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规范练12新中国的外交一、选择题1.(2021江苏徐州5月模拟)1946年毛泽东提出“中间地带”理论,认为“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不过一年后毛泽东转而认同“两大阵营”理论,并进而在1949年提出“一边倒”政策。1954年毛泽东又重申“中间地带”理论。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变化主要是基于()A.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B.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C.中苏两国关系的演变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2.(2021广东惠州模拟)1954年10月,周恩来把资本主义国家分为三类:印度等新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和西北欧国家为代表的“和平中立派”,英、法等国
2、为代表的“维持现状派”,美国为代表的“主战派”,并强调对这三类国家要加以“区别对待”。这一策略()A.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B.适应了工业化建设需要C.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封锁D.体现了全方位外交政策3.(2021湖南衡阳一模)下表是19491956年人民日报中“领土、主权、完整”和“干涉内政”的使用频率关键词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领土、主权、完整456321217206194132干涉内政71018158122154127据上表可知,新中国初期()A.外交政策趋于成熟B.新的制度已经确立C.国民经济日益恢复D.对外交往打破僵局4.(2021福建部分地区质检
3、)据聂荣臻元帅回忆:1959年苏方向中方要的资料为前5年总和的180%以上。而且过去要的多是些中医、中药、种子、农业、手工业等我国的传统技术,1959年起,要的绝大多数是工业新技术、尖端技术和我国的重要资源、重大工程项目的资料。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中苏合作前景不容乐观B.苏联工业化深受体制阻碍C.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D.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巩固5.(2021云南昆明“三诊一模”质检)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与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法国外长皮杜尔等进行了会晤。这表明新中国()A.外交实现重大突破B.实行结伴而不结盟外交政策C.扭转外交被动局面D.积极探索中西方接触的渠道6.(2
4、021河南中原名校五联)由于西方国家舆论的妖魔化,中国成为“好战”“扩张”的国家代表。经过这次会议后,与会的亚非国家普遍改变了原有的印象,认为中国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这次会议()A.得益于“一边倒”外交方针的推行B.成功解决了印度支那和朝鲜战争问题C.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D.开启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的新篇章7.(2021北京西城一模)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部收到一组贺电,称“这是正义事业和真理的胜利”“在解决重要国际事务方面,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绝不能被排除在外,而应当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这些电报所祝贺的事件是()A.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B.
5、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C.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D.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8.(2021河北唐山一模)1972年,中共中央批准恢复华侨旅行社总社,成立华侨问讯处,处理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来信来访、查找亲人等事宜,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来到中国参观和探亲。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A.“左”倾错误思想逐渐消除B.海外华侨支持对外开放C.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改善D.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9.(2021山西临汾二模)1973年,面对新的形势,毛泽东提出从日本到欧洲到美国的“一条线”战略,团结“一条线”周围的国家和地区。“一条线”
6、战略表明中国()A.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B.与美国正式建交C.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D.支持不结盟运动10.(2021四川德阳一模)20世纪50年代初期,“人民外交”成为战后中日关系的实际形式,“日本人民”被认为是反对日美反动统治的“朋友”。进入70年代,中国新闻媒体和外交机构频频改用更广泛意义的“民间外交”谈论中日关系的历史和现状。这一变化说明当时我国()A.同周边国家关系得以改善B.摆脱了西方的孤立包围C.外交政策的制定日臻成熟D.调整了外交的基本原则11.(2021华大新高考联盟质测)下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不同时期与美、苏关系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A.国际环境影响中国外交B.中国国际地位不断
7、提高C.美国长期敌视中国发展D.中苏关系破裂后未修复12.(2021广东梅州一模)以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外交理念。据此可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时期外交理念20世纪50年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20世纪70年代对外关系重大发展,“冰释前嫌”20世纪80年代“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观20世纪90年代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21世纪初“和谐世界”2012年以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已经步入世界外交舞台B.重点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关系C.外交彰显大国责任担当D.打破外交僵局出现外交新局面二、非选择题13.(2021湖北十一校二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尽管尼
8、克松在咨文中说了一大堆玩弄辞藻的空话,但他仍然无法掩盖美帝国主义危机重重、日益没落的处境。同时,这两个咨文表明,美帝国主义在力不从心的情况下,还要继续进行挣扎,对内加强反动统治,对外坚持侵略扩张,企图扭转内外交困的局面。1972年1月30日人民日报社论苏修先生们,你们在全世界干尽了横行霸道的勾当,充分暴露了你们超级大国的丑恶面目。老实告诉你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既然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我们就要坚决同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同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站在一起你们想在联合国中干坏事而不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对,那完全是痴心妄想。1972年8月28日人民日报社论材料二下表记录了第二次世界
9、大战结束后的70年来,美国对中国的6次重大战略误判第一次误判共产党和国民党,谁能赢得中国?第二次误判中国人敢出兵朝鲜吗?第三次误判苏联解体,下一个垮台的是中国第四次误判“市场化”必然使中国“自由化”第五次误判中国将在“崛起”中“崩溃”第六次误判中美关系是第二场“冷战”(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此时外交的基本态度及体现出的新中国外交政策的趋势。(2)据材料二,从美国角度分析导致其六次战略误判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采取的使美国第三次战略判断成为误判的重要措施。14.(2021安徽马鞍山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92010年中国对外援助状况年份援助国家(地区)援助方式备注1949
10、1959年越南、朝鲜军事、政治援助19601969年越南、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古巴、非洲民族主义国家政治援助为主,辅以经济、技术、军事援助提出“对外援助八项原则”,强调平等、互利、尊重主权19701978年终止援助越南、阿尔巴尼亚,加大援助第三世界力度政治、经济技术、人员援助援外支出占国家财政比重不超过5%19792010年第三世界、最不发达地区、重债穷国以经济、技术援助为主援外主体多样、加强多边援助,强调互利共赢摘编自于涌泉中国对外援助的状况研究(19492010年)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信息关联,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11、答案:一、选择题1.A解析 1946年毛泽东提出“中间地带”理论,是在中国还没有解放的背景之下,希望联合“中间地带”的国家,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一年后他认同“两大阵营”理论,是因为美苏开始“冷战”和中国特殊的国内环境,1949年的“一边倒”政策是在两大阵营尖锐对立和新中国成立的背景下提出的,1954年又重申“中间地带”理论,是希望可以拓宽中国外交的范围,摆脱美苏的控制,所以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变化是基于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而做出的主动选择,故选A项。2.B解析 据材料可知,当时中国外交注重团结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争取“维持现状派”,孤立“主战派”,反对美国的侵略政策,这有利于打破美国对中国的战
12、略包围,扩大中国在国际上活动空间,为中国国内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故选B项。3.A解析 “领土、主权、完整”和“干涉内政”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重要关键词,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因此应用频率越来越高,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趋于成熟的表现,故选A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三大改造完成后,体现在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上,并不体现在外交观念的变化上,排除B项;“领土、主权、完整”和“干涉内政”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说明中国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日渐发挥重要作用,是国家地位提高的体现,而非国民经济恢复的体现,排除C项;对外交往打破僵局是
13、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中日关系破冰,时间不符,排除D项。4.A解析 据材料“要的绝大多数是工业新技术、尖端技术和我国的重要资源、重大工程项目的资料”可知苏联的要求损害了中国利益,促使中苏关系紧张,故选A项;材料的主体是中苏关系,并非苏联本身,且苏联体制推动了苏联工业化发展,排除B项;“突飞猛进”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侧重苏联要求与中国利益相悖,并非阵营巩固,排除D项。5.D解析 据材料“日内瓦会议期间,周恩来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与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法国外长皮杜尔等进行了会晤”并结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可知,在美国的封锁下新中国积极探索中西方接触的渠道,故选D项;据所学日内瓦会议期间新中国外
14、交没有重大突破,排除A项;材料内容无法表明中国实行结伴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排除B项;新中国一开始就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并非外交被动,排除C项。6.D解析 依据材料“与会的亚非国家”可知这次会议是1955年万隆会议,这次会议开启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的新篇章,故选D项;“一边倒”是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而万隆会议是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国际会议是万隆会议,排除B项;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排除C项。7.B解析 据材料“在解决重要国际事务方面,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绝不能被排除在外”可知事件指的是1971年中华人民
15、共和国恢复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不再被排除在解决重要的国际事务的范畴之外,与人造地球卫星无关,排除A项;1972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但这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电报庆贺的是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无法看出电报所祝贺的事件是改革开放,排除D项。8.C解析 19711972年,中美关系解冻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关系的改善,才有了题干所述现象,故选C项。9.C解析 据材料“1973年,面对新的形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苏关系恶化,中国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改善,故选C项;“一条线”战略反映的是中国联美反苏,与国际影响力无关,排除A项;1979年
16、中美正式建交,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是1961年兴起的,排除D项。10.C解析 由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外交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更加务实、理性,外交政策的制定更加成熟,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中日关系的发展,并未提及其他周边国家,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其他西方国家,排除B项;新中国始终以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外交的基本原则,排除D项。11.A解析 据题图可知新中国的外交政策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伴随着美苏“冷战”及国际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调整,故选A项;材料说的是中美苏关系的变化,并不是中国国际地位,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并非长期敌视中国,排
17、除C项;20世纪80年代中苏关系正常化,排除D项。12.C解析 据材料“和谐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可知,21世纪以来中国致力于世界的和谐发展,彰显大国责任担当,故选C项;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步入世界外交舞台,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中国为稳定周边环境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重点发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关系,排除B项;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打破了外交僵局,出现外交新局面,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参考答案 (1)外交态度:对美态度缓和;对抗苏联;支持第三世界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外交趋势:从以意识形态为主逐渐向以国家利益为主转变。(2)误判原因:美国实力的强大及与中
18、国在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其不能客观认识中国。措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积极进行科技创新,增强经济实力;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加入世贸组织和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14.参考答案 论题:国内外形势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对外援助。阐述:新中国的对外援助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外交理念和思想为理论基础,以国家利益和国际责任相统一为政策取向,深受国内外形势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对外援助主要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西方世界的封锁有关,在其影响下中国做出了援越抗法和抗美援朝的重大决策,但由于这一时期中国国力相对有限,中国的对外援助主要集
19、中在越南和朝鲜两国,对亚非民族主义国家的援助相对较少。20世纪60年代,伴随着中苏关系的恶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空前孤立,为保证经济建设拥有安全平稳的国际环境,中国通过大力支援第三世界的民族解放运动和新独立国家的经济建设改善自身处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局势的逐渐缓和,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对外援助超越了意识形态,不再以政治利益为首要出发点,对经济利益更加重视,强调在中国和受援国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合作,更广泛地同世界各国打交道,援助范围日益扩大。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对外援助伴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其实践构成了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加强对外关系,提升自身软实力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