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总结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中华文明曲折发展2隋唐时期(581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迁移应用】1阅读“十六国统治者族属表”,根据表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大部分政权由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 十六国政权都在北方地区建立 氐族建立的前秦曾统一过北方地区 各族交融频繁差异缩小、隔阂消失CA B C D【解析】十六国大部分是内迁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故正确;成汉政权是在西南,故错误;4世纪下半叶,前秦曾统一过北方,故正确;各少数民族并立,战争不断并没有导致隔阂消失,故错误。C项符合题意。2学者向达说:“李唐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一
2、切文物亦复不间华夷,兼收并蓄。当时的长安几乎为一国际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之好尚:服饰、饮食、宫室、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及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好之者盖不仅帝王及一二贵戚达官已也。”这反映出当时()唐承隋制,发展创新 仿照士族,崇尚奢靡民族交融,中外交流 开明开放,兼收并蓄CA BCD【解析】材料中“李唐不唯政制多袭前代之旧”,反映出唐承隋制,发展创新,故正确;材料中“长安胡化盛极一时”,反映出当时仿照少数民族,而非士族,故错误;材料中“当时的长安几乎为一国际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反映出当时民族交融
3、,中外交流故正确;材料中“一切文物亦复不间华夷,兼收并蓄”,体现出唐朝开明开放,兼收并蓄,故正确。故C项符合题意。【迁移应用】1在糊名制出现之前的唐代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种“倒歧视”的现象许多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A士族门第不再有吸引力B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C科举制亟待进一步完善D社会舆论决定士族选择B【解析】据材料“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说明科举取士比门荫入仕更有吸引力,进一步说明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故B项正确。2伏尔泰曾这样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谩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如此推崇科举制是因为它()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 有利于选拔优秀政治人才 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人才ABCDC【解析】伏尔泰的意思是指通过考试的人才能进入政府,这样的政府是最好的,科举制以严格的考试选拔人才,依据考生成绩授官,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性,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高素质人才,故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科举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为科研提供人才,故错误。综上所述,故排除A、B、D,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