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祝福导学案教学目标:把握小说四要素(环境、情节、人物、主题)来解题。教学重难点:学会对小说四要素之间互相关联的梳理。课时安排:4课时作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为周树人。至三十八岁,始用“鲁迅”为笔名。浙江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正阳县),是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的精神被称为中华民族魂,并且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母亲鲁瑞、父亲周伯宜。在这一生中他写了小说,散文,杂文100多篇。小说要旨:祝福这篇小说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
2、入鲁迅全集第二卷。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祥林嫂是一个受尽封建礼教压榨的穷苦农家妇女。丈夫死后,狠心的婆婆要将她出卖。她被逼出逃,到鲁镇鲁四老爷家做佣工,受尽鄙视、虐待。很快她又被婆婆家抢走,卖到贺家成亲。贺老六是个纯朴忠厚的农民,很快又有了儿子阿毛,祥林嫂终于过上了安稳日子。然而命运多舛,贺老六受地主的身心摧残饮恨死去,不久,阿毛又被狼吃掉。经受双重打击的祥林嫂,丧魂落魄,犹如白痴,可是人们还说她改嫁“有罪”,要她捐门槛“赎罪”,不然到了“阴间”还要受苦。她千辛万
3、苦积钱捐了门槛后,依然摆脱不了人们的歧视。最后,她沿街乞讨,在除夕的鞭炮声中,惨死在街头。此文在如泣如诉的血泪控诉中,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特别是对封建礼教、封建贞洁观、程朱理学,给予了强烈的鞭挞通过描写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祝福生字注音: 瓦楞(lng) 朱拓(t) 陈抟(tun) 悚然(sng) 踌蹰(chu ch) 清燉(dn) 俨然(yn) 形骸(hi) 谬种(mi) 醉醺醺(xn) 捺上(n) 草窠(k) 桌帏(wi) 讪讪(shn) 宽恕(sh) 荸荠(b q) 蹙缩(c) 窈陷(yo) 惴惴(zhu) 歆享(xn) 牲醴(l
4、) 镯子(zhu)祝福多音字辨析: 更:gng(更加) 监:jin(监生) 拓:t(朱拓) 削:xu(剥削) gng(少不更事) jin(监狱) tu(开拓) xio(削皮) 吓:xi(吓一跳) 正:zhng(正月) 强:jing(强调) 间:jin(时间) h(恐吓) zhng(正常) jing(强脾气) jin(间或一轮) 炮:po(炮烙) 拗:o(拗口) 咽:y(呜咽)po(炮火连天) ni(执拗) yn(咽喉) o(拗断) yn(咽下)合作探究:1.小说开头的环境描写(鲁镇的特点)有什么作用?2.第一小节中,作者用“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拜的却只限于
5、男人”意在说明什么?3.第一小节里,“我”想离开鲁镇的想法出现了几次?为什么刚回家过年就想着离开?4.对祥林嫂的死,鲁四老爷、短工、“我”各有什么反应或态度?为什么会有各自不同的反应?5.第二小节中,一人担当家务的祥林嫂为何“反而满足”?作者意在说明人物怎样的深层心理?6.祥林嫂淘米时被婆婆抢回,鲁四老爷和四婶的欲言又止说明了什么?7.第三小节中,祥林嫂的再婚有什么特点?8.第四小节里,再来鲁镇做工的祥林嫂的命运有什么变化?旁人对她的态度有什么变化?9. “善女人”柳妈、卫老婆子这两个人物,在祥林嫂的生活中都有着重要作用,怎样评析这两个人物形象?她们有什么不同?10.四婶为何从最初用祥林嫂一人
6、做工变为让祥林嫂“放着罢”?这对祥林嫂有什么影响?(结合课后练习二、5)11.祥林嫂的肖像在文中有几次描写?有什么不同或变化?反映出人物怎样的命运起伏?12.祥林嫂的死因是什么?13.为什么作者以祝福为题?14.如何理解小说的最后一节?15.全文采用了什么结构方式?请为小说各小节拟标题。最后一面回忆初见 回到现实李商隐诗两首导学案授课教师:贾敏洁教学目标:认知作者生平重要经历,用诵读法、知人论世法解诗。教学重难点:用已知的诗歌类型、艺术手法答题模式讨论并规范答题。课时安排:2课时1.作家作品:(1)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小
7、官僚家庭。曾三次应进士考试,至开成二年(837年),由于令狐楚的推荐,得中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川东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僧儒)李(德裕)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他的主要成就在诗歌艺术上,特别是他的近体律绝,其中的优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绵密、典丽精工的艺术特色。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并称“温李”。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2)复习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二首其一)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二首其一)何当共剪两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图)(3)关于锦瑟:锦瑟
8、一诗,堪称李商隐诗集中的压卷之作,写于其生命的最后一年。然而,对于这首诗的旨意,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常见的几种理解:1、思念而不能相聚的痛苦;2、亡妻的深情悼念;3、作者的自伤。这首诗,如果从具有高超的艺术成就和具有丰富的多解性两方面看,可以说古代诗歌无一能比。元代的元好问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论诗三十首)意思是说,像锦瑟(以及受李商隐影响的宋初的西昆体诗)这样的诗固然好,可是就算东汉的大训诂学家郑玄再世,也只能望之兴叹,无力为它作注。清代的大诗人大学者王士祯也曾发出“一篇锦瑟解人难”(论诗绝句)的浩叹,可见这首诗的特
9、异之处。(4)关于马嵬(其二):马嵬(其二),是李商隐咏史诗中的佳作。以史为鉴,多抒发兴亡之慨。2.基础积累:锦瑟(s) 弦(xin)柱 惘(wng)然马嵬(wi) 未卜(b) 宵柝(tu)晓筹(chu)驻(zh)马春心:伤春之心,比喻对失去了的美好事物的怀念。可:难道,哪能。 惘然;迷惘,茫然。 无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地。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 虎旅:指跟随唐玄宗赴蜀的禁卫军。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12500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驻马:指军队发生哗变,停留不前。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即为48年。唐玄宗当了45年皇帝,故约略称“四纪”。 3.用典:典故一:庄生晓
10、梦迷蝴蝶用了庄子的一则寓言典故,说是庄周梦见自己身化为蝶,后来梦醒,庄周仍在,不知蝴蝶何往。诗人借此典的虚缈的梦境隐喻年轻时沉迷的美好的情境。典故二: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周朝末年蜀地君主杜宇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杜鹃,啼声哀怨凄悲,动人心腑。诗人借此以冤禽托写恨怀,亦表达殷切的思念。典故三:沧海月明珠有泪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海,珠得月华,始极光莹;又有南海鲛有泣泪,颗颗成珠的故事。计人借此把月珠泪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朦胧的妙境,表达一种复杂的怅惘情怀,既有对其高旷浩净的爱赏,又有于其凄寒孤寂的感伤。典故四:蓝田晶暖玉生烟蓝田的玉山为日光煦照,蕴藏其中的美玉的精气冉冉上腾,远察如发,近观却元。诗人借此具有极高美学意味的理想景色,抒发一种对于高洁情感无法亲近的怅恨。与典故三所涵一致。4.合作探究:(1)锦瑟首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其中“无端五十弦”又喻指什么?(2)前人称锦瑟中的“思华年”是本诗“一篇之王”。试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它的妙处。(3)马嵬(其二)首联“徒闻”“未卜”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空闻虎旅传宵柝”一句的含义是什么?(5)举例分析马嵬(其二)一诗是怎样通过对比来表明讥讽贬责之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