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年级第2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希腊地区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的平原,而这些天然条件,是中国所建立的那种复杂的帝国组织所必需的。地理环境对古代中国和希腊产生的不同影响有希腊地区形成了小国寡民的城邦,中国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希腊地区商品经济发达,中国农耕文明世界领先希腊雅典形成民主制度,中国形成中央集权制度希腊人文主义和中国儒家思想形成的决定因素A. B. C. D. 【答案】A2. 先秦与古希腊: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写道:“古希腊人创造的这一粗糙体制,比华夏精致的专制主义体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形成“粗糙体制”和“精制体制”的根
2、源在于A. 民族特点B. 政治家的改革C. 公民素质D. 经济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从材料看,“粗糙体制”和“精制体制”分别是指古希腊的民主政体和古代中国的专制政体,两者分别根源于奴隶制工商业和封建自然经济的经济生产方式,D正确;A、B、C不是根本原因,排除。3. 旧时的启蒙读物三字经开头即是“人之初,性本善”,最早明确提出这种观点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A是孔子,B是孟子,C是荀子,D是老子,“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的观点,故选B。4.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段话反映了A. 孟子的“
3、仁政”学说B. 墨子的“兼爱”思想C. 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答案】C【解析】“世异则事异”强调的是创新、发展变化的观念,和韩非的变法革新主张是吻合的,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仁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兼爱”,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也不涉及“齐物”,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要明白“世异则事异”强调的是创新、发展变化。5. 下列图表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享受民主的主体范围逐渐扩大B. 逐步重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C. 监督保障机制逐步完善D. 对公民权的限制逐渐松弛【答案】C【解析】题目中反映了公
4、民大会和陪审法庭及“陶片放逐法”的监督机制,“公薪制”的保障功能。ABD项在题目中均未体现。故选C项。6. 下图为上海世博会的徽标,有关该徽标的说法正确的是表现了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用中国的国粹书法表达出世博会的精神体现了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A. B. C. D. 【答案】B【解析】上海世博会的徽标中文 “世”字与应为字母结合体现了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书法表达中国国粹书法草书的写法,多人合一,体现了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整体意蕴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因此都是正确的。
5、故选B。7. 在考古中,发现了一批甲骨文之前的刻符或早期文字,如舞阳刻符、半坡陶纹、大汶口文字等。对它们正确的表述是A. 是国家形成的首要标志B. 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关系C. 已经全部得到识读D. 具有相通性,起到加强各地区联系的作用【答案】B【解析】舞阳刻符、半坡陶纹、大汶口文字属于原始文字,对于后来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故A项正确;A项是公共权力的出现;C中全部识读说法绝对;D项中相通性不符合早期文字特点。8. 下图是当代美国的一幅漫画。该漫画表明A.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B.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C. 美国财富已被OPEC榨取殆尽D. 国际经济旧秩序面临严重挑战【答
6、案】D【解析】漫画显示美国控制了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命脉,体现出当前经济秩序的不合理性,故D项正确;石油输出国组织不属于经济区域集团组织,故A项错误;B项属于政治领域范畴,漫画体现是经济领域问题;C项与材料的内涵恰恰相反。9. 196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移民和国籍法,规定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移民入境后从事美国人不能或不愿从事的职业,且从事的职业不会引起已经从事此种职业的美国人的失业或工资水平的下降。此规定A. 有利于战后美国经济的恢复与重建B. 取消了移民政策的种族歧视观念限制C. 适应了美国解决“滞胀”问题的需要D. 体现了美国移民政策的实用主义
7、原则【答案】D【解析】美国的移民法主要是从科学和艺术方面,还着眼于保护国内人们的职业稳定,体现出美国该政策的实用主义原则,故D项正确;美国没有受到二战巨大创伤,不存在恢复和重建,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种族歧视的取消,故B项错误;美国“滞胀”问题出现是20世纪70年代,故D项错误。10.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欧洲民族主义情绪上升。戴高乐支持发展核武器、制定泛欧洲外交政策、努力减少美国和英国的影响、促使法国退出北约。随后,意识形态的前哨国家西德也违反美国意愿,缓解了与东德的关系,实施“新东方政策”。这表明当时A. 法德外交政策已脱离冷战轨道B. 西欧离心倾向冲击了两极格局C. 法德两国已足以与美
8、国相抗衡D. 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答案】B【解析】20世纪60-70年代,世界格局呈现多级化趋势,法国退出北约以及“新东方政策”实施,说明西欧出现离心倾向,这一举动冲击了两极格局的态势,故B项正确;此时,西欧仍然在冷战控制范围内,故A项错误;法德力量当时难以抗衡美国,故C项错误;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是一种趋势,并没有形成,故D项错误。11. 据十九世纪英国卫生改革家查德威克的报告:城镇卫生工作的缺点会使人们养成最卑劣的堕落习惯,导致多数人道德败坏,因为他们在偏街僻巷堆积的有害脏物中寻找他们赖以为生的东西。该报告揭示了A. 城市建设与社会救济的关系B. 工业革命与社会习俗的关系C. 经济发
9、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D. 城市环境与文明风尚的关系【答案】D【解析】材料“城镇卫生工作的缺点会使人们养成最卑劣的堕落习惯,导致多数人道德败坏”说明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否,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社会救济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说明城市卫生工作,并没有说明是工业革命引起的缘故,故B项错误;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12. 路德对于当时没有任何神学根据、夸张地宣传赎罪券功效的行径很是气愤。于是,他按照当时神学问题辩论的正常惯例,在1517年10月31日夜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这说明当时路德A. 运用学术辩
10、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B. 信奉“教随国定”原则C. 号召基督徒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D. 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答案】A【解析】材料中“路德通过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体现出路德对于教会斗争的采用策略的灵活性,故A项正确;路德主张“信仰得救”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对教会斗争的策略,不是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故C项错误;路德主张信仰方式的变化,不是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故D项错误。13. 公元前390年,高卢人攻占罗马。情况危急,罗马人决定请卡米卢斯回来带兵作战。他们派出一名使者冒险穿过敌人的包围,回城征求元老们的意见。元老院取消了对卡米卢斯的放逐,命其为独裁官。卡米卢斯才
11、能够名正言顺地回来带领众人打败了入侵者。卡米卢斯的这一人生转变表明A. 罗马贵族垄断司法权欺压民众B. 万民法巩固了罗马的共和政权C. 古罗马公民注重遵守法律程序D. 民族矛盾激化了罗马阶级矛盾【答案】C【解析】卡米卢斯得到启用,并通过元老们取消放逐的规定,说明罗马比较注重法律程序,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贵族对平民的欺压信息,故A项错误;罗马此时的法律是公民法,故B项错误;材料中明显是阶级矛盾的缓和,故D项错误。14. 1935年4月成立的资源委员会是南京国民政府主管重工业的主要机构,其所办各厂矿,分布均远离沿海,规模较大的钢铁、机器、电工器材等厂大都设在湖南,其余金属矿、煤矿、电厂多选
12、择川、陕等内地省份。国民政府的着眼点是A. 发展经济以便剿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B. 为应对日本扩大侵略作持久抗战准备C. 加强中西部开发以改善民族工业布局D. 与地方实力派争夺利益与经济主导权【答案】B【解析】1935年日本已经开始侵华,材料中国民党重工业厂矿的分布,说明是为了对付日军侵略进持久抗战的准备,故B项正确;湖南和陕西并不是红军长征所经过之地,故A项错误;改善工业布局不是当前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当前主要任务是抗日,不是争夺经济主导权,故D项错误。15. 西南军阀中的一部分人曾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或护国战争,有的人还曾参加过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党,充当过革命的角色。但在同北洋军阀的武
13、力对抗和纵横摔阖中,他们自身也变成了军阀。这一状况根源于A. 传统自然经济的分散性B. 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瓦解C. 同盟会内部的争权夺利D. 近代教育的半殖民地性【答案】A【解析】近代军阀割据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经济的独立性,这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分散性有关,故A项正确;当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并没有瓦解,故B项错误;同盟会内部的争权夺利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教育不是根源,根源主要是经济因素,故D项错误。16. 清末民初,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应供求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这一现象主要表明A. 中国农
14、村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近代农业商品化生产趋势加强C. 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 沿海地区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动【答案】B【解析】材料中“马铃薯”“洋葱”均不属于粮食作物,这些品种引进和种植说明农产品逐渐商品化。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耕与织发分离,材料中无从体现,故A项错误;C项中“成为主流”说法绝对;材料中说明的是饮食结构,不是社会结构的巨变,故D项错误。417. 下表为“清代地方督抚旗员、汉员变化表”。综合表格内容可知,当时A. 汉员比例上升实现了满汉平等B. 出现地方与朝廷分庭抗礼局面C. 时局变动导致政权结构的变化D. 地方机构开启半殖民地化进程【答案】C 18. 初
15、唐科举考试分为“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和“进士”六科,除了最后的进士一科外,皆可以上溯至汉代,只是以前是察举,现在改用考试登进而已。汉唐的这些科目设置A. 反映出汉唐的选材标准较为宽泛B. 说明了科举制对察举制的完全继承C. 印证了古代选官标准重专业技能D. 体现了政权的社会基础在不断扩大【答案】A【解析】和汉代相比,考试科目的增加,说明唐朝选官的标准较为宽泛,故A项正确唐朝科举制选材范围是对汉代选官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完全继承,故B项错误;古代选官主要是理论,考试范围是“四书五经”,显然不是注重专业技能,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说明选官设置科目,并不能说明政权的社会基础扩大,故D
16、项错误。19. 韩非子提出君主要善于用法来管理官吏,还要做到“使法择人,不自举也”。这一主张尽A. 要求君主熟悉法律B. 体现王在法下C. 是对贵族政治的否定D. 突出依法治国【答案】C【解析】韩非子选拔官吏的主张是依靠法律选择人,而不是依靠人来选拔,这是对传统贵族世袭制度的否定,故C项正确;材料中说明君主是用法选拔官吏,不是熟悉法律,故A项错误;封建社会仍然是王在法之上,故B项错误;古代封建社会仍然是人治社会,不是依法治国,故D项错误。20. “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由此及所学知识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
17、制B. 其体现了分封制的内容C. 其强化了中央集权制度D. 其靠母系血缘关系维系【答案】A【解析】由材料“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争,争生乱”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宗法制的内容,目的在于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稳定秩序,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的,A正确,BD错误。中央集权制度形成于秦朝,排除C。二、综合题2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其
18、商业利益,必须“能活千家百家”,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由此证实,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材料二英国资本主义形成时,农业的关键因素是圈地运动。光荣革命前后,规模较大的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兼并消灭其它竞争者,以独霸市场。同时,初步创立了雇用经理和服务性质的企业,以立法的方式来防止欺诈、惩办假冒、监守自盗,形成了保险公司、现代有限公司、邮政等,修筑了付费公路,出现了报纸刊物等等。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靠信用支撑,而信用需要法律的保障。所以,
19、1689年是关键,没有这个时间上的汇集,零星的资本主义因素和抽象的资本主义观念都不能构成一个言之有物、在历史书上站得住脚的资本主义。据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作者认为明朝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性格”的理由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至17世纪中、英两国商业经济发展前景产生差异的原因。(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黄仁宇尤其强调“1689年”的理解。【答案】(1)理由:商业资本运作缺乏经济效益;道德义务超过商业利益;商业缺乏法律保障;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不利于商业资本的发展等。影响: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未能实现
20、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在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2)差异原因: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经济政策仍以重农抑商为核心;儒家传统观念固化,社会缺乏私有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英国:君主权威不断削弱,人治社会逐步向法治社会过渡;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对外的殖民扩张促进商业资本的膨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人文主义价值观的传播。(3)理解: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政治确立君主立宪制,这意味着法权至上原则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社会建立信用体系,要求私有财产得到有效保护,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法治社会的基础上。【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
21、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理由:根据材料“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民法及公司法”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认为明朝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性格”的理由是商业资本运作缺乏经济效益;道德义务超过商业利益;商业缺乏法律保障;家族式的经营方式不利于商业资本的发展等。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结合明朝的时代背景分析,阻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未能实现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在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的背景下,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2)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综合分析比较的能力。根据材
22、料一“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可知是明清时期,根据材料二“光荣革命前后”结合时代背景从当时中英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经济政策仍以重农抑商为核心;儒家传统观念固化,社会缺乏私有产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英国:君主权威不断削弱,人治社会逐步向法治社会过渡;重商主义经济政策、对外的殖民扩张促进商业资本的膨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促进人文主义价值观的传播。言之有理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二“1689年是关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为了限
23、制王权,1689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这意味着法权至上原则的确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社会建立信用体系,要求私有财产得到有效保护,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法治社会的基础上。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明朝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6至17世纪中英两国商业经济发展前景产生差异的原因;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名师点睛】近代前夜的危机,中西方比较中国(农耕文明的余晖)西方(工业文明的曙光)经济农耕文明顶峰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资义生产关系产生发展,手工工场时期政治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统一
24、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反教权、反专制王权的资级革命,资级代议制在少数国家确立文化理学占统治地位,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出现;鄙薄科技人文精神的复兴和发展对外交往由开放到封闭,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抗击外来侵略,捍卫领土主权重商主义、海外贸易早期殖民扩张2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萘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樊树志国学十六讲材料二老农锄水子收禾,老妇攀机女掷梭。苗绢已成空对喜,纳官还主外无多。(南宋)华岳田家
25、其三材料三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陨落材料四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二,归纳当时手工业经济发展的特点。(3)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4)“18世纪的康乾盛世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并从经济史的角度简单说明理由。【答案】(1)表
26、现:城市经济功能增加;服务设施完备;商业活动突破时间限制。(如答“商户多、商品种类多”酌情给分)(2)特点:手工业在家庭中进行。(如答“手工业与农业结合或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业为主”;“男耕女织”“赋税沉重”)(3)新变化: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出现资本主义萌芽。(4)同意。理由:明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不同意。理由:明清农耕文明高度发达,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解析】(1)由材料中“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可以推知宋朝商业发展的特点。(2)由材料中的“老妇攀机女掷梭”,可知手工业在家庭中进行。(3)由材料中的“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进行特点的概括。(4)本题的关键要辩证地看待材料叙述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