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许昌县一高高三第十六次考试 历史试卷 命题人:毛艳芳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4“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或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 ) 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 B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走向崩溃 C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 D春秋时期礼乐制度逐步走向崩溃25. 明朝诗人周灿在盛泽一诗中写道:“吴越分歧处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人家勤耕作,机杼彻黄昏。”这反映出当时农村
2、( ) A农业商品生产已相当发达 B妇女成为小农经济的支柱 C小农家庭生产呈现多样化 D耕织结合是主要经营方式26. 李贽在史纲评要中说:“(李斯建议焚书的上书)大是英雄之言,然下手太毒矣。当战国横议之后,势必至此。自是儒生千古一劫,埋怨不得李丞相、秦始皇也。”下列对此信息的解读,与李贽本意相符的是( ) A.儒家思想并非万世不变之理 B.统治者实施新政必须要坚决 C.政治统一必然要求思想统一 D.专制集权是历史的必然趋势27. .1861年,由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的中文报纸上海新报在其创刊号上发布启事:“开店铺者,每以货物不销,费用多金刷印招贴,一经风雨吹残,或被闲人扯坏,即属无用似不如叙明大
3、略,印入此报,所费固属无多,传阅更觉周密。”这说明外资报刊促进了中国:( ) A.商品市场扩大 B.大众传媒的发展 C.商业广告的制作 D.推销技术革新28. 孙中山在1923年提出:“人民有县自治以为凭借,则进而参与国事,可以绰绰然有余裕。与分子构成团体之学理,乃不相违。苟不如是,则人民失其参与国事之根据,无怪国事操纵于武人及官僚之手”孙中山认为民主政治推行的关键是( ) A.实行地方自治 B.分阶段逐步展开 C.直接参与国事 D.保障人民的权利291950年,对苏南1772个乡的统计显示:“资本家在农村中占有的土地占土地总数的1.14%,其中以无锡、吴江、上海、川沙等县为多,资本家占有土地
4、总数的2%-5%以上占苏南总人口0.72%的工商业资本家,占有苏南地区1.07%的土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近现代中国阶级构成具有复杂性 B民族资本家均由地主演变而来 C. 土改与工商业改造须同时进行 D完成民主革命是当时的主要任务30.1960年,中缅两国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关于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之间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中缅边界条约是新中国与亚洲邻国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为今后解决类似问题树立了良好范例。这表明( ) A.中国开始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C.中国与邻为善,首次打开了与亚洲国家
5、友好交往的大门 D.中国开始重视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31希腊智者克里底亚提出:“当人们还不会安排生活,只象野兽一样听任暴力的支配之时,当善无善报、恶无恶报之时,我想人们才诉诸惩罚性法律,使公正的裁判主宰一切,抑止暴力并给罪犯以惩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 B . 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 C .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 D. 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32 .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道:“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
6、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作者的主旨最准确的理解是( ) A. 作者强调必须建立集权有效的中央政府 B. 作者强调议会中心才能体现人民主权 C 作者主张总统权力必须受到国会的制约 D. 作者肯定美国联邦制共和制33.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针对过去过分注重需求而忽视供给的政策倾向,强调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来解决经济发展停滞的问题,这一理论的实践有利于( ) A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需求 B扩大工程建设,增加就业 C降低企业税率,刺激投资与生产的积极性 D扩大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增长34. 关于巴黎公社,法国历史学家艾尔朗热不无幽默地说:“公社委员会的大部分成员,如果想到有朝一日人家会说
7、他们想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一定会大吃一惊的。”巴黎公社被视为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在现代社会的第一次大暴发,但在公社委员会的70多名委员中,只有一人公开宣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作者认为() A巴黎公社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产物 B巴黎公社受马克思主义影响 C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 D巴黎公社是工业革命的必然结果35.“(我们)决心以根本利益的融合替代各民族间古老的对抗,用创建一个经济共同体的方式,为在长期以来被血腥的冲突分割的各族之间建立一个广泛而自主的共同体打下根基,并为建设能够指出未来各族共同命运的具体机构奠定基础。”材料的核心思想是( ) A.创建经济共同体 B .以经济合作来消除冲突 C.谋求和平与
8、发展 D .淡化根本利益,解决民族矛盾二:材料题(两个小题,40题25分,41题12分,共37分)40.(25分)反腐倡廉,提高政府官员的行政能力和效率,是古今中外政治史的一个重大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材料一依照传统理论,从政之道首先要有良好的人格和品性,一个从政者应该是一个有德行、有责任心的人,这样的人居于官位,一方面能保证更大程度地发挥权力的正面效能,防止权力异化,另一方面,在“上行下效”的原理下,好的官德会形成良好的官风,好的官风又会带动形成好的社会风气,如果民众都能自觉效法官员的道德行为,天下之治便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所谓“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所以,儒家
9、一贯秉持“有治人,无治法”的观点,主张“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教重于言教,这一观点为后代执政者所普遍接受。 孙季萍冯勇中国传统官僚政治中的权力制约机制材料二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虽然它仍然规定“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但它首先要求“上自朝廷,下至臣庶,均守钦宪法,以期永远率循,罔有逾越”;其次规定不经议院议决,君主就不能颁布法律,“已定之法律,非交议院协赞”,君主也无权“以命令更改废止”。这种一切权力都是法律监督对象的宪政观念的诞生、传播和逐步被接受是法律监督近代化的最大成就。 在传统的监督体制中,监察机构独立承担着整饬吏治的职责
10、。近代逐步确立了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审计监督等各种法律监督于一体的综合监督体制和分权制衡的法律监督原则。随着报纸、电台等新式传媒工具的出现和“庶政公诸舆论”等立宪指导思想的公布,“庶人不议”的禁令解除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专制出现了松动,人们第一次可以合法地指陈时政,议论国事。同时“党禁”的解除使得政党政治第一次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这些新生事物为中国法律监督体制注入了新的活力。 摘编自刘双舟简析我国法律监督体制的近代化材料三自1938年8月到1943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先后制定了惩治贪污暂行条例、惩治贪污条例等有关廉政建设的法规,在1943年2月召开的西北局高干会议上,边区政府对王震等22名克己
11、奉公,功绩卓著的干部以隆重的表彰和奖励,毛泽东逐一为每份奖状题字,使受奖者感到莫大的光荣。同一次会议上,王华亭等6人因违法乱纪受到开除党籍或严重警告处分。 建党85周年特稿:五个案例见证党的反腐之路(1)依据材料一说明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下的为官和施政之道。(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中国监察制度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原因。(1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指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廉政措施有何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7分)41.(12分)文明的交流,促进了人类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81年,西方史学界“泰斗”、德国史学家兰克出版了世界史一书,这是一部典型的以
12、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史著作。此书风行一时,影响甚广1917年,德国出版了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该书试图打破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史体系,创立新的宏观世界史的编纂体例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史学界出现用全球观点研究和撰写世界史的热潮,巴勒克拉夫的当代史论纲、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巴特菲尔德论中国史与世界史等书基本摆脱欧洲(欧美)中心论的旧框架。7080年代,从总体上说,西方世界历史编写已进入整体历史或全球文明史时代。 ( 据张广智等现代西方史学)据材料,概括1920世纪西方学者历史观的重大变化(3分),任选材料中的一个时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时代对史观的影响(9分)。三:选做题(请从下面所给的
13、45,46,47,48四道题中选一题作答,共15分,答题时请写出所选的题号)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朱元璋政权自至正二十七年十月发动北伐,迅速取得胜利,不足两年时间,中原、华北、西北等大片地区,均为明军占据。但是随着明军战线不断延伸,补给线日益拉长。洪武四年二月,大同卫都指挥使上书称:“大同地边沙漠,元季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等乱兵杀掠,城市空虚,土地荒残,累年租税不入。军士粮饷欲于山东转运,则道里险远,民力艰难。”,正是基于这种状况,山西行省提出采用开中法。开中法是指政府召盐商赴指定地点上纳粮草,再根据其上纳地点及数量,酬之以相应的官盐。这里的“
14、中”有着认购的含意,政府开示纳粮地点与所酬盐数,出榜召商,称之为“开中”;盐商接受政府条件,自报纳粮数量,称之为“报中”。 洪武朝全国开中法实施情况表时间奏请单位纳粮仓中纳则例洪武三年山西行省大同每引米l石洪武四年中书省延安、宁夏等每引米7斗洪武八年产西砖耀桂林每引米2石3斗洪武十九年云南布政使金齿每引米1斗洪武二十年户部毕节(贵州)每引米3斗洪武二十二年北平行都指挥使大宁每引米5斗洪武二十九年户部桂林每引米1石 摘编自孙晋浩开中法的实施及其影响(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开中法实施的背景和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开中法的作用。(6分)46.(15分)【近代杜会的民主思想与
15、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832年经英王批准实施的选举改革法着重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重新分配议会议员的席位,二是降低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扩大选民队伍。该法实施后,城市和乡村共新增选民约20万人,比改革前选民人数增加45左右。1867年的改革进一步降低了选民资格,重新调整了某些议席的分配,使一些工人贵族拥有了选举权。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男性公民从21岁起,妇女从30岁起,享有普选权,此外还降低了居住资格及收入限制,同时还建立了平等的选举区,但仍规定了部分人可以享有复票权。1926年选民居住资格由6个月减为3个月。1928年妇女取得了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1948年的
16、人民代表选举法废除了营业处所、伦敦市和大学选区的“复票制”,实行“一人一票、一票一价”的平等选举权制。1969年的人民代表选举法规定,凡年满18岁的公民,依法均享有选举权。 摘自刘建飞等英国议会(1)根据材料,概述20世纪英国选举制度变革的主要特点。(9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20世纪英国选举制度变革的看法。(6分)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1年7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确定首先南进。对此,美国立即作出反应,冻结日本在美资产,并对日禁运石油等战略物资,英、荷与美采取一致行动,日本也冻结了美、英在中国沦陷区的资产,作为反制裁。
17、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材料二:1951年9月48日,与日媾和会议议在旧金山召开,总共有52个阅家参加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未被邀请参加会议。9月8日、举行和约签字仪式,49个国家(包括日本)在和约上签字。苏、波、捷拒绝签字。5小时后艾奇逊(美)和吉田茂(日)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了美日安全条约,旧金山媾和与日美“安保”体制将日本纳入了美国在远东的所谓“集体保护”与“安全保障一的轨道,使日本重整军备,并参加到美国的反共军事体制中去,成为美国的亚洲军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自国际关系史第8卷(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前
18、和战后对日本的政策有什么重大变化?并说明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日本政策分别造成怎样的影响?(7分)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陈云作为国务院副总理和财经委员会主任,在编制“一五”计划中,没有照搬外国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兼顾各方面的比例关系。在执行“一五计划中,对两次小冒进及时地进行了调整。他在总结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1957年系统地提出了关于综合平衡、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思想。这一时期,他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出了从低级形式到高级形式稳步前进的一系
19、列政策观点,把马克思对资产阶级进行赎买的设想变成了现实。他在总结社会主义改造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于1956年提出了以建设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为目的,以“三个主体、三个补充”(三主三辅)为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新构想,即国家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个体经营为补充;计划生产为主体,自由生产为补充;国家市场为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综合平衡论和主辅关系论的系统提出,标志着陈云经济思想的基本形成。这个时期,在对外经济关系上,他提出了充分利用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同时坚持自力更生为主的思想。在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上,他强调经济工作者一定要有坚强的政治观点和群众观点,反对脱离政治、脱离群众的倾向。在经济建设与
20、人口的关系上,他积极支持和倡导节制生育、减缓人口增长速度的主张。 (1) 依据材料,概括陈云的经济思想。(9分) (2)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陈云经济思想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影响。(6分)许昌县一高高三第十六次考试 历史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428 CDCDA 2933 ABDDC 3435 AB 40.(25分)(1)强调官员的个人道德品质;以道德品质引导百姓向善;主张人治,忽视法治。(6分)(2)变化:一切权力包括君权都要受到法律监督和限制;监察机构不再独立承担法律监督职责,形成综合监督体制;出现了舆论监督和政党监督等全新的监督方式。 原因:列强侵略,民
21、族危机严重,统治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西方民主、法制思想的传播;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的推动。(6分.任意三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3) 历史意义:提高了党的威信;赢得了群众拥护支持;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6分。任意三点即可。) 现实意义:廉政建设的经验对今天反腐倡廉有指导和借鉴意义。(1分)41.(12分) 变化:从西方中心论到全球史观(或整体史观)(3分)。影响:答案一:19世纪,欧洲已完成工业革命,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分);西欧主要国家已实行代议制民主(3分);科学技术、思想文化成就巨大(3分)。(若只
22、答出“西方的强势地位促成了西方中心论的形成”可给2分)。答案二: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世界联系为一个整体,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分);“一战”和十月革命削弱了欧洲列强(或欧洲开始没落)(3分);世界各地区文化在激烈碰撞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3分),促使有的史学家开始从全球角度米认识人类历史。答案三:20世纪50年代以米,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渐明显(3分);世界格局发生从美苏两强对峙到多极化的重要变化(或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崛起)(3分);各国、各地区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或民主平等的观念、文明没有优劣之分的观念进一步传播并得到认可)(3分),促使更多的史学家接受全球史观。45.(1)背景
23、:边疆地区战事频繁;当地经济凋敝不能满足军事战争需要。(4分) 特点:主要在边疆地区;以军事需要为主(统一战争和充实边储,巩固国防需要);中纳以实物(米)为主;以盐商为主体;(5分)(2)作用:保证边疆地区的军需供给,巩固边防;减轻了百姓负担;促进商业、农业和边疆地区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有利于盐商群体的壮大。(6分,任答3点即可)46.(1)特点:男性和女性取得普选权的年龄由不一致到完全一致;由降低居住资格及收入限制,到取消居住和收入限制;由部分人享有复票权到取消复票权,基本上实现了选举的公平公正。(9分) (2)看法:妇女逐步取得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实现了男女平等;最终确立起自由、
24、平等和普遍的选举制度。(6分)47.(1)变化:从制裁日本到保护扶植日本。(4分) 原因:战前,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严重威胁美国的利益;战后,亚洲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中国革命的胜利。(4分)(2)战前: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日本“先发制人”,从事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3分) 战后:改变了亚太格局,美日开始结盟;助长了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加剧了亚太局势的紧张。(4分)48(1)经济思想:综合平衡、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稳步推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建设三主三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充分利用外援并坚持自力更生;主义经济建设和人口增长关系的协调。(9分)(2)影响:推动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就;推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有利于党在八形成正确的方针;文革结束后,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指导作用。(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