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4讲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双百”方针和教育的发展 一、选择题1.(2009海南卷)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旨在()A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B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C提高人民群众水平 D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一壮举”是指()A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C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D基本普及高等教育3.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
2、署是()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4.教育指导思想往往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下面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的教育指导思想,其中属于“文革”时期的是()A“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B“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这就是当前实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中心方针”C“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D“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5.阅读文字材料:“西班牙世界报: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
3、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它们最有可能是对我国哪项技术发表的评论()A“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B“神舟五号”发射成功C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D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6.下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是中国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国汉字象形特征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A BC D7.毛泽东说:“百家争鸣,是说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大家自由言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对此准确理解的是()A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自由发表言论
4、B在学术问题上允许发表不同的意见C在宪法问题上允许任何争鸣意见D各种学术思想的争鸣在宪法范围内自由进行8.“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图中的“他”是()A翟志刚 B费俊龙C聂海胜 D杨利伟9.1980年,中断17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的,每本只有一张选票,不少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评选结果是,故事片吉鸿昌得票14万张,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得票21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42万张。这种情况反映了()A“百花奖”促进了大众电影的
5、销售B人们相对更喜欢美术片C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D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 10.1956年,毛泽东两次观看昆曲名剧十五贯,之后人民日报首次为一场戏剧演出刊发社论,称赞其“一曲戏救活一个剧种”。当时昆曲复兴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昆曲名剧的涌现 C“双百”方针的提出 D个人崇拜的兴起 11.2001年12月初,我国第一条铋系高温超导体材料生产线在北京建成并正式投产,使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超导材料技术并具备产业化生产能力的先进国家之一,这种超导材料从研制开发到成功实现产业化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这说明() A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B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周期缩短C中国政府追求
6、科技建设高速度D综合国力是以科技发展为前提的 12.南方都市报在“广东高考三十年状元系列报道”中介绍了1978年广东高考状元余乃明。1966年他毕业于广东实验中学高中部。同年6月 “文化大革命”开始,高考取消。1968年他下放到东莞桥头插队。插队期间,他仍然坚持学习。1977年恢复高考,他因家庭成分不好而高分落榜。1978年再次参加高考,成为高考状元。但仍然受困于政审问题,所报考学校未敢录取。后就读于华南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在广东实验中学任教,成为广东教育的骨干力量。从余乃明的个人经历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文革”严重破坏了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大批青少年失去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 1977年
7、恢复高考为一代人提供了人生转折和发展的机遇“文革”结束后,错误的思想路线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奋斗在成才之路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A BC D二、非选择题 13.(2011重庆卷)国家政策与知识分子的命运息息相关。阅读材料:材料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对于恢复高等院校正常的招生制度,邓小平在1975年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但由于“四人帮”发动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而未能实现。但他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出发,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1977年)邓小平果断恢复高考的战略决策,顺民
8、意,得民心,改变了整个中国的面貌和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展示骄人的才华,贡献着无尽的力量。摘编自薛庆超革故与鼎新:红墙决策请回答:(1)指出材料体现的邓小平的思想以及他决定恢复高考的动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这种思想和恢复高考的决定对当时知识分子和中国青年命运的影响。(2)在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你认为应该怎样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4讲1D“双百”方针提出是在1956年,当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为了使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毛泽东提出了“
9、双百”方针。2BA、C是新中国的重大科技成就,但它们还不足以改变中国的命运;此外,这两项成就的取得,与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D项还不是现实。B项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水平,为国家的持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3B此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事件和比较分析理解能力。科技兴国是当今社会热点,考生要抓住题目中的题眼“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再通过比较分析,就可以作出正确的选择了。4DA项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教育思想;B项是过渡时期的教育思想;C项是改革开放时期的教育思想;D项中强调“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可知是“文革”期间的教育思想。5.B材料提供了信息“飞得很高”、“经济迅速崛起”
10、。两者都符合的是改革开放后的航天工程。A、C、D项三者都是在我国经济条件较为困难时期的成就,与“经济迅速崛起”这个时代特征不符。6D题中的图形只有一个,无法反映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所以是错误的,答案是D。7D要充分掌握材料条件:自由言论,在宪法范围内。一切的自由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无边界的自由。D作了最完整的准确表述。8.D从题中“中华飞天第一人”可知图中的“他”是杨利伟。答案是D。9C本题考查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从观众对“百花奖”的选票的热情可以看出人们对文化的迫切需求。选项A、B、D的观点都具有片面性,不能正确地反映题意的要求,故可排除。选项C正确。10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题干中1956年,文艺(昆曲)兴盛的主要原因是“双百”方针提出。11B注意材料中的“从研制开发到成功实现产业化用了不到一年时间”,说明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周期缩短。12D根据材料可知项个人奋斗在成才之路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的说法是不确切的。13(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实行的“左”的政策,知识分子重新受到尊重;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示了才华,贡献了力量。(2)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