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测试二(专题二号角,为你长鸣)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共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A编撰(zhun)愤懑(mn)蜷缩(qun)人才济济(j)B箴言(zhn)栖身(q)框架(kung)三缄其口(jin)C悲怆(chung)信笺(qin)昵称(n)强人所难(qing)D蹩脚(bi)宁谧(m)肋骨(l)惴惴不安(zhu)解析:选BA济:j;C.笺:jin;D.肋:l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那年,旱獭很多,打谷场上的麦垛遭了殃,【甲】为了避免再受其害,我同两个舅舅、小姨去捉旱獭。正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时,【乙】每当旱獭刚到洞口,我就忍
2、不住哈哈大笑!反反复复折腾半天,惹得舅舅们也是捧腹大笑!然后旱獭早已逃得不见踪影。响彻山谷的笑声,仿佛还在昨天,却又不是昨天。这个春节,小舅因为腰疾复发,没有回家过年,这些年,因为工作和身体原因,他已很少回家。那个顽皮的少年,曾因夜半时分顶棚中的老鼠打架睡不着觉,抱着家中的肥猫不管三七二十一放进顶棚中,报纸终究承受不住肥猫的体重,肥猫重重地摔了下来,喵呜了几声,逃之夭夭,小舅站在地上开怀大笑。【丙】我寂寞的故乡,是否也在怀念这难忘的时光?(选自寂寞的故乡,有删改)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后B三七二十一C逃之夭夭D寂寞解析:选A然后:用于顺承复句的后一分句的句首,或一
3、段的开头,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有的跟前一分句的“先”、“首先”相呼应;这里应是转折关系,可用“然而”;三七二十一:“三七二十一”是珠算乘法口诀,在其前面加上“不管”,即“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含有不管好歹,吉凶为何,先干一干,试一试,碰一碰的意思。逃之夭夭:本意是形容桃花茂盛艳丽。后借用“逃之夭夭”表示逃跑,是诙谐的说法。寂寞:指无法与人沟通或无法通过沟通来获得满足。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甲】B【乙】C【丙】解析:选BB项,“感叹号”应改为“逗号”。4下列对史记有关常识的叙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
4、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不仅成为一部历史著作,同时也成为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对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B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继承了“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传统,即使是一些大人物,到了他的笔下,也被拂去神圣灵异的光环,还之以普通人的本来面目。C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历史散文的三个里程碑,史记和左传、资治通鉴的体例都不同,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二十四史”是指清代乾隆年间编定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前四史”
5、是其中的前四部史书,即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解析:选D晋书应为史记。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5分)世界上四大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阿拉伯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都有悠久丰富的学术传统。时至今日,唯有中国的学术理论思想保存得最为完整,这与中国的学者有很大关系。学术思想之在一国,犹人之精神也。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想象,则其形传也。(梁启超)学术思想的兴替实系吾民族精神上生死一大事者。(陈寅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明代思想家顾炎武)从以上四位学者的话来
6、看,中国的学者具有哪两个特点?请简要概括。答案:中国学者重视学术思想的传承;中国学者有一种强烈的面向社会的学术责任感。二、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桑吉此时正站在望得见小学校、望得见小学校操场和红旗的山丘上,对着水汽芬芳的空气,学着老师的口吻:“桑吉!”然后,他笑起来:“对不起,老师,桑吉逃学了!”此时,桑吉越过了丘冈,往南边的山坡下去几步,山坡下朝阳处的小学校和乡镇上那些房屋就从他眼前消失了。他开始顺着山坡向下奔跑。他奔跑,像草原上的很多孩子一样,并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奔跑,而是为了让柔软的风扑面而来,为了让自己像一只活力四射的小野兽一样跑得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春天里,
7、草坡在脚底下已经变得松软了,有弹性了。很像是地震后,他们转移到省城去借读时,那所学校里的塑胶跑道。脚下出现了一道半米多高的土坎,桑吉轻松地跳下去了。那道坎是牦牛们磨角时挑出来的。他跳过一丛丛只有光秃秃的坚硬枝干的雪层杜鹃,再过几天,它们就会绽放新芽,再有个月,它们就会开出细密的紫色花朵。挨着杜鹃花丛是一小片残雪,他听见那片残雪的硬壳在脚下破碎了。然后,天空在眼前旋转,那是他在雪上滑倒了。他仰身倒下,听到身体内部的东西震荡的声音。他笑了起来,学着同学们的声音,说:“老师,桑吉逃学了。”老师不相信。桑吉是最爱学习的学生,桑吉还是成绩最好的学生。老师说:“他是不是病了?”“老师,桑吉听说学校今年不放
8、虫草假,就偷跑回家了。”本来,草原上的学校,每年五月都是要放虫草假的。挖虫草的季节,是草原上的人们每年收获最丰厚的季节。按惯例,学校都要放两周的虫草假,让学生们回家去帮忙。如今,退牧还草了,保护生态了,搬到定居点的牧民们没那么多地方放牧了。一家人的柴米油盐钱、向寺院作供养的钱、添置新衣裳和新家具的钱、供长大的孩子到远方上学的钱、看病的钱,都指望着这短暂的虫草季了。桑吉的姐姐在省城上中学。父亲和母亲都怨姐姐把太多的钱花在打扮上了。而桑吉在城里的学校借读过,他知道,姐姐那些花费都是必需的。她要穿裙子,还要穿裤子。穿裙子和穿裤子还要搭配不同的鞋,皮的鞋、布的鞋、塑料的鞋。桑吉说:“今年虫草假的时候,
9、我要挣两千元。一千元寄给姐姐,一千元给奶奶看医生!”所以,他就打定主意逃学了。奔跑中,他重重地摔倒在一摊残雪上,仰身倒地时,胸腔中的器官都振荡了,脑子就像篮球架上的钢圈被敲击过后一样,嗡嗡作响。桑吉庆幸的是,他没有咬着自己的舌头。然后,他侧过身,让脸贴着冰凉的雪,这样能让痛楚和脑子里嗡嗡的蜂鸣声平复下来。这时,他看见了这一年的第一只虫草!桑吉一直匍匐在草地上,他的一双膝盖很快就被苏醒的冻土打湿了。他的眼睛为了寻找这短而细小的虫草芽都流出了泪水。一些把巢筑在枯草窠下的云雀被他惊飞起来,不高兴地在他头顶上忽上忽下,喳喳叫唤。和其他飞鸟比起来,云雀飞翔的姿态有些可笑。直上直下,像是块石子、一团泥巴,
10、被抛起又落下,落下又抛起。桑吉站起身,双臂向后,像翅膀一样张开。他用这种姿势冲下了山坡。他做盘旋的姿态,他做俯冲的姿态。他这样子的意思是对着向他发出抗议声的云雀说,为什么不用这样漂亮的姿态飞翔?云雀不理会他,又落回到草窠中,蓬松着羽毛,吸收太阳的暖意。在这些云雀看来,这个小野兽一样的孩子同样也是可笑的,他做着飞翔的姿态,却永远只能在地上吃力地奔跑,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像一只笨拙的旱獭。(节选自阿来三只虫草,有删改)6文章第段的描写,表现了桑吉怎样的心理?(4分)答案:桑吉逃学去挖虫草,他的心理是矛盾的:既为能帮助家人而感到欣慰,又觉得对不起老师,有些无奈和歉疚。7分析小说第段作用。(6分)答案
11、:补充说明桑吉逃学的原因,使情节更完整;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体现桑吉聪明懂事、敢于承担家庭困难的特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启发读者思考人、自然、社会三者的关系,丰富小说的主题。8有人认为,描写云雀的文字是小说的赘笔。谈谈你的看法。(4分)答案:示例一:看似赘笔,实则蕴含深意。一是对比映衬,用云雀直上直下的简单姿态衬托桑吉敢于迎接生活挑战、勇于抗争的少年风貌;二是淡化对现实描写的沉重,增添了小说空灵的感觉,增加了表达的张力。示例二:的确是赘笔。与主题表现无关,插入突兀,给人不自然的感觉;使文章结构松散,有画蛇添足之嫌。9联系全文,探究小说的主旨。(6分)答案:通过塑造身处经济拮据的家庭,但
12、聪明懂事、勇于担当、坚忍顽强的桑吉形象,抒发藏区孩子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借助桑吉纯真、机智、好奇的视角,描绘了藏区春天的新奇与鲜活,把大自然的神奇与儿童的纯真善良融合在一起,启发人们思考自然与生命的关系;在万物苏醒的春天,好学的孩子却不得不逃学挖虫草以接济家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贫困对教育的影响;保护环境就得退牧还草,想要生活好还得挖虫草:引导读者探究如何解决生态保护与追求发展之间的矛盾。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14分)上丞相留忠斋书(节选)宋谢枋得七月吉日,门生衰绖谢枋得谨斋沐裁书百拜,托友人吴直夫献于内相尚书大丞相国公忠斋
13、先生钧座:惟天下之仁人能知天下之仁人,惟天下之义士能知天下之义士。贤者不相知多矣,能灼见三俊之心者,必圣人也。某自壬戌以后,小夫竿牍不至门墙者二十七年,孰不以为简?先生曰:“斯人也,非简我也,必爱我也。”今天下能知某之心者,孰有过于先生乎?事有当言而不言,则非所以待知己,某敢不避诛斥而僭言之。君子之所为,必非众人之所识。汤可就,桀亦可就,必道义如伊尹者能之,伯夷柳下惠不能也,佛肸召可往,公山弗扰召可往,必圣神如孔子者能之,曾颜闵不能也。传曰:“人各有能有不能。”先生之所能,某自知某必不能矣。某江南一愚儒耳,自景定甲子以虚言贾实祸,天下号为风汉,先生之所知也。昔岁程御史将旨招贤,亦在物色中,既披
14、肝沥胆以谢之矣。朋友自大都来,乃谓先生以贱姓名荐,朝廷过听,遂烦旌招。某乃丙辰礼闱一老门生也,先生误以忠实二字褒之。入仕二十一年,居官不满八月,断不敢枉道随人,以辱大君子知人之明。今年六十三矣,学辟谷养气已二十载,所欠惟一死耳,岂复有他志?自先生过举之后,求得道高人者物色之,求好秀才者物色之,求艺术过人者物色之,奔走逃遁,不胜其苦。今朝廷欲根寻好人,不亏面皮正当底人,某决不敢当此选。先生若以三十年老门生不悖负师门为念,特赐仁言,为某陈情,使江浙行省参政管公愿移关诸道、路、县及道录司,不得纵容南人贪酷吏多开骗局,胁取银钞,重伤国体,大失人心。俾某与太平草木同沾圣朝之雨露,生称善士,死表于道曰“宋
15、处士谢某之墓”,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感恩报德,天实临之。司马子长有言:“人莫不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先民广其说曰:“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先生亦可以察某之心矣!干冒钧严,不胜恐惧战栗之至!【注】留忠斋:留梦炎,号忠斋,南宋末年人,中进士,恭帝时官至左丞相,宋朝灭亡,降元,又做了大官。谢枋得:字君直,号叠山,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以身殉国。三俊:一般指微子、箕子、比干三人。风汉:疯汉。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夫竿牍不至门墙者二十七年竿牍:书札B非简我也,必爱我也 简:选择C以虚言贾实祸 贾:买,引申为招惹D俾
16、某与太平草木同沾圣朝之雨露俾:使解析:选B简:怠慢。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谢枋得用语谨慎,比如首段先说“先生您最懂得我的,事情应该说而不说那不是用来对待知己的”,然后再开始阐述理由,这种写法让老师也能从感情上接受。B作者将拒聘的理由说得非常动情,与有情有理有据的李密的陈情表有异曲同工之妙。C文如其人,这封信写得恳挚、刚强、沉痛,很好地表现了作者坚守气节、宁死不屈的高尚人格,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谢枋得对留忠斋的极度鄙视和不满。D留梦炎十分器重谢枋得,所以举荐他,谢枋得坚决拒绝,作者由于当时环境所迫,有些话没法直接说,所以作者的本意与字面意思未必一致,或反话正
17、说,或言在此而意在彼。解析:选C“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谢枋得对留忠斋的极度鄙视和不满”不符合原文内容。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昔岁程御史将旨招贤,亦在物色中,既披肝沥胆以谢之矣。(4分)(2)入仕二十一年,居官不满八月,断不敢枉道随人,以辱大君子知人之明。(4分)答案:(1)前几年程御史拿着皇上的诏书招纳贤才,(我)也在考察对象之列,(当时)已经诚恳地谢绝了。(2)(我)进入仕途二十一年了,实际任职不足八个月,我绝对不敢违背道义随从别人,从而使您知人之明的名声受到辱没。【参考译文】七月的某一天,学生我斋戒沐浴后(因为母亲去世)穿着丧服恭恭敬敬地给您修书写信,委托友人吴直
18、夫献给内相尚书大丞相国公忠斋先生:只有天下的仁人能理解天下的仁人,只有天下的义士才能懂得天下的义士。贤明的人很多未必志向相同的,能够洞见三位有才德人(一般指微子、箕子、比干三人)心思的人,一定是圣人吧。我自从壬戌年之后,书礼不到夫子之门已经二十七年了,谁不认为我是怠慢失礼呀?先生您说:“这个人啊,不是怠慢我,一定是爱我啊。”现在天下能懂得我心的人,有谁能比得过先生您呢?事情应该说而不说,那不是用来对待知己的,(那么)我就大胆地不回避加罪斥责而逾越本分地来说一说吧。君子的所作所为,一定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可以到商汤(圣君)那里去(就职),也可以到夏桀(暴君)那里去(就职),一定是像伊尹那样有道义
19、的人能够做到,像伯夷、柳下惠等人也未必能做到;佛肸召唤了他可以去,公山弗扰召唤了也可以去,一定是像孔子这样的圣人能够做到,至于曾参、颜回、闵损等人都不能做到。左传中说:“一个人各有能做到的事情和不能做到的事情。”先生您所能做到的,我自知我做不到啊。我不过是江南一个迂腐的读书人罢了,自从景定元年因为推想之言招惹灾祸,天下人都称我为疯汉,这是先生您所知道的。前几年程御史持着皇帝的圣旨招纳贤才,我也在被察访的对象之中,我已经很诚恳地表示谢绝了。有朋友从大都过来,说先生您推荐了我,朝廷也错误地听信了您,于是烦劳您以朝廷名义来招纳我。我不过是您的在宋理宗宝祐四年通过礼部考试考中的一个老门生而已,先生您错
20、误地用“忠实”二字来褒奖我。(我)进入仕途二十一年了,实际任职不足八个月,我绝对不敢违背道义随从他人,来使您知人之明的名声受到辱没。我今年六十三岁了,学习不吃饭坐定的功夫已经二十年了,(现在)所欠的只有一死罢了,难道还有其他想法吗?自从先生错误的举荐之后,(朝廷)四处寻找得道的高人、好秀才和艺术过人者,(他们)奔走逃跑,不堪其苦。现在朝廷想要仔细认真地寻找好人,寻找不丢脸、操守正派的人,我不敢当选在这些人之中。先生如果顾念我是您三十年的老门生并且从不违背辜负师门的份上,就特地替我说好话、为我开脱为我说情吧,让江浙行省参政管公移交公文给各道、各路、县及道录司官衙,不得放纵南方投降新朝的官吏中的贪
21、官做坏事,逼迫夺取银钱纸币,严重地伤害法律,失去民心,使我与太平世道的花草树木一同沾得圣朝的恩惠。活的时候做个善士,死后上表记(碑)于神道,上写“宋处士谢某之墓”,(这样)我即使死了之后还是如同活着一样,我对您感恩戴德,指天为证。司马迁说:“人都有一死的,有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死比鸿毛还轻。”古人推广此说:“激昂慷慨地去死容易,心中平静地去死更难。”先生也可以由我引用之古语了解我的决心了。我冒犯了您的尊严,内心不禁害怕到了极点。(二)(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4题。(11分)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唐王建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语笑侍儿知礼
22、数,吟哦野客任狂疏。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13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_。首联中“_”一词点出了李将军的地位。(5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题目的意思是,早秋时节到龙武李将军书斋拜访他,“过”的意思为“拜访”。首联的意思是,蝉声从树梢传来,深巷中的红漆大门前如此的冷清,好像主人在闲居之中。“朱门”指贵族豪富之家,这一词点出了李将军的地位。答案:造访朱门14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时,应先明确人物描写手法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然后结合相关诗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这首诗通过直接描
23、写和侧面烘托两种手法,塑造了一位情趣高雅、知礼有涵养、洒脱豪放、心怀远大理想和追求的将军形象。诗歌首联描写了李将军宅院的外部环境,“蝉声”“秋巷”“冷静”渲染了清幽宁谧的氛围,从而烘托出宅院主人的闲适高雅;颔联描写室内家居布置,“数茎竹”“一架书”表现了室主人的高雅意趣;而颈联第一句描写有礼节的侍从,是为了衬托李将军的知礼有涵养。这些诗句都属于侧面描写。最后三句则是对李将军的直接描写,“吟哦”“任狂疏”这些动作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洒脱豪放,“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写出了李将军的远大理想和追求。答案: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薰一架书”,分别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
24、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运用衬托,用“侍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三)古诗文默写。(8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长太息以掩涕兮,_。(屈原离骚)(2)惟草木之零落兮,_。(屈原离骚)(3)_,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4)呜呼!死生,_。(文天祥指南录后序)(5)亦以明死生之大,_。(张溥五人墓碑记)(6)子曰:“_,夕死可矣。”(论语)(7)_,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1)哀民生之多艰(2)恐美人之迟暮(3)扈江离与辟芷兮(4)昼夜事也(5)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6)朝闻道(7)乱石穿空一时多少豪杰四、作文(50分)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围墙,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刻的文化背景。近日,有媒体报道,今后新建住宅原则上将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围墙,以解决交通路网布局问题,促进土地节约利用。这则报道,顿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激起了大范围、多角度的讨论。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注意:明确观点,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立意指导:本材料取于社会生活,写作时只要针对材料的中心内容立论、阐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