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课标要求】1.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专题四 文言断句 考向分析“文言断句”就是考查考生对文句内容的诵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因为明辨句读是读懂古文的起点。考生当予以一定的重视。题型分布近年新课标卷
2、文言文阅读中,该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新高考卷沿袭这一考点,题型不变。命题探究高考演练1.(2020 年山东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萧相国何者,沛丰人也。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
3、,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汉十一年,陈豨反,高祖自将,至邯郸。未罢,淮阴侯谋反关中,吕
4、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上已闻淮阴侯诛,使使拜丞相何为召平独吊。召平谓相国曰:“祸自此始矣。愿君让封勿受,悉以家私财佐军,则上心说。”相国从其计,高帝乃大喜。(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相国,益封五千户,令卒五百人一都尉为相国卫。诸君皆贺,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B.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C.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
5、/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D.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解析:“去”是离开的意思,主语为“项王与诸侯”,不能断开,排除 AC 两项。“以何”是“因为萧何”的意思,结合句意内容分析,应与“具得秦图书也”连接。排除 B 项。故选 D。答案:D2.(2020 年海南新高考平行模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故湖州长史苏君,有贤妻杜氏,自君之丧,布衣蔬食。居数岁,提君之孤子,敛其平生文章,走南京,号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生,犹可伸于死。”其父太子太师以告于予
6、,予为集次其文而序之,以著君之大节,与其所以屈伸得失,以深诮世之君子当为国家乐育贤材者,且悲君之不幸。其妻卜以嘉祐元年十月某日,葬君于润州丹徒县义里乡檀山里石门村。又号泣于其父曰:“吾夫屈于人间,犹可伸于地下。”于是杜公及君之子泌,皆以书来,乞铭以葬。君讳舜钦,字子美。君之祖讳易简,以文章有名,官至礼部侍郎。父讳耆,官至工部郎中。君少以父荫补太庙斋郎,调君状貌奇伟,慷慨有大志。少好古,工为文章。所至皆有善政。官于京师,位虽卑,数上疏论朝廷大事,敢道人之所难言。范文正公荐君,召试,得集贤校理。自元昊反,兵出无功,而天下殆于久安,尤困兵事。天子奋然用三四大臣,欲尽革众弊以纾民。于是时,范文正公与今
7、富丞相多所设施,而小人不便。顾人主方信用,思有以撼动,未得其根。以君文正公之所荥阳尉。非所好也,已而锁其厅去。举进士中第,知蒙城县。丁父忧,服除,迁大理评事。荐,而宰相杜公婿也,乃以事中君,坐监进奏院祠神,奏用市故纸钱会客为自盗除名。君名重天下,所会客皆一时贤俊,悉坐贬逐。然后中君者喜曰:“吾一举网尽之矣。”其后三四大臣继罢去,天下事卒不复施为。君携妻子居苏州,买木石作沧浪亭。日益读书,大涵肆于六经。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 天下之士,闻其名而慕,见其所传而喜,往揖其貌而竦,听其论而惊以服,久与其居而不能舍以去也。居数年,复得湖州长史。庆历八
8、年十二月某日,以疾卒于苏州,享年四十有一。初,君得罪时,以奏用钱为盗,无敢辩其冤者。自君卒后,天子感悟,凡所被逐之臣复召用,皆显列于朝。而至今无复为君言者,宜其欲求伸于地下也,宜予述其得罪以死之详,而使后世知其有以也。(取材于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B.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C.时发其愤闷于歌诗/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D.时发其愤闷于歌诗/
9、至其所激/往往惊绝/又喜行草书/皆可爱/故虽其短章醉墨/落笔争为人所传/解析:“于歌诗”是“发其愤闷”的后置状语,即“于歌诗”“发其愤闷”,故“歌”和“诗”之间不能断开,“于歌诗”与“发其愤闷”之间不能断开,排除 AB 两项。“行草书”意思是“写草书”,“草书”是“行”的宾语,故在“书”后面断开,排除 C 项。故选 D。答案:D解题指津几种常见的文言断句方法1.标志断句法(1)对话标志。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断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双引号。如果是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把主语省略。(2)发
10、语词和句首助词标志。如“夫、惟、盖、凡、初、窃、斯、岂、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用于句首,有领起全句的作用,其前自可断句。(3)语气词标志。如“也、矣、乎、哉、与(欤)、耳(尔)、邪(耶)、焉”等常用在句末,其后往往能断句。(4)感叹词标志。如“呜呼、嗟夫、噫、噫嘻、悲夫”等常放在句首,一般可在其前后断开。(5)连词标志。如“以、于、为、而、则”等经常出现在句中,在它们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且后面为一个较长或总领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6)复句中的关联词标志。如“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故”等一般用在句首,
11、在这些关联词前可断开。(7)句首时间词标志。如“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其前往往断开。例:彭端淑的为学(节选):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剖析:这段文字相当典型。选文共有七个句子,用了二十一个标点符号。其中成为断句标志的句末语气词共十一个(“乎”“矣”“也”“焉”“哉”),连词和固定结构共四个(“则”“而”“然则”),代词两个(“之”),句首语气
12、词一个(“岂”)。2.借助句式断句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文言固定结构的种类及形式,只要熟记,即可在断句时成为很好的“帮手”。注意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判断句式、被动句式等。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剖析:这几句是以“者,也”为标志的判断句,借助句式我们就可以轻松断句。此外,还有一些固定结构,详见 P148(五)常见固定句式。3.借助修辞断句古人写文章讲究语言的工整,多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匀称,富有节奏感,四六句多,这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
13、点。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凭借句子的对称、节奏等进行断句。例: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阿房宫 赋)剖析:这几句作者多运用对偶句,每句四字或三字,句式整齐匀称,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就很容易断句。4.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并据此断句。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所以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的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的准确率。此外,古文中有一些常见的倒装结构,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
14、置、状语后置等,在划分句子结构时应加以注意。例: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剖析:这个句子如果断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就错了。因为“犬”不是后一句的主语,而是“坐”的状语,意为“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同时,这里“犬”也是文言语法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这里“犬坐”不能拆开。当然,以上所述的各种断句方法并不是孤立运用的,而应是多管齐下,综合运用,才能奏效。根据以上规律,现把有关断句的方法总结成以下口诀,以供参考:文言文断句口诀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言,对
15、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操千曲,观千剑,断句也要常实践。典题示例(2018 年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鲁芝,字世英,扶风郿人也。世有名德,为西州豪族。父举上计吏,州辟别驾。魏车骑将军郭淮为雍州刺史,深敬重之。举孝廉,除郎中。后拜骑都尉、参军事、行安南太守,迁尚书郎。曹真出督关右,又参大司马军事。真薨,宣帝代焉,乃引芝参骠骑军事,转天水太守。郡邻于蜀,数被侵掠,户口减
16、削,寇盗充斥,芝倾心镇卫,更造城市,数年间旧境悉复。迁广平为郭汜所害,芝襁褓流离。年十七,乃移居雍,耽思坟籍。郡太守。天水夷夏慕德,老幼赴阙献书,乞留芝。魏明帝许焉。曹爽辅政,引为司马。芝屡有谠言嘉谋,爽弗能纳。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 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武帝践阼,转镇东将军,进爵为侯。帝以芝清忠履
17、正,章表十余上,于是征为光禄大夫,位特进,给吏卒,门施行马。羊祜为车骑将军,乃以位让芝,曰:“光禄大夫鲁芝洁身寡欲,和而不同,服事华发,以礼终始,未蒙此选,臣更越之,何以塞天下之望!”上不从。其为人所重如是。泰始九年卒,年八十四。帝为举哀,谥曰贞,赐茔田百亩。(节选自晋书鲁芝传)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芝以年及悬车,告老逊位,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
18、.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剖析:本题属于文言断句,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第一步找到常用语句首的副词“遂、俄而”,前面断开;第二步找到主语“芝、宣帝”,前面断开;第三步,根据结构,转折关系“而”前面断开,根据对仗句式“口不讼直”和“志不苟免”中间断开。答案:C题型对练1.(2018 年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19、。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 为太守陈宠功曹,当职割断,不避豪右。宠风声大行,入为大司农。和帝问曰:“在郡何以为理?”宠顿首谢曰:“臣任功曹王涣以简贤选能,主簿镡显拾遗补阙,臣奉宣诏书而已。”帝大悦,涣由此显名。州举茂才,除温令。县多奸猾,积为人患。涣以方略讨击,悉诛之。境内清夷,商人露宿于道。其有放牛者,辄云以属稚子,终无侵犯。在温三年,迁兖州刺史,绳正部郡,风威大行。后坐考妖言不实论。岁余,征拜侍御史。永元十五年,从驾南巡,还为洛阳令。以平正居身,得宽猛之宜。其冤嫌久讼,历政所不断,法理所难平者,莫不曲尽情诈,压塞群年,病卒
20、。百姓市道莫不咨嗟。男女老壮皆相与赋敛,致奠醊以千数。涣丧西归,道经弘农,民庶皆设盘案于路。吏问其故,咸言平常持米到洛,为卒司所钞,恒亡其半。自王君在事,不见侵枉,故来报恩。其政化怀物如此。民思其德,为立祠安阳疑。又能以谲数发擿奸伏。京师称叹,以为涣有神算。元兴元亭西,每食辄弦歌而荐之。延熹中,桓帝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唯特诏密县存故太傅卓茂庙,洛阳留王涣祠焉。自涣卒后,连诏三公特选洛阳令,皆不称职。永和中,以剧令勃海任峻补之。峻擢用文武吏,皆尽其能,纠剔奸盗,不得旋踵。一岁断狱,不过数十,威风猛于涣,而文理不及之。峻字叔高,终于太山太守。(节选自后汉书王涣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
21、确的一项是()A.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B.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C.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D.王涣字稚子/广汉郪人也/父顺/安定太守/涣少/好侠尚气力/数通剽轻少年/晚而改节/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略举大义/解析:前四个断句相同,四个选项的第一个区别在“涣少好侠”,翻译为“王涣年少时喜好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更为通顺,排
22、除 CD 两项。根据对仗的原则,“敦儒学/习尚书/读律令”形成动宾结构,故选 B。答案:B2.(2018 年新课标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曷若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其对。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沪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以静待之,辨其可具者,不取于民。民图像于庐,而奉之如神,名曰“范公庵”。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他日,众质之,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与百县均赋,纯礼曰:“草湿则生火
23、,何足怪!”但使密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听其家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由是一切以宽处之。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趣买以赎,命释其株连者。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足矣。”曰:“何以戒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徽宗从之。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
24、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颍昌府,提举崇福宫。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卒,年七十六。(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B.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C.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D.纯礼字彝叟/以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
25、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一路/独永安不受令/解析:“以父仲淹荫”的意思是“因为父亲范仲淹的恩荫”,由此可知此处应断句,于是可排除 BC 两项。“永昭陵建”的意思是“永昭陵兴建”,这是一句话,应该断句,所以排除 A 项。故选 D。答案:D误区警示误区 1:词语不清,不懂词义示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左传)误答: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分析:因不明“与”的意义造成错误。一个词除有其本义之外,还有语法意义。示例中的“与肉”的“与”是连词。因此“箪食”和“肉”不能断开。“以与之”中的“与”是动词,当“给予”讲。意为:让他吃完,又给他准备了一箪粮食和肉,放在口袋中送给他。正
26、解: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寘诸橐以与之。误区 2:识记不牢,不晓句式对文言文句子成分的组合方式、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理解不透,掌握不牢。示例: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柳河东集)误答: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分析:文中的“绝湘水”“中济”是两个具有顺承关系的短句,由于不明句式,标成“绝湘水中”,语意大有不同。意为:一天,江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坐小船渡湘江,行到湘江中间,小船被大水冲毁,船上的人都向江边游去。其中一人尽力游泳,也不能像平时游得那样快。正解: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误区 3:知识欠缺,不知名物制度示例: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史记秦始皇本纪)误答: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分析:正确断句还需要了解天文、地理、职官、科举、宗法、称谓、避讳等典章制度和行文习惯。这句话是说,彗星又一次在西方出现,一共经过十六天,而不是说夏太后死于十六日那天。东汉前古人用干支记日,数字和“日”连用,并非说某月某日。意为:彗星又一次在西方出现,一共经过十六天,夏太后就离世了。正解:彗星复见西方十六日/夏太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