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39 ,大小:626.50KB ,
资源ID:760257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6025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选修一课件:9-4 戊 戌 政 变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历史高中人教版选修一课件:9-4 戊 戌 政 变 .ppt

1、第4课 戊 戌 政 变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新旧势力的交锋 1.原因:维新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抵制和反对。2.代表人物:旧势力:_;新势力:_。(填写序号)光绪帝 康有为 慈禧太后 荣禄 3.举措:4.态势:光绪帝和维新派形势危急。二、百日维新的失败 2.过程: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_”,囚禁光绪帝袁世凯曝光密 谕慈禧太后下令逮捕维新派人士,屠杀“_”取消新政,百日维 新宣告失败。临朝听政 戊戌六君子 三、变法失败的原因与变法的历史意义 1.败因:(1)客观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而_十分强大。(2)主观原因。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寄希望于无实权的光绪帝

2、和极少数帝党官僚,对_抱有不切实际 的幻想。封建顽固势力 帝国主义列强 2.教训:在当时的中国,_的道路是走不通的,中国近代化的路程是漫长 而又坎坷的。3.意义:(1)爱国:戊戌变法是一场_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2)进步: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_ _,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3)启蒙:是近代中国一次_的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4)留下的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改良主义 政治改革 资产阶级君主立 宪制 思想解放【微点拨】【概念阐释】1.戊戌政变:1898年9月,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向以光

3、绪帝为首的改良派势力发动的一场血腥政变,持续了百余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2.戊戌六君子:戊戌政变时,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大肆捕杀维新党人,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6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3.改良主义:改良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想,一般来说,是作为暴力革命对立面而出现的。改良主义并非排除暴力革命,而是以温和的手段在细枝末节上对原有体系制度进行修订补充。【特别提醒】1.新旧势力各自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采取一系列措施,双方的交锋点是人事安排和军事力量的控制,交锋中新势力处于弱势。2.维新派的变法措施严重触及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

4、抵制和反对。这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汇聚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社会基础。3.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封建势力过于强大,并不是袁世凯的告密。袁世凯告密加快了戊戌政变的进程及斗争的激烈程度。4.图示法认识戊戌变法的意义 5.戊戌变法尽管昙花一现,但是其影响深远。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给沉闷的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关键能力素养探究 主题 戊戌变法的失败、性质及意义【素养探究】1.失败原因。史料一(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

5、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 思考:(1)根据史料一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史料实证)【点拨】从画线部分提取关键信息“没有争取太后的支持”“乾纲独断”“武装政变”等归纳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提示:缺乏斗争策略(或缺乏政治斗争经验);紧急关头铤而走险,企图武装政变。史料二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2)

6、史料二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分析是否合理?为什么?(历史解释)【点拨】画线中信息体现了失败的原因,以此为突破口分析回答。提示:合理。原因:戊戌变法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里,其失败是必然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2.性质和意义。史料一 他们由于自己的官位和既得利益,只需要“传统范围内的改革”。他们仍然认为,改革中国的儒家文明,就可以满足现代的需要。这种观点的著名代表人物是激进的广东学者康有为,他以其论著孔子改制考而震惊同僚。这部反传统观念的著作将孔子描写成人民权利而不是帝国权力的维护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考:(1)史料一对戊戌变法性质的分析

7、是否正确?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唯物史观、史料实证)【点拨】对史料一的观点需利用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分析,同时结合康有为的主张对中国的影响和与西方资产阶级主张的比较判断。注意史料一中的信息“激进的”“反传统”。提示:不正确。史料一认为戊戌变法是“传统范围内的改革”,而康有为维新思想是西方政治学说同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的产物;提出了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的政治主张;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史料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

8、快哉!谭嗣同(2)史料二中谭嗣同的言论反映了维新人士的什么精神风貌?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历史解释)【点拨】精神风貌可以提取“请自嗣同始”“有心杀贼”“死得其所”从爱国、大义凛然的角度概括;启示结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等分析,言之有理即可。提示:谭嗣同甘愿为变法献出生命,用鲜血唤醒民众,激励后人。这种爱国情操和大无畏的精神,可歌可泣,让人肃然起敬。启示:我们要学习先辈,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史论阐释】戊戌变法的失败原因、性质和历史意义 1.失败原因:(1)客观原因: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9、双方力量悬殊。这是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2)主观原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和正确的理论指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和少数官僚。变法手段单一,采取了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变法策略比较激进,缺乏循序渐进的过程,某些措施也缺乏可操作性。对袁世凯和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2.性质:(1)从背景和条件来看: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背景和条件下发生的,其目的是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它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爱国政治运动。(2)从纲领和内容来看: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成为资产阶级维

10、新派的施政纲领。一系列变法法令适应了资产阶级参与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3.历史意义:(1)爱国性:从时代背景分析,变法运动是在甲午战争失败于邻国日本后,中华民族遭遇空前危机的情况下开始的,所以救亡图存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2)进步性:从变法的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这些要求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是进步的。(3)启蒙性:从变法运动的过程看,资产阶级维新派通过上书、创办报刊、学会和学堂等方式,抨击封建的思想文化,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乃至掀起百日维新,在社会上起到了解放

11、思想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深化点拨】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由浅入深的一个重要体现,即由“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的转变,它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民族危机、变法图强的强烈愿望。课堂检测素养达标【基础过关练】1.在百日维新中,除湖南巡抚外各省官员大多抵制新政,这充分说明()A.光绪帝没有实权 B.绝大多数官员都是顽固派 C.封建保守势力强大 D.改良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解析】选C。从题干中可看出地方官员支持变法人员较少,反映了封建保守势力的强大,故C符合题意;A、D与题干信息没有必然联系,故排除;B表述绝对化而且与史实不符,故排除。2.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

12、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可救药一样。这主要说明()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 B.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 C.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 D.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解析】选B。题干材料中“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直接说明老百姓并不认同维新派的民主宪政思想,故选B。3.下图是一则晚清时期的报纸摘要,其记录的主要历史事件是()A.维新思潮的兴起 B.康梁公车上书 C.光绪帝“百日新政”D.慈禧太后“戊戌政变”【解析】选D。材料中报纸记录的是“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被杀害

13、的公告,这是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的一个重要表现。故选D。4.短暂的戊戌变法悲壮地失败了,但是它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戊戌变法最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A.挽救民族危亡 B.促进思想启蒙 C.发展社会经济 D.推动政治改革【解析】选B。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没有能够挽救民族危亡,故A错误;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促进思想启蒙,故B正确;戊戌变法的措施多被废除,没有发展社会经济,故C错误;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也未能推动政治改革,故D错误。【深化点拨】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也是一

14、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推动了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同时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高考模拟练】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是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开明分子采取了防卫性的、自觉的现代化变革尝试。他们从西方政治学和西方政治制度的角度,力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变革无论如何,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这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不能因其结果的失败而抹杀。周嫦妮现代化视野中的戊戌变法 材料二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

15、着历史的连续性,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回顾戊戌、重温历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戊戌变法在文化上进行了哪些“现代化变革尝试”?(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戊戌变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解析】第(1)题第一问,根据材料“戊戌变法为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拉开了序幕,这是它在中国历史上应有的地位,不能因其结果的失败而抹杀”提炼。第二问应结合百日维新在文化方面的措施进行说明。第(2)题,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阐释。答案:(1)影响:拉开了近代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序幕。尝试:废八股、改革科举制度;创办新式学堂(

16、京师大学堂);选派留学生等。(2)评价:变法触动了传统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是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力量薄弱,变法以失败告终,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备选习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上下一心,大展经纶;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破历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材料二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上谕,表示开展戊戌变法的决心。上谕说:

17、“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惟是风气尚未大开,论说莫衷一是,或托于老成忧国,以为旧章必应墨守,新法必当摈除,众喙哓哓,空言无补。嗣后中外大小臣工,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解决社会危机的角度(或者侧重点)有何不同。上述两国采取的改革方式有何相同之处?(2)中日两国改革出现了不同的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改革成败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解析】第(1)题第一问从二者改革的目的等方面考虑;第二问从改革的方式方面回答。第(2)题从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改革者的态度、统治者的政策与方针是否得当等方面回答。答案:(1)不同:日本侧重于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社会。中国主要通过变法,实现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相同之处: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2)因素:主要有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改革派与保守势力的力量对比、改革者的态度、统治者的政策与方针是否得当等。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