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卷)湖南省四校2021届高三历史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九)第卷(选择题 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24.春秋时期,“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反映出井田制A导致了土地兼并 B促进了社会的转型C限制了人身自由 D妨碍了生产力发展25.唐朝的孙思邈在千金方自序中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这说明古代中国医学A浸润了传统文化价值观 B注重调适病人的心理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依据 D受封建伦理道德约束26.下表为宋代前期磨勘制度(官员的考绩升
2、迁制度)的发展演变情况,该举措A.主要针对官僚队伍膨胀问题 B.加大了对地方的监察力度C加强了对官员升迁的管理 D旨在调动官员的工作热情27.下表为1750-1790年外国来广东商船数及关税收入统计表。该表反映出当时A闭关锁国政策日渐松弛 B清政府的官方贸易兴盛C广东对外贸易条件优越 D外商对华市场需求增强28.鸦片战争前的广州民夷冲突中,81. 8%的冲突是由夷人肇事引发,每个冲突都有明晰的事由,一般也不会发展为群体性事件。鸦片战争后近10年间,在民夷冲突中,华人无故袭击夷人的事件占87. 5%,事态恶化升级为群体事件的比例达50%。这反映出A中国民众的传统心态受到冲击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
3、开勾结C中国民众的近代民族观念形成 D清政府借民夷冲突维护统治29.美国学者杜威在1919年底谈到辛亥革命时指出,这个失败是“由于政治改革大大领先了思想和精神上的准备;政治革命是形式的和外在的;在名义上的政体革命兑现以前,需要有一场思想革命”。他的观点A指出了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问题 B没有正确认识辛亥革命的意义C体现出“西方中心”的观察视角 D希望中国革命能造就美式政权30.下图是创作于1951年的宣传画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陈永康:农民,水稻栽培专家,50年代华东和全国水稻丰产模范)。该作品反映了A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全面展开 B社会主义建设已初见成效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局部试点 D农村生产
4、关系改造的探索31.下表为1995年对江苏昆山、浙江乐清部分农民职业去向的调查统计(单位:%),由此可知A.农村开始多元化改革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C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D改革开放冲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32关于“私犯”的规定和“伤害法”的第八表,相较于其他表,在十二铜表法中所占的分量大、内容多。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确立了私产神圣的原则 B重视协调公民间关系C捍卫了平民的基本权益 D将刑法置于核心地位33英国对北美地区的出口额,从1740年的87.2万英镑增加到1760年的200万英镑,再到1771年的450万英镑。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大西洋贸易路线的开辟 B北美是英国的殖民地C工业革
5、命提高了生产力 D英国实施航海条例34.以下四项中,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35.下表为1946-2016年间联合国成员国会费缴纳比例(百分比)的变化情况。据表格可以看出A日本已成为政治大国 B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C区域集团化优势明显 D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第卷(非选择题共1 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近代的自由贸易思想反对为了争进出差之正负而重征进口税,在批判了关税壁垒以后,矛头直指清政府阻挠国内商民自由经营的政策。谭嗣同认为,“凡谓
6、以商务、税务取人之国,皆西人旧学也”,反驳“以通商致贫”的观点。梁启超极力称颂司马迁的自由放任思想,指责清政府与民争利。严复用自由贸易理论反对洋务派顽固坚持官督商办,因为保护这类企业的政策阻滞了国内商业的发展。摘编自袁明照、郭丙合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思想材料二 面对英法等国打着自由贸易主义的招牌向分裂、落后的德国倾销商品的严峻局势,李斯特呼吁要建立自己的民族市场,实行关税保护。1841年,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出版后,在德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他的学说立刻为关税同盟工业圈所接受,极大地促进了这一时期的保护关税运动,税率有了明显的上升。1843年棉纱的进口关税率提高了50%,1844年毛纺织
7、品的进口关税率提高了33%,金属、皮革制品的关税率提高了一倍。摘编自邢亮李斯特经济思想与德国工业化(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近代前期自由贸易思想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经济思想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11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19世纪40年代提高关税的背景。(6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前期对待自由贸易的态度与德国不同的原因。(8分)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注:英模人物品质特征的统计数据来自于人民日报的宣传报道用词。许多英模人物具有多种品质特征,故总比例大于100%)据张明师1949-1978:共和国英模人物群体研究从材料中提取相
8、互关联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结合中国现代史知识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二)选考题(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3道历史选考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湖南近代教育改革在民国建立后拉开帷幕。湖南军政府先后设立学务司、教育科,裁撤清末各县劝学所,县署内设第三科掌管全县教育事务。学务司颁布了湖南暂定学制大纲,将全省教育系统分为保育、普通教育、专门教育、实业教育、师范教育、女子教育6大类。各级学校取消读经讲经课,代之以民主自由;课程设置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
9、全面发展;教学上开始摆脱填鸭式的传统方法,重视并实行多元互补的现代教学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力。湖南各级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留学教育均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一摘编自罗慧民国湖南教育改革的历程(1)根据材料,归纳民国时期湖南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时期湖南教育改革的影响。(7分)46. (15分)【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55年,美国宣布计划发射人造卫星。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1958年,美国也发射了自己的卫星,并成立了美国航空航天局。1961年4月,
10、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进入太空,成为了第一个绕地球轨道飞行的人,5月5日,美国宇航员艾伦谢泼德也飞进了太空。1962年底,NASA建立月球着陆计划。1969年,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等搭乘“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苏联方面,四次尝试登月的失败,似乎让美国“赢得”了自卫星发射以来的这场“太空竞赛”。此时,两国开始意识到,合作比竞争更重要,于是一项合作任务开始了让美国最后的阿波罗飞船和苏联的联盟号载人飞船进行对接。1975年7月17日,两架飞船相遇并对接,这次太空“握手”赢得了世界的赞誉。虽然“太空竞赛”是两个超级大国为证明自己航天能力的优势而展开的,但却给世界航天技术留下了灿烂的遗产。摘编自中国数字科
11、技馆美苏的较量:太空竞赛(1)根据材料,概括美苏太空竞赛的主要措施。(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美苏太空竞赛的主要影响。(9分)47.(15分)【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齐白石,1864年生于湖南湘潭,24岁前只是一名深居乡间的木匠,后拜师学习诗文与国画,渐渐为人作肖像养家。38岁时赴西安教画,尽观八大山人、金农等名家作品,于是走上写意画的路径。1919年,他定居北京卖画为生,但当时卖不出价,于是决定不再刻意摆脱画作的民间性,只求自然之趣,也不回避“乡下人”身份,“自创红花墨叶的一派”,以十载之功悟出了“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心得。主张保存国粹的京派
12、画家指斥齐白石“不守古法”,但国画改良派的林风眠和徐悲鸿都盛赞他“用印象主义式的湿润笔调,有强烈的表现意味”。抗战期间,北平沦陷,心情悲愤的齐白石长年闭门谢客,在门前贴出“画不卖与官家”的告白。解放后,他任中央美院名誉教授,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1955年,90高龄的他与14位画家一起,为世界和平大会合作了巨幅国画和平颂。摘编自林素幸齐白石山水画的“非正统”和“现代性”(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齐白石的独特画风形成的背景。(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齐白石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原因。(8分)长郡、雅礼、一中、附中联合编审名校卷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九(全国卷)历史
1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4.D【解析】“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公作则迟,分地则速”反映了人民在耕公田时偷懒,耕私田都很勤奋,意味着井田制下人民的耕作积极性不高,故选D项。25.A【解析】“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说明中国古代医学有人文关怀,而且将这种精神视为“德”,这是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体系的影响造成的,故选A项。26.C【解析】从沿用唐代旧制到设立磨勘院专门负责官员的考课,最终形成磨勘制度,体现了对官员升迁管理的加强,故选C项。磨勘制度针对的是官员的升迁问题,排除A项;磨勘的对象包括“京朝官、幕职州县官”,并不是针对地方,排除B项;升迁制度的规范有利于调动官员的工作热情,但这不是磨勘制度的主要目的
14、,排除D项。27D【解析】根据表格的时代特征,数据反映出的商船数量的增加、关税收入的增加,都不能反映闭关政策松弛、官方贸易兴盛等结论,故选D项。28.A【解析】材料所述的变化,反映出外来侵略冲击了中国民众的心态,“仇洋”“仇外”成为民众普遍化的心理,因此在中外冲突中,挑起事端的常常是华人,且形成群体性事件。29.A【解析】杜威认识到辛亥革命只是单纯的政治变革,思想并没有得到解放,于是指出了当时中国进行思想解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故选A项;杜威的分析角度是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并未分析其意义、目标,排除B、D两项;杜威虽指出中国需要一场思想革命,但并未特指是西式的思想革命,其言论未体现西方中心观
15、,排除C项。30D【解析】据材料可知,1951年陈永康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合作的探索,故选D项。31.D【解析】江苏、浙江地区的农民大部分愿意选择经商、读书,说明农民的观念在发生变化,这是因为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观,希望创造财富和提升知识技能,故选D项。32.B【解析】“私犯”和“伤害法”在十二铜表法中所占的分量大、内容多,说明十二铜表法对公民关系进行了详细规定,故选B项。33.D【解析】英国对北美地区的出口数量从1740年到1771年直线上升,是由于这一时期英国为了争取海上贸易的主动权颁布了航海条例,运往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货物必须用英国船只或者出口国的船只,从而使英国
16、拥有了更多的出口机会,故选D项。34D【解析】根据材料“工人的工资在整个工业生产产生的利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就足以抵偿这点工资;在余下的大部分时间里,工人都是在无偿地为资本家工作”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资本主义对工人剥削、压迫的本质,即深刻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D项符合题意;根据材料“全国选民人数从1831年的49万人上升到1833年的81万人”可知,材料史实体现了英国19世纪30年代,全国选民人数的增长,没有强调英国妇女选举权的问题,A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人民可以打破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打破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可知,体现了卢梭主权在民的主张,而不是社会契约论,B项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
17、日本明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废除等级制,推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等政策”可知,材料史实体现了日本推翻幕府政府之后,实行明治维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没有体现日本确立民主共和制度的内容,C项不符合题意。35.B【解析】材料中“1946 2016年间”即二战后联合国主要成员国会费缴纳比例的升降,反映出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体现了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发展历程,故选B项;当今的日本是经济大国,但不是政治大国,排除A项;区域集团化是经济组织,与“联合国成员国会费”政治组织无关,排除C项;材料是“联合国成员国会费缴纳比例”,并未涉及南北贫富差距的扩大,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41(1)内容:反对加
18、征关税、实行贸易保护;反对官府与民争利;反对凭借特权进行经济垄断,主张自由经营。(7分)积极意义:有利于工商业摆脱封建政府的压迫,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济制度。(4分)(2)德国处于分裂状态,面临着英法商品倾销的冲击;经济学家及德国民众要求的推动;保护德国本土经济的需要。(6分)(3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清政府压制商业发展;中国有统一的国内市场。(8分)42示例论题: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前更加重视英模人物的劳动品质。阐述:劳动品质是英模人物最朴素也是最本质的特征。新中国一穷二白、满目疮痍,在国际上又受到战争威胁和
19、经济封锁。为了尽快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于经济建设中。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经济状况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工人和农民的辛勤劳动。不同行业中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坚持发扬主人翁精神,爱岗敬业,埋头苦干,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劳动的价值,铸造了伟大的劳模精神。这一时期对英模人物劳动品质的肯定,正体现了劳模的劳动特征和对劳动的尊重。论题:高尚的道德品质是英模人物的共同特征。阐述:从道德品质来看,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等三个类目在三个历史时期的变化都很小,说明这三类是英模人物身上具有恒定性的品质特征。而爱好学习这一类目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尤为突出,这是
20、跟政治形势有密切关联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左”倾思想的笼罩下,学习成为了政治立场和政治身份的一个表征符号。英模人物的劳动品质锐减,而政治品质大增,正说明了其政治特征对劳动特征的掩盖和遮蔽。45(1)改革教育行政体制;改革教育分类(学制);革新教育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每点2分,共8分)(2)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有利于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为近代革命活动提供了推力;提升了湖南在全国的地位;为新中国的教育改革打下了基础。(每点2分,任答3点得7分)46(1)发射人造卫星;(3分)实施登陆月球计划。(3分)(2)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3分)促进了航天科技的发展;(3分)促进了人类对宇宙(地球、月球)的了解和探索。(3分)47(1)背景:八大山人等文人画风格(写意画)的影响;地方民俗与乡土情结的浸润(民间性);近代西方绘画风格的传播(现代性);与新派画家的交流学习;齐白石自身的艺术创新追求。(每点2分,答出3点计7分)(2)原因:齐白石出身民间,终生不脱乡野本色;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文人气节;画作自然有趣、通俗直白,符合民众审美;为中国的艺术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每点2分,共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