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96KB ,
资源ID:7580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5803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二语文作业(2013.03.23)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省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二语文作业(2013.03.23) WORD版含答案.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二语文作业(2013.03.23)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殷红/期望甚殷 应聘/供不应求 折本/斗折蛇行B税率/鲁莽草率 偏裨/大有裨益 罚没/湮没无闻C行善/高山景行 颤栗/颤颤悠悠 强横/强人所难 D假期/久假不归 拗口/脾气执拗 可恶/从恶如崩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今年12月以来,大雾天气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气象机构预测,近期将有一股较强冷空气影响中国中东部地区,对驱散大雾天气起到积极作用。B在公共图书馆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成为公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也成为数

2、字图书馆的传输途径和服务渠道。C根据规划,未来5年,我国将至少发射100个左右航天器,包括卫星、飞船、探测器等,绝大多数为我国生产、使用,也有小部分将满足国际市场需求。D中国科协召开纪念钱学森诞辰100周年大会,通过缅怀钱学森与科协的点滴过往,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继承、学习其科学精神,为中国科技事业发挥力量。3阅读下面文字,概括“巨蟒”发电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每个环节不超过6个字。(4分) 一根取名“巨蟒”的巨大橡胶管能为低成本海浪发电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巨蟒”两端密封,里面装满水。将“巨蟒”固定在海面以下,一端朝海浪袭来的方向。海浪拍打到“巨蟒”一端使之受挤压,管子内部就形成激突波(即内部压力

3、波)。激突波在管内传动,而海浪则在管外以同速流动,这样就对管子形成了越来越大的挤压,于是激突波也越来越大。随之,激突波使得固定在“巨蟒”另一端的涡轮启动,于是电能产生,并通过一根电缆传送到海岸上。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夏侯详字叔业,谯郡人也。年十六,遭父艰,居丧哀毁。三年庐于墓,尝有雀三足,飞来集其庐户,众咸异焉。服阕,刺史殷琰召补主簿。宋泰始初,琰举豫州叛,宋明帝遣辅国将军刘勔讨之,攻守连月,人情危惧,将请救于魏。详说琰曰:“今日之举,本效忠节;若社稷有奉,便归身朝廷,何可屈身北面异域。且今魏氏之卒,近在淮次,一军未测去就,惧有异图。今若遣使归款,必厚相慰纳,

4、岂止免罪而已。若谓不然,请充一介。”琰许之。详见勔曰:“将军严围峭垒,矢刃如霜,城内愚徒,实同困兽,士庶惧诛,咸欲投魏。仆所以逾城归德,敢布腹心。愿将军弘旷荡之恩,垂霈然之惠,解围退舍,则皆相率而至矣。”勔许之。即日琰及众俱出,一州以全。齐明帝为刺史,雅相器遇。及辅政,招令出都,将大用之。每引详及乡人裴叔业日夜与语,详辄末略不酬。帝以问叔业,叔业告详。详曰:“不为福始,不为祸先。”由此微有忤。出为征虏长史、义阳太守。建武末,荆州中兵参军刘山阳先在州,山阳副潘绍欲谋作乱,详伪呼绍议事,即于城门斩之,州府乃安。迁司州刺史,辞不之职。高祖义兵起,详与颖胄同创大举。凡军国大事,颖胄多决于详。及高祖围郢

5、城未下,颖胄遣卫尉席阐文如高祖军。详献议曰:“穷壁易守,攻取势难;顿甲坚城,兵家所忌。诚宜大弘经略,询纳群言。军主以下至于匹夫,皆令献其所见,尽其所怀,择善而从,选能而用,不以人废言,不以多罔寡。又须量我众力,度贼樵粮,窥彼人情,权其形势。”高祖嘉纳焉。天监二年,抗表致仕,诏解侍中,进特进。三年,迁湘州刺史。详善吏事,在州四载,为百姓所称。州城南临水有峻峰,旧老相传,云“刺史登此山辄被代。”因是历政莫敢至。详于其地起台榭,延僚属,以表损挹之志。六年,病卒,时年七十四。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服阕,刺史殷琰召补主簿 阕:停止,终了B仆所以逾城归德,敢布腹心 腹心:指亲

6、信C由此微有忤 忤:违反、不顺从 D天监二年,抗表致仕 致仕:辞官 6下列句子中全都能表现夏侯详多谋善断的一项是(3分)今若遣使归款,必厚相慰纳 不为福始,不为祸先 详伪呼绍议事,即于城门斩之 迁司州刺史,辞不之职 又须量我众力,度贼樵粮 详于其地起台榭,延僚属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夏侯详十六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夏侯详极为伤心,葬了父亲之后,就在父亲的墓旁结庐居住,为父亲守孝,这一住就是三年。B宋泰始初年,殷琰举豫州之众反叛,在受到刘勔讨伐危急之时,夏侯详去向刘勔求和,经过他的努力,刘勔最终答应了夏侯详的请求。C高祖起义兵之时,夏侯详与萧颖

7、胄一同来抵抗高祖。当时凡是军国大事,萧颖胄多和夏侯详共同商讨,而且大多数由夏侯详来决断。D夏侯详胸怀坦荡,在任湘州刺史时,当时传说刺史登临城内一座山将免官去职,历任的刺史们都不敢登这座山,而夏侯详却无所顾忌。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且今魏氏之卒,近在淮次,一军未测去就,惧有异图。(4分)(2)及辅政,招令出都,将大用之。(3分)(3)及高祖围郢城未下,颖胄遣卫尉席阐文如高祖军。(3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幽州夜饮 张 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注:

8、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2)诗歌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3)清人姚范评论最后一联“托意深婉”,请作具体分析。(3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2)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3)行拂乱其所为, ,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 ,用之如泥沙? (杜牧阿房宫赋)(5)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6)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7)箫鼓追

9、随春社近, 。 (陆游游山西村)(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 (林则徐题联)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八月十日灯下所记 冯至晚间八点半钟左右,隔壁有人走过来说,方才听到广播,说日本接受波茨坦协定提出的条件,决定投降了。消息有些突然,使人半信半疑。外边落着点点滴滴的雨,我撑开一把雨伞,走到巷口,想看看外边有没有什么动静。街上一切如恒,行人在雨中走来走去,有的缓慢,有的匆忙,并没有显出与往日不同的样子。我在巷口站了一些时,对这消息有些怀疑。同时我却想,消息如果是真的,它这时必定在市中心已经搅起波澜,等到波澜扩张到这偏僻的巷口,也许要有相当的时间

10、吧。最后,我有些不耐烦,与其这样等待着,不如多走几步,去迎接那个波澜。我于是在巷口的杂货铺里买了一只洋烛,把它燃起,仰仗着一点微弱的烛光,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这被雨淋得泥泞不堪的街道。走到一家报馆门前,看见已经贴出一张纸,举起烛光一照,上边果然写着“日本已于今日投降”几个大字。我心里说,这应该是真实了。同时远远也仿佛听到骚动和欢呼的声音。我面对着这几个大字自言自语地说:“八年的战斗,如今就这样结束了吗?”我想到这里,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好像放下了一个长年的重担,同时又感到,整个的世界也在喘了一口气。 这样的“喘一口气”,我在八年内不曾有过,全中国也不曾有过。但是在8年前,“八一三”的前夕,却有过一

11、次。那时我在上海附近黄浦江边的吴淞镇。从七七事变发生以来,紧接着是日侨的撤退,日舰驶入扬子江,平津的陷落,全国的情绪一天比一天紧张,上海一有战争首当其冲的吴淞镇便对于这一切感觉得最锐敏。所以镇上的居民起始是三三两两,最后是成群搭伙,都先先后后地离开这里。使这座一向繁华的市镇,忽然成为一片好像是刚从地里挖掘出来的死城。我因为工作的关系,不能离开这里,但是当我在8月12日的早晨又走到镇上时,镇上忽然活跃起来,与昨天完全不同了。茶馆里、饭馆里、商店的廊檐下,麇集着许多服装一致的兵士。可是茶馆里没有茶,饭馆里没有饭,商店里没有货物。我看着这些兵士是新鲜的,这些兵士看这个市镇也是新鲜的。他们以好奇的眼光

12、在一条条空旷的街巷中走来走去,我也以好奇的心情走遍全镇 。我分明知道,战争随时都可以爆发,但在它还没有爆发之前,却好像很沉重地悬在空中,要落,却又落不下来。这时忽然在街上出现了一个农夫,挑着一担西瓜,他也带着诧异的神情,东张西望,他大半是从远方挑着这担西瓜到这里来卖的,并不知道这里已经起了这么大的变化。他把这担西瓜放在一座桥上,经过一个时期的踌躇,最后仿佛若有所悟,向这来来往往的兵士一招手,大声喊道:“弟兄们,把这一担西瓜分着吃了吧,反正我也不愿意再挑回去了。”他刚说完这句话,在他周围已经聚集起十几个兵士。我看到这幅景象,心里感到轻松而爽朗,真好像一段新的历史要从此开始。我想,这段历史只要一开

13、端,过去的许多耻辱都会从此勾销,我怀着愉快的心情回到我工作的地方,把一切的事作一个最后的结束。到了下午,开往上海的火车已经停止了,我只好跳上一只黄浦江上的小船,离开这一有战争便首当其冲的吴淞镇。船在日本军舰的中间穿过,军舰上常常有日本的军官拿出望远镜向四方瞭望。我在船上还不住的想,吴淞镇的居民把一座空空的市镇丢给那些兵士,谁会想到呢,远远来了一个农夫挑着一担西瓜替他们对兵士尽了一些地主之谊。船到上海,已经是万家灯火,当我回到家里向家人述说这一天的经历时,闸北一带的炮声已经响起来了。我听着炮声,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好像放下了一个长年的重担,这重担是比“九一八”还早便已经压在我们身上了。同时感到,整

14、个的中国也喘了一口气。一个人在这时是多么幸福:当自己喘一口气的时候,也真实地感到,几有删改)11第(1)段中叙写了作者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怎样的心理活动?(4分)12第(2)段中画线句子“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在文中的深刻含义是什么?(5分)13第(7)段中画线的内容刻画了一个卖瓜农夫的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14这篇文章始终抓住“喘了一口气”来行文,请探究这样写的好处。(6分)西夏墅中学高二语文练习 1. ( ) 2. ( )3.6665. ( ) 6.( ) 7.( )8(1)且今魏氏之卒,近在淮次,一军未测去就,惧有异图。(4分) (2)及辅政,招令出都,将大用之。(3分)

15、(3)及高祖围郢城未下,颖胄遣卫尉席阐文如高祖军。(3分) 9.(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2)诗歌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3)清人姚范评论最后一联“托意深婉”,请作具体分析。(3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2)不愤不启,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行拂乱其所为, ,曾益其所不能。 (4) ,用之如泥沙? (5)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6) ,抱明月而长终。 (苏轼赤壁赋)(7)箫鼓追随春社近, 。 (陆游游山西村)(8)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无欲则刚

16、。 (林则徐题联)11第(1)段中叙写了作者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怎样的心理活动?(4分) 12第(2)段中画线句子“深深地喘了一口气”在文中的深刻含义是什么?(5分) 13第(7)段中画线的内容刻画了一个卖瓜农夫的形象,这个形象在文中有什么作用?(5分) 14这篇文章始终抓住“喘了一口气”来行文,请探究这样写的好处。(6分) 参考答案 2013.3.231D(Ayn / yn ,yng ,sh/zh ; Bl/shui ,p/b ,m ; Cxng ,zhn/chn ,qing/qing;Dji/ji ,o/ni ,w/)2B(A搭配不当。“驱散”与“天气”不能搭配,应去掉“天气”。C成分残缺

17、。“至少”与“左右”任去其一。D语序不当。“继承、学习”应为“学习、继承”)3形成激突波;激突波传动;启动涡轮。【评分建议】4分。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2分,答对3点得4分。5B(腹心:犹言至诚之心,即衷心)6C(说的是夏侯详的人生态度,说的是夏侯详辞不就职,说的是夏侯详谦虚退让。三者均与人物的“多谋善断”无关)7C(“一同来抵抗高祖”表述错误,应为“两人共同响应”)8(1)况且现在北魏军队靠近淮河边驻扎,全军的去留无法预测,恐怕有别的图谋。(“次”“去就”“异图”各1分,语意表达通顺1分。“去就”也可以译为“去向”“行动”等)(2)等到齐明帝辅佐朝廷政务时,招令夏侯详一同出城,准备重用他

18、。(“及辅政”“大用”各1分,语意表达通顺1分) (3)当高祖率军围攻郢城却久攻不克时,颖胄派遣卫尉席阐文到高祖军中去。(“未下”“如”各1分,语意表达通顺1分)【参考译文】夏侯详字叔业,谯郡人。十六岁那年,父亲去世,他为父亲守丧因过度悲哀而损伤身体。在服丧的三年时间里,他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曾有三只脚的麻雀飞来停在小屋的门上,大家都感到非常诧异。三年丧满,刺史殷琰征召他补主簿之职。宋泰始初年,殷琰占据豫州反叛朝廷,宋明帝派遣辅国将军刘勔前去讨伐,双方攻守连月,城内叛军人情危惧,军心动摇离散,殷琰打算向北魏求援。夏侯详劝殷琰说:“我们现在的行动,本意是对皇室表示忠节;如果今天朝廷有人主持,就应

19、该归附朝廷,怎么可以屈身投靠北方异族呢。而且现在北魏军队已接近淮河,全军如果难测去就,怕会有反叛的图谋。现在如果就派使者去表白我们的诚意,他们一定会高兴地接纳,岂止是免除死罪呢。如果不信,请让我充任使者。”殷琰同意派他前去。夏侯详见到刘勔后说:“将军你严围壁垒,矢刃如霜,我们城中守军,实同困兽。军民害怕将军诛杀,都打算投降北魏。我现在之所以出得城来,向您坦露真诚的心意,只是希望将军您能弘浩荡之恩德,降霈然之恩惠,下令解围退兵,那么我们都会相继前来归降了。”刘勔答应了夏侯详的条件。即日殷琰及其部将全都出城投降,全州的百姓得以保全。齐明帝为刺史的时候,对他极为器重。等到齐明帝辅佐朝廷政务时,招令夏

20、侯详一同出城,准备重用他。明帝常常整日整夜跟夏侯详及同乡裴叔业一起谈话, 夏侯详却表现得漫不经心,不予酬答。明帝就问叔业什么原因,叔业将明帝的疑问告诉夏侯详, 夏侯详回答说:“不为福始,不为祸先。”因此明帝有点不悦。夏侯详出为征虏长史、义阳太守。齐建武末年,荆州中兵参军刘山阳事先还在荆州,山阳的副将潘绍欲谋反,夏侯详就假装叫潘绍前来议事,在城门口斩了他,荆州各府因此得以安定。夏侯详迁司州刺史,但他却推辞而不去上任。高祖发兵起义时,夏侯详与萧颖胄协助高祖同创大业。凡是军国大事,颖胄多向夏侯详求教。当高祖率军围攻郢城却久攻不克时,颖胄派遣卫尉席阐文到高祖军中。夏侯详向高祖献计说:“越是处境艰危的壁

21、垒越容易坚守,而想攻取它却很困难;驻兵攻取坚城乃是兵家之大忌。确实应该多加谋划,广泛询问并采纳大家的意见,规定军主以下直至平民百姓,都把他们的见解献上来,尽其所想,择善而从,并且选用能人,不以人废言,不以多罔寡。还需要正确估量自己的实力以及敌人的粮草储备,窥探敌方的军心民情,权衡双方的形势。”高祖表示赞许并采纳了他的计谋。天监二年, 夏侯详上表朝廷,请求辞去官职,高祖颁诏解除他侍中之职,晋升为特进。天监三年迁为湘州刺史。夏侯详善于处理政事,在湘州任职的四年时间里,为老百姓所称颂。湘州城南面临水处有座险峻的山峰,古老的传说说“刺史如果登上此山官职就会被取代”。因此历任的官员都不敢到那儿去。夏侯详

22、却命人在山上建造起亭台楼榭,延请僚属,以表达自己谦虚退让的志向。天监六年, 夏侯详生病去世,时年七十四岁。9(1)这两句通过对“凉风”“夜雨”“寒林”的描写,突出了边地之夜萧瑟、荒寒的特点。(2分)一方面渲染了“夜饮”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全诗奠定了愁苦的情感基调。(2分)(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1分) 表达了诗人因年老及仕途坎坷所生的愤懑之情。(2分) (3)表面上感激皇上派遣他来边城为将的深恩,(1分)实际上表达了他对朝廷的怨愤之情。(2分) 10(1)信誓旦旦 (2)不悱不发 (3)所以动心忍性 (4)奈何取之尽锱铢(5)庄生晓梦迷蝴蝶 (6)挟飞仙以遨游(7)衣冠简朴古风

23、存 (8)壁立千仞11作者的心理活动复杂而有变化:开始半信半疑、怀疑,又充满期待;接着分析推测,又等得不耐烦;最后心里终于踏实。【评分建议】4分。总说1分,分说1点1分。12抗战终于结束了,我们终于胜利了,许多耻辱终于勾销了(长年在肩的重担终于放下了)。【评分建议】5分。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得3分,答对3点得5分。13卖瓜人招呼士兵吃瓜的举动,表现了普通民众对抗战的支持;给作者带来了轻松、爽朗、愉快的心情;预示并象征着一段新的历史即将开始。 【评分建议】5分。前两点各2分,第三点1分。14使立意深刻:不仅写出了作者自己的感受,也道出了中国人民的共同心声。以小见大:选取抗战始末的两个片段,从侧面反映了重大主题(内容)。使结构紧密:“喘了一口气”前后呼应,把文章连成一个整体。便于抒发情感:巧妙地流露了作者深深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抗战的感受。【评分建议】6分。答对1点得2分,答对3点得6分。 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