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师说》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3.1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56398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说》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3.1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师说》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3.1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师说》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3.1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师说》2015-201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2习题 第3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3.14《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提升课时作业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读图,下列引言与图片主题相符合的是()A“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B“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C“谁不加入集体农庄,谁就是与苏维埃政权为敌”D“今后15年内不仅赶上并且超过美国”【解析】“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义务劳动”体现了义务劳动制,是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与此相关的是A项;B项为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故排除;C项为1925年开始的农业集体化政策,故排除;D项为经济计划,故排除。【答案】A2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

2、革命的任务,而且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这表明他()A反思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错误B指出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C探索出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途径D肯定了应对战争局势的新措施【解析】引文表明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仅能够应对战争,更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这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极大认可,D项正确。【答案】D3瞿秋白(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于1920年到苏俄考察,著有俄乡纪程,文中写道:“俄罗斯现在是共产主义实验室,在苏维埃的玻璃管里颠之倒之,实验两下,就立刻可以显示出社会主义的化合物。”这一言论()A与当时的历史基本相符B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批评C反映出作者渴望建成社会主义

3、的愿望D设想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的实验【解析】20世纪20年代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了苏(俄)联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在利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失败后,列宁开始了新经济政策的实验。在斯大林模式的指导下,苏联迅速过渡到社会主义。瞿秋白在文中描述了当时苏(俄)联的现实,但没有表达自己的观点,B、C、D三项说法无法从材料中得出,选A项。【答案】A4列宁说:“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除了余粮征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C在特定环境下对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

4、迅速恢复【解析】结合材料内容特别是关键词“余粮征集制”判断,列宁评价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有利于苏俄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答案】C5“务实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列宁仍然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这实际上是指苏俄()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实施新经济政策C与德国签订停战和约D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解析】从材料中的“让步是不可避免的”“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控制了他所称的制高点”可知为新经济政策,在掌握经济命脉的基础上利用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此即让步)发展生产力。【答案】B6“他们对苏联这项事

5、业先表示怀疑,后表示兴趣。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这项事业”应该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农业集体化运动D五年计划的实行【解析】抓住材料“但他们仍对苏联人缺乏自由、住屋糟糕、消费品匮乏感到震惊,不过他们也同意这项事业让苏联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有极大的贡献”分析。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但五年计划使得苏联经济跃居世界前列,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故D项正确。【答案】D7斯大林说:苏维埃国家在原则上不能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人民一类的龌龊办法吸收工

6、业化资金的。苏联筹措工业化资金的主要途径是()A借外债 B调整农业生产关系C降低工人工资 D吸引外国资本家投资【解析】苏联建设工业化需要的资金不是靠采取劫掠殖民地或战败国,而是内部解决的,即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调整农业生产关系),依靠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高价出售工业产品的方式来积累资金。【答案】B8斯大林时期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这一体制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点是()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了工农联盟政权A BC D【解析】本题考查斯大林体制和新经济政策的比较。新经济政策运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因此均与新经济政策不同,故选B。斯大林体制和新经济政策都没有

7、改变工农联盟的国家政权。【答案】B91941年希特勒发动突袭后,苏联只用8天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说明()A苏联对德国的侵略有充分准备B苏联人民万众一心抗击侵略C斯大林模式具有很高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效率D斯大林模式产生于战争环境中【解析】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是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在经济上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特殊时期拥有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能迅速集中国家力量完成重大任务。【答案】C10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但苏联的经济建设却取得巨大成就。这从根本上说是由于苏联()A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B实行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

8、C与西方国家处于敌对状态D建立了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解析】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是由单纯的市场调节造成的,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苏联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指令性的经济计划能够避免经济危机的冲击。【答案】B11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为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所采取的政策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大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D扩大企业和地方自主权【解析】“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指暂时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答案】B1219291931年间,美、德两国的工业

9、生产额均跌落约三分之一。而苏联在1929年的总生产量占全球5%;1938年,总生产量占全球18%。苏联的表现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列宁发动十月革命B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推行计划经济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经济建设。切入点是通过时间信息把握苏联历史发展脉络,题干提供的数据反映当时苏联的工业获得发展,主要原因是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重点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A、B、D三项时间上与题意不符合。【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余粮征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苏维埃纸币快速贬值。瞿秋白在赶往莫

10、斯科的火车上,看到沿途乡下妇人拿100个鸡蛋来,想换些盐,却不愿意要卢布。材料二:在俄国小农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我们必须迁就农民,必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这样农民才会得到鼓励。材料三:第二年(1922年),社会境况顿然改观。街市上人山人海,农家妇女、老人、工人、学生种种色色人簇拥在一处。这里一批白面包、香肠、火腿、牛奶、糖果点心,那里一批小褂、绒裤、布匹唔!多得很呢!政府与农民的关系也得到了缓和。苦尔斯克(即库尔斯克)农民对于新经济政策中的粮食税很满意。商业也活跃了起来,商店、面包房、咖啡馆也都开张了。(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维埃政权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严峻形势的原因。

11、(2)根据材料二判断,列宁准备采取什么措施克服困难,实行这项措施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分别是什么。(3)材料三的现象说明了什么?【解析】回答第(1)题要结合所给材料,根据“余粮征集制和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分析出当时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市场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以及“不愿意要卢布”分析出生活物资的严重匮乏和卢布的贬值,联系所学知识归纳出原因。第(2)题根据“粮食税”推断出列宁要实行新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其目的。第(3)题概括材料分析出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市场呈现繁荣。【答案】(1)严峻形势:工农群众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所需的各种生活物资严重匮乏,货币贬值,苏维埃政权面临着严重的经

12、济和政治危机。原因:长期战争对经济的严重破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严重损害了群众的利益。(2)措施:新经济政策。出发点: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根本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巩固苏维埃政权。(3)说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取得明显成效,苏俄经济迅速恢复,物资(商品)开始丰富,受到工农群众的欢迎,工农联盟得到巩固。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俄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如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等。布尔什维克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材料二: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召开,根据列宁的提议通过

13、了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决议。当这一消息被共产国际的各国代表得知时,有些外国革命者痛惜地哭道:“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不该参加十月革命的。”还有人吼道:“列宁要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列宁做出了很好地回答:“退一步,进两步。”退是为了进,为了进必须退,不退就不能进。材料三: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非常措施”指什么?有何作用?(2)材料二中列宁是如何做到“退一步”的?“进两步”的主要含义是什么?(3)材料三的漫画形象地描绘了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经济,谈谈你的理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第(1)题要理解材料一中“工业国有化”“取消商品贸易”等关键信息,分析战时共

14、产主义政策的作用。第(2)题抓住“新经济政策”这一有效信息,理解战时共产主义不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恢复国民经济,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间接过渡。第(3)题主要说明了斯大林时期苏联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用: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军事斗争的胜利。(2)放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和发展经济。含义:恢复发展经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政权;向社会主义过渡。(3)漫画描绘了苏联不平衡的经济结构。在“斯大林模式”的影响下,苏联片面地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从而形成一条腿粗、一条腿细的畸形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