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分层作业 十鸦 片 战 争(2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英国议员威廉格拉斯顿说:“这场战争从根本上就是非正义的,将让这个国家蒙上永久的耻辱,我们的国旗成了海盗的旗帜,她所保护的是可耻的鸦片贸易。”他所说的“这场战争”的根本起因是()A.打开中国市场B.打败天朝上国C.输入大量鸦片D.扭转贸易逆差【解析】选A。英国在完成工业革命后,为了获得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发动了对中国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故选A。2.一位英国人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不幸的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这表明()A.奴隶贸易比鸦片贸
2、易人道B.奴隶贸易比鸦片贸易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鸦片贸易加剧了清政府的腐败D.鸦片严重摧残了人的身心健康【解析】选D。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材料主要揭示了鸦片同时对人的精神和肉体造成巨大危害,D正确。3.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这主要是因为()A.外国商品开始流入中国B.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破C.君主专制受到严重冲击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解析】选D。据题干“鸦片战争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性质发生了改变,故D正确;鸦片战争之前外国商品就已经流入中国,故A错误;中国闭关锁国政策被打
3、破,不属于主要原因,故B错误;鸦片战争后君主专制尚未受到严重冲击,故C错误。故选D。【拓展延伸】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1)客观原因:资本主义的英国综合国力强大。(2)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3)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4.据档案记载,1840年7月,中英厦门之战中,清军战死的9名士兵的年龄从22岁至59岁不等,英军无伤亡。据此可知,清军()A.兵役体制落后B.腐败问题较为严重C.军备废弛严重D.武器装备悬殊较大【解析】选A。从题干可以看出,清军战死士兵年龄大都在22岁到59岁之间,说明清朝的兵役制度已经相当落后,故A正确;题干主要论及清军战死的人数及其年龄,
4、没有谈及其腐败问题,故B错误;题干主要论及清军战死的9名士兵的年龄问题,没有论及其军备问题,故C错误;在中英厦门之战中,战死清军人数有9人,不能说明中英的武器装备悬殊,故D错误。5.如图所示是举世闻名的中国皇家园林遗迹,该园林在1860年遭到西方列强的野蛮洗劫与焚毁。与此相关的列强侵华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解析】选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是1856-1860年,由题中时间1860年和圆明园遗迹图可知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故B与题意相符。6.(2018南通高一检测)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共同之处有()清政府向侵略者赔款
5、 清政府被迫开辟通商口岸或商埠 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割地给西方侵略者A.B.C. D.【解析】选A。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都有赔款、开放通商口岸两点;是天津条约的内容,是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的共同点,故选A。【补偿训练】(2018南昌高一检测)清朝前期至清末民初,今京津冀均属直隶管辖,是拱卫京师的京畿重地。1903年,其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主要原因是天津()A.作为“卫所”的军事职能强大B.作为直隶首府的政治功能上升C.开埠通商提高了城市整体实力D.设立了新式学堂成为文化中心【解析】选C。天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的北京条约(1860年)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客观上促进了天津经济发
6、展,提高了城市的整体实力,因此在1903年直隶省会由保定迁往天津,故C正确。【拓展延伸】两次鸦片战争路线的选择(1)英法远道而来,作战主要依靠海军,沿海沿江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所以主要进攻沿海沿江地区。(2)就经济、政治而言,以进攻经济重心(江南地区)和政治重心(京津地区)为主要目标。经济和政治重心被攻占,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政治影响,能够更快地迫使清政府屈服,实现其侵华目的。二、非选择题(16分)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末民初,鉴于鸦片危害日益加剧,苏州地区掀起禁烟运动。1906年江苏巡抚陈夔龙规定:“凡地方亲民之官,通饬一概不许吸烟,如有瘾不戒,私自偷吸,查出撤任严办”“为
7、民先导”,苏州禁烟总会动员学生上街演说,散发传单,向民众宣传禁烟的重要性。此外,苏州商务总会作为市民组织,在禁烟活动中全力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禁烟过程中,政府明确规定“土行膏(本国鸦片)亟应从严取缔”,而“禁止洋药(外国鸦片)进口,则不易办到”。摘编自池子华中国禁烟史的一个断面材料二清末民初,苏州禁烟运动的过程充斥着矛盾斗争。苏州警察厅甚至通过发放膏照、土照等方式,每月收取烟捐钱,中饱私囊。在木渎警所附近更是“烟窝赌窟触目皆是”。1907年,苏州当局下令关闭烟馆,提高膏捐,即引起烟馆商人的极度不满。1911年初,烟膏加捐,熟膏一两需增40文,为此膏店营业者纷纷提出反对,罢市两天,加捐
8、之事也就只有不了了之。从苏州禁烟的长远效果看,始终处于禁而不止,禁而不绝的状态。摘编自陈晖苏州市志(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民初苏州禁烟运动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民初苏州禁烟效果不佳的原因。(8分)【解析】第(1)题,清末民初苏州禁烟运动的特点从材料一“凡地方亲民之官,通饬一概不许吸烟”“为民先导”“散发传单,向民众宣传禁烟的重要性”“苏州商务总会作为市民组织,在禁烟活动中全力配合,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政府明确规定土行膏(本国鸦片)亟应从严取缔,而禁止洋药(外国鸦片)进口,则不易办到”等信息概括即可。第(2)题,从材料二“苏州警察厅中饱私囊”分析出政府
9、的腐败;从“烟馆商人的极度不满膏店营业者纷纷提出反对”分析出鸦片商人的阻挠;结合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分析外商的特权等。答案:(1)特点:禁止官员吸食鸦片,为民先导;重视舆论宣传;民间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参与面广;对中外鸦片区别对待。(2)原因:外商拥有特权;地方政府的腐败;既得利益商人反对;时局动荡。(30分钟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易此害人之物,渐成病国之忧。”依据材料判断,禁烟运动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A.遏制吸毒,医治官场疾病B.制止白银外流,缓解政府财政危机C.整顿海防,打击英国入侵D.打击鸦片走私,增加政府外贸收入【解
10、析】选B。“害人之物”指鸦片,鸦片走私是“以中国有用之财,填海外无穷之壑”,导致白银大量外流。禁烟运动打击鸦片走私,制止白银外流,以此缓解政府财政危机,故B正确。【补偿训练】“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外敌的武力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B.说明中国人民惧怕竹枪火炮C.因为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互相仇杀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解析】选D。“未闻炮声震地”“不见烟火冲天”可见并非是外敌入侵,因此排除A;并不是因为吸烟就会导致内部互相仇杀,也不是说中国人惧怕竹枪火炮,因此排除B、C;从“竹枪一支”“铜灯半盏”等可知说的是吸
11、食鸦片,而“妻离子散”“烧尽田地房廊”等可知是吸食鸦片所带来的后果及危害,因此选D。2.(2019郑州高一检测)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又被英国称为“通商战争”,英国人如此看待这场战争是为了()A.肯定战争的正义性B.强调战争爆发根源C.粉饰侵略战争性质D.纪念这次战争影响【解析】选C。根据所学可知,“通商战争”并不带有正义性的色彩,故A错误;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源并不在于单纯的通商,故B错误;根据所学可知,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的逐利性和扩张性,而英国殖民者之所以将其美称为“通商战争”,其目的就是掩饰这场战争的侵略性,故C正确;根据所学可知,“通商战争”
12、并没有纪念鸦片战争的意味,故D错误。【补偿训练】有人说,如果没有鸦片战争砸开我们这个封闭的铁罐头,中国不知道还要经历几百年、几千年才能进化到现代文明社会。此语意在说明鸦片战争()A.暴露君主专制统治弊端B.改变了传统的华夷观念C.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D.客观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解析】选D。材料说明了鸦片战争的积极作用,就是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所以本题选择D。A与材料无关;B材料没有体现;C不是最主要的含义。【深化点拨】鸦片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是针对外部强敌对晚清政府与国家安全造成的威胁所作出的被动对策。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也是中
13、国外交向近代转型的过程。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中国外交有了新的变化。外交近代化有利于中国参与世界事务,同时促进自身社会的变革。3.(2019武汉高一检测)鸦片战争前,离福州很近的崇安武夷茶最受外商欢迎,广东的“土丝”和长江三角洲的“湖丝”是中国生丝出口大宗,印度棉花的使用者主要是江浙等地的织户。鸦片战争后,英国迫使清政府开放五口通商的初衷是()A.掠夺中国市场的原料B.为英国商品寻找市场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D.适应英国工业革命的需要【解析】选C。根据材料中“印度棉花的使用者主要是江浙等地的织户”说明英国开商的主要目的并不全是掠夺原料,故A错误;材料中中国的茶叶和丝织品在英国畅销,
14、因此不仅仅是为英国的商品寻找市场,也是为了进口中国商品,故B错误;根据材料分析可知,英国要求中国开放五口通商既是为了向中国输出棉花,又是为了便于进口中国的茶叶和丝织品,所以其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故C正确;适应英国工业革命是其根本目的,故D错误。4.(2018浙江4月选考)近代某不平等条约中规定:“佛(法)兰西人在五口地方,如有不协争执事件,均归佛兰西官办理。遇有佛兰西人与外国人有争执情事,中国官不必过问。”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A.领事裁判权B.开放通商口岸C.片面最惠国待遇 D.居住及租地权【解析】选A。在通商口岸内出现的外国人违法行为,交由外国办理;据此可知,法国据此攫取的特权是领
15、事裁判权,故选A。【深化点拨】领事裁判权是指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一种治外法权,是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所享有的一种非法特权。5.(2019石家庄高一检测)南京条约附件签订后,列强间逐渐形成一种“神圣同盟”,一国“征服”了中国,也就是众多国家征服了中国。这是因为列强取得了()A.协定关税权B.领事裁判权C.租赁土地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解析】选D。一个国家给予他国优惠政策,其他国家也同样适应,符合片面最惠国待遇特点,故D正确;A属于中英关税问题;B属于司法权问题;C属于租借地问题。【深化点拨】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在通商、航海、税收或公民
16、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国享受现时或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同样的一切优惠、特权或豁免等待遇。最惠国待遇一般是相互的,但近代中国与外国签订的条约,往往只片面规定该缔约外国得以享受最惠国待遇,而中国则无对等权利,是片面的。6.(2019滨州高一检测)1845年,清政府官员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其条款称:“本道兹依据条约,顾全地方民情,斟酌地方情形,决定将洋泾浜以北、李家场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以为建筑房舍及居留之用。”这一条款表明()A.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B.清政府外交趋向近代化C.地方政府企图讨好英国D.上海开始成为通商口岸【解析】选A。依据材料“决定将洋泾浜以北、李家场
17、以南之地,准租与英国商人,以为建筑房舍及居留之用”可知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故A正确;题干材料体现的是清政府屈辱出租国家领土主权,而不是外交近代化,故B错误;依据材料“清政府官员宫慕久与英国领事巴富尔共同公布上海土地章程”可以看出上海地方官代表的是清政府,故C错误;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中,故D错误。7.曾国藩指出,“咸丰九年,洋人来换和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这次“换约”事件()A.使列强侵华逐步深入中国内地B.推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导致清政府成为列强侵华工具D.促使清政府允许外企合法化【解析】选A。根据材
18、料信息可判断换约导致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开放了汉口、九江等通商口岸,故A正确;甲午中日战争战败掀起列强瓜分中国狂潮,故B错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C错误;甲午战后清政府允许外国在华开设工厂,故D错误。8.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点的是()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C.以战争为主要手段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解析】选B。从题干“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可推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火烧圆明园。【补偿训练】天津条约签订以后,咸丰帝剀切训示“总以阻其进京,停其江路通商,并将游行内地罢议,及早归还广东省城为最要总
19、之,(公使)进京一节,万不能允,内江通商,必须消弭;其余两事,亦当设法妥办”。由训示可见,咸丰帝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中国的主权完整 B.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C.防止外国势力深入内地D.维护天朝上国的威仪【解析】选D。咸丰帝要取消的这四项条款,尤其是公使进京这一条反映了统治集团极力维护旧有的天朝威仪,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都更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材料二但不论什么时候我们谈到条约的修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我因此毫
20、不迟疑地向你指出几件事,这都是女王陛下政府认为极应该向中国政府力行要求的这些点是:一、争取广泛地进入中华帝国的整个内地,以及沿海各域二、争取扬子江的自由航行,并进入沿江两岸直到南京为止(包括南京在内)的各城以及浙江沿海人烟稠密的各大城市三、实行鸦片贸易合法化七、争取英国国王得有一位代表长久而光明正大地驻节在北京朝廷。1845年2月13日英国克勒拉得恩伯爵致包令博士函(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材料反映了英国对鸦片战争的结果的什么态度?他们想通过“修约”达到什么目的?(8分)(2)材料二所列的要求,英法等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是否实现了?具体有哪些内容?(6分)(3)依据材料
21、一和材料二,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与鸦片战争的关系。(4分)【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中英条约修订”,可知是南京条约;第二问从“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可以得出英国不满足既得利益;第三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修约的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第(2)题根据材料可以看出英国希望得到内河航运权、公使进驻北京、在中国内地自由游历经商等,这些都在天津条约中体现出来。第(3)题根据所学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答案:(1)条约:南京条约。态度:不满足既得利益。目的: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掠夺原料。(2)实现了。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等。(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