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73KB ,
资源ID:761133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6113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周口市重点示范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第一次考试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周口市重点示范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第一次考试试题.doc

1、河南省周口市重点示范高中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3月第一次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第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第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2、的。1.诗经生民记载:“夏祖修己吞神珠生大禹;商祖简狄吞玄鸟卵生契;周祖姜嫄踩巨人脚印生弃。”这些传说A.是研究早期社会的可靠史料 B.表明王权具有神秘色彩C.说明早期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D.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2.在商代内外服制度下商王与方国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周初封邦建国后,各封国视周王为“天下共主”并根据规定定期朝觐周王和缴纳贡赋。这表明A.西周封国的自主权有限 B.古代早期政治制度趋向成熟C.中央集权体制逐步形成 D.商周遗留原始部族政治色彩3.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

3、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4.西周“宗法制度实际上是一种血缘认同制度,它规定了同一血亲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嫡庶关系、等级关系、相对地位和世袭权力”。据此可知,宗法制A.促进了宗族观念形成 B.强化了嫡长子的特权 C.规范了宗族内部秩序 D.奠定了分封制的基础5.历史学家吕思勉指出:“天子之于诸侯,诸侯之于大夫,犹大宗之于小宗也。此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一以贯之也。”材料表明分封制与宗法制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构建了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D.保证了家与国间的

4、良性互动6.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7.战国中后期,秦国都城规划以宫殿为中心,一改春秋以来其遵循周礼中以宗庙为中心的都城布局,从而与东方六国都城壁垒森严的格局形成了对比。这表明A.宗法制在战国的延续发展 B.井田制瓦解导致分封制崩溃C.秦国君权独尊的局面形成 D.东方六国仍遵行西周的礼制8.“皇帝”始见于西周金文,是指天上的神。至

5、秦王政统一六国,法定“皇帝”为最高统治者称号。嬴政这一做法A.为其统治赋予神圣地位 B.意在寻求合法统治依据C.出于限制丞相权力需要 D.利于消除西周政治影响 9.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10.汉武帝采用主父偃的建议,“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西汉实施这两项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强化君权神授思想 B.繁荣思想文化C.强化大一

6、统 D.扩大地方权力11.东汉时期,一旦灾害发生,刺史、郡守等地方官员要向中央汇报;如果灾害范围大,中央将即刻作出应对,向灾区派出医生、发放粮食、免除租税、收敛遗体、支付丧葬费和提供棺材等,甚至精简行政机构等。材料反映出A.突发灾害促进国家机构变革 B.地方政府治理自然灾害不力C.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治理灾害 D.中央集权提升国家治理能力12.表1反映的是两晋南朝入仕类别统计。据此推断合理的是 表1类别吏部直接任命察举和学校考试州郡县吏积功升迁其他比重50.2%25.4%14.2%10.2%A.国家开始控制教育 B.察举选官注重才能C.选官权向中央集中 D.州郡县吏升迁缓慢13.唐朝自太宗时起,有

7、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C.中央集权加强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14.唐代吏部选官有四条标准:“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证;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这表明唐朝选官A.严格以考试成绩选拔官吏 B.科举考试之后就直接任职C.书法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 D.注重候选人全面素质考查15.表 2为两宋时部分朝臣对唐代藩镇的论述。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均认为藩镇 表 2论

8、述论者世言唐所以亡,由诸侯之强,此未极于理。夫弱唐者,诸侯也。唐既弱,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尹源皆赖方镇相与掎角以定其乱,则方镇之兵不得谓无功于唐。李纲今当稍复藩镇之法,裂河南、江北数十州之地。付以兵权,俾藩王室,较之弃之夷狄,岂不相远?范宗尹A.起到了维系唐朝统治的作用 B.形成了内外相制的局面C.扩充了中央政府的统辖范围 D.抵御了北方契丹的入侵16.宋代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还有一个职责:“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由此可见,通判A.单独掌握地方行政权 B.掌握地方军政财权C.行使对地方的监察权 D.兼有监察和行政权17

9、.宋真宗曾作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表明宋代科举A.推动了八股取士的形成 B.完善了中央集权体制C.使社会各阶层热衷科举 D.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18.表3是世祖至元五年四川行省请示中书省的咨文及中书省的回复。据此可知,元代 表3 咨文 但有罪名,除钦依圣旨体例及中书省明文检拟外,有该载不尽罪名,不知凭何例定夺,请定度事。 回复 本省相度,遇有刑名公事,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准今,拟定明白罪名。除重刑结案咨文外,轻囚就便量请(

10、情)断遣,请依上施行。 A.中书省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B.审理狱案都要依据皇帝旨意C.行省行使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D.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最终确立19.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最能够反映出 图一 图二 A.郡县制仍然是地方一级制度 B.地方势力是中央集权的隐患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 D.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消除20.到了明代,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政治正常运作也因而受到严重影响。这一局面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科举制度的僵化 B.宰相制度的废除C.内阁制度的出现 D.宦官权力的加强21.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

11、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 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 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22.雍正时期重臣张廷玉拟定了军机处的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这反映了A.内阁被军机处取代不再处理任何政务 B.清政府开始有章可循地处理行政事务C.皇帝只处理军机处上达的紧急奏折 D.军机大臣具有参与重要事务的职权23.与明代地方设三司分理事务不同,清前期设督抚为地方最高长官,集行政、司法、监察、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向上可直接密折陈奏,向下则可随时弹劾道府州县。这一变化说明A.政府行政效率有所提高

12、 B.府州县的权力被督抚替代C.君主统治严重依赖督抚 D.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24.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的100多人增至1200多人。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这表明当时A.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 B.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C.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 D.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25.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谈者好以专制政体为中国政治诟病,不知中国自秦以来,立国规模,广土众民,乃非一姓一家之力所能专制。”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古代中国始终存在个人专制 B.古代官僚政治对皇权有制约性C.民本思想奠定君主专制基础 D.广土众民决定了中国古代政

13、体第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共50分。第26、27、28题为必考题,每道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A组、B组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 汉武帝为提高皇权,亲自过问一切政务,令九卿不通过丞相直接向他奏事。还选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这样,在朝官中有了“中朝”(或称内朝)和外朝之分。由尚书、中书、侍中等组成的“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关,而以丞相为首的“外朝”官逐渐成为执行政务的机关了。材料二 唐初,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的长官侍中(二人)和

14、尚书省的长官左、右仆射都是宰相,一起在门下省的政事堂共议国政。因三省长官地位显赫,朝廷不轻易授人,为弥补宰相的缺额或增加宰相的人数,皇帝往往指定自己信任的和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这些官员要例加“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说明他们也是宰相。上述材料均摘编自朱绍侯、王育济、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加强皇权的举措。(4分)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西汉中期到唐初宰相制度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真正的县制是从秦王朝开始的。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并建立了比较严密的以郡统

15、县的行政区划体系,使普天之下真正成为皇帝一人的直属领土。所谓郡县制就是在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总称。也就是由中央把国土分成郡和县,任命郡守和县令去治理,而且有任期、不世袭。可见,郡县制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在地方政权上的体现,郡县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出现,中国从此成为皇权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总之,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构成了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基石,从而把全国的每个地方、每户人家乃至每个人都纳入了国家政治体制之中。摘编自宋玉论郡县制沿革及其对我国地方行政区划的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

16、学知识,概括郡县制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行郡县制的重要意义。(6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在这种制度下,君主统治一切,但必须依靠庞大的官僚集团来实现。君主需要对内外官僚进行严密控制,需要一种督察百官、纠举失职、弹劾非法、维系纲纪的力量,同时,为避免君主在用人行政方面出现重大失误,需要设立一个机构来进行协调和制衡。摘编自蒋云贵、戴正良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借鉴意义材料二 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历史演变,历朝各代的监察体制虽有变化,但基本上都实行了独立、垂直的管理体制,保证监察机关的独立

17、性和权威性,以实现对各级官员的有效监督。历代王朝都把监察官员视为防止官吏腐败的最后一道防洪堤,故而对他们委以重任,正如清代学者顾炎武所云:“夫秩卑而命之尊,官小而权之重,此小大相制,内外相维之意也。”摘编自次城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及其现代意义(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建立的原因。(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7分)请考生从A、B两组试题中选一组作答,若两组都做,则按所做的第一组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组号涂黑。A组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五代十国割据战乱局面造成的恶果

18、以及后来赵匡胤夺权的经历,使他体会到了“兵”的重要性,所以后来他加强中央集权的中心措施便是兵制改革。在杯酒释兵权中,殿前副点检这一重要军职也被废除。其后,宋太祖对禁军领导机构进行了大改组,改组后的禁军领导机构分殿前司和侍卫司,殿前司设殿前都指挥使,侍卫司设步军都指挥使和马军都指挥使,即所谓“三帅”统领禁军的办法,但“三帅”仅具统领之权,而无调遣之权。赵匡胤将调兵权给了中央设立的枢密院,“几天下兵籍,武官选授及军师卒戎之政令,悉归枢密院”。统兵权与调兵权的分离,割断了唐末五代那种“亲党胶固”的官兵关系,有效地防止了兵变的发生。完成了禁军领导机构的改革,赵匡胤开始以禁军为重点,整顿军队,其措施有五

19、:一、裁去冗员;二、补充禁军;三、将兵分离;四、以法治军;五、内外相制。虽然宋初兵制改革有成功的一面,但由于皇帝的过度集权,使整个军队呈现松散状态,不便形成坚强战斗力。摘编自李海泳试论北宋初期兵制改革中的赵匡胤根据材料,概括北宋赵匡胤兵制改革的背景。(6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兵制改革的影响。(9分)B组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郑成功(16241662年),福建南安县人,是郑芝龙的长子。顺治十八年(1661年)3月23日中午,郑成功亲统将士25000人、大小战船数百艘,由金门岛的料罗湾出发,次日即抵达澎湖列岛。荷军遭到突然袭击,乱作一

20、团,守城头目猫难实叮不得不亲赴郑成功面前,表示愿意献城投降,赤嵌城遂告光复。12月初,摧毁台湾城附近的防御工事。12 月13日,走投无路的荷兰侵略军头子揆一在投降书上签字,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对我国台湾长达38年的殖民统治。郑军攻占赤嵌地方后,改名为东都明京,设立一府(承天府)二县(天兴县、万年县),改台湾街为安平镇,在澎湖设立安抚司。郑成功还整顿法纪,严惩违法官员,安定社会秩序。此外,他还实行“寓兵于农”制度,组织将士屯垦荒地,以供军需,减轻农民负担。摘编自王戎笙主编清代全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成功收复台湾的背景。(6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郑成功收复台湾。(9分)示范高中20

21、202021学年度下期高二第一次考试历史答案一、选择题15 B B D C B 610 B C A D C 1115 D C A D A1620 D D C C B 2125 A D A C B 二、非选择题26.举措:要求九卿直接向皇帝奏事;重用身边的侍从和助手参与政事(或组成“中朝”)。(4分,言之成理即可)变化:宰相人数增多;宰相权力日益分割和牵制。(4分,言之成理即可)影响:有助于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加强了君主专制。(4分,言之成理即可)27.特点:具有一定范围的地理区域;以郡统县的行政区划;官员由中央(皇帝)任免,有任期、不世袭;地方绝对服从中央。(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即可)意义:

22、确立了中央集权体制的基础;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奠定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格局。(6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8.原因: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规范官僚队伍;避免决策失误。(6分)特点:由君主直接管理;独立性和权威性并存;具有防止官员腐败的重任;职微权重。(7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29. A组 背景:吸取长期割据战乱的恶果;赵匡胤自身夺权的经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6分,言之成理即可)影响:改变了五代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导致“积弱”局面出现。(9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B组(1)背景:荷兰对台湾实行殖民统治;清初国家尚未完全统一;郑成功“反清复明”斗争的失利。(6分,言之成理即可)(2)简评:是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胜利;使台湾摆脱殖民统治;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了台湾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9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