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教案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5967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教案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教案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教案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教案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教案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知识梳理】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1、发展(1)背景:二战中苏联经济遭到极大破坏。(2)成就:国民经济取得了恢复和发展;相继爆炸了原子弹和氢弹;人民的教育水平和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3)问题: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2、改革措施内容结果评价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经济: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积极:改革注入某些市场经济成分,取得了一些成效;改革推进了农

2、业的发展,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有所增加;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局限: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严重失调政治:1956年在苏共二十大上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积极: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局限: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只是对传统体制修修补补,效果有限;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

3、91)经济: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政治: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意识形态:抛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实行多元化。经济改革成效甚微;造成思想混乱,民族分离主义兴起,苏联解体(1991年)。3、解体(1)原因:历史原因: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失误(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外部原因:西方“和平演变”战略(2)表现:1990年,立陶宛率先独立。俄罗斯发表主权宣言,其他加盟共和国也纷纷效法。1991年8月19日,几位苏联领导人发动政变,试图阻止苏联分裂,很快失败。同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1、建设(

4、1)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2)问题: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失调。2、改革(1)南斯拉夫:内容: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权力下放。评价A.积极: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B.消极: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2)其他国家:取得显著成效,但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3、剧变(1)原因: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2)含义:19891992年,东欧执政的

5、共产党或工人党领导人迷失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抛弃共产党领导地位,实行政治多元化,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急剧变化。(3)表现:类型主要表现变化相对平稳波兰、匈牙利、保加利亚和阿尔巴尼亚发生流血冲突罗马尼亚国家实现统一民主德国并入了联邦德国国家陷入解体捷克斯洛伐克分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独立国家;南斯拉夫经过激烈内战,最终解体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1)背景: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2)确立:政治制度: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

6、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经济制度:1956年底,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公有制确立。2、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561966)(1)成就:取得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巨大成就。(2)意义:具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1978现在)(1)背景: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成就: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的提升。基础设施建设

7、快速突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召开,激励着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3)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知识拓展】一、从背景、内容、评价和失败原因四个方面比较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背景同都面临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苏联经济发展缓慢,人民要求提高生活水平等问题。还面临赫鲁晓夫改革后的混乱还面勃列日涅夫改革后的危机内容同重点都放在经济领域异重点在农业领域重点在工业领域,且为重工业(国防工

8、业)重点在经济体制上(所有制、商品经济),后转向政治改革。结果同都失败了,但都冲击了了斯大林模式异根本缺陷在于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体制,只是某种修补。虽然看到了必须对斯大林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但在实际中缺乏有力的宏观规划和配套措施,因此未能从客观上跳出该体制束缚。失败原因异都未从根本上触动斯大林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触动了斯大林体制,却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二、全面认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1、苏联解体的原因(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2)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4)导火线:八

9、一九事件。2、东欧剧变的原因(1)内部原因历史原因:东欧各国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产生了许多问题,使其经济发展缓慢。现实原因:东欧的改革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政治经济危机严重,执政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日益脱离群众。(2)外部原因苏联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思想推动了东欧各国执政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西方原因: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资金技术的援助引诱、支持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等。3、实质: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4、认识(1)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社会形态,它需要有一个历史过程才能走向成熟。所以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属于正常的历史现象。(2)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只是苏联模式的受挫,并不是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相反,社会主义国家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