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禹州市二高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3 09 25 历 史 命题:禹州市二高 侯丙锋 本试卷共分为第卷(选择题)、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选择题请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请做在答题卷上。 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 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 符合题目要求的。)1.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故纣为后。”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
2、的制度规定 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 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 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2. 赵翼廿二史劄记 写道:“汉初诸臣,惟张良出身最贵,韩相之子也。” “萧何沛主吏 橡,曹参狱橡”厲于小吏一类,“其余陈平、王陵、陆贾、郦商、郦食其、夏侯要等皆 白徒。樊哙则屠狗者”“致身将相,前此所未有也。盖秦汉间为天地一大变局”。这种状况说明了 A西汉政权代表下层民众 B市民阶层箪拥了国家政权C贵族制度的进一步解体 D农民阶级反抗地主的压迫3 汉书刘辅传记载:“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清代学者钱大昕认为:“大将军权兼中外,又
3、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心腹之臣矣。”由此可见,中朝A有独立的决策权力,位高权重B取代了丞相的权力,权倾朝野C在宫廷内事先决策,削弱相权D是政令的执行机构,有名无实4. 元朝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镇戍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材料主要表明元朝 A地方享有自治权 B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双重性 C地方形成了割据势力 D封建专制主义加强5. 下面是在研究性学习中上高二中高三文科班学生搜集资料做的一张表。对表中“大臣”的职能反映出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1发折
4、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大臣7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2接折章京将奏折送大臣阅8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3见面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9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4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10随手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5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11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6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 A.宰相分工明确,行政效率提高 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 C.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D.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 6. 明朝文官钱宰有诗写道:“四鼓咚咚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这首诗从根本上反映了 A封建官僚的勤政和从善如流 B君主专制强化带来的政
5、治压力和危机 C封建官场的腐败和官僚的交恶 D封建文人安贫乐道、崇尚自然的志趣7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汉代从昭宣以下的历任宰相,几乎全是读书人完全是因其是一读书知识分子而获人仕途。”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 官僚政治体制的确立 考试为主的选官制度实行 儒学地位的明显提高 文官做相便于限制其权力 A B C D8. 孙中山曾于五权宪法中指出:“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以下对此材料的解读,错误的是 A科举制度在历史上曾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B科举制度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有存在的必要性
6、C科举制度被废除,是因为考试内容不能与时俱进 D门阀举荐制度被推翻,是因为考试制度执行不力9. “唐宋之间仅相隔短短半个世纪的分裂,已成为中国以后历史的模式。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政治基础B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C“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D君权神授
7、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10. 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 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11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雅典民主政体定义为:“一种使人乐意的无政府状态的花哨的管理形式。在这种制度下不加区别地把一种平等给予一切人,不管他们是不是平等者。”在柏拉图看来,雅典的民主政体 A为民众获得直接民主提供了重要保障B有利于民众直接参与管理国家 C是无视能力差异的国家管理模式
8、D体现了人民主权、轮番而治的特点12.“在传统中国,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宗法因素决定的,而在古代欧洲,政治关系以及其他一切社会关系主要是由契约规定的。”能够得出符合材料并与材料观点史论一致的是 A古雅典的民主政治 B. 古罗马的法律原则 C中国古代科举制 D权利法案13. 查士丁尼皇帝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中说,“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制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国家都采用它。”材料中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A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B
9、是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万民法C注重调解贸易以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D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14. 恩格斯曾说,“如果认为希腊人和野蛮人、自由民和奴隶、公民和被保护民、罗马的公民和罗马的臣民(指广义而言),都可以要求平等的政治地位,那么这在古代人看来必定是发了疯。”这段材料可以为解释以下哪一观点提供佐证 A罗马帝国已经没有了公民与臣民的界限B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意图就是要建立社会的平等C不平等的思想才是古代希腊、罗马正常的思想D古代希腊、罗马各个阶层都能参与政治15.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
10、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16. 美国麦迪逊曾说:“共和国无论多小,为了防止少数人结党营私,代表必须达到一定数目;同时,共和国无论多大,为了防止人数过多的混乱,代表必须限于一定数目。”下列说法符合他的主张的是 A既要让公民行使权力又要限制行使权力的范围 B应该采取中庸原则,处事不偏不倚 C应该把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 D代表机构既能体现广泛性又要精干有效17. 1870年法
11、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之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这表明当时法国君主派 A. 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B. 希望恢复封建君主统治 C. 反对建立资产阶级政府 D. 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181789年选举产生的第一届国会着手起草了权利法案,即宪法的前十条修正案。这些修正案不断地提醒着人们,新建立的联邦政府在行使它的权力时,必须时时注意对个人自由的保护。这份权利法案 A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确立 B主要为了限制王权,保证议会权力 C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标志 D标志美国1787年宪
12、法存在的局限部分解决19. 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皇帝有创立法律之权” B“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皇帝是国家元首”20. 一般来说,当帝国的权力来自一个人时,它便软弱;而当它来自千百万人民时则强大如果学者、商人和老百姓都能关心民族的危难,那么这样的人民将是聪明的,否则是愚昧的。这个观点的最早倡导者应是 A鸦片战争中新思想的代表人物 B甲午战争后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C辛亥革命时代资产阶级革命派 D新文
13、化运动中的激进知识分子21.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 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22对于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以下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巨大的灾难总是以历史进步作为补偿,甲午战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另一种看法,甲午战争使中国在20世纪几乎遭到亡国之祸,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步。下列不能
14、支持第一种观点的史实是 . 唤醒了先进中国人的民族危机感,掀起救亡图存运动新高潮 .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促使了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 清政府开始自救运动23.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國”,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 华民国要求民族独立B.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
15、 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C.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只是太平天国的国王,没有推翻清政 府,要励精图治;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D. 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 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24梁启超在一封家书中写到:“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不成问题了。北京政府命运谁也不敢作半年的保险,但一党专制的局面谁也不能往光明上看。尤其是利用工人鼓动工潮结果闹到中产阶级不能自存,而正当的工人也全部失业。”这封家书的内容主要反映了梁启超 A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满 B对当时国民革命产生的忧惧C对国共两党合作的肯定 D对革命统一战线的否定 第
16、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 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第3表:如债权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和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 第5表:死者的遗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第8表: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果
17、被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一个虽然疆域和人口扩大十倍,但依旧对人民负责的政府,一个其人民不是作为相互对垒的公民,而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平等公民联合起来的联邦。 美国的历程上册(1)根
18、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4分)请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4分)(2)为什么说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突破古代民主的局限,又是怎样维护民主的?(9分)(4)三则材料体现了什么变化趋势?(4分)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晁错)说上曰:“昔高祖初定天下,昆弟少,诸子弱,大封同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祸大。”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削藩,吴楚等七国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起兵叛乱。 史记吴
19、王濞列传 材料二:(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以法割削,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愿陛下令诸侯的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 汉书主父偃传问题:比较两则材料,提取两项有关解决王国问题不同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反人道罪,即在战争或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对平民的非人道行为。 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
20、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材料三 2012年9月14日,中国国家图书馆经过整理,首次公布了一批馆藏古籍文献,这些历史文献中关于钓鱼岛的种种记载表明,钓鱼岛属于中国领土不容置疑。 (1)其中最重要的一本书使琉球录,是明朝册封使陈侃所著。陈侃是明嘉靖13年(也就是1534年)出使琉球(现日本冲绳县摘编者注)册封的正使,副使为高澄。陈侃回国后著书使琉球录,是现存最早记载中国与琉球海上疆界的中国官方文件。书中明确记载了“过钓鱼屿,过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见古米山,
21、乃属琉球者。夷人鼓舞于舟,喜达于家。”国家图书馆研究员黄润华解释说:“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琉球人认为过了钓鱼岛列岛,到了古米山(又称姑米山,即现在冲绳的久米岛)后才算回到国家,而钓鱼岛则毫无疑问在中国的版图之内。”日本最早记载钓鱼岛的文献是1785年日本仙台学者林子平所著三国通览图说,晚于使琉球录近两百年。 (2)历史上的中外地图、文献也证明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固有领土。如:1863年,清朝绘制大清壹统舆图。1785年,日本林子平绘制琉球三省并三十六岛之图。1876年,日本陆军参谋局绘制大日本全图。1873年,日本出版琉球诸岛全图。1875年,日本出版府县改正大日本全图。1877年,日本出版冲
22、绳志,其中绘有冲绳地图。1767年,法国人、耶稣会士蒋有仁绘制坤舆全图。1811年,英国出版最新中国地图。1877年,英国海军编中国东南沿海自香港至辽东湾海图。日本著名历史学家井上清著钓鱼岛:历史与主权关于钓鱼岛等岛屿的历史和归属问题 摘编自2012年9月16 日华西都市报第15版、18日第3版 (1)根据材料一所列的三种战争罪类型,指出日本在1931年至1945年侵华期间犯有哪几条罪行,并各举一例说明。(6分) (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2分)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被迫接受联合公告的原因。(4分) (3)材料三中的两则材料都充分证明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
23、有领土。两则材料相比,哪一则材料更具有说服力?为什么?(3分)座号 禹州市二高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答题卷 题号一二总分252627得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 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一 选择题(共48分)二 非选择题(共52分)25.(25分)(1)(2)(3)(4)26.(12分)27.(15分)(1)(2)(3) 禹州市二高2014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历史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DCCBCBCDCDCB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DCADADDBADBB25.(1)秦汉:建立专制主义中
24、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的确立、三公九卿、郡县制)。(2分)唐朝:三省六部制。(2分)史实:明朝废丞相、设内阁;(2分)清朝设军机处。(2分)(2)审判和量刑皆有法可依,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平民的利益受到了一定的维护。(3)制定1787年宪法,通过联邦制,在广阔的地域上建立了新型共和国,突破了小国寡民的限制;实行代议制民主形式;建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通过分权制衡维护和保障民主。(每一要点3分,计9分)(4)人类社会法制逐渐取代人治,社会政治文明不断取得进步。26. 削藩的手段不同:(2分)汉景帝采纳了晁错激进的削藩建议,立刻强硬削藩;(2分)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温和削藩建议,实行推恩令;
25、(2分) 削藩的影响不同:(2分)汉景帝的激进削藩导致七国叛乱,社会动荡,没有解决王国问题;(2分)汉武帝的推恩令采用妥协的办法,用柔和的手段,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2分)27.(1)反和平罪:发动全面侵华战争;(2分)常规战争罪:南京大屠杀;(2分)反人道罪:细菌战、毒气战。(2分);(2)驳斥: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1分)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1分) 原因:中国: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民族的抗战;(1分)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1分)苏联出兵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1分)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失道寡助,损失惨重。(1分)(3)第(2)则材料更有说服力。(1分) 原因:第(2)则材料中地图的绘制和出版者大多是日本民间人士和官方机构以及英国人、法国人,证据更加客观、公正。(2分) 说明:本答案仅为参考答案,评卷过程中只要学生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的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