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244.50KB ,
资源ID:763513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6351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定州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定州市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历史试题命题人:邢秀丽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供25小题,50分)1.管仲指出“一国而两君,一国不可理(治理)也”;孔子主张“君君臣臣”;孟子认为“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荀子也提出“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这反映了当时A. 流派众多,文化活跃B. 君主专制,国家统一C. 政治失序,礼崩乐坏D. 阶层固化,等级森严【答案】C【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由材料可知,管仲、孟子都认为一国不能有两君,天无二日,这说明了当时政治秩序混乱;孔子主张等级,荀子认为礼义遭到了破坏,这说明了当时礼崩乐坏,所以答案选C

2、。除了管仲是法家外,孔子、孟子、荀子都是儒家, 因此不能说明流派众多,所以排除A;当时是属于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建立起君主专制,实现国家的统一,所以排除B;材料并没有体现到阶层的固化,排除D。点睛:从历史学科素养角度来看,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学生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材料通过当时诸子对社会现况的描述得出自己的历史认识,也体现了通过现象看本质这对哲学关系。2.有学者指出,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政府高官中儒士出身者所占比重并不太高,直到东汉时期这一比例仍旧不到不仅如此,两汉时期抱怨儒生过于迂腐,难以胜任公务的言论却不绝于耳。这些现象反映

3、出A. 汉代中央没有真正掌握选官权B. 儒生参政被谨慎对待C. 儒家崇尚空谈,不被社会尊重D. 独尊儒术遭遇极大阻力【答案】B【解析】抱怨“儒”生过于迂腐等字眼可以看出独尊儒术并非一帆风顺而是遭遇阻力的,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汉代中央当然真正掌握选官权,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懦家并非崇尚空谈,也被社会尊重,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3.“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北宋程颐答寡妇能否再嫁时所说的。然二程集中程颐又云“大夫以上无再娶礼自大夫以下有不得已再娶者,盖缘奉公姑,或主内事尔”。程颐意在()A. 约束妇女婚嫁B. 勉励士大夫要守节C. 强调男

4、女平等D. 反对儒家纲常礼教【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可知,程颐曾劝士大夫男子不当再娶,可见“失节”的“节”并非特指贞操,而多指精神气节,故材料是勉励士大夫要守节,故选B;“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并非仅仅约束妇女在家,也在约束士大夫男子再娶,排除A;宋明理学倡导遵循三纲五常,并不提倡男女平等,排除CD。4.顾炎武在与友人论学书中写道:“性也、命也、天也,夫子之所罕言,而今之君子之所恒言也;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辨,孔子、孟子之所恒言,而今之君子所罕言也。”据此可知,顾炎武A. 秉承了程朱理学为学旨趣B. 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权威C. 提出朴实归纳的考据方法D. 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答案】

5、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顾炎武认为当时的主流思想界不关注国计民生,埋首研究“天理”、“人性,故主张经世致用、注重实学,D项正确。题干恰恰体现顾炎武反对程朱理学,脱离社会现实的空疏学风,排除A。题干强调顾炎武主张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与挑战了先秦儒家思想权威无关,排除C。题干强调顾炎武主张重实用而不尚空谈之学,而没有提到治学的方法,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5.祖冲之的数学著作,在唐宋时失传。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清代康熙以后便无人过问,直到近代才从日本翻印回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生产方式缺乏质的变化B. 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C. 历代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D. 资本主义萌芽发

6、展艰难【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许多科技发明无法得到社会的推广应用,往往出现中断、失传的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小农经济的存在是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故A项正确;B项是思想方面的原因,不是根本原因;C项说法错误,错在“历代”;D项包含在A项之中。6.中国古代文艺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艺的表述正确的是A.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B. 随着宋朝商业的发展,诗的另一种形式词出现并成主流C. 书法艺术以隋唐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

7、段D. 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京剧【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吸收其他地方戏的因素,形成了京剧,故D正确;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A错误;唐代出现了诗的另一种形式词,B错误;书法艺术以魏晋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C错误。7.明清时期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局面,在唐传奇、宋话本所载故事基础上形成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桃园三结义”“大闹天宫”等情节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明清小说繁荣的主要原因是A. 商品经济繁荣与市民阶层扩大B. 民族融合加强和中外交流广泛C. 君主专制加强与理学的思辨

8、化D. 社会识字率提高印刷成本上升【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可知,明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的繁荣和市民数量的增加,市民阶层逐渐壮大,为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通俗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A正确。小说的发展与民族融合、理学没有直接关联,BC错误。印刷成本上升会制约小说的发展,D错误。8. “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这段话提供的主要信息是:( )A. 强调评价历史事物应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出发B. 这段话体现了整体的历史观C. 强高科学技术对落后社会的巨大冲击力D. 肯定“中体西用”是合乎历史规律的【答案】A【解析】

9、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作者强调评价历史事物应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出发。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中体西用9.梁启超、唐才常等在要求学生“熟读噩梦明夷待访录日知录等书”之后,与学生共同研习时“发挥民主民权之说而引申其绪,以启发思想”。这一做法意在A. 革除传统儒学教育的弊端B. 弘扬明末清初的民权思想C. 增强学生的政治民主认知D. 培养学生的民主革命精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897年”“时务学堂”“发挥民主民权

10、之说”“以启发思想。由所学知识可知,时务学堂由维新派创办;梁启超等为维新派代表,其借用黄宗羲、顾炎武等著作,研讨他们思想中的民权民主内容,是为了培养学生关心时局的意识、宣传维新思想,为维新变法服务,增强国人的政治民主认知,因此选C。A、B均不是其主要目的,梁启超等不是革命派,因此D错误。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梁启超、唐才常10.陈独秀认为:“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世界上绝没有“空间上人人必由之道,时间上万代不易之宗”。陈独秀意在A. 为新思想发展开辟道路B. 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C. 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D. 说明中外思想的相通性【答案】A

11、【解析】【详解】由材料“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可知宇宙的真理就是包罗万象,日新月异,保守停滞是行不通的;由材料“空间上人人必由之道,时间上万代不易之宗”可知世界上没有人人适用、万世不变的道理,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故可知陈独秀提倡人要具有改革思想,为此提倡改革旧文化,学习西方“民主”、“科学”的精神,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道路,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陈独秀全面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而是强调为新思想发展开辟道路,排除B。陈独秀不是维新变法的领袖,不是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中外思想的相通性,而是强调为新思想发展开辟道路,排除D。

12、11.30年代初,“在张学良统治下的北平,宣传马克思主义,只要限于学校范围内,多少还有那么一点自由”,山西军阀阎锡山为标榜“开明”和“民主”,也曾允许一些进步人士在当地有条件地讲授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这说明当时地方政府A. 马克思主义对当时中国社会影响力巨大B. 以学术宽容推动第二次国共合作C. 对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还有一定宽容度D. 积极推动学术争鸣和思想自由【答案】C【解析】“允许一些进步人士在当地有条件地讲授一些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说明当时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还有一定宽容度,C正确;此时马克思主义影响并不是巨大,A错误;国共第二次合作还没有开始,B错误;D是建国

13、后百家争鸣时期。点睛: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四个阶段全面理解(1)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地主阶级学“器物”,以学习西方的科技为主,以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为代表,学习内容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2)第二阶段:从戊戌变法至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学“制度”,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学习西方的民主共和制。(3)第三阶段:从新文化运动至五四运动:资产阶级学“思想”,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学习西方的民主科学精神,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4)第四阶段: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从“走俄国的路”

14、到“走自己的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人民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2.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早期以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主义为主要内容,辛亥革命后以反对帝国主义,追求中华民族独立为核心,“五四”运动以后则以“济弱扶倾”,支持全世界弱小民族独立为目标。这说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A. 始终围绕着民族独立的主题进行着B. 是随着民主革命的发展不断丰富的C. 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根本目标D. 把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独立相对立【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早期以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主义为主要内容”并不能体现民族独立的主题,故“始终围绕着民族独立的主题”说法过于绝对,故A错

15、误;材料“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主义反对帝国主义,追求中华民族独立支持全世界弱小民族独立”反映了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内容随着民主革命的发展而变化,故B正确;民族独立并不等于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C错误;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独立是相结合的,不是相对立,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主义反对帝国主义,追求中华民族独立支持全世界弱小民族独立”,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孙中山的民族主义的发展变化过程入手,即可排除不符合史实或材料信息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3.“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有了出路,愁眉锁眼的姿态为之一扫。但是近来的妥协空气

16、,反共声浪,忽又甚嚣尘上,又把全国人民打入闷葫芦里了。特别是文化人和青年学生,感觉锐敏,首当其冲。于是怎么办,中国向何处去,又成为问题了。”为此,毛泽东发表了A.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B. 新民主主义论C. 论人民民主专政D. 论十大关系【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抗战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是指全国人民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御辱抗敌,打败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为此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故B项正确;A项发表于国民革命时期,排除;C项发表于解放战争时期,排除;D项发表于新中国建立初期,排除。14.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后,不少报纸全文转载。时任中央

17、宣传部部长的一位老同志在会上说:“我就听到了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搞透”;“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这表明当时A. 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B.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C. “左”倾束缚亟待突破D. “两个凡是”名存实亡【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搞透”“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说明当时存在的“左”倾错误束缚亟待突破,故C项正确;“百花齐放”是中共领导文学艺术的基本方针,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故A项

18、排除;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是在1978年12月,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之后,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体现出“两个凡是”的方针,故D项排除。【点睛】“1978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种意见说文章很好,另一种意见说很不好。我也还没有完全搞透”“不要认为人民日报登了,新华社发了,就成了定论”是解题的关键信息。15.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各单位招工必须首先从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充分发拥现有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潜力,扩大招生,并有计划地将一批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这主要是为了A. 配合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B. 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C. 推进教育形式

19、现代化进程D. 适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需求【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我国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为了配合经济体制改革需要,兴办各种职业学校,故D项正确;A项是1986年实施,不符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教育现代化,故C项排除;B项是从1995年开始实施的,故排除。16.1992年9月21日,中国政府决定实施新的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天舟一号”的首飞,标志着我国已正式启动“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空间实验室”的收官之战,为空间站阶段任务奠定坚

20、实基础。以下关于该发展战略,表述正确的是A. 中国首个科学远景规划 B. 我国世纪之交最复杂的航天工程C. 中国开始步入航天时代 D. 直接作用于国家信息产业的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中介绍了中国的航空航天计划,可以看出中国的航天航空计划要经历“三步走”的战略,这是我国最复杂的航天计划,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这并不是中国首个计划;C选项错在“开始”二字;D选项错在“直接”二字。17.苏格拉底通过与学生循循善诱的对话,使学生明白了在特定情况下,盗窃和欺骗手段也可能是善行。材料表明苏格拉底认识到A. 善恶之间可以相互的转化B. 社会环境影响人们认知C. 教育能助推人们明白道理D. 社会

21、进步推动人们向善【答案】C【解析】“与学生循循善诱的对话”是一种教育手段,“使学生明白了在特定情况下,盗窃和欺骗手段也可能是善行”是使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故选C;题干中并没有提到善恶之间的转化,故排除A;题干提到的是教育的作用而不是社会环境或者社会进步的作用,故排除BD。18.阿尔贝蒂(14041472)写道:“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他本人的成就充分证实了这一格言。这位佛罗伦萨的贵族不仅是剧作家、诗人、文艺批评家、风琴演奏家、歌唱家,而且是建筑师、数学家、考古学家,并且年轻时还是一位著名的跑步、摔跤和登山运动员。他的言行A. 体现了高超的文学成就B. 首次将人置于世界中心C. 说明当

22、时的人无所不能D. 反映当时的社会文化思潮【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体现出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故D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高超的文学成就,故A排除;古希腊思想家普罗泰格拉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肯定人,将人置于世界中心,阿尔贝蒂(l4041472)生活在文艺复兴时期,故B项排除;材料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并非说明“当时的人无所不能”,“说明当时的人无所不能”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点睛】“人们只要想做,没有什么做不到。”是关键信息。19.路德认为:在人间有三种基本秩序是不可侵犯的,分别是政府、教会和家庭

23、。政府必须掌握在诸侯和贵族手里;家庭必须对政府服从;教会分为“不可见的教会”和“可见的教会”,前者存在于天国之中和信仰者的心灵之中,后者存在于人间,应归世俗政府管理。路德的上述观点A. 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B. 确立了“教随国定”原则C. 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建立D. 强调信仰上帝即可得救【答案】C【解析】材料中“府必须掌握在诸侯和贵族手里;家庭必须对政府服从,应归世俗政府管理”强调国家权力高于教会,这一思想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故C项正确;A中人类主体地位说法“教随国定”不符合材料主旨,故错误;D中属于信仰得救不符合材料主旨。20.伏尔泰指出:“自然法面前人人生而平等,这最自然不过;然而从各种实

24、际出发,现实又是荒诞不经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使得个人享有自由的能力或权力不同,进而使得自由是有差别而非同等的。”这表明伏尔泰A. 违背了理性主义精神B. 否定了天赋人权学说C. 不反对封建特权等级D. 认为自由是不平等的【答案】D【解析】材料论述的是平等的问题,可以看出伏尔泰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自由是有差别而非同等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伏尔泰主张的就是理性的思想;B选项错误,材料中的大前提就是理性主义;C选项错误,伏尔泰主张的是自由平等。点睛:解答本题的时候要对伏尔泰的论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首先要知道伏尔泰论述的大前提是理性主义和天赋人权。之后论证的内容是现实发

25、展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自由是有差别而非同等的”,这个思路明确之后就很容易解答问题。21.卢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这一观点A. 容易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B. 充分保障了公民的自由C. 揭示了社会更替的规律D. 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卢梭过分强调公意,可以有权利破坏任何公约,这是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弊端所在,容易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A项正确。B项“充分”的说法错误,排除。马克思揭示了社会更替的规律,

26、与卢梭不符,排除C。题干强调的是社会契约论的弊端,而不是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22.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A. 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B. 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C. 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D. 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意义。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17世纪末的牛顿的经典力学成为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对自然现象运动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动摇了宗教神学思想,为理性主义兴起奠定了科学基础,对科学

27、界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故选C。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对法国大革命起到思想动员作用,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均发生在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之前,故BD两项错误。23.一个欧洲人谈及其在美国的见闻时说:“这种地方真令人难以置信:这里有工人的帐篷营,尤其是还有无数在建铁路的护路工此外还有缠作一团的电报和电话线缆,错综复杂的在建电力铁路线延伸至看不到边际的遥远城镇。”他描述的这一现象最早发生于A. 17世纪末B. 18世纪末C. 19世纪初D. 20世纪初【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能力。由材料“还有缠作一团的电报和电话线缆,错综复杂的在建电力铁路线延伸至看不到边

28、际的遥远城镇”可知,这时候使用了电力,这应该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所以答案选D。其他选项不符合,排除。考点:近代科学技术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电气技术的应用24.19世纪中叶,世界文学领域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这类作品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弊端,并对之进行了剖析和强烈批判。下列作品属于这一风格的是A. 悲惨世界B. 红与黑C. 海燕D. 百年孤独【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地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的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法国司汤达的红与黑是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故B项正确;悲惨世界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29、作品,海燕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散文诗,百年孤独属于魔幻现实主义,内容充满离奇怪诞的情节和人物,故ACD项错误。25.下图是法国女画家贝尔特莫里索(18411895年)借助了当时科学领域的新成就创作的少女与狗。这幅画A. 捕捉了光和色之下的瞬间情态B. 表达了对理性王国的心灰意冷C. 强调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表现D. 刻画了法兰西民族的现实生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以来,物理学取得长足进步,贝尔特莫里索是法国印象画派女画家,印象画派的特点是追求“光”和“色”的效果,借助了当时科学领域的新成就,故A项正确;“表达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的是浪漫主义流派,故B项不符合题意;强

30、调艺术家内心“自我表现”的是现代主义流派,故C项不符合题意;关注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的是现实主义流派,故D项不符合题意。第II卷(材料题)二、材料阅读(26题25分,27题12分,27题13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文艺复兴运动就是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使文化的各个领域,从蒙昧主义、禁欲主义和神秘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创造了远比千年中世纪更多、更绚丽多彩的成就,对人类文化宝库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康天意文明的狂飘疾进时代18世纪启蒙学者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强调发展科学、张扬个性、追逐功利、享受生

31、活、建立“理性王国”。不难看出,启蒙运动实质上正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是人文主义精神的继续弘扬。高九江启蒙推动下的欧洲文明材料二使我数千年历史以脓血充塞者谁乎?专制政体也。使我数万里土地为虎狼窟穴者谁乎?专制政体也。使我数百兆人民向地狱过活者谁乎?专制政体也。摘编自梁启超拟讨专制政体檄(1902年)要拥护那德先生(即democracy),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即science),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经济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32、陈独秀(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不同点。(2)根据材料二,比较陈独秀与梁启超关注的领域有何不同。(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启蒙之路与近代西方启蒙之路的不同及原因。【答案】(1)不同:前者是人文主义;后者是理性主义;涉及的批判对象:前者思想文化领域;后者政治领域。(2)不同:梁启超:政治领域;陈独秀:思想文化领域。(3)西方:从思想解放到提出“理想王国”的蓝图。原因: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逐步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人文主义宣传思想解放、理性主义宣传建立发展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权。中国:从提出改革政体到思想启蒙。原因: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救亡图存成为最迫

33、切的任务;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传统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弱小这三者使思想解放滞后。【解析】【详解】(1)本题根据材料一“高举人文主义这面思想解放的旗帜,打破中世纪神学桎梏高举理性与科学大旗,猛烈抨击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主义,宣扬自由、平等、博爱、人权和法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思想旗帜、批判对象等方面简要概括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不同点。(2)本题根据材料二“使我数百兆人民向地狱过活者谁乎?专制政体也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经济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政治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方面比较陈独秀与梁启超关注的领域有何不同。(3)本题根据以上材

34、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改革政体到思想启蒙、思想解放到政治变革的过程分析近代中国启蒙之路与近代西方启蒙之路的不同。再从中西方近代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阶级力量等方面分析不同的原因。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自古即重视对民众的教化,以至从中央到地方均有专人掌管教化。士人希望统治者贯彻儒家“民惟邦本”的理念,做到轻徭薄赋、使民以时、爱惜民力,为民请命成为优秀士人的重要任务。早在先秦,儒家便提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的原则,主张“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不争于父,臣不可不争于君”,中国古代士人的社会批判不少是直接正面地向君主提出的概言之,作为社会基本价值、准则的自觉维护者,中国古代优秀士人从未放

35、弃社会批判的责任。摘编自张锡勤论中国古代士人的使命感材料二 对道德重建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康有为在论语注中提出了“德贵曰新”的思想,主张价值观念变革要适应时代潮流。梁启超在释“革”等文中又提出了“新道德”、“道德革命”的主张,批评“今世士大夫谈维新者,诸事皆敢言新,惟不敢言新道德”。严复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启蒙三民主义,“新民德”的立意即在进行道德重建、道统重构。谭嗣同在仁学一书中号召冲决“三纲五常”的网罗,成为近代史上首位激烈挑战传统道德的思想家,又致力于重建新仁学体系,重建新时代的道德准则。革命派也提出了“道德革命”、“三纲革命”、“家庭革命”等口号。摘编自命祖华清末新型知识群

36、体:从传统士大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转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知识分子的思想变化及其原因。【答案】(1)特点:以儒家思想为主,重视道德教化;强调民本,为民请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变化:挑战传统道德规范,提出重建新道德体系;重视借鉴西方文化中的道德资源;民族意识增强。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西方文化传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解析】【详解】(1)根据“士人希望统治者贯彻儒家“民惟邦本”的理念,做到轻徭薄赋、使民以时、爱惜民力,为民请命成为优秀士人的重要任务”、“中国古代优秀士人从未放弃社会批判的责任”

37、可知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重视道德教化,提出以民为本,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根据“对道德重建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末知识分子挑战了传统的道德规范,提出重建道德体系,并借鉴了西方的道德思想,民族意识增强。根据“主张价值观念变革要适应时代潮流”并结合所学可知导致出现这样变化的原因主要是近代列强侵华,民族危机严重,加之西方文化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促成了这样的变化。【点睛】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主要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到清末时民族危机严重,传统儒家思想解决不了当时的现实问题,成为知识分子思想变化的主要原因。28.版权保护历来被认为是西方资本主义的舶来品,其

38、实我国是版权保护发源地,春秋时期就产生了朦胧的版权保护思想,至宋代已经出现了印在书上的版权保护的声明。材料一 宋代中国社会私有制占据了主导地位,这引起了人们私有观念的进一步深化。南宋中期,四川眉州人王称在他所写的东都事略130卷中反映了版权保护思想。其牌记曰:“眉山程舍人(当时著名的刻书家)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对于翻版者要“追版劈毁,断罪施刑。”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我国最早的印在书上的版权保护文字。改编自冯翠银中国古代版权保护历史演进材料二 1903年“版权”一词首次在中国出现,光绪皇帝仍以敕令的形式保护九通分类总纂的印刷专有权,而不及于所有的印刷出版物。正如清末叶德辉所言:“可见时一二

39、私家刻书,陈乞地方有司禁约书坊翻板,并非载在令甲(法律),人人之所必遵”。版权观念虽已存在,但并未为人们普遍地认可、接受。叶德辉便认为“此等括帖之书,本无关于功令。当时干人门下,不过意图垄断渔利,假官牒文字遂其罔利之私。”中国版权观念虽然产生久远,但直到1910清政府才在日本人的协助下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版权法大清著作权律。但它比西方第一部版权法安娜法晚了二百余年。改编自柳励和中国古代版权保护略论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版权意识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到清末版权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其原因。【答案】(1)私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的发展;雕

40、版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展;宋朝重文,教育和科举考试向社会下层发展。(2)特点:以禁令形式保护版权,立法滞后;国人没有形成普遍的版权保护意识。原因:专制统治下法制意识淡泊;商品经济不发达;儒家思想重义轻利【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宋代中国社会私有制占据了主导地位”、“印在书上的版权保护文字。”等内容结合宋朝政治经济发展情况从私有制的主导地位、技术的发展、重文轻武的政治观念及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等方面可分析得出宋代版权意识发展的原因。(2)第一小问特点,依据材料“1903年“版权”一词首次在中国出现,光绪皇帝仍以敕令的形式保护九通分类总纂的印刷专有权,而不及于所有的印刷出版物。”“并非载在令甲(法律),人人之所必遵”可知清末仍以禁令形式保护版权,相关方面的立法滞后,而且国人并没有形成普遍的版权保护意识。第二小问原因,结合中国专制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从专制统治下的法制意识、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和儒家思想的特点等方面分析作答阻碍宋代到清末版权发展的原因。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