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人墓碑记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本文夹叙夹议、正反对照揭示主题的写作方法。2、 积累文言知识。3、 了解明末苏州人民反抗阉党迫害的正义行为和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重点难点】学习重点:夹叙夹议、正反对照揭示主题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认识五位义士“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斗争精神,理解作者关于生死价值的阐述。【教学过程】第 一 课 时【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全文内容。2、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3、重点掌握1、2节实词、虚词及重点句。【重点难点】分类汇总1、2节知识点:1、通假字2、词类活用3、特殊句式4、重要的实词、虚词【课前预习】1. 作者简介:张溥(16021641),字天如,号西铭
2、,明末太仓(今江苏太仓)人,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文学家。幼年勤奋好学,所读之书都要亲手抄写,抄好朗读之后烧掉,再抄,一直要抄六七遍,因此他的书斋起名为“七录斋”。他写过不少抨击时政的文章,内容充实,风格质朴。有七录斋行世。2、写作背景:本文写的是明末天启六年(1626)三月苏州人民反抗阉党的斗争。明朝末年,宦官魏忠贤专权,阉党当政。他们网罗党羽,排斥异己,杀戮大臣,欺压人民,暴虐无道,形成了“钩党之捕遍于天下”的局面。当时,魏忠贤派爪牙到苏州逮捕周顺昌,苏州市民群情激愤,发生暴动。事后,统治者大范围搜捕暴动市民,市民首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投案,英勇就义。次年,崇祯皇帝即位,罢黜魏忠贤,
3、魏畏罪自缢,阉党失败,周顺昌得以昭雪。为了纪念死去的五位烈士,苏州人民把他们合葬在城外虎丘山前面山塘河大堤上,称为“五人之墓”。张溥于崇祯元年(1628)写下这篇五人墓碑记。周顺昌(15841626),字景文,号蓼洲,明末吴县人。万历四十一年中进士,先后任福州推官、文选员外郎等职。为人正直、清廉,关心民间疾苦。当他被革职回老家时,只有“行李一担,都门叹为稀有”。对于涉及“邪正是非”之事,他“热血横流,声色俱厉”,深受人民爱戴。文体简介:3、碑记:又称“碑志”,刻在墓碑上,用于叙述死者生前的事迹,评价、歌颂死者功德。4、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张溥( ) 蓼( )洲 魏阉( ) 废祠( ) 旌( )其
4、所为 丁卯( ) 缇骑( ) 堪( ) 诛( ) 缙绅( ) 欤( ) 蹈( )死 曷( )故 矫( )诏( ) 猝( )发 投缳( ) 高爵( )显位 佯( )狂 赠( )谥( )美显 户牖( ) 扼( )腕( ) 社稷( )【课堂探究】一、课本基础知识1、第一段实词: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当道: 又如“夫子当路于齐,管仲、晏子之功,可复许乎?”、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除: A登自东除。 补充 除 B诛乱除害。 C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祠: (封建制度下同姓族人供奉祖宗或生前有功德的人的房屋。)、以旌其所为:旌: (古时一种用五色羽毛装饰的旗子。)虚词: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5、盖: 当: (如“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周公之被逮:之: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焉: ( 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请于当道: 2、第二段实词: 、去今之墓而葬焉:去: 墓: 补充 :A阳虎去齐走赵。 B除残去秽 。 去 C连峰去天不盈尺 D休去倚危栏。 E(引)去年下扬州。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通假字 通 意思 、慷慨得志之徒:古义: 今义: 、其疾病而死: 、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独五人之曒曒: 虚词: 、夫五人之死: 、而葬焉: 、凡富贵之子: (此句中的子与下句中的“徒”均指一类人。像“郯子之徒”。)、亦已众矣:程度副词,太。、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独五人之曒
6、曒: 二、问题探究1、开篇第一句判断句点明了什么?有何作用?答: 2、第二段主要运用什么写作手法?具体表现在哪些内容?明确: 3、总结第一部分内容: 【针对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蓼()洲 溷()藩 阉()党 曷(h)故B.废祠() 傫()然 冏卿() 湮()没C.皦皦() 猝() 逡()巡 缙()绅D.赀()财 缇()骑 户牖() 社稷()2、翻译下列句子。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巩固提升】1、完成三
7、维课堂P32练习。2、拓展延伸 顺昌好为德于乡,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辄为所司陈说;以故士民德顺昌甚。及闻逮者至,众咸愤怒,号冤者塞道。至开读日,不期而集者数万人,咸执香为周吏部乞命。诸生文震亨、杨廷枢、王节、刘羽翰等前谒一鹭及巡按御史徐吉,请以民情上闻。旗尉厉声骂曰:“东厂逮人,鼠辈敢尔!”大呼:“囚安在?”手掷锒铛于地,声琅然。众益愤,曰:“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蜂拥大呼,势如山崩。旗尉东西窜,众纵横殴击,毙一人,余负重伤,逾垣走。 一鹭飞章告变。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谋断水道,劫漕舟。忠贤大惧。已而一鹭言缚得倡乱者颜佩韦、马杰、沈扬、杨念如、周文元等,乱已定,忠贤乃安。然自是缇骑不出
8、国门矣。 注 东厂,明代的特种侦察机关,为宦官所掌握,从事特务活动,以镇压人民和官员中的反对派,凡事可直接报告皇帝,权力在锦衣卫之上。锒铛,旧时用来锁系囚人的铁索。漕舟,水道运官家的粮食或军粮的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辄为所司陈说 辄:总是 B不期而集者数万人 期:约定日期 C东厂刺事者言吴人尽反 刺:探听 D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 国:国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 顺昌好为德于乡辄为所司陈说 B 顺昌好为德于乡 以故士民德顺昌甚 C 始吾以为天子命自以为得其实 D始吾以为天子命,乃东厂耶 乱已定,忠贤乃安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大呼:“囚安在?”答: 自是缇骑不出国门矣。答: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