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胡兰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使学生了解刘胡兰的事迹,学习她与敌人斗争的革命精神。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字的音形。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会默写毛主席为刘胡兰写的挽词。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刘胡兰的事迹,学习她与敌人斗争的革命精神。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教师有感情地谈话:1947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在山西省云周西村,由于叛徒的出卖,年仅15岁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板书课题出示刘胡兰像)敌人对她用尽了刑法,刘胡兰毫不动摇。最后,敌人当着乡亲们的面用铡刀杀害了她。毛主席为刘胡兰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把挽词板书在黑板上
2、。)二、由情入理,感知内容1.听录音朗读,学生边看课文边用铅笔划分自然段。2.请五位同学,每人读一自然段,连读全文。提问:毛主席说刘胡兰的一生是怎样的?齐读: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三、以情动情,理解课文1.读第一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1)刘胡兰的家乡在什么地方?(2)她牺牲在什么时间?(3)她是为什么被捕的?2.读句子,再说说带点词的意思。由于叛徒的出卖,年轻的共产党员刘胡兰被捕了。由于:表示事情发生的原因。出卖:课文中是指叛徒贪生怕死,向敌人供出了刘胡兰。3.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敌人先后几次采用什么手段对待刘胡兰的?刘胡兰是怎样做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成以下内容。板书:
3、收买“不知道” 威胁“就是不知道” 毒打不动摇像钢铁(2)结合提问读课文 敌人开始用什么手段对待刘胡兰?刘胡兰是怎样回答的?读第二自然段前部分到刘胡兰大声回答:“我不知道!” 敌人用“枪毙”威胁刘胡兰,刘胡兰又是怎样做的?读敌人又威胁她说:“”到“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敌人的手段都失败了就毒打刘胡兰,刘胡兰又是怎样表现的?读敌人从刘胡兰口里得不到什么,到刘胡兰像钢铁铸成似的,一点儿也不动摇。4.读第三自然段,注意感情。敌人使出了最残忍的手段,用死来威胁刘胡兰,刘胡兰面对死亡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1)把自己当成刘胡兰,读她说的话。(2)找出表示刘胡兰视死如归的词语。板书:挺迎踏走5.读第
4、四、五自然段。四、以情悟道,总结升华1.朗读全文。2.教师总结。同学们,有千千万万像刘胡兰这样的先烈为了我们的幸福生活,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血不会白流,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不辜负他们的希望,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我们齐声朗读毛主席为刘胡兰写的挽词,以表示我们对烈士的怀念。齐颂: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板书设计第二课时一、检查复习,读准字音1.通读课文,用铅笔划出生字词。2.出示生字,读准字音。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
5、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二、学习生字、分析字形刘:左边“文”,右边是“刂”旁。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
6、,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胡:月字旁,左边是“古”。铁:金字旁,右边是“失”。三、巩固练习,完成作业1.练习读字音,并口头组词巩固字义。2.抄写字头。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3.默写毛主席为刘胡兰写的挽词。4.留作业写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