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通关大全 考点33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5719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通关大全 考点33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通关大全 考点33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通关大全 考点33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通关大全 考点33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通关大全 考点33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通关大全 考点33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通关大全 考点33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通关大全 考点33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通关大全 考点33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通关大全 考点33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23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点通关大全 考点33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所谓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描绘的内容,把握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分析其深层内涵及社会意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对作者对诗歌中的景物、人物、事件等的态度进行评价,包括对作者在诗歌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价。综观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可知,高考对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古代诗歌内容、主旨的评价,如2017年高考天津卷第14题的第(2)小题“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二是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评价,如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第15题“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三是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高考对本考点的考

2、查形式主要有:1判断式。如诗(词)中的某词(某句、某联)表达(蕴含、寄托)了什么思想感情等。2分析式。即在明确诗歌的感情特点的前提下,要求考生结合诗歌中的形象或表达技巧进行分析。3评价式。就是要求考生针对某人对某诗(词)的评价进行分析评判。考生在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时,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含意,要立足于对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赏析,善于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揣摩思考,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在鉴赏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时,考生须注意理解要全面,评价要全面、准确、客观,不要犯片面性或绝对化的错误。预计2019年高考对该部分的考查会有所加强,考生应引起重视。考向一 诗歌的思想感情1阅读下

3、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卜算子【清】吴兰修园绿万重,月不下地,夜凉独起,冰心悄然。惜无闲人同踏深翠也。辄倚横竹写之。时甲戌七月十三夜绿翦一窗烟,夜漏知何许?碧月濛濛不到门,竹露听如雨。独自出篱根,树影拖鞋去。一点萤灯隔水青,蛩作秋僧语。前人评价本词蕴含的情感是“孤独而不哀伤”,请结合全词的内容简要分析。【答案】词中通过主人公的行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令人神往的秋夜园林图:主人公夜半醒来,看到窗外绿雾如烟,皓月当空,听到露滴之声,于是披衣走到庭院之中,看到斑驳的树影、闪烁的萤火虫,听到犹如秋夜孤灯下僧人诵读经文之语的蟋蟀的叫声。整个画面清新明丽,似淡而浓,虽然表现了主人公孤单的处境,但孤寂之中透

4、露出来的是主人公恬适宁静的心境,表达的是主人公在这宁静之中得到的愉悦之情,所以说词中的情感是“孤独而不哀伤”。 学科#网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望江南【宋】李纲江上雪,独立钓渔翁。箬笠但闻冰散响,蓑衣时振玉花空。图画若为工。云水暮,归去远烟中。茅舍竹篱依小屿,缩鳊圆鲫入轻笼。欢笑有儿童。 (选自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五)【注】玉花:喻雪花。下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联系诗句简要谈谈。【答案】下阕表现了诗人对渔翁简朴而自在生活的倾慕之情。“云水暮,归去远烟中”渲染环境的高远空旷,暗示渔翁生活的闲适自在;“茅舍竹篱依小屿”描写渔翁生活的简朴与环境的清幽;“缩鳊圆鲫入轻笼”流露出渔翁生活的自得之

5、情;“欢笑有儿童”凸现了渔翁生活的温馨和欢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评价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因此考生在读懂全词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下阕中的一些关键词,如“远烟”“茅舍”“欢笑”等便不难解题。另外,考生要注意联系词句进行阐述。名师点睛解答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类题目时,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根据题材,把握思想情感。我国的古代诗歌已经形成了某些固定的题材内容。某一种诗歌题材,往往用于表达某种类似的情感。如送别诗大多表达离别双方的离愁别绪、依依不舍之情;边塞诗往往描绘边塞雄奇壮美的风光,表达作者建功立业的抱负,或者描绘边塞的荒凉苦寒,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以及对战争的厌倦;山水田

6、园诗往往表达作者对田园风光的喜爱向往之情,也借此委婉曲折地表达对污浊官场的厌弃;咏史怀古诗往往借凭吊古迹、思慕古人表达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以及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慨。2知人论世,把握思想感情。任何作品都是一定时代和社会背景下的产物,都是作者身世经历、思想抱负等的流露。因此,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熟悉作者的生平经历、思想抱负等,对考生准确把握与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有着重要意义。3紧扣题目,把握思想感情。有些诗歌的题目,不仅交代了诗歌的题材内容,而且直接透露了诗歌的创作缘由和思想情感。如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题目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更直接点明了事由“怀辛大”,其中一个“怀”字,就已经点明

7、了诗歌抒发的是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因此,考生在阅读诗歌时,必须对题目保持足够的“敏感”,从而根据题目透露的信息准确把握和评价诗歌所反映的思想情感。考向二 作者的观点态度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中吕普天乐滕 宾柳丝柔,莎茵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有人认为这首元曲主要表达了闺中思妇伤春的幽怨之情,你同意吗?请结合这首元曲说说你的看法。【答案】示例 不同意。第一,这首曲子虽有“数枝红杏,闹出墙围”的景物描写,但这只是作者在展现美丽的春景,其后的“好雨初晴东郊媚”更印证了这一点;第二,“看儿孙月下扶犁”“青山眼

8、里,归去来兮”等句,显然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所以结合全曲来看,此曲根本不存在“闺中思妇伤春的幽怨之情”。悦,交代了作者追求的思想境界;“青山眼里,归去来兮”则鲜明地传达出作者热爱田园、向往归隐的思想。可以说这首元曲中没有丝毫“闺中思妇伤春的幽怨之情”。考生在解答该题时可分两步走:第一,亮出自己的观点;第二,结合元曲内容阐明理由。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帐 夜吴兆骞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注】诗人因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市)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

9、抵宁古塔三年之时。连山:就着山势。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亦即北方边庭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答案】虽然妻子寄来了春装,但边地五月仍然十分寒冷,不见春意,“春衣”无法穿在身上,表达了诗人身处苦寒边地的忧愁与无奈。 名师点睛1知人论世,了解诗歌创作的特定背景。通过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思想倾向、创作风格等来分析诗歌,从而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作者对社会,对生活中某人、某事或某种现象的或褒或贬,或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总是与作者对特定的形象的感悟有关。如第1题的下阕表现了诗人对渔翁简朴而自在的生活的倾慕之情。2分析诗歌所蕴含

10、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诗歌所蕴含的情感要立足于诗歌本身所描述的内容,如直抒胸臆的词语、句子及感情倾向较鲜明的意象等。3从辨析诗歌中的用典入手,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生动性、含蓄性,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提到了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人物及他们的故事,曲折地表明了自己对时事的看法,表达了自己的理想抱负和壮志难酬的感叹。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离亭燕张 昪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

11、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首思古词作,另辟蹊径,没有写乌衣巷、秦淮河,也没有写险要的江山形胜,那么该词着力刻画的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2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清平乐夜发香港朱孝臧舷灯渐灭,沙动荒荒月。极目天低无去鹘,何处中原一发?江湖息影初程,舵楼一笛风生。不信狂涛东驶,蛟龙偶语分明。【注】光绪三十年,作者出任广东学政,次年,因与总督意见不合,引疾辞官,同年借道香港,取水路北归。本词即作于离开香港之际。“极目天低无去鹘”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怀?3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南吕四块玉 闲适关汉卿意马收,心猿锁。跳出红尘恶风波,槐阴午梦谁惊破。离了

12、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活。南吕四块玉 闲适关汉卿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同为“闲适”,这两首元曲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 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表达的妙处。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姑苏怀古姜 夔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行人怅望苏台柳,曾与吴王扫落花。怎样理解今之柳曾扫古落花?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一、【2018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

13、按要求作答。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

14、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2“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二、【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15、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三、【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

16、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四、【2016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元曲,回答问题。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1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2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作者的感情变化。五、【2015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雨过至城西苏家【宋】黄庭坚飘然一雨洒

17、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闯关检测1(1)由词中的“水浸”“何处”“霁色”“冷光”“云际”等词可推断,这首词着力刻画了空寂旷远的苍凉秋色。(2)由词中的“六朝兴废事”“无言西下”可知,该词表达了词人对六朝故事重演的担心。2极目远望,希望能看见搏击长空的鹘鸟,一振心神,然而远望近观整个神州大地

18、都看不到一只鹘鸟,哪怕微如发丝的痕迹也没有。表达了词人在仕途失意之时,仍然关心神州大地的忧国情怀。【解析】解答本题,要联系作者、注释、题目,作者朱孝臧我们不是很熟悉,那就重点关注注释,对本词的写作背景有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关注要求赏析的这句话,这句话是说远望近观整个神州大地都看不到一只鹘鸟,表达了作者仍然关心神州大地的忧国情怀。3相同点:都表达了作者对闲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在现实社会中不得志的苦闷之情。不同点:第一首表现出作者对名利虚幻的慨叹,以及跳出红尘的洒脱之情。第二首表现作者对贤愚不分的社会的愤慨和傲岸不屈的慷慨情绪。【解析】由第一首曲中的“离了利名场,钻入安乐窝,闲快

19、活”和第二首曲中的“南亩耕,东山卧”“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么”可知,两首曲子都表达了对闲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联系第一首曲中的“跳出红尘恶风波”和第二首曲中的最后一句话可知,第一首曲子侧重表达要远离俗世的态度,流露出作者在现实生活中不得志的苦闷之情;第二首曲子侧重表达对贤愚不分的社会的愤慨以及傲岸不屈的态度。4表达了作者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或天涯沦落之恨)。妙处在于:以拟人的修辞手法虚写(想象),如果春天到了自己的家乡,见到家乡的人到处寻找我,就告诉他们我正沦落江州受罪呢。诗人托春天向家人传达沦落江州的愁苦,含蓄蕴藉。【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最后一联的含意:如果春天到了自己的家乡,见到家

20、乡的人到处寻找我,就告诉他们我正沦落江州受罪呢。从中不难推断出表达了作者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情绪。5(1)由今天道旁柳条,想到昔日吴宫落花。今日柳扫古落花,柳被拟人化,带上了作者的情感,被赋予了历史见证人的身份。(2)作者这样写,把古今连在一起,表达盛衰无常之感,有借古讽今之意,以吴王耽于淫乐而亡国的历史教训,讽谏当代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解析】解答本题,首先知人论世,联系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把握其作品的风格;其次综观全诗,整体把握其主要意思。高考链接一1A【解析】A项,“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错,并没有否定孔子的人生选择。陶渊明一向把孔子视为先师。孔子说过的“忧道不忧贫”,他记在心

21、里。但他更喜欢这种“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的农耕生活。2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3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情感。“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意思是:就像这样,在简陋的木屋里长吟,暂且做一个耕田之人吧。本诗叙写了田间劳动的欢娱,联想到古代隐士长沮、桀溺的操行,而深感忧道之人的难得,最后以掩门长吟“聊作陇亩民”作结。从而表达了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二1CD【解析】C项,“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错误,作者没有这方面的意思;D项,整体表述错误,这里虽有

22、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2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诗歌并不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解析】此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应当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因此可以逐句考虑诗歌的大意,进而考虑作者的情感,另外还要结合标题中的“戏赠”二字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考虑。一二句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三四句“老元”“短李”“偷”“伏”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辞;五六句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最后两句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抓住这些作答即

23、可。 三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从关键词(名词:日、断桥、人、水、幽树、鸟)入手分析即可。2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分析作者“清游”“静处”的情绪状态即可。3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

24、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解析】本题考查诗词的艺术手法。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分析,尾联为写景句,表现出作者的闲适,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从“更待”两字分析,所写之景应为想象之景,故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四1比拟、排比。“诗豪与风雪争先”,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句,描写

25、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2孤舟夜泊、青荧客船、朔风等,表现了作者的孤独之感、羁旅之思;漫天飞雪激发了作者的创作豪情,风雪鏖战,“诗豪”与风雪争先,“诗”又与雪“缴缠”,表现了作者啸傲孤独于风雪的豪迈气概,“一笑琅然”,抒发了作者战胜困境的快意和乐观旷达的情怀。【解析】“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交代了孤舟夜泊的背景:时间是入夜,地点是洞庭湖,遥岸青荧的灯火,衬出了客船的冷寂。孤舟无伴,船外又是昏茫茫一片,可想而知诗人是孤独寂寞充满羁旅之思的。诗人只能蜷缩在船舱中,从而自然地度入“舟中”的题面。“朔风吹老梅花片”是意味深长的一笔。在“夜泊洞庭边”的迷茫夜色中,是不可能

26、望见“梅花片”的,可见全句是诗人的一种主观感觉。结合题目的“舟中”二字,则可发现此处的“朔风”,实是诗人在封闭的船舱中所获得的听觉印象。听觉印象而产生视觉效果,反映了朔风的劲烈。这种强烈的风声使作者生发了“吹老梅花片”的联想,推篷是因为朔风的骤起,却得到了“雪满天”的全新发现,事出意外,惊喜顿生,难怪要“诗豪与风雪争先”了。这一句中的“豪”字,不止属于“诗”,也是对“风雪”的形容。以下写风、雪与诗情搅成一片,难分难辨,风雪催诗,“一笑琅然”,豪情快意顿时将先前的孤寂悲冷一扫而光。五1尘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回答本题要注意把握诗歌前三联描写的具体内容。前三联写了雨过天晴之后诗人前往苏家途中看到的景色:首联,写雨过天晴,路上尘土涤净;颔联,写逐渐散去的紫烟依然笼罩皇宫,雨过日丽;颈联,写红花沾雨、绿柳轻拂马匹。对其进行概括即可。 2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比拟,如“柳拂”。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经过分析不难看出,该诗颈联使用了对仗、比拟和通感等修辞手法,考生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即可。3雨后天晴访友的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