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双基限时练(十九)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列哪项属于种群()A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B一块稻田里的所有昆虫C一片草地中所有蒲公英D分散在各湖泊、河流的鲤鱼解析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一块稻田里的所有昆虫都不一定是同一物种,而分散在各湖泊、河流的鲤鱼其地域范围又不符合种群的概念。答案C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B某种基因在基因库中所占的比例称为基因频率C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新物种的形成D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基因库中的基因是不断变化的解析种群中全部的个体所
2、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例,叫做基因频率。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生物发生了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人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基因库中的基因是不断变化的。答案D3某豌豆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三代,其后代中a基因的频率是()A12.5% B25%C50% D75%解析Aa自交一代后,AA和aa所占比例相同,各占,Aa占,不管自交多少代,AA和aa的比例都是相同的,由于Aa中A基因与基因a比例相同,所以A与a各占50%。答案C4在某一地区存在着两种体色的蛾类,下表为该物种在该地区建立工厂以前、不久以后和很久以后不
3、同体色蛾的数量,你认为下列哪一种解释最为科学()建厂前建厂不久建厂很久后绿色个体3 0002 500500灰色个体7502 0002 800A.适应环境条件变化的灰色变异逐渐积累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B绿色蛾适应了环境变成了灰色蛾C工厂排出的煤烟增加了灰色蛾的突变频率D灰色蛾大量从其他地区迁入到该地区解析自然选择学说中心内容指出,种群个体间存在个体差异,在特定的环境中适应环境的得到保留并且通过生殖使数量增加,不适应的逐渐被淘汰,数量因而减少,环境在不断的改变,适应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答案A5在某动物种群中,如果基因型Aa的个体互相交配,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为AAAaaa,则
4、在长期的选择过程中,下图中哪个图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情况()解析在完全显性的条件下,基因型为Aa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1:2:1,表现型比例为3:1,这是有条件的,即A基因型的配子和a基因型的配子完成受精的能力相等。后代基因型AA、Aa和aa的个体的生存能力、繁殖能力均相等。实际在自然条件下,AA、Aa和aa的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是有差异的,如果某种基因型的个体生存能力下降或繁殖能力下降,都会影响到后代基因型的频率。根据题意,基因型aa的个体生存能力比基因型AA和Aa的生存能力差,在自然选择作用下,a基因传递给后代的概率就会下降,在后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频率就会
5、下降,AA和Aa的个体频率增加,A基因的频率也增加。答案A6有关突变和基因频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突变可以改变核苷酸序列,不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B基因频率越大,基因突变率也越大C某人群的女性中正常者占99.5%,则色盲基因的频率为0.5%D自然界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解析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有可能改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倒位;基因突变率与基因频率没有关系;C项中女性中色盲患者占0.5%,则色盲基因频率为答案D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变异现象中不属于此类变异范畴的是()A人的猫叫综合征B把纯合的高茎豌
6、豆培养成四倍体C人的色盲D高茎豌豆的自交后代都是高茎解析高茎豌豆的自交后代都是高茎,保证了遗传的稳定性,没有可遗传变异。答案D8原鸡经过人类长时间的饲养、驯化逐渐形成现在的家鸡,即使是家鸡中,也分化成为很多品种,比如长尾巴的观赏鸡、善斗的斗鸡等。以下与此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鸡形成家鸡的过程中,必然有基因频率的变化过程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多种品种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基础C在鸡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对鸡起到了选择的作用D若不经人类的驯养,原鸡种群中将不会出现长尾基因解析原鸡到家鸡的变化,事实上就是进化,进化过程中必然伴随有基因频率的变化;多品种的形成也是进化,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人类
7、根据自己的需要,淘汰不需要的类型,保留需要的类型,起到了选择作用;长尾基因的出现与是否与人类的驯养无关,人类只是对长尾基因起到了选择作用。答案D9某植物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甲所示,种群中每种基因型的个体繁殖成功率如图乙所示。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最可能是()A增加、减少 B减少、减少C减少、增加 D增加、增加解析由图乙分析可知,aa的繁殖成功率较低,而AA的繁殖成功率较高,所以会使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减少,而A基因频率增加。答案C10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类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有
8、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B甲岛较乙岛鸟类的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解析每个岛上的鸟类有多种,所以它们是多个种群,每个种群都存在一个基因库。由于两岛位置不同,所以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但无论是否是一个岛,不同种类的鸟类之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由于甲岛上环境变化较大,促使基因库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速率快。所以甲岛上鸟类的种类增加更多。由于两岛的大小相似,所以鸟类总的数量将趋于相同。答案C二、简答题(共56分)1
9、1(16分)原产某地的一年生植物a,分别引种到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种植,很多年以后移植到原产地,开花植株比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_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_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在对b植物的某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和70%(各种基因型个体生存能力相同),第二年对同一种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基因型为DD和dd的植株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和64%,在这一年中,该植物种群是否发生了进化?_,理由是_。(3)预测上述b植物中D基因频率可能会如何变化?_。_。_。(4)若要使c植物的后代基因频率维持在这一理想状态下,除了具有庞大
10、的种群外,还应具有哪些条件?_。答案(1)种群自然选择(2)否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变化(3)若D控制的性状更能适应环境,则D基因频率上升若D控制的性状对环境适应性差,则D基因频率下降若环境对各性状无选择作用,则D基因频率不变(4)没有迁入和迁出,自然选择不起作用,个体间自由交配,无基因突变12(16分)某中学生物研究小组为证明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选用了纯种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进行实验。已知果蝇的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a选择一只纯种雄性长翅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性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b让子一代果蝇连续自由交配五代,同时在每一代中除去残翅
11、果蝇;c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统计子七代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d根据残翅果蝇的百分比计算出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得出结论。请分析回答:(1)如果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在子三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_。(2)如果在每代中不除去残翅果蝇,在子三代长翅果蝇中纯合子占_。(3)请判断该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_。你的理由是_。(4)若让你对此实验过程进行改进,请设计出改进后的实验步骤。选择一只纯种长翅雄果蝇与一只残翅雌果蝇进行杂交,获得子一代雌雄果蝇;_;_;_。(5)请预期这种人工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的影响:_。解析(1)在逐代去除残翅果蝇的条件下,F2中产生的两类配子B:b2
12、:1,故F3中bb1/31/31/9,BB2/32/34/9,Bb21/32/34/9,长翅果蝇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2)在没有去除残翅果蝇的条件下,F2中BB:Bb:bb1:2:1,产生两类配子B:b1:1,F3中BB:Bb:bb1:2:1,长翅果蝇中的纯合子所占比例为BB/(BBBb)1/3。(3)该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实验,应将果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不进行人工选择。答案(1)1/2(2)1/3(3)不科学没有设置对照(没有对照实验)(4)将子一代果蝇随机分成性状相同的甲、乙两组,让甲、乙两组果蝇分别连续自由交配五次,同时将乙组在每一代中都要除去残翅果蝇当子六代所有长翅果蝇自由交配后,分
13、别统计甲、乙两组子七代中长翅果蝇和残翅果蝇在种群中的百分比根据甲、乙两组中残翅果蝇的百分比,分别计算出甲、乙两组中的B、b基因在种群中的基因频率,比较得出结论(5)这种人工选择将导致B基因的频率增大,b基因的频率减小13(16分)桦尺蛾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1)假设:_。(2)实验步骤: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_地区B;收集桦尺蛾,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蛾和浅色蛾若干;_;一段时间后用诱蛾灯诱捕
14、,记录、统计结果。(3)实验结果:如表1。根据表内数据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蛾回收率的柱形图。表1桦尺蛾释放数和回收数(4)结论:_。(5)分析与讨论: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_已知桦尺蛾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蛾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只黑色蛾与浅色蛾杂交,F1中黑色蛾与浅色蛾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的蛾,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实验完成探究。a实验步骤:_。b结果与分析:_。解析桦尺蛾的体色与环境颜色差别越小,被鸟类捕食的几率就越小,所以在工业污染区的黑色蛾被捕食的几率降低,在释放后被回收的比例更大。为了证明这个结论
15、,可以在工业污染区和非工业污染区中释放黑色蛾和浅色蛾,然后进行回收实验进行验证。在探究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时,可以采用假设法。如果黑色是显性性状,则F1中黑色雌雄蛾交配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如果浅色是显性性状,黑色雌雄蛾交配后代中不会出现性状分离,均为黑色。答案(1)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合理即可)(2)非工业污染将标记的不同体色的蛾分别释放到上述两地区(3)见下图(4)在工业污染区,黑色蛾数量占优势;在非工业污染区,浅色蛾数量占优势(5)不同污染程度区域的树皮颜色不同,使停歇在树干上不同体色的蛾被鸟类捕食的概率不同,导致它们的存活率不同。a.选择F1的雌雄黑色蛾杂交;观察、记录后
16、代的体色b若后代出现浅色蛾,则黑色为显性性状;若后代全部是黑色蛾,则黑色为隐性性状(合理即可)14(8分)在对一个地区的植物资源调查时发现在一个植物自然种群中,有一种性状表现为植物的胚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正常的卵细胞,使该类植物不能繁殖后代。进一步研究证明:该性状受基因a控制。在该种群中,AA的个体占90%,Aa的个体占9%,aa的个体占1%,那么:(1)该植物种群的A基因频率是_,a基因频率是_。(2)该植物种群自由交配一代后,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占_。(3)依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这种植物是否发生了进化?_解析根据题意,A基因频率(2909)/200100%94.5%,a基因频率194.5%5.5%,因为aa的个体胚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正常的卵细胞,所以aa的个体不参与交配产生后代。这样得到参与交配的AA、Aa之比为10:1,只有AaAa的子代可产生不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其比例为1/111/111/41/484,则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1/484483/484。答案(1)94.5%5.5%(2)483/484(3)发生了进化- 1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