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评估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美国学者波内克斯说:古欧洲有好几个里程碑式的变革,智者学派恰好产生于这些变革中期的希腊文化背景之中。这些变革包括伯里克利民主改革,这次改革把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统治的规则转变为多数人统治的规则,雅典由此从一个小城邦变为一个海洋帝国。材料表明(B)A雅典成为地跨欧亚非大帝国B思想变革得益于政治民主化C智者学派的产生植根于经济 D伯利克里改革完善民主政治解析:由材料“智者学派恰好产生于这些变革中期的希腊文化背景之中”可知材料意在表达古代欧洲的思想运动受政治运动的影响,B符合题意;A与史实不符,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经济,C不正确;材料主
2、旨不是强调伯利克里改革对民主政治的影响,D不正确。2有学者评价说:“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不难想象那些凶暴而野心勃勃的人能利用这句格言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有人可以利用这句格言为任何邪恶的行径装上科学或哲学的门面。”“这句格言”代表的思想(A)A体现古代希腊人文主义的本质B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C重新建立了人们道德价值观念D否定了神的存在,树立了人的尊严价值解析:由材料信息“真理和道德都是相对的”可知,这是智者学派的主张。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智者学派主张反对迷信,强调自由,一切制度、法律、道德都是人为的产物,其约束力都是相对的,要以人为尺度这体现了古代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故A项正确;
3、苏格拉底使哲学成为一门真正研究“人”的学问,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希望重新建立人们道德价值观念,故C项错误;智者学派没有否定神的存在,故D项错误。3古希腊早期,法庭审判时不允许代理辩护,而判定罪罚的陪审团是由普通民众组成的。他们往往受双方在法庭上演说的影响,结果常是善辩的当事人获益,口拙的人吃亏由此产生了教人辩论、授人辞章的“智者”。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B)A法治的建立经历了漫长过程B人文思想产生与民主政治有关C城邦经济政治获得高度繁荣D民主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辩论、演说在雅典民主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因此出现了专门教人辩论、言说的“智者”,智者学派的代表思想家提出
4、“人是万物的尺度”,肯定人的价值,否定神,是古代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说明人文思想产生与民主政治有关,故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智者”出现的背景,A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智者”出现的背景,无法体现“争权夺利”,排除D。4柏拉图会饮篇中有一个故事:最初人类有三种人,男人、女人和不男不女的阴阳人。阴阳人体力和精力都非常强壮,因此图谋向诸神造反。宙斯需要想出一个两全办法,一方面要让人类活着,否则就没有人类对神的崇拜和牺牲祭祀;另一方面要削弱他们的力量,使他们不敢再捣乱。对材料最准确的理解是(A)A认识到人的力量与价值 B宣扬神本主义的宗教思想C批判当时希腊人的愚昧
5、D否定人类对神的宗教信仰解析:据材料“一方面要让人类活着,否则就没有人类对神的崇拜和牺牲祭祀;另一方面要削弱他们的力量”,这说明人对于神而言有崇拜和牺牲祭祀的价值,同时又有可能威胁神的力量,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和宣扬神本主义,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当时希腊人的愚昧,故C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否定人类对神的宗教信仰,故D项错误。故选A。5古希腊时期,一批所谓“哲人”到处演讲和发表许多奇怪的辩论,传递了许多“负能量”,造成很坏的风气。于是有了苏格拉底,讲述人生的共同真理;有了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他们师徒的共同之处在于(C)A着力培养公民的
6、独立人格 B将教育与哲学理想结合起来C具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D试图挽救日渐衰败的民主制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是古希腊人本主义的思想家,从材料来看,他们讲学是为了抑制社会“负能量”,因此体现出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点;B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教育和哲学结合的特点;D选项错误,苏格拉底是反对雅典的直接民主的。6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的雅典平民的万能,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这反映了苏格拉底(B)A探索新的政治形式以代替民主制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C呼吁全社会
7、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D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解析:从材料来看,苏格拉底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他认为公民大会做出的决定是荒谬的,直接民主弊端暴露无遗,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苏格拉底反对的是直接民主,而不是民主政治;C选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D选项错误,题干只是批判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并没有涉及对公民大会的评价。7亚里士多德认为:“使用奴隶与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即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政治学第1112页)”。下列
8、符合亚里士多德这一逻辑的观点是(A)A对于不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B对于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C奴隶和自由人的不平等不是天生的D正义与否在于是否使用和奴役奴隶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分为自由人和奴隶,两者都是天生的,而且自由人奴役奴隶是对奴隶有益的也是正义的,故A项正确。材料中意思是以不平等对待不平等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认为奴隶是天生的不平等,故C项错误。古代雅典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如同工具,显然不能把使用和奴役奴隶作为正义与否的标志,故D项错误。8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马基雅维利说:“我们意大利人较之其他国家的人更不信奉宗教,更腐败,都是些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在莎士比亚的笔下
9、,意大利人多为坏蛋,比如伊阿古(奥赛罗)、夏洛克(威尼斯商人)之流。这反映了当时意大利(D)A资产阶级追求现实世界的享乐B天主教会势力遭到了严重打击C经济发展导致了两极分化严重D出现人文主义过于泛滥的弊端解析:根据“都是些不择手段的利己主义者”“意大利人多为坏蛋,比如伊阿古(奥赛罗)、夏洛克(威尼斯商人)之流”,结合所学可知,文艺复兴运动重视人的价值、鼓励人们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促进了思想解放,但也由于过分推崇人文主义,造成个人私欲膨胀、社会混乱,故D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的是文艺复兴的消极影响,A项不能准确反映出文艺复兴的消极影响,排除;B项是宗教改革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9下
10、图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受欢迎的家具之一,梳妆台下的丘比特欲将爱神之箭射向打扮的居家淑女,另一位小天使手握鲜花准备献给梳妆的女主人。该家具反映当时(B)丘比特梳妆台A人们向往罗马神话般的爱情生活B普遍关注现世生活C要求摧毁“上帝造人”的世界观D社会奢靡之风泛滥解析:根据“文艺复兴时期”“梳妆台下的丘比特欲将爱神之箭射向打扮的居家淑女,另一位小天使手握鲜花准备献给梳妆的女主人”可知,丘比特梳妆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关注社会现世生活,追求现世幸福,故B项正确;丘比特梳妆台反映关注社会现世生活,并非向往罗马神话般的爱情生活,排除A项;C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奢靡之风”,
11、排除D项。10教会宣称购买赎罪券可以拯救自己的灵魂,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这就是“因信称义”。从本质上看“因信称义”(C)A揭露了赎罪券对民众的欺骗B削弱了罗马教廷的神圣权威C赋予了德国民众自由精神D促进了资产阶级新教派的产生解析:马丁路德认为一个人得救要靠信仰,而不是外在的东西,强调个人信仰对于灵魂得救的决定性作用,强调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个人掌握了宗教信仰的主动权,因此从本质上看“因信称义”赋予了德国民众自由精神。故答案为C项。A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D两项不符合题干中的“本质”要求,均排除。11德国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
12、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与路德同时代的中国学者李贽说“余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材料中路德和李贽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B)A对传统宗教思想进行了批判 B反对权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C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 D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解析: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强调人在宗教信仰中的自主性;李贽对正统思想发出挑战,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反对权威,高扬人的主体地位。故答案为B项。李贽的思想不涉及对宗教思想的批判,排除A项;二者的思想均没有体现出反对君主专制,排除C项;D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12路德对于当时没有任何神学根据、夸张地宣传赎罪券
13、功效的行径很是气愤。于是依据神学问题辩论的正常惯例,在1517年10月31日夜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这说明当时路德(A)A运用学术辩论手段揭露教会的腐败B信奉“教随国定”原则C号召基督徒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D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解析:根据材料中“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提纲贴在了威登堡教堂大门上,提纲中的言辞比较温和”体现出路德对于教会斗争采用策略的灵活性,故A项正确;路德主张“信仰得救”的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论述对教会斗争的策略,不是为民族国家建立而斗争,故C项错误;路德主张信仰方式的变化,不是与罗马教廷彻底决裂,故D项错误。13有学者指出:“
14、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该学者旨在强调(C)A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B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C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D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解析:依据材料中“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可知反映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地域性,但不能以此说明近代思想解放都具有地域性,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进行阐释,故B项排除;依据材料中“时髦风潮”“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等信息可得出作者更强调“思想
15、革命”,比“时髦风潮”更具有积极意义,即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两者进行比较,故D项排除。14新教伦理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上述材料体现了(A)A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只有奉行现世禁欲精神才能发展资本主义C没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经济不可能发展D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解析:“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
16、,实际上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了神圣的宗教外衣,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答案为A项。B、C两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516世纪至17世纪欧洲发生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一场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传播和发展人文主义精神的思想解放运动。下列对这场改革的解读,正确的是(C)A起因是教皇以修缮西斯廷小教堂为名大量兜售赎罪券B马丁路德据个人观点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为开始的标志C否定教会高于国家的思想,有利于英法等民族国家的形成D受中国雕版印刷术影响的欧洲印刷术的进步推动了这一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A选项错在这
17、只是马丁路德改革的导火索;B选项错误,这部著作不仅仅是马丁路德的个人观点;C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应该是活字印刷术的影响。1614世纪意大利新建的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课程强调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教育学生要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反映了当时(C)A人文主义的思潮达到顶峰 B基督教新理念开始传播C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出现 D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精神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4世纪时期意大利的教育中人文主义与世俗生活占据重要地位,结合背景文艺复兴正好可以解释材料中的内容。所以正确的为C项;从材料中并不能得出人文主义思潮达到顶峰,所以A项错误;文艺复
18、兴思想并不是基督教新理念,所以没有体现B项内容;崇尚理性与科学的精神属于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与材料不符合,因此D项错误。17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马夫冒充国王,国王察觉此事后,不动声色地把马夫侦查出来,趁他在睡梦中剪去他一把头发。不料马夫在发觉后急中生智把别人的头发也同样都剪了,因此逃过了惩罚。除此以外还有不少类似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出(B)A封建贵族压制个人的努力 B人文主义者对封建特权不满C薄伽丘思想充满理性色彩 D人文主义者主张推翻君主制解析:依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十日谈表达了对封建特权的不满,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C项错误,理
19、性主义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流思想;D项在题文中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18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B)A实行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 B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C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衡 D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解析:根据题干“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可知,体现了卢梭“社会契约”的思想,即按照社会契约建立人类的集合体,即政府,政府应该按照契约保障个体成员(人民)的权利,故B项正确;A项属于伏尔泰的主张,排除;
20、C项属于孟德斯鸠的主张,排除;D项属于康德的主张,排除。19孟德斯鸠在其出版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认为,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具有爱国家、爱荣誉、爱自由的美德。据此可知,该篇文章的主旨是(A)A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B赞美罗马共和制的诸多优点C研究不同政体产生的不同影响D为法国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解析:孟德斯鸠赞美罗马共和制的诸多优点,其目的是为阐发自己的思想主张寻找理论和实践依据,因此排除B项,选择A项;题干中只提及了罗马政体的优点,并没有涉及其他政体,也没有涉及不同影响,排除C项;孟德斯鸠的启蒙思想确实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奠定了理论基
21、础,但是此题是考查孟德斯鸠写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而不是影响,排除D项。20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他们(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是对通常被称为重商主义的这种对经济生活全面、严格控制的一种反应。”这表明(B)A启蒙运动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B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密不可分C“重商主义”不能推动经济发展D经济理论是启蒙运动的较重要议题解析: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主旨;C项不符合史实,表述错误;D项不能够反映材料的实质;“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说明经济上主张经济自由化,“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说明要求政治民主,材料体现出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
22、由化紧密联系,故选B项。21据不完全统计,从1789年到1800年,在世界58项重大科研成果中,法国有23项,占总数的40%。同期,英国只有13项,占20%;德国有6项,占10%。这一时期法国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主要得益于(A)A启蒙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新古典主义思潮对科学的积极影响C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D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高度重视解析:材料中给出的时间是1789年到1800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法国经历着法国大革命,但是共和制政体并没有确立,所以排除C选项。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故排除D选项。在思想领域,启蒙运动对当时的法国产生重要影响,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23、B选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221718世纪欧洲的自然神论者认为,人可以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有形世界而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质。自然神论者提出的观点(D)A宣扬了信仰得救的原则 B维护了天主教会统治C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形成 D有利于理性精神发展解析:自然神论者认为,虽然上帝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在此之后上帝并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人可以通过自然的理性而不借助于神的启示即可认识上帝,通过研究上帝所创造的有形世界而得知上帝的存在和上帝的性质,故D项正确;A、B两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687年牛顿的经典力学标志着自然科学的形成,排除C项。2316世纪,欧洲各国相继掀起了研究和用民族
24、语翻译圣经的新高潮,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理解而解释圣经。这一行为(B)A强化了民众的宗教信仰B促进了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C扩大了天主教会的影响D导致了罗马基督教会的分裂解析:材料表明各国应根据自己的民族语言来翻译圣经方便了国人的阅读,利于摆脱罗马天主教廷的控制,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B项符合题意;A项与材料无关;材料旨在否定罗马教廷的权威,C项不正确;D项与材料无关。24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面对自身的弱小和传统势力的强大,都懂得“借力”。他们都(D)A组织政治团体宣传新思想 B借助君主权威实践新思想C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D借助古代文化宣传新思想解析:本题
25、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世纪末中国维新思想打着孔子的旗号来宣传变法,而文艺复兴则是借助复兴古希腊罗马的文化来表达资产阶级的思想,所以本题选D项,A、B、C三项不符合题意。25下面为武汉大学哲学系赵林教授在论文理性与信仰在西方启蒙运动中的张力中的论述,由此可见(D)A人文主义者通过宣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与教会彻底决裂B宗教改革家试图用古代权威取代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C人文主义者运用进化论改造基督教,使之更具世俗色彩D启蒙思想家否定一切外在权威,努力构建新的理性王国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人文主义者通过宣传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以达到资产阶级思想解放的作用,并没有与教会彻底决裂,故A项说
26、法违背史实,可以排除;宗教改革家试图主张世俗权威高于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故可排除B项;人文主义者利用进化论批判了封建教会的权威,而不是改造基督教,故C项说法错误;材料中的“批判的矛头也从罗马天主教转向了基督教信仰本身”这一信息体现了启蒙思想家不满足于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他们否定一切外在权威,努力构建新的理性王国,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6分,共50分)26人文主义在西方思想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
27、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中华文体库(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人文主义的特点,并指出其产生的经济原因。(4分)材料二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认为,宗教的精义是个人与上帝的交流,宗教与其说是教义的堆砌,毋宁说是一种道德追求。他把自己的宗教称为“基督哲学”,认为基督教应该教导信徒如何在平时过充满善行的生活,而不应该成为单纯出于救赎目的信仰教条。对他来说,中世纪宗教生活中一些外在的形式(比如朝拜、斋戒、赎罪券等)并不是很重要,真正的信徒应该效仿基督,拥有发自个人内心的信仰。在他1509年完成的名著愚人颂中,对教会人士的讽刺
28、体现了他希望教会改革的强烈愿望。廖学盛世界历史十五讲(2)根据材料二,指出伊拉斯谟宗教主张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的历史影响。(6分)材料三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马克垚世界文明史(3)据材料三指出伏尔泰心目中的中国,这反映了当时以伏尔泰为代表的法国启蒙思想家怎样的时代诉求。(8分)答案:(1)特点:重视人的价值;强调知识的作用;崇尚道德;崇尚理性。原因:古希腊工商业繁荣。(2)特点:突出个体意识
29、;强调内在的宗教感情与道德追求;具有人文主义色彩。影响:推动了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冲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地位,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3)中国:崇尚儒学;实行开明君主制;信仰自由;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统一。时代诉求:提倡理性;尊重人权;反对专制和特权、教权;追求民主、平等、自由;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等。解析:(1)第一小问,“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重视人的价值;强调知识的作用;崇尚道德;崇尚理性。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希腊工
30、商业繁荣。(2)第一小问,“宗教的精义是个人与上帝的交流,宗教与其说是教义的堆砌,毋宁说是一种道德追求”“认为基督教应该教导信徒如何在平时过充满善行的生活,而不应该成为单纯出于救赎目的信仰教条”“真正的信徒应该效仿基督,拥有发自个人内心的信仰。在他1509年完成的名著愚人颂中,对教会人士的讽刺体现了他希望教会改革的强烈愿望”突出个体意识;强调内在的宗教感情与道德追求;具有人文主义色彩。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冲击天主教会的权威地位,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3)第一小问,“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
31、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崇尚儒学;实行开明君主制;信仰自由;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统一。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提倡理性;尊重人权;反对专制和特权、教权;追求民主、平等、自由;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等。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某一角度说,历史就是从有趣的故事中悟出生活的智慧。典故一“半费之讼”:古希腊有一个名叫欧提勒士的人,他向著名的辩者普罗达哥拉斯学法律。两人曾订有合同,其中约定在欧提勒士毕业时付一半学费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则等欧提勒士毕业后头一次打赢官司时付清。但
32、毕业后,欧提勒士并不执行律师职务,总不打官司。普罗达哥拉斯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向法庭状告欧提勒士,他提出了以下二难推理:如果欧提勒士这场官司胜诉,那么,按合同的约定,他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如果欧提勒士这场官司败诉,那么按法庭的判决,他也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他这场官司或者胜诉或者败诉,所以,他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应付给我另一半学费。而欧提勒士则针对老师的理论提出一个完全相反的二难推理:如果我这场官司胜诉,那么,按法庭的判决,我不应付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如果我这场官司败诉,那么,按合同的约定,我也不应付给普罗达哥拉斯另一半学费;我这场官司或者胜诉或者败诉,所以我不应付给他另一半学费。典故二“李约
33、瑟难题”:由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他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正式提出此问题,其主题是:“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两段式的表述:第一段是:为何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人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期的欧洲产生?第二段是:为何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据百度百科等摘编任选一个典故,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
34、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典故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16分)答案:示例:从“半费之讼”看智者学派故事中的普罗达哥拉斯和欧提勒士这对师生因为学费问题而对簿公堂,从辩论技巧、个人智慧上来看,欧提勒士都无可挑剔,这体现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追求个人主义的人文精神。古希腊商品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的发展,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出现了以研究人和人类社会的智者学派,其代表人物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了神的意志,树立了人的尊严,开启了人文主义的先河。但是对个人价值的过度推崇,导致了个人主义的盛行,出现了诸如“半费之讼”事件的出现,社会道德的沦丧,城邦危机。鉴于此,
35、苏格拉底提出了“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建人们的道德价值观。这一历史典故启示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既要注重个人自由,也要加强道德修养,协调个人发展、兼顾集体利益,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的全面发展。解析:开放式论述题确定论题至关重要,拟定论题的最基本的原则是要对所选论题非常熟悉,自己头脑中要有充足的知识储备来支撑自己所选论题。自己掌握的史实越多,论证起来就越容易、越充分,得分率也就越高。本题属于开放题型,首先要依据材料中故事提取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取的观点进行分析论证和说明即可。比如从“半费之讼”提取观点,可以结合材料中信息以及所学从古希腊商品经济的繁荣、民主政治的发展,人在
36、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说明原因以及普罗泰格拉和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进行分析回答,最后从历史典故启示我们作为总结语言即可。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这种变化是怎样形成的?我不清楚。是什么才能使这种变化成为合法的?人自信能够解答这个问题。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的自由
37、就不毫无根据的了。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民主思想及其影响”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16分)答案:示例一论题:卢梭思想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指导意义。阐述:卢梭认为,每个人生而自由,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统治者如果违背民意,人民有权推翻他;英国殖民压迫束缚了人权和自由,阻碍了殖民地经济发展,殖民地人民有权推翻英国殖民统治;卢梭
38、的思想指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卢梭的思想不仅是美国人民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而且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示例二论题:卢梭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指导意义。阐述:卢梭认为,每个人生而自由,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于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统治者如果违背民意,人民有权推翻他;法国的封建专制束缚了人民的自由,阻碍了经济发展,人民有权推翻其专制统治;卢梭的思想指导了法国大革命,卢梭的思想不仅是法国人民反对封建专制的精神武器,而且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了深远影响。解析:卢梭认为,人类最初处于原始的“自然状态”,在这个时间,不存在私有制和不平等,私有制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不平等,国家是因订立契约而产生,人民是制订契约的主体,由此他提出“人民主权”的思想,国家主权不能分割,也不能转让,一切人权的表现和运用必须表现人民的意志,法律是“公意”,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君主不能高于法律。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卢梭思想对美国独立战争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