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复习课 第四单元 时空串联体系构建 答案速填:A.庆历新政 B.富国之法 C.农田水利法 D.方田均税法 E.保甲法 F.科举制度 主题考向素养提能 考向 梭伦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和王安石变法中的土地政策 1.梭伦改革规定了贵族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使贵族的土地兼并受到制约,逐渐失去了扩张势力的物质基础。2.商鞅变法制定了“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等措施,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激发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3.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按一定标准,将国家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等政策
2、,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荒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4.王安石变法实行方田均税法,即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核实每户占有土地的数量,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也不例外,这一措施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缓和了阶级矛盾。【素养特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太和九年(485年),孝文帝下均田令:十五岁以上男子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女授露田二十亩。奴婢授田额与良民同。所授之田,不准买卖。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此外,初授田男子另给桑田20亩,作为世业,身终不还,可传子孙,不许买卖。新附民户,每三口加宅田一亩。桑田及宅地为世
3、业,授田后不准迁徙。王钟翰中国民族史 材料三 今介甫(王安石)为政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家传集(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改革的什么措施?这项改革措施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根据材料二均田令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意义。(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材料三中王安石针对士、农、兵、商的改革措施。(每项各举一条)【解析】第(1)题,由“废井田,开阡陌”可知这是商鞅变法的废除井田制。其影响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第(2)题,“孝文帝下均田令:十五岁以上男子授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女授露田二十亩。奴婢授田额与良民
4、同”表明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和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或提高农民积极性,或大片荒地被开垦),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政府征收赋税和徭役;北方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第(3)题考查的是王安石变法中关于士、农、兵、商的措施。答案:(1)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2)意义: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和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或提高农民积极性,或大片荒地被开垦),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政府征收赋税和徭役;北方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3)士: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农:青苗法、免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兵:将兵法、保甲法、保马法。商:市易法、均输法。(以上针对士、农、兵、
5、商的改革措施每项只要列举出一条即可)考向 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比较 不 同 点背景商鞅变法处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变革浪潮中;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根本 目的商鞅变法是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并未触动封建社会的根本制度性质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运动;王安石变法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相 同 点直接目的都是富国强兵,都得到王权的全力支持,内容触及保守势力的利益并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个人命运基本相同;都对生产关系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素养特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本,法也。故善治者,塞民以法,而名地作矣国之乱也,非其法乱也,非法不用也
6、。国皆有法,而无使法必行之法故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商君书画策 材料二 盖君子之为政,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如其不能立法,而欲人人悦之,则日亦不足矣。使周公知为政,则宜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矣;不知立学校而徒能劳身以待天下之士,则不唯力有所不足,而势亦有所不得也。王安石周公(1)材料一中商鞅认为“善治者”的治国方略是什么?这对商鞅变法的结果产生了什么影响?(2)根据材料二,王安石认为实现“天下治”的方略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中“立学校之法于天下”的具体措施。【解析】本题考查商鞅与王安石变法的比较。第(1)题第一问由材料一中“塞民以法”可得;第二问由材料中“刑重者,民不敢犯”得出有利于维护统治等。第(2)题第一问由材料二中“立善法于天下”得出是“立善法”;第二问结合所学,从科举、太学等方面分析。答案:(1)治国方略:厉行法治,严刑峻法。影响:维护了社会秩序,巩固了政权;但严刑酷法也激化了社会矛盾。(2)方略:立善法。措施:改革科举制度(以经义策论取士);改革、整顿太学;重新编撰教科书;设置专门学校,培养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