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正阳县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历史第四次素质检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1、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
2、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3、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4、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
3、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6、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 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7、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
4、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8、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9、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10、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
5、、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11、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 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12、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李鸿
6、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为1钱。这一举措( )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13、某西方传教士在19世纪70年代建议清政府:国家与民同乐,即与民同利,独享其乐,独专其利,美国家不为也。即如造轮船,开铁路,民力所能为者,听其好自为之,朝廷不禁也。倘使民间资本不敷,发国帑助之可耳。”该建议( )A导致了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14、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
7、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15、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16、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B实业救
8、国运动如火如荼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17、1925年初到1925年底,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基本观点是: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1927年毛泽东则大声的疾呼:“一切革命的同志须知,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一切革命同志都要拥护这个变动,否则他就站到反革命立场上去了。”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A、北伐战争胜利进军B、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C、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D、“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基本形成18、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
9、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19、下表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西北某地农村各阶层土地拥有情况表( )阶层地主富农中农贫雇农人均土地(亩)3.434.725.484.88人均产量(石)0.9681.1421.2861.38据此可知,该地当时( )A、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租佃关系B、顺应了民族革命战争的需要C、实施了优先保障中农的政策D、乡村社会政治结构发生变革20、“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
10、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2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22、表2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389.5817.01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表2中
11、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23、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24、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这表明
12、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25、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26、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B铁路是
13、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27、表3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年代1870189619001913比例78%74%72%由表3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28、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
14、度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29、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30、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31、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
15、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32、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2分。第3334题为必
16、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在欧洲历史未入海洋时期以前,西方没有一个国家把提倡海外发展当作政府的大事业。西人来中国者多半为个人的好奇心、利禄心所驱使。他们的事业与欧洲国家或民族的国计民生都没有关系。到葡萄牙人发现好望角的时候,欧洲的局势就不同了。这些国家的国王无不以提倡海外发展为政府及民族的大事业。那帮在海外掠财夺土的半海盗半官商居然成了民族的英雄。文学家又从而赞扬之。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欧人眼里,国家的富强得靠海外事业的成败。个人冒险而到海外去奋斗的,不但可以发大财,且成为国王的
17、忠臣、民族的志士和上帝的忠实信徒值得注意的是,当欧洲在赢得对亚洲海上贸易的控制时,中国统治集团正在积极地反对海外事业。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与西方和亚洲一些国家相比,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型是激进的、极端的和曲折的。这不是中国人的错,西方列强为主角的竞争和战争把中国卷入了世界,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和压迫,形成了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并激化了中国的阶级和社会矛盾,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 摘自郑佳明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新航路开辟前后,欧洲人对海外贸易态度的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原因。(1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一例说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型是激进”
18、的表现,并分析“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转型是激进的、极端的和曲折的”原因。(12分)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史学家格奥尔格认为“史识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就是对历史的灵心慧眼,是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任选表格中的一个时期,结合其中的历史现象进行合理的“史识”推论。(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5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唐前期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在对外关系上,唐政府实行友好开放政策,从政治、经济、 文化等各方面鼓励对外交往。唐政府设置鸿胪寺接待
19、各国使节、宾客,在不少地方设商馆以招待外商,设互市监、市舶司掌管对外贸易。中外贸易广泛展开,唐都长安为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周边邻国纷纷遣使建交并进行正常的商业贸易,当时与唐通使交好的国家有七十多个。景教、摩尼教、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唐政府命令保护,绝不盲目排斥。唐朝前期出现了“九夷重译,相望于道”的盛况,来自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使者、学者和商人的频繁交往,大大加强了中国和各国间的相互了解和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也使得唐朝得以在世界上处以领先的地位。 摘编自徐敏唐朝前期的改革与兴盛(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前期对外政策改革的特点。(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前期对
20、外政策改革的背景和影响。(10分)3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等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缅怀过去,更是抚慰民心、顺应民意的措施,以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能促使人类历史记忆长久保持唤醒状态,而避免出现哪怕是片刻的忘却与麻木,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以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奠祭,
21、也表明抽象的国家已经拟人化,国家的意志、信念和情感,正与普通人情相融。 整理自国家公祭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确立“公祭日”的历史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国家公祭日设立的现实意义。(9分)37、【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伍连德出生于南洋槟榔屿华侨家庭。 1896年,17岁的伍连德以第一名成绩获英女皇奖学金资助赴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伍连德在此收获了先进的微生物及细菌学知识,这为他扑灭中国东北鼠疫大流行病,提出并丰富肺鼠疫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1907年伍连德受清政府邀请回到中国,当时国内政治局势瞬息万变,西方列强虎视眈眈,但伍连德依旧选择留
22、在祖国。 他在中国工作的30 年间,不仅指挥扑灭东北鼠疫大流行病,还一直致力于推进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公共卫生发展,包括建立现代化医学院所、创立中华医学会和力促收回海港检疫权等。伍连德在中国建立了科学的防疫体系,被公认为中国防疫事业的奠基人。他多次参加国际 学学术会议,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摘编自毛艳梅等博学载医,赤心爱国-武连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伍连德成为著名医学家的条件。(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伍连德对世界医学发展的主要贡献。(7分)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题号12
23、34567891011答案AADCBCDBCBD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答案ABDDCADDABA题号23242526272829303132答案DDAABADAA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2分。第333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3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33、【答案】(1)变化:新航路开辟前,个人行为,没有国家或民族做后盾。新航路开辟后,国家提倡海外贸易,鼓励个人到海外冒险。(或由个人行为到国家支持)(3分)原因:文艺复兴是欧洲人思想解放;资本主义经济产生,资本原始积累的需求;政府的鼓励;社会舆论的宣传和推动。(1
24、0分)(2)表现: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新文化运动主张废除汉字。(一例即可得2分)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社会的贫穷和落后;政府的压迫和腐败;改良的失败;深刻的阶级对立。(10分)34【答案】清末:中兴公司由晚清重臣李鸿章创办,说明中兴公司属于官办洋务企业;产量高,说明中兴公司发展快,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不再招收德股、注销“华德”字样,说明中兴公司爱国之举,深受实业救国、收回利权运动的影响。民国:煤出口增多、在天津成立总公司说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使用机器、建立发电厂,说明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延长了产业链;徐世昌任会长体现了民族工业不得不寻求官府的庇护。建国后:实行公私合营,说明新中国采
25、取有效措施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公有制得以确立;新中兴公司重组说明改革开放后,企业的转型与新发展;成为跨国公司说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企业与世界经济的接轨,融入经济全球化大潮。35、【答案】(1)特点:扩大交流的领域和范围;成立专门机构;强调文化兼收并蓄。(5分)(2)背景: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文化世界领先;海陆交通发达。(4分,任答两点即可)影响:提升了唐朝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了唐朝对外贸易的发展;促使城市经济崛起;加强了中国文明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6分,任答三点即可)36、【答案】(1)历史背景:用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死难的国民,增强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
26、成为国际惯例;中国曾受到日本的侵略,而当前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抬头,日本政府拒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等侵略史实。(6分)(2)现实意义:敦促日本切实正视和反省军国主义侵略历史;抚慰民心、顺应民意,体现的是对民意民愿的尊重,是对生命的敬畏;向全世界表达了中国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也表明国家政治的世俗化、平民化,体现了政治文明的进步。(9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37、【答案】(1)条件:优越的教育环境;刻苦攻读医学知识;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救国理想;近代中国急需发展医学;清政府和国民政府对医学研究的支持。(8分,任答四点 即可)(2)贡献:发展了微生物学和细菌学;提出丰富的肺鼠疫理论;建立了科学的防疫体系;推动医学教育改革和公共卫生的发展;推动中西文化交流,促进中国医学的发展。(7分,任答三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