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发展速度慢于日本日本城镇化起步晚于韩国,早于中国A B C D6“城镇病”实质上是生态问题,关于其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资源开发利用不当造成的城镇生态

4、问题城镇产业结构、生产布局不合理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城镇功能不健全造成生态失衡城镇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问题人口过度增长必然带来的问题A B C D5B6A第5题,从图中可知,日本的城镇化起步最早,但目前速度较慢,19501970年完成了高速城镇化。我国城镇化起步晚,但目前速度较快,并且速度快于日本。第6题,城镇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如果城镇发展注重生态建设,且有较高素质的人群,就能够避免“城镇病”的发生。下图为19822010年不同时段广州市人口空间变化模式图。读图,回答78题。719822010年,该市人口数量不断减少的是()A老城区 B中心城区C近郊区 D远郊区8据图可推测

5、该市()A处于城镇化初期阶段B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C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D城镇人口规模逐渐减小7A8B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老城区人口一直在外迁。第8题,由图可知,外来人口一开始迁往中心城区,后来迁往近郊区和远郊区,所以该市出现郊区城镇化现象。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新型城镇化要通过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来实现城乡一体化。皖南地区毗邻“长三角”,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区域,但是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据此回答910题。9下列关于皖南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皖南地区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

6、B交通便利,环境条件较好C有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D基础设施完善,资金充足,技术力量雄厚10皖南地区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突出问题是 ()小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在公共服务领域待遇不平等工业化滞后于城镇化AB C D9D10B第9题,皖南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与地理位置、产业基础、交通基础、环境、政策等有关。皖南地区毗邻长江三角洲地区,有利于吸纳长三角地区的资金、产业转移;原有工业基础、旅游资源等条件较好;交通条件也较好;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有政策扶持;但是其发展落后于长三角地区,资金和技术条件较差。故选D项。第10题,安徽的城镇化率低

7、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错误;小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可以为居民提供较好的公共服务等,并不是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错误;安徽城镇化发展方式粗放,在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规划建设水平不高,城市建设用地粗放低效,配套服务设施不足,城镇之间产业结构雷同,城镇建设模式相似,城市文化特色缺失,故正确;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限制,农业转移人口与城市居民在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领域所享受的待遇不平等,故正确。故选B项。11读世界城乡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2000年,发达国家城镇人口总数约为_,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总数约为_。(2)城镇化的主要表现

8、有哪些,其中主要标志是什么?(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是_国家,简述其主要原因。(4)比较两类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特点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城镇化的主要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及主要原因、不同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特点等。据图分析,2000年发达国家城镇人口约为11亿,发展中国家城镇人口总数约为20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及主要原因、不同国家城镇化进程的特点,依据课本基础知识即可回答。答案(1)11亿20亿(2)主要表现:非农人口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变化、城市数量变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主要标志:城镇人口占总

9、人口的比重上升。(3)发展中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经济迅速发展,许多发展中国家城镇经济畸形发展,城镇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4)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特点起步晚,目前发展速度快,城镇化水平较低,城镇发展不合理起步早,目前发展速度较慢,城镇化水平高,出现郊区化现象素养培优练城市景观的变化,如道路繁荣、高楼林立,被称为景观城市化;城市内部人口潜在的变化,如精神文明建设、人口素质提高,被称为人文城市化。读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指数越大,表示城市发展水平越高),回答1213题。12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甲区域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1

10、3当城市景观发展速度大于人文发展速度时,会形成“过度城镇化”,反之,则形成“滞后城镇化”。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区域景观城镇化建设亟待加强B乙区域应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C丙区域人口素质高,城市规划合理D丁区域景观城镇化发展程度较高12A13B第12题,由材料可知,城市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越大,表示城市发展水平越高。由图中四区域的城市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的数值可知,甲区域的城市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之和最大,且甲区域景观发展与人文发展两方面的契合度最高,可推知甲区域的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第13题,由图可知,甲、丁两区域人文发展指数稍低于景观发展指数,应适度加强人文城镇化建设,丁区

11、域的景观城镇化发展程度不高;乙、丙两区域的人文发展指数与景观发展指数相差较大,乙区域应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丙区域需加强人文城镇化建设。故B项正确。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图。读图,回答1415题。14该城市06 km的中心城区企业数量()19852004年增多19852004年减少20042013年增多20042013年减少AB C D152004年之后,该城市已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郊区化阶段逆城市化阶段AB C D14C15D第14题,由题干和图可知,距市中心某范围内企业数量企业总数累计百分比,根据公式可分别求出不同年份该城市06 km中心城区

12、的企业数量,1985年大约是186,2004年大约是947,2013年大约是600,由此可得出19852004年中心城区制造业企业数量增多,20042013年中心城区制造业企业数量减少。第15题,由图可知,与1985年相比,2004年制造业企业数量急剧增加且大规模向郊区迁移,因此该城市不可能在2004年之后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而是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且该阶段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16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甲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区土地面积变化图(乙图),完成下列问题。甲图乙图(1)根据上海市区及郊区土地面积变化图,分析上海城镇化开始快速推进的时间。(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

13、部地区,请说明其原因。(3)从资源、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4)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你认为我国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推进?解析第(1)题,城镇化标志之一是城镇用地规模扩大,由上海市区及郊区土地面积变化图可知,1980年以后上海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而郊区土地面积快速减小,由此推测上海城镇化快速推进大约从1980年开始。第(2)题,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原因可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等方面分析。第(3)题,城镇化快速发展可能会造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住房条件变差等问题。第(4)题,推进城镇化建设可从促进人口转化、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发展经济等方面进行。答案(1)1980年以后上海郊区土地面积快速减小,而市区土地面积快速扩大,说明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上海城镇化开始快速推进。(2)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暖湿润;地势平坦;水源充足;人口密度大;水陆交通便利;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3)可能带来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加重,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等问题。(4)将城镇的务工人员转为城镇居民,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合理扩大城镇用地规模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