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6289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河南省周口扶沟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2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国学”是一国之学,是国家之学,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之学。“国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正如近代国学家梁启超所言:“学术思想在一国,犹人之精神也。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现象,则其形质也。故欲觇其国文野强弱程度如何,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中国“国学”既为中国之学术,那么,何为中国“国学”之“本”?“国”原义是指邦国、疆域。“国学”的“国”是指“国家祖国”。“国家”是随着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而文化也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得到繁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仅有阶级性,而且还具有社会性。“

2、中国”指我们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中国的“国学”指由我们自己的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其“根”在本国,其发展亦在本国。“国学”的“国”不仅指“国家”,而且还指“祖国”。“国家”是在阶级社会才产生的,然而“祖国”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祖国”有自己本土的古老文化,并且这种文化会一直传承延续到有阶级的社会,甚至再延续到阶级消亡的社会。“祖国”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祖国”的外延一般来说大于“国家”的外延。称呼别的国家时,“国家”这个词应该用复数形式,因为它们每一个都是许多个而不是一个。而称呼“祖国”时,“国家”相对于自己而言具有唯一性。“本”原义是“

3、根”,这里所说的“国学”之“本”,即“国学”之“根”。“国学”离不开“本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的。中国“国学”之“本”即“中国”。日本学者山田孝雄说:“国体的宣明是国学的第一要义把国学看成文献学,就止于丢失精神的形骸,同时也丢弃了我国特异的意识。”邓实在国学今论中也指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其国者有其学。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臾离也。”谈论中国“国学”之“本”,首先必须明确“国学”的本根在“本国”,以服务于本国的国家意识为第一要义。此外,还要明确“国学”之探讨,是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本”,就像日本近代盛行的“国学”以排斥外来文化、主张以研究古事记日

4、本书纪万叶集等古籍为“根本”,以阐发日本的“固有精神”为主旨。探讨我国之“国学”,即以中国固有文化为本根,例如中国“国学”者讲“国学”,大都以中国的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哲学等为主要内容。偏离了“本国”之学,就不是“国学”,故而“国学”不仅以服务于本国的国家意识为“本”,而且还要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根据”。(摘编自史少博中国“国学”之本体)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学”,是阐释一国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现象的学问,是人之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B.中国“国学”是中国之学,即中国之学术,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的,其“本”即“中国”。C.“国学”不仅以

5、服务于本国的国家意识为“本”,而且还要以本国所有文化为“根据”。D.“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主要在于称呼别的国家时应用复数。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篇部分,从“国学”的定义写起,运用引证法,提出了“何为中国学术之本”这一论题。B.文章中间部分厘清了“国”与“本”两个概念,并明确了中国“国学”之“本”。C.文章结尾,指出日本近代盛行的国学排斥外来文化,举例论证,意在说明“国学”之探讨是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本”的。D.文章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运用了引证法、对比法等论证了中国“国学”之“本”这一论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

6、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时间上看,“祖国”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一般来说它的外延大于“国家”。B.“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的,那么,日本“国学”之“本”就是“日本”。C.“国家”先于“国学”产生,“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决定着“国学”的内容。D.我国若要弘扬“国学”就必须以中国固有文化为“本”,致力于弘扬中国的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哲学等。(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手表 欧阳明高力在表店为父亲精心挑选了一块手表,瑞士名表。目的是为了感谢父亲,因为父亲当年曾给他买过一块上海牌手表。那块表当年买得很贵,七十二元,要卖几百斤谷子,是家里几年的现金收入。父亲买那块表是因

7、为高力考上了大学。高力是村子出的第一个大学生。父亲为此走路腰杆都直了。当年,高力家在村子里最穷,从来就没人瞧得起,对他家吃了上顿没下顿还供孩子读书,总是讽刺挖苦。母亲觉得父亲不该买那么贵的东西,问父亲,哪来的钱呀?父亲乐呵呵地说,借的。今后拿什么还呀?母亲顿时满脸愁容。慢慢还,儿子读大学,没块表,多丢人啦。父亲得意地笑着。后来为了那块表,父亲帮人打了一个多月的谷子,脸晒得黢黑,手上到处是伤。高力戴着那块上海牌走进了大学,走进了城市,开始了崭新的生活。那块咔嚓咔嚓不停走动的表,时刻提醒着他,永远不能懈怠。四年后,他以优异的成绩留在了城市,有了一个体面的职业。高力很爱惜那只表,除洗浴时怕进水取下来

8、小心存放,其余时间都戴在手腕上。高力想,有钱了,一定得给父亲买块表。可工作了很多年,高力也没富裕起来。美好的愿望,像月亮,一直挂在遥远的夜空。高力喜欢上了一个女孩,一个干部子女。可女孩的父亲坚决反对,说,看他戴的表,就知道家里穷,你嫁给他能有好日子过吗?女孩的父亲有好几块瑞士名表。和女孩分手后,高力把表给了父亲。父亲说,你戴吧,上班好有个时间。高力说不用了。他没法给父亲解释。高力发誓要买块名贵的手表。他背着父母辞去了公职,没几年,竟奇迹般发了。有钱后,他相继买了8块瑞士名表,块块价值不菲。但由于应酬太多,四处奔波,却把给父亲买表的事忽略了。直到上次回家,看到父亲手上的那块上海牌,才又突然想起。

9、高力给父亲买表的另一个目的,是想靠这块表,改变父亲死活不进城的态度。有钱后,高力就一直想把父母接进城里居住。但父亲不答应,说空气不好,太嘈杂。父亲不同意,母亲自然也不敢同意。母亲一辈子都听父亲的。上次回去,父亲还是那个态度。回到家,高力对父亲说,爸,把右手伸出来。干啥?父亲问。伸出来就知道了。父亲颤颤巍巍地伸出了右手。我给你买了一块表。高力把新表展现在父亲面前。父亲手像被蜂刺了一下,突然缩了回去。说,不要,我有表。那表都20多年了,肯定坏了。高力说。又不是泥做的,怎么会坏!我每天都和新闻联播的时间对了,准得很。父亲说。这表很贵的,比那块贵几百倍,你辛苦了一辈子,该戴块好表了。高力继续劝。父亲坚

10、决不换,说表是看时间用的,又不是拿来吃的,都一个圈圈,有什么好不好的。高力无可奈何,摇了摇头,把表揣进了裤兜,直接说进城的事情。父亲没直接回答愿与不愿。问他,你是经过杨柳湾回来的吧?不从那里从哪里回来呀?高力不明白父亲究竟想说啥。看到那一片田土了吧?嗯,全是大棚蔬菜。那是高山承包的,搞农业开发。父亲说。高山是高力的堂兄,在城里搞房产开发很多年了,比高力有钱多了。现在,他父母都回来住了,自己也搬了回来。父亲继续说。高力忽然明白了父亲转弯抹角的意思,说,你是想我搬回来?你爸看到这么多地丢荒太可惜了,想你也回来承包,还可以吃自己种的粮食。你们城里现在吃啥都不放心。母亲插话了。父亲接着说,搞农业不一定

11、就不赚钱,再说了,钱赚多了也没用,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见高力不语,父亲突然伸出右手说,你看看这表,不管时针分针秒针,都只能围着表圈转,从哪里出发,还得回到哪里。人一辈子,就是转圈。现在,你们城里越来越不像人呆的地方了,我们跑去干啥?我估计,今后,说不定城里人会往乡下跑。高力万万没有想到,父亲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竟无言以对。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开篇叙述高力给父亲精心挑选手表及其目的,既可见高力的专注与用心,反映其内心对父亲的感恩之情,又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B.“美好的愿望,像月亮,一直挂在遥远的夜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

12、出高力一直渴望富裕起来的念想虽然纯洁美好却难以实现的内心感受。C.小说文字简洁,也重视细节描写,如 “颤颤巍巍地伸出了右手”“手像被蜂刺了一下,突然缩了回去”两处,看似简单,却真切地折射出人物内心细微的反应。D.小说的内容温馨而深刻,既反映人伦亲情和乡土情怀,又蕴含作者对人们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生活现象所作的观察与思考,有憧憬也有忧思。5.小说以“手表”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6.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诗文阅读(41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涛嗟叹良久,既去,目而送之曰:“

13、何物老妪,生宁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必非此人也。”衍既有盛才美貌,明悟若神,常自比子贡。兼声名藉甚,倾动当世。妙善玄言,唯谈老庄为事。每捉玉柄麈尾,与手同色。义理有所不安,随即改更,世号“口中雌黄”。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累居显职,后进之士,莫不景慕放效。选举登朝,皆以为称首。矜高浮诞,遂成风俗焉。衍妻郭氏,贾后之亲,藉中宫之势,刚愎贪戾,聚敛无厌。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时齐王冏有匡复之功,而专权自恣,公卿皆为之拜,衍独长揖焉。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及越薨,众共推为元帅。衍以贼寇锋起,惧不敢当。

14、辞曰:“吾少无宦情,随牒推移,遂至于此。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左右扶出。谓其党孔苌曰:“吾行天下多矣,未尝见如此人,当可活不?”苌曰:“彼晋之三公,必不为我尽力,又何足贵乎!”勒曰:“要不可加以锋刃也。”使人夜排墙填杀之。衍将死,顾而言曰:“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时年五十六。(选自晋书王衍传,有删改)7. 下列对

15、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B.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C.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D. 衍疾郭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其措意如此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总角,古时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梳成两个发髻,如头顶两角

16、,后来代指儿童时代。B. 龙门,古代身份高的人的府邸,“一世龙门”是指文人所崇仰的人物,后起的文人登门拜访,可称为“登龙门”。C. 长揖,旧时见面的一种礼节。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向对方表示敬意。D.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在不同朝代,三公的具体所指不尽相同。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王衍神情秀美,仪态风雅。虽然得到了山涛的赞扬,但是山涛认为他也许会贻误天下苍生,事实证明山涛眼光独到。B. 王衍声名显赫,时望所归。朝野上下一致认为他是“一世龙门”,而后辈士子将他视为楷模竞相模仿,甚至使虚浮妄诞成

17、为风俗。C. 王衍身居要职,却推脱责任。司马越死后,众人推举王衍做元帅,但他在国难当头的时候,却借口推脱。D. 王衍被俘后,因远近闻名,身居晋之重任,不肯参与石勒政事为其尽力,加上劝石勒称帝,致使石勒大怒,将他杀掉。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2)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春日怀秦髯 李 彭山雨萧萧作快晴,郊园物物近清明。花如解语迎人笑,草不知名随意生。晚节渐于春事懒,病躯却怕酒壶倾。睡余苦忆旧交友,应在日边听流莺。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

18、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首联先以“山雨萧萧作快晴”写出春天气候的倏忽多变,再以“郊同物物近清明”点明时序,曲折有致。B “化如解语迎人笑”使用了借喻的手法,写出了一派明媚景象、蓬勃生机,表现了人们的欢愉之情。C“草不知名随意生”,虽是无名小草,但处处映人眼帘,烂漫无边、新翠欲滴,春天的气息非常浓郁。D颈联笔锋一转,尽管春天如此妩媚,人们都为春天的到来而心境欢忭,但诗人因年事渐高,游兴阑珊。E本诗风格沉郁顿挫,与杜甫的诗风类似,且善于以叫白晓畅之语创造出新的意境,寓警奇于平淡。12全诗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感情的?请简要分析。(6分)(三)古诗文默写(11分)13. (1)李白的蜀道难一诗描写行

19、人走在蜀道上可以摸到星辰,并且呼吸紧张、抚胸长叹的两句是:“ , 。”(2)琵琶行中借助对听者的反应和江中月影的描写来侧面烘托琵琶声动听的两句是:“ , 。”(3)杜甫的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 。”(4)劝学以蚯蚓为喻,论证为学必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同篇中与之相反的例证是:“ , ,用心躁也。”(5)韩愈在师说中说:从师与年纪无关,比自己年纪大的人,闻道在自己之先,要以之为师;而“ , , 。”三、课内基础(16分)14.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凋谢,变脸色) 一夫当关(把守)B如听仙乐耳暂明(忽然、一下子

20、)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攻取)C. 凡六百一十六言(句) 斯天下之民至焉(这样)D.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即使) 材木不可胜用也 (尽,完)15.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B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弟子不必不如师C. 蒙故业,因遗策因利乘便 D.邻国之民不加少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16. 下列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所守或匪亲或五十步而后止 B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以致天下之士C. 非及向时之士凄凄不似向前声 D低眉信手续续弹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17.下列加点词语用法和含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其皆出于此乎其可怪也欤B士大夫之族廉颇、赵奢之伦制

21、其兵C故木受绳则直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犹且从师而问焉18.下列加点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A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B圣人之所以为圣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君子曰:学不可以已1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类活用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填然鼓之 积善成德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外连衡而斗诸侯 王无罪岁 小学而大遗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会盟而谋弱秦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A BC D20.下列句子句式分组正确的一项是( )非我也,兵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不拘于时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如今人方为刀俎 鸡豚狗彘之畜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22、也A. B. / C. D. 2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它反映的社会生活极为丰富,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成就。B. “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C. 古体诗又称“古风”“古诗”,是和近体诗相对的诗体,产生较早。唐以前的乐府民歌、文人诗和唐以后文人仿照他们的体式而写的诗歌都是古体诗。古体诗没有格律限制。D. “司马”在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

23、史之下。 四、语言文字运用(9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如何给高考作文命题, 。有人反对作文题太贴近现实,也有人认为作文题还是应该多接一接地气,接洽时代风采,两种观点都有可取之处。很显然,无论怎么出题,都不难达成这样的基本共识:读死书、死读书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该变变了,不能让考生缺席于这个时代的进程,不能让考生拘泥于个人情感中不能自拔。通过作文题呼唤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应是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所决定的。事实上,这一代年轻人是有抱负的,更有社会责任,也更有资格享有出彩人生。究其因,他们处于一个更多元的新时代,他们将遇到

24、一个更好的自己。如果说作文题只是 ,那么步入大学或踏入社会之后,更应该身体力行地融入时代征程之中,走好属于自己的长征路。置身 的新时代,( )。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年人需要写好高考作文,更要写好人生大作文。2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见仁见智 不合时宜 坐而论道 日新月异B. 见仁见智 不合情理 坐而空谈 推陈出新C. 各执己见 不合情理 坐而论道 推陈出新D. 各执己见 不合时宜 坐而空谈 日新月异2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通过作文题呼唤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应是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B

25、. 通过作文题呼唤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是因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所决定的。C. 通过作文题唤起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是因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所决定的。D. 通过作文题唤起考生的身份意识,引导他们关注时代潮流,并热切参与其中,这应是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2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只有不负所托,不辱使命,把个体理想与时代需要相契合,才能实现人生价值,也为时代进步贡献应有的公民责任B. 只要不负所托,不辱使命,把个体理想与时代需要相契合,就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也为时代进步贡献应有的公民责

26、任C. 只有不辱使命,不负所托,把个体理想与时代需要相契合,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也为时代进步贡献应有的公民责任D. 只要不辱使命,不负所托,把个体理想与时代需要相契合,就能实现人生价值,也为时代进步贡献应有的公民责任五、作文(60分)2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人际边界是指人与人之间基于人性与规则形成的界限。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否具有人际边界的意识,对个人和社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你对“人际边界意识”有怎样的认识?请就此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高一下期中参考答案1.B(A“国学是人之精神错误”。据原文,“国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C.“还要以本国所有文化为根

27、据”错误,据原文,“而且还要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根据”;D.“区别主要在于称呼别的国家时应用复数”错,原文:“祖国”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祖国”的外延一般来说大于“国家”的外延。)2.D(文章运用“对比法”错误,文章没有使用对比法,末段运用“类比法”。)3.C(错在“国家”先于“国学”产生。“国学”的“国”不仅指“国家”,而且还指“祖国”。“国家”是随着阶级社会才产生的,然而“祖国”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4.B(考查点是对含蓄语句内涵的理解,选项说“高力内心一直渴望富裕起来的念想”,理解不切合文意,这里“美好的愿望”应该指的是高力想帮父亲买表的愿望。)5. “手表”作为全文线索

28、,可以使故事情节更集中、紧凑;“手表”在小说中是感情寄托物,有助于主人公内在思想情感的表现;“手表”在小说中隐喻一种生命轨迹与人生哲理,有助于主题的开掘。(每答对一点2分;答对3点满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给相应分值。)6.慈爱(自尊):儿子考上大学,父亲“腰杆都直了”,并借钱买了上海牌手表,以及后文让孩子留着手表用等,都可以读出父亲内心潜藏着的对孩子的慈爱和被尊重的需要;乐观(勤劳):面对母亲的忧愁,父亲的“得意”笑,并为那手表而“帮人打了一个多月的谷子”,直接地表现父亲个性中的乐观与勤劳;厚道、本分:儿子多次请他进城,父亲都不愿去,说城里“空气不好,太嘈杂”,反映了父亲个性中的厚道与本

29、分。能观察、有思想:当儿子再次劝父亲进城时,父亲以堂兄高山为例,间接表达希望儿子回来的心愿,还以手表为喻,表达自己的认识,这都可以看出父亲善于观察,并且对人生有所思考。(答对一点2分;答对3点满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给相应分值。)7. A (本题A 项“故”是“因此”的意思,放在后句的开头,其前断句,排除B、C项;“举阿堵物却”是其说的话,意思是“拿这些东西下去”其后断句,排除D项。句子翻译为:王衍憎恶郭氏贪婪鄙俗,因此从不提钱。郭氏想试试他,让婢女把钱环绕床边放着,让他不能走动。王衍早晨起来看见钱,对婢女说:“拿这些东西下去!”他对待钱的意思是这样的。) 8. C (长揖,是古代不分尊

30、卑的相见礼。稽首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向对方表示敬意。) 9. D (因果关系错,原文为“衍为陈祸败之由,云计不在己。勒甚悦之,与语移日。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王衍被杀是因为在与石勒交谈时,仍推脱责任,并劝其称帝,并非因为远近闻名,身居重任,又不肯参与石勒政事,为其尽力。)10. (1)不久晋朝全军被石勒部队击败,石勒称呼他王公,并和他见面,向王衍询问西晋旧事。(“俄而”:不久;“举”:全;“晋故”:西晋的旧事)(2)我辈即使比不上古人,如果从前不效法崇尚浮华虚无,合力来匡救天下,还可以不到今天这个地步。(“曹”:等,辈;“向若”:如

31、果;“祖尚”:效法崇尚;“戮力”:合力。)参考译文:王衍字夷甫,神态表情明净秀美,风度姿态安详高雅童年时曾经拜访山涛,山涛(为之)感叹很长时间(王衍)离开后,(山涛)目送他说:“是哪个老太婆,生出这么个孩子啊!然而贻误天下百姓,未必不是这个人哪”王衍既有高才美貌,(又)聪明颖悟如神,常常自比子贡,加上声威名望很高,令当世之人钦佩敬慕善于谈玄,只以谈论老子庄子为事经常手持白玉柄拂尘,与手同色如果所谈道理有不稳妥之处,随口就能更改,世人送他名号为“口中雌黄”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阅读答案朝廷内外异口同声,说他是“一世龙门”(王衍)历居显要官职,后来做官的人,无

32、不仰慕仿效他推选察举士人入朝为官,都把王衍作为样板骄傲清高、虚浮怪诞,于是成为时风流俗王衍的妻子郭氏,是晋惠帝贾皇后的亲戚,凭借宫廷中的权势,刚愎贪暴,聚敛钱财不知满足王衍憎恶郭氏贪婪鄙俗,因此从不提钱郭氏想试试他,让婢女把钱环绕床边放着,让他不能走动王衍早晨起来看见钱,对婢女说:“拿这些东西下去!”他对待钱的意思是这样的 当时齐王司马冏有恢复皇室的功劳,因而专权自任,公卿对他行拜礼,唯独王衍对他行拱手礼王衍虽然身居宰辅的重要职位,却不把治理国家放在心上,只考虑保全自身的办法等到司马越去世,众人推举王衍为元帅王衍因为盗匪四处兴起,害怕而不敢担当推辞说:“我年少时没有做官的欲望,随着选补官吏,到

33、了今天的官位如今的事,怎么能用不具备才能的人来充任呢”不久,晋朝全军被石勒部队击破,石勒称呼他王公,并和他见面,向王衍询问西晋旧事王衍向(他)陈说西晋遭受灾祸与失败的缘由,(并)说所有谋划都与自己无关石勒非常爱慕他(的才华),和(他)谈了很长时间王衍说自己从年少时就不参与政事,想求得自身免难,于是劝石勒称尊号当皇帝石勒大怒说:“你远近闻名,身居朝廷要职,年轻时入朝 为官,一直做到满头白发,怎能说从不参与政事呢?破坏天下,正是你的罪状”石勒对他的同党孔苌说:“我走遍天下,从没见过这样的人,该不该留他一命呢?”孔苌说:“他是晋国的三公,必定不会为我们尽力,又有什么可用的呢 ?”石勒说:“但不能对他

34、使用刀杀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衍字夷甫,神情明秀,风姿详雅总角尝造山涛,”让人夜里推到墙埋杀了他王衍临死时,回头(对从人)说:“呜呼!我辈即使比不上古人,如果从前不效法崇尚浮华虚无,合力来匡救天下,还可以不到今天这个地步”(王衍)死时五十六岁11. BE。(B项“借喻”错,诗人写“花州迎人笑”,这是比拟(拟人)的手法,不是借喻;E项“沉郁顿挫”错误,全诗前四句偏清新明快,最后一句也是明丽自然,非杜诗之沉郁顿挫。12对比(衬托),通过人们为春灭到来而心境欢忭极言自己的意兴阑珊;)以乐写哀,以明媚春天来反衬自己内心的苦闷;想象(虚实结合),尾

35、联实写自己思念友人,虚写 (想象)友人在京都听取流莺啼鸣。(每点2分)13.(1)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2)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3)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4)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5)生乎吾后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14.C 15.D 16.C 17.B 18.A 19.C 20.B 21.C “古体诗没有格律限制”错误。古体诗相比近体诗而言,则对格律要求要宽松很多,其特点如下:1、格律不严格,除需用韵之外,不受格律限制;2、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和杂言体,从两句到百句都有,允许散文化的句子;3、用韵灵活:全首诗可以用一个平声韵或仄声韵,

36、也可转韵;一首诗中每句都可以用韵,用于韵的字可以重复;诗中用韵不限定在偶数句子上,奇数句也可以用韵;诗中可以用邻韵和上去声通押。古体诗押韵较自由。22.A 各执己见:各自坚持白己的意见、见解。见仁见智:指对于同一个问题各人有各人的见解。不合情理:指不符合事情所约定俗成的发展规律,不符合众人所认同的处事法则。不合时宜:不符合当时的情势或需要。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坐而空谈:没有实际行动。日新月异: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很快。推陈出新:指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23. D 本题“呼唤考生的身份意识”搭配不当,排除A、

37、B两项;“这是因高考作文的附加功能所决定的”句式杂糅,排除C项。24.B 根据前后语境,此处应选择表充分条件关系的“只要就”,可排除A、C两项;再从语言逻辑的角度,先“不负所托”,后“不辱使命”,可排除D项。 25.作文解析:该材料属于观点型,但观点是有模糊性的人际边界对现代个人、社会将产生一定印象。“有一定影响”,到底是好影响,还是坏印象,没有明确指出。既然没有明确指出,那就意味着它可以是好的影响,也可以是坏的影响。人际边界意识的认识是写文章的主题,这个时候要了解什么是人际边界意识。在确立论点时,要针对人际边界,谈它的是与非、对与错。结合社会现实来看,很明显“人际边界”的积极意义是主要的,其

38、消极意义是次要的。所以,其论点应该是人际边界具有相当的好处,但是要注意以此为借口,拒绝和谐相融的错误做法。在具体论证时,可以积极意义为主加以论证,略论人际边界的不足。参考立意:1、 我们需要人际边界2、要辩证看“人际边界”3、如何处理人际边界,是每一个现代公民值得思考的问题可用素材:1、现实素材:芬兰人的空间关系。芬兰人的个人空间超大,甚至到了他们也会自嘲的程度漫画芬兰人的噩梦,描述的就是在我们看来很正常的行为,在芬兰人眼里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噩梦。芬兰公车站上,你会发现,候车的所有人相互之间的距离,几乎都保持在几米远的范围。其他国家的网友看到后都表示太夸张,太搞笑。芬兰人太内敛了,这种个性让他们

39、在生活中习惯了“空间关系”。每个人在社会交往中,都会保有自己偏好的空间距离,随着情境的变化,这种私人空间的大小会有所改变。2、边界意识属心理学范畴,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生活中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三事之间的边界应该是清楚的。自己的事,自己完成,不能依附别人;别人的事,别人完成,你只能建议、尊重、接受,但不能干涉;老天的事,无法左右无法抵抗,成或者不成都看运气,只能接受。国有国界,省有省界,人也有边界,而人的边界的划分,就是看这个人怎么区分这三件事。3、人,就像寒冬里的刺猬,靠得太近会痛,离得太远会冷。叔本华4、纽约的地铁站台里有一块著名的告示牌,上面写着:请不要与陌生者对视

40、超过两秒,请尊重人们的孤独。这里的“孤独”未必是某种强烈的情感,而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状态,既人际边界。纽约这座超级城市的繁忙地铁站,其实恰是这个复杂,仓促,人来人往的现代社会的缩影。层次分析:本文化用原材料,界定“人际边界”,并提出论点“我们需要人际边界,但注意适当”。接着论证在现代社会里“人际边界”对个人的好处、“人际边界”的必要性、没有“人际边界”意识的危害,提醒人们辩证思考,“人际边界”的不足。最后再次强调中心论点既要人际边界,也要消除不恰当的隔阂,以便更好融入社会。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论证深入,分析有理有据。例文: 我们需要人际边界社会是由无数个体相互联接、彼此影响而组成的

41、人际网络。作为社会网络中的个体,人们在与他人产生接触的同时,又存在个体的界限,这种基于人性与规则的界限就是人际边界。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它人际边界,但要适当。人际边界是划分每个个体在社会中的私人领域所必不可少的一种意识,它不仅包括普遍意义上的规则,如心理学中对人际交往亲密距离的划分,更带有人性的主观情感色彩,使每个人的人际边界并不是规则的几何图形,而是因人而异的曲线。这样的边界意识,使我们在无限延伸的社会网络中拥有私人的一隅,给自己的内心一片容身之地。然而,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网络媒体的入侵正逐渐摧毁我们的人际边界。社交平台使我们得以轻易窥探他人的内心世界,媒体直播拉近了人们与他人

42、生活的距离。蜂拥而至的信息模糊了人们的边界意识,个体的隐秘的一隅裸露在众目睽睽之下,或将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没有人际边界意识,人们会过分参与、甚至干预他人的生活,进而被他人异化,丧失自我。人际边界就像剧院里的帷幕,遮掩了另一边喜怒哀乐的生活。而当我们掀开了这一层幕布,观赏他人生活的戏剧时,我们既成为观剧者,又是被观赏者。在网络直播横行的当下,我们原本的生活轨迹在他人的影响下逐渐偏移,受到与自身不同的另一种生活的牵引。因而,失去了人际边界的保护,我们将被他人的生活所异化、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逐渐丧失自我,迷失与形形色色的舞台剧中。这样的现象,是个人的异化,却是社会的同化。社会将趋于单一性,形成统

43、一的声音。没有人际边界的意识,意味着人们彼此之间的距离被拉近,也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社交平台为我们翻越人际边界的高墙提供了梯子,我们得以更轻易地看到他人内心的声音,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改变自己的想法。久而久之,人们的思想趋于同化,社会上形成趋同的观点。人际边界的消失,让思想意识的传输更加容易,也让社会成为个体的放大,失去其多元性。诚然,我们应当具有人际边界的意识,但过分强调人际边界,一味与他人拉开距离,忽视其中人性的部分,会造成人与人的疏离与隔膜。泰戈尔曾说过:“完全理性的心,就像一柄锋利的刀刃,会让使用它的人流血。”对他人的一切都置身事外,仅以自身理性看待,便会造成如今老人摔倒无人去扶人,人人担心被欺诈而避之不及的冷漠,社会将失去人性的温情。因此,在当下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不要遗忘人际边界的规则,又要保护好其中的人性不被泯灭。以人际边界划分内心的领地,才能更好的与社会相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