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48KB ,
资源ID:755251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55251-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4 柳永词两首 雨霖铃 (2)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4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4 柳永词两首 雨霖铃 (2) WORD版含答案.doc

1、雨霖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品、读、析,掌握品赏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把握送别诗常用意象的蕴涵。 3、把握虚实结合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领悟诗歌的情感。2、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离别之情,陶冶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四)学习重点:通过“意象解读”体会词人的内心情感,把握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难点: 把握诗歌意象的文化内涵。(五)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合作交流法。(六)教具准备PPT课件。(六)教学时数1课时。二、课堂导入 离别是永恒话题

2、,穿越时空,永驻于岁月长河。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三、 教学过程(一) 词的相关知识 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慢词是宋词主要体式之一,“慢”是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鍀迟缓了。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

3、和豪放派。 (二) 作家作品介绍(1)(约980-约1053年),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狂放不羁,擅长词曲,熟悉许多歌妓,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为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还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时有人向仁宗举荐他,但仁宗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何用浮名,且填词去!”遂落第。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后,别无出路,只好以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一带过着流浪的生活。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54岁方考取进士,做过几任小官。晚年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外。(2)柳永才情卓著,但

4、一生仕途坎坷,在北宋著名词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的词在当时便为人传唱,据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他精通音律,能自制新曲,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柳永在与歌妓一起生活中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同时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所以他的作品,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感情真挚。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 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三)解题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此曲就是柳永取唐时旧曲翻制而成。相传,唐玄宗

5、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四)整体感知1 老师范读雨霖铃(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明确:哀婉、悲伤、凄清 ,指导诵读,纠正字音。2学生自读全词,把握感情基调。3 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么意象)来准确传情的。意象: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柳、风、月作用: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五) 精读课文1、上阙分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是景? (写景)点明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 地点(长亭)时间(晚上)季节(秋季)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萧瑟) 明确:时当秋季,景已

6、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所以,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 “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这写什么?(写情)明确: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为什么?明确: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

7、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你怎么来看待这句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发言)明确: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 )明确:这句写什么?(写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日“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这样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压抑、苦闷。

8、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 2、下阙赏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下片换头写情,叹息古往今来离情之可悲。“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柳永把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诗中,又扩大了这种感受,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 “清秋节”一词,照应前面哪句?(寒蝉凄切) 明确:前后照应再次点明离别时的凄清氛围。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情

9、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明确:词中有画,景中含情。联系特定情境。画面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诗人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烟波”,继续前行离爱人越来越远,可以想见他的心情。 在此句中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给合之前所学,讨论3分钟,谈谈看法。明确:关于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

10、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学生自主讨论) 总结:柳有“留”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这两句叙述全篇本意,是词的主文,“今宵酒醒何处”两句烘染本意,将诗人的立意渲染为幅深秋羁旅图。“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列锦”式的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词人采用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点出离别冷落;“

11、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上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渲染这种离别时的凄清。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浯,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怅触而已。 “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其以问句做结,更留有

12、无穷意味。如此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六) 整体归纳:我们再回头看整首词,情语在写情,景语也并非只写景,每句中都包含无限情思。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诵读时注意体会词融情入景的特点。词中采用了虚实相济的写法,别时场景实写,别后情景虚写,虚实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哀婉、无奈、凄清的别离氛围。(七)拓展思维 如何鉴赏诗歌的技巧 总思路:意象意境表现手法情感(通过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点?描绘怎样的画面?表达什么感情?)措施:看题目,典型景物,关键字词。(八) 板书设计: 雨霖铃 景 情别前 寒蝉 骤雨 长亭 悲戚(实) 别时 兰舟 烟波 暮霭 楚天 不

13、舍 愁苦(实) 别后 杨柳 晓风 残月 孤寂 落寞(虚)(九)合作探究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个“竟”字,强调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态?把“执手”换成“牵手”或“握手”好吗?为什么?此时无声胜有声,说是“无语”,其实有千言万语。柳永和恋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悲痛得说不出话来。你能试着代他说两句吗?请展开想象写一写,和大家分享。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酒”无味,“柳”留人,“晓风”秀丽,“残月”凄迷。作者借景抒情,用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自己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正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欧阳修玉楼春) 想象

14、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梢头。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感慨时曹操说:“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惜别时王维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孤独时李白说:“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思念时苏轼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哀伤时李清照说:“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景象依然鲜明在心,而如今却是形影相吊,前路“千里烟波”不知所终,只能离爱人越行越远,可想而知词人的心情。 (酒

15、醒愁来)(十)课堂小结: 一曲雨霖铃,千古离别情。 今天我们学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重点让大家把握词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特点。另外还让大家品味词中意象,体会作者感情。在此基础上了解婉约词的风格。全词以“离情”为线索来贯穿全篇。以时间而论,先点出“秋天”,后点出“傍晚”,再想到“今宵”,又遥想到“经年”,不管时间怎样变化,处处都是只写“离情”。以空间而论,从送别都门的“长亭”,到暮霭沉沉的“江上”,到“晓风残月”的远方,空间转换,仍然不离写“别情”。全篇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主题突出,不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品之一。(十一)课堂小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次石湖书扇韵 姜夔 桥

16、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一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 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 【解析】 分析诗歌“意境”,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17、。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 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 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 繁华热闹等。 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 ,答题步骤: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参考答案】 诗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 观点一: 这种说法有道理。 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

18、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 观点二: 这种说法不确切。 此诗描写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事后的世态炎凉。(十二)布置作业1、背诵全词。2、把词描写成片段。四、课后反思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重新强调回归体验、回归心灵。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句子,甚至每一个词汇,注重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获得心灵共鸣,从而得到美的享受,这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让学生获得心灵的共鸣,古典诗词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古典诗词由优美文字构成,饱含优美的意象组合,意境幽深,汇聚了很多语文要素。不讳言的说,诗

19、词鉴赏课是一种让人陶醉的演绎。 诗词赏析是学生,尤其是我们的学生学习的难点。诗歌教学该以何种方式才能发挥最大的课堂实效性,是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思考的内容。在上完雨霖铃后,我进行了一番思考,反思自己在本课教学中的所失。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以词作的内容把握和情感体验为重点,以诵读、品味为手段,以学生选曲吟唱为能力提升的切入口,力图通过意境的创设以和师生共同感悟达到预设情感体验目标,同时把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课堂主要分成三大块:首先是知人论世,主要是背景、作者介绍;其次,是作品的品读和理解,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和对作者抒情方式的分析,尤其注重意境创设和语言的体悟;最后,是选曲吟唱,相

20、和而歌的环节,选择送别一曲的曲谱,引导学生填词歌唱,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这样一种富有趣味的尝试。教学环节的一些失误总结如下: 1诗词的讲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接触文本,在一节课的时间里,既要训练诵读,又要训练鉴赏表达,感觉时间很紧张,不够舒展自如。 2.在课堂上,教师一定不能只做客观的引领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所讲授的文本之中,因为只有和文本产生了情感共鸣,才能把真实的情感注入进课堂中,真正地和文本和课堂融为一体,才能引领学生获得美的体验。我在课堂上很多时候情感投入的并不够,特别是朗读上不够到位,这一点,作为语文教师的弊病,一定要加以改善。 3在引导学生感悟词人表达情感的教学中,稍显生硬。学生拥有感情、拥有感知感情的能力以及拥有发现美、表达审美体验甚而创造美的能力是语文教学必须达到的各个阶段的目标。我奢望能帮助学生将自己的感受变成灵动的语言。 4学生讨论不够充分,应给予更充分的时间,给予恰如其分的提示,使他们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