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窦娥冤第三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分析第三折情节结构。研读三桩誓愿的来源与作用。 2、分析文本中的修辞手法艺术技巧等。能力目标1、赏析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和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2、熟读重要曲词,体会尖锐的戏剧冲突与浓郁的抒情性相结合的艺术特色。德育目标1、有感情地代入式阅读,体会人物喷薄而出的情感。 2、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和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教学重点1、鉴赏第三折分析情节设置对人物形象的作用。2、反复诵读,仔细揣摩,体会人物语言对人物性格的表现作用。教学难点1、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2、作者的批判性与局限性。教学方法1、读讲结合,引
2、导学生分析段落知识。2、读背结合,抓住重点曲词,引导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深入领会其思想内涵。3、利用多媒体设备,配乐分角色有感情朗诵课文精彩段落,直观欣赏视频片段,提高鉴赏能力。教学过程:结合设置的重点问题分析第三折情节结构绑赴刑场 婆媳诀别 临刑发誓 怨 悲 恨一、 第一层 1、窦娥“冤”是什么?课文中哪一首曲词可以说明其“冤”?明确:【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冤,即无辜受屈。窦娥怕连累婆婆而屈招,可恨的是官府竟偏听偏信,毫不作调查研究,更不作情理剖析,严刑逼供,草草结案。2、课文一开头的舞台说明对写窦娥“冤”有什么作用
3、?刽子手摇旗提刀,监斩官厉声吆喝,锣鼓声缓慢沉闷,舞台氛围阴森紧张营造戏剧悲剧气氛戏剧节奏紧张急促凸显人物悲剧命运阅读滚绣球思考:3、窦娥为什么指天斥地?明确:天地鬼神在古代是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的最高秩序的象征。人们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的社会现实使她觉醒,认识到所谓天地也清浊不辨,善恶不分。“相信怀疑否定”的精神历程使窦娥把矛头直指人民心中最高秩序的象征天地,人物的精神又进一步上升到“反抗”这是一声呐喊,喊的肆无忌惮!字字血泪,句句檄文!通过自身的遭遇,她看清了这个世界。这是对天地鬼神的全面质问,是对黑暗时代的整体否定,是对生死善恶的根本怀疑,是对现有秩
4、序的猛烈声讨!既是窦娥呼天抢地的血泪控诉,又是关汉卿对宇宙人生、社会秩序、伦理道德等问题经过一番痛苦探索之后用极度悲愤的句子表达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它既震撼人心,又发人深思,引发人从窦娥的悲剧想到彼时彼地一套固有的所谓善恶、贫富、清浊等世俗观念秩序究竟颠倒、荒谬到何等程度!4、在这一曲词中作者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来指天斥地抒发窦娥“怨”的?1)、直抒胸臆,,指天斥地,表达对黑暗社会强烈的悲愤之情。2)、运用呼告、对比、对偶、反问、反复等修辞手法抒发了人物满怀冤屈的极端悲愤之情,深化了戏剧冲突,强烈的表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二、 第二层1、窦娥的善良表现在什么方面?注意窦娥与婆婆的关系。对蔡婆来说,
5、窦首先是商品,买来的儿媳;危难之时,又变成了牺牲品。但娥对婆婆仍是生而养之,危而救之,死而念之,这种救助老人、见义勇为的自我牺牲精神,正是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以柔写刚,愈见其刚;以悲写壮,愈见其壮。2、作者写她的“善良”对表现人物、刻画主题有什么作用?丰富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 凸现人物的善良也就凸现人物的冤屈,越显社会的黑暗,其抗争和反抗也就越不同寻常,令人同情!对社会黑暗的批判力度就更大! 明明是与婆婆幽明永隔的诀别,却是以小别数日的口吻嘱咐;明明是代替婆婆受了刑,却一心挂念着婆婆。多么可贵的精神,多么纯洁的品格!作家正是极力刻画出这一美好形象,使之毁灭,唤起人们对善良者的同情,
6、对邪恶者的憎恨!此刻主人公灵魂世界的美好强烈的反衬了后文中人物的“毁灭”。深化了主旨 艺术的一张一弛,为最后的高潮奠定基础三、第三层利用多媒体设备,配乐分角色有感情朗诵课文精彩段落,直观欣赏视频片段。1、窦娥临刑前发下哪三桩誓愿?窦娥为什么发这三桩誓愿?三愿在内容上有什么关系?可否调整次序?用典对写三桩誓愿有什么作用?血溅白练:昭示冤情 (长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雪:伸张正义 (飞霜六月)亢旱三年:惩治邪恶 (东海孝妇)千古奇冤 层层递进2、她的三桩誓愿与第1层对天地的指责是否矛盾呢?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思想的局限性。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
7、本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美好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3、窦娥所发的三桩誓愿在现实情况下能够应验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它着力表现主人公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感动天地的力量。三桩奇愿充分体现了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尽贪官污吏,洗雪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与事理不和,为人情所求”三桩誓愿的艺术手法:作者运用积极浪漫主义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想象,运用典故比较映衬,让天地震惊,人神共怒,虽然违背常理,却又合乎人情,却显示了正义抗
8、争的强大力量,并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也正是本折剧最成功的地方,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着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在本折剧中,作者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了。4、 从文中找出最能说明窦娥“冤”悲剧根源的一句话,体会其作用。“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官府的昏庸和残暴,贪官污吏草菅人命、社会的黑暗和腐败高利贷剥削 流氓地痞横行 社会悲剧四、总结:作者紧扣一个“冤”字: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超现实的浪漫主义 的艺术手法;(写作特点)刻画了刚烈、善良、尤其是充满反抗性的窦娥这一不朽的艺术形象;(人物形象)以窦娥个人的毁灭揭示了善良的人与险恶的社会间的矛盾冲突,个人悲剧直指社会!以指天骂地的怨气表达了对天(封建统治秩序的象征)、人关系的思考;以感天动地的誓愿抒发了对公平、真善的呼唤。五、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