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8 ,大小:1.12MB ,
资源ID:753886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5388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山东省枣庄市八中(东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12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山东省枣庄市八中(东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12月)生物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高一年级生物学科第二次质量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 大通湖水下长着茂盛的水草,湖内栖息着丰富的螺、蚌、蟹资源,其中大闸蟹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大通湖大闸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每100g可食部分中含人体必需氨基酸16.50mg、钙126.00mg、铁2.90m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闸蟹、水草和螺蚌共同组成大通湖的生物群落B. 钙和铁都是大闸蟹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C. 必需氨基酸是指必须由人体细胞合成的氨基酸D. 大闸蟹与人所含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但二者体内存在相同的氨基酸【答案】D【解析】【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

2、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2、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详解】A、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大闸蟹、水草和螺蚌并不是大通湖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不能组成大通湖的生物群落,A错误;B、钙和铁都是大闸蟹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其中铁为微量元素,而钙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能否在体内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不能

3、在体内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氨基酸是必需氨基酸,可以在体内合成的氨基酸是非必需氨基酸,C错误;D、大闸蟹与人体内存在着相同的氨基酸,因为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故大闸蟹与人所含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D正确。故选D。2. 研究表明,溶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霜打”后的青菜格外“甜”,下列关于该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 “霜打”后的青菜细胞内结合水增多,抗寒能力增强B. “霜打”后的青菜细胞中不再含有自由水C. “霜打”后的青菜细胞内多糖水解,细胞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D. 该现象为青菜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内水以自由水

4、和结合水的形式存在,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大,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详解】A、低温来临,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增强其抗寒能力,故“霜打”后的青菜细胞内结合水增多,抗寒能力增强,A正确;B、霜打后的青菜细胞中一部分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细胞中自由水含量下降,但还有自由水,B错误;C、青菜细胞内多糖水解为单糖,可以提高细胞液浓度,自由水减少,冰点降低,提高青菜的抗寒能力,C正确;D、青菜细胞中的多糖水解为单糖以提高细胞液浓度,冰点降低,提

5、高抗寒抗冻能力,该现象是青菜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D正确。故选B。3. 人体中的P53蛋白是由一种抑癌基因(P53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可以抑制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有抗肿瘤的作用,P53蛋白由一条含393个氨基酸组成的肽链加工而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各种氨基酸之间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B. 39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成P53蛋白时,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7056C. 组成P53蛋白的氨基酸最多21种D. 构成P53蛋白的肽链呈直线且在同一平面上【答案】D【解析】【分析】1、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

6、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和一个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2、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而脱水缩合是指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的过程。3、氨基酸形成多肽过程中的相关计算: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数,至少含有的游离氨基或羧基数=肽链数。【详解】A、每个氨基酸至少含有1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连接在同一个C原子上,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A正确;B、结合题干内容可知,形成P53蛋白的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氨基酸数肽链数=3931=392个,故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脱去的水分子数乘

7、以水的分子量,既39218=7056,B正确;C、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R基不同共有21种,则组成P53蛋白的氨基酸最多21种,C正确;D、构成P53蛋白的肽链不呈直线,也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肽链的空间结构的千变万化是蛋白质分子多样性的原因之一,D错误。故选D。4. 将成熟的丝瓜晒干去皮,剩下的丝状部分为丝瓜络。丝瓜络柔软坚韧,可制成洗碗、搓澡工具,因其天然无添加,迅速霸占了各地的洗刷市场。纤维素是丝瓜络的主要成分,下列物质的元素组成与纤维素相同的是()A. 氨基酸、RNAB. 脱氧核糖、乳酸C. 脂肪、ATPD. 糖原、胰岛素【答案】B【解析】【分析】不同化合物的元素组成:糖类的元素组成:

8、只有C、H、O;脂质的元素组成:主要含C、H、O,有的含有N、P;蛋白质的元素组成:主要为C、H、O、N,有的含有少量S;核酸的元素组成:C、H、O、N、P。【详解】A、氨基酸的元素组成主要为C、H、O、N,R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而纤维素属于多糖,只有C、H、O三种元素,故氨基酸、RNA与纤维素的元素组成不同,A错误;B、脱氧核糖和乳酸的元素组成均只有C、H、O三种元素,与纤维素的元素组成相同,B正确;C、脂肪元素组成为C、H、O,与纤维素的元素组成相同,但ATP元素组成为C、H、O、N、P,与纤维素的元素组成不相同,C错误;D、糖原和纤维素的元素组成均只有C、H、O三种元素,

9、但胰岛素属于蛋白质,其元素组成主要为C、H、O、N,与纤维素的元素组成不相同,D错误。故选B。5. 一项来自康奈尔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体内蛋白分选转运装置的作用机制,即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或受损的蛋白质带到了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使组件获得重新利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膜塑形蛋白是在核糖体中形成的B. “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组件”可能是氨基酸C. “分子垃圾袋”的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D. 人体细胞中内质网、高尔基体和核糖体可以形成囊泡【答案】D【解析】【分析】据题干分析,囊泡(分子垃

10、圾袋)是由生物膜组成,成分主要是磷脂和蛋白质;“回收利用工厂”是溶酶体,将蛋白质水解形成氨基酸,因此“组件”是氨基酸;能量主要来源于线粒体。【详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车间,故细胞膜塑形蛋白是在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B、溶酶体中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可以作为“回收利用工厂”,蛋白质水解的产物为氨基酸,“组件”是氨基酸,B正确;C、根据分泌蛋白形成过程,可判断囊泡(分子垃圾袋)由生物膜构成,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C正确;D、人体细胞内能形成囊泡的细胞器有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具膜细胞器,核糖体无膜,D错误。故选D。6. 蜜蜂将桃树的花粉带到桃花的柱头上后,即可

11、发生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释放精子和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桃树的花粉带到梨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反应,该现象能很好地说明细胞膜()A. 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B. 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C.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是相对的D. 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出入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借助体液传递信息,相邻细胞直接接触,高等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传递信息。【详解】根据题干中“蜜蜂将桃树的花粉带到桃花的柱头上后,即可发生花粉萌发、花粉管伸长、释放精子和精卵融合等一系列生理反应;若将桃树的花粉带到

12、梨花的柱头上则不会发生这一系列反应”可知,桃花的柱头细胞膜能识别桃花花粉细胞的信息,完成传粉过程;而梨花的柱头细胞膜不能识别桃花花粉细胞的信息,不能完成传粉过程,说明通过细胞直接接触传递了信息,既细胞膜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BC错误;D正确。故选 D。7.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的运输障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核膜为双层膜结构,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 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直接原因可能是蛋白质分子空间构象发生改变C. 心肌细胞活动强度大,新陈代谢旺盛,其核孔

13、数目相对较多D. 大分子物质能通过核孔复合物自由进出细胞核【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细胞核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详解】A、核膜由双层膜组成,其上的核孔与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有关,由题干可知,房颤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导致的,故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异常有关,A正确;B、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直接原因可能是核孔复合物蛋白质分子

14、空间构象发生改变导致的,B正确;C、核孔是核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心肌细胞活动强度大,新陈代谢旺盛,故核孔数目较多,C正确;D、核孔复合物是蛋白质和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物质进出核孔具有选择性,不能自由进出,如DNA不能通过核孔复合物进出细胞核,D错误。故选D。8. 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呈分子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

15、,A侧液面高于B侧液面。B. 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A侧液面低于B侧液面。C. 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A侧液面低于B侧液面。D. 某些药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细胞吸收,但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则更容易进入细胞,此实例可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乙可知,葡萄糖在蛋白质的作用下,顺浓度进入细胞,说明葡萄糖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乳酸分子在蛋白质的作用下,逆浓度出细胞,说明乳酸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出细胞。载体蛋白运输物质具有特异性,即一种载体蛋白只能运输

16、一种物质。【详解】A、如图丙所示,A侧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侧为1mol/L的乳酸溶液,溶质分子数相等,水分子数也相等,葡萄糖分子和乳酸分子都不能通过以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半透膜,因此,如果用图甲所示人工膜作为图丙中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A侧液面等于B侧液面,A错误;B、图乙中的蛋白质是运输葡萄糖的载体,如果在图甲所示人工膜上贯穿上图乙的蛋白质,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A侧葡萄糖可向B侧运输,导致A侧溶液浓度下降,B侧溶液浓度上升,则水分子由A侧运输到B侧较多,则A侧液面将低于B侧液面,B正确;C、如果用图乙的蛋白质替换蛋白质(是运输乳酸的载体),再进行实验,乳酸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由

17、于缺少能量,因此乳酸不能从B侧向A侧运输,则两侧溶液浓度仍相同,A侧液面等于B侧液面,C错误;D、人工膜包裹大分子后,容易进入细胞,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故选B。9. 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与未离心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甲、乙、丙3支试管中,并向这3支试管内同时滴入等量、等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有氧条件下,无任何产物的试管是A. 甲B. 丙C. 甲和乙D. 乙【答案】D【解析】【分析】酵母菌是真菌的一种,属于真核生物。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

18、能进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详解】甲试管中含细胞质基质,可进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丙酮酸;乙试管中含有线粒体,但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因此乙试管中无任何产物;丙试管中含未离心处理的酵母菌培养液,可进行有氧呼吸全过程,产物为CO2和H2O;因此无任何产物的试管是乙,ABC错误,D正确。故选D。10. 下表表示苹果在储存过程中有关气体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氧浓度(%)abcdCO2产生速率(mol/min)1.21.01.31.6O2的消耗速率(mol/min)00.50.71.2A. 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B. 氧浓度

19、为b时,细胞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最少C. 氧浓度为c时,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为0.3mol/minD. 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等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答案】C【解析】【分析】苹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根据表中氧气消耗速率可计算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有氧呼吸过程中,O2的消耗速率和CO2产生速率相等,据此可计算有氧呼吸CO2产生速率,进而可得出无氧呼吸CO2产生速率。【详解】A、氧浓度为a时,O2消耗速率为0,故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B、氧浓度为b时,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量最少,此时细胞呼吸最弱,消耗的葡萄糖最少,B正确;C、氧浓度为c时,据表格数据可知

20、,有氧呼吸O2的消耗速率为0.7mol/min,则有氧呼吸CO2产生速率为0.7mol/min,无氧呼吸产生CO2的速率为1.3-0.7=0.6mol/min,C错误;D、氧浓度为d时,O2的消耗速率为1.2mol/min,则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为1.21/6=0.2mol/min,此时无氧呼吸CO2产生速率为1.6-1.2=0.4mol/min,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为0.41/2=0.2mol/min。故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等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D正确。故选C。11. 钙泵,也称Ca2+-ATP酶,它是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分布的一种离子泵(载体蛋白),它能催化

21、细胞膜内侧的ATP水解,释放出能量,驱动细胞内的Ca2+泵出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钙泵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和调节功能B. Ca2+通过钙泵转运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C. 磷酸基团与钙泵结合可能会使钙泵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D.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增强钙泵跨膜运输Ca2+的速率【答案】C【解析】【分析】题意分析,“钙泵是哺乳动物细胞中广泛分布的一种离子泵(载体蛋白),也称Ca2+-ATP酶,它能催化质膜内侧的ATP水解,释放出能量,驱动细胞内的Ca2+泵出细胞”,说明Ca2+泵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详解】A、钙泵能催化质膜内侧的ATP水解,释放出能量,并同时泵出钙离子,据此可知,

22、说钙泵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和催化功能,A错误;B、细胞内的Ca2+泵出细胞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B错误;C、ATP水解释放的磷酸基团的过程中会使钙泵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但是反应前后结构不变,C正确;D、钙泵跨膜运输Ca2+的过程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而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抑制有氧呼吸过程,导致ATP生成量减少,因此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钙泵跨膜运输Ca2+的速率,D错误。故选C。12. 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但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杏仁中含有的苦杏仁苷就是一种氰化物,它能与线粒体内膜中传递电子的蛋白质结合,阻断ATP的生成。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 ATP含2个特殊化

23、学键,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B. 氰化物可导致细胞内的比值上升C. 细胞中的放能反应一般伴随着ATP的水解D. 氰化物可能会抑制线粒体内膜某种酶的活性【答案】C【解析】【分析】许多吸能反应与ATP水解相联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许多放能反应与ATP的合成相联系,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中,用来为吸能反应直接供能。也就是说,能量通过ATP分子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之间流通。【详解】A、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含2个特殊化学键,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A正确;B、氰化物能与线粒体内膜中传递电子的蛋白质结合,阻断ATP的生成,可导致细胞内ADP/ATP的比值上升,B正确;C、细胞中的放能反应一般伴随

24、着ATP的合成,C错误;D、氰化物能与线粒体内膜中传递电子的蛋白质结合,阻断ATP的生成,推测氰化物可能会抑制线粒体内膜某种酶(如ATP合成酶)的活性,D正确。故选C。13. 研究表明长期酗酒会影响线粒体中一种关键蛋白Mfnl的功能,从而导致线粒体无法融合、再生及自我修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线粒体具有双层膜,它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 线粒体蛋白Mfnl的合成离不开核糖体的作用C. 线粒体蛋白Mfnl会参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D. 酗酒可通过呼出气体使酸性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来检测【答案】C【解析】【分析】1、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呈

25、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和基质中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2、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中,(1)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2)检测酒精的产生: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反应,变成灰绿色。【详解】A、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具有双层膜,其中含有DNA是半自主性细胞器,A正确;B、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因此线粒体蛋白Mfn1的合成离不开核糖体的作用,B正确;C、线粒体蛋白Mfnl不会参与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

26、程,因为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C错误;D、酗酒可通过呼出气体(其中含酒精)使酸性重铬酸钾变灰绿色来检测,D正确。故选C。【点睛】14. 动物细胞中,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来源于甲和C6H12O6,丙和丁代表不同化合物B. 有氧条件下,过程、发生在线位体基质中C. 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可产生大量能量D. 用18O标记C6H12O6,在物质丙中可检侧到18O【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分析图形可知,过程、分别为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图中甲是丙酮酸,乙是H,丙是水,丁是水,乙来源于丁和C6H12O6,A错误;B、有氧条件下,过程发生在

27、细胞质基质中,发生在线位体基质中,B错误;C、过程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可产生大量能量,C正确;D、用18O标记C6H12O6,在二氧化碳中可检侧到18O,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从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结合图示信息,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15. 如图所示,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的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

28、 若曲线表示不同pH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所处的pH可能高于曲线和C. 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所处的温度一定低于曲线和D. 若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所处的酶浓度一定高于曲线和【答案】C【解析】分析】1、分析图甲:b在化学反应前后数量和化学性质不变,b表示酶,a代表反应底物,c表示生成物。2、分析图乙:可表示生成物c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反应速率与时间成反比,可知酶促反应速率,可表示反应底物b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详解】A、分析图甲可知,a是底物、b是酶、c是产物,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B、造成曲线差别的因素有很多,若曲线表示不同

29、pH下的酶促反应选率,则曲线所处的pH可能高于曲线和,B正确;C、若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的酶促反应迷率,据图可知,曲线中的酶促反应速率依次下降,由于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是钟形曲线,故无法判断这3条曲线所处温度的高低,C错误;D、在一定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相关,若曲线表示不同酶浓度下的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所处的酶浓度一定高于曲线和,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的能力。16.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O”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 和

30、B. 和C. 和D. 和【答案】B【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代表腺嘌呤,代表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详解】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也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故二者含义一样,B正确,ACD错误。故选B。17. ATP被喻为细胞的能量“货币”,用、分别表示ATP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PP),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分子的ATP彻底水解后生成三个磷酸和一个腺苷,且释放能量B. ATP的位磷酸基团脱离时,释放的能量可用于葡萄糖的氧化分解C. 失去位的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仍可为生命活动供能D. 失去、位两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可作为DNA的基本

31、组成单位【答案】C【解析】【分析】ATP中的A代表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ATP含有3个磷酸基团,存在一个普通化学键和两个特殊化学键(高能磷酸键)。【详解】A、一分子的ATP彻底水解后生成三个磷酸、一个腺嘌呤和一个核糖,且释放能量,A错误;B、ATP的位磷酸基团脱离时,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吸能反应,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属于放能反应,B错误;C、失去位的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ADP仍可为生命活动供能,C正确;D、失去、位两个磷酸基团后,剩余部分可作为RNA的基本组成单位,D错误。故选C。18. 如图甲为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中部分结构放大后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所示结构主

32、要通过内膜向内折叠增大膜面积B. 图乙中的光合色素能有效吸收绿光使植物呈绿色C. 图乙所示的膜结构位于图甲结构中的或处D. 提取光合色素时常用无水乙醇作为溶剂【答案】D【解析】【分析】叶绿体是双层膜结构,其内有类囊体堆叠形成的基粒,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详解】A、图甲结构为叶绿体,其主要靠囊状结构堆叠而成的基粒来增大膜面积,A错误;B、图乙中的光合色素吸收绿光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使植物呈绿色,B错误;C、图乙所示膜结构上含有光合色素,所以是图甲中类囊体薄膜的放大图,C错误;D、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因此常用无水乙醇作为

33、提取试剂,D正确。故选D。19. 有关叶绿体中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及对该实验创新改进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A. 设计一个对照实验,一组在研磨前加CaCO3,另一组不加,然后按规定步骤研磨、层析、观察现象,可探究加与不加CaCO3对实验的影响B. 秋季使用黄色或红色叶片作实验材料可以证明叶片中不含叶绿素C. 把滤液细线画宽一点进行层析可以探究滤液细线的宽度对实验的影响D. 用不同量的绿叶做实验,可研究不同浓度的滤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答案】B【解析】【分析】绿叶中色素提取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常用无水乙醇进行提取;绿叶中色素分离的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

34、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详解】A、在探究加与不加CaCO3对实验的影响时,自变量为是否加CaCO3,因此一组在研磨前加CaCO3,另一组不加,然后按规定步骤研磨、层析、观察现象,A正确;B、植物细胞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而红色叶片的颜色是因为液泡中的花青素,与叶绿体中的色素无关,B错误;C、把滤液细线画宽一点进行层析,与正常宽度作对比,可以探究滤液细线的宽度对实验的影响,C正确;D、用不同量的绿叶做实验,得到的滤液浓度不同,可研究不同浓度的滤液对实验结果的影响,D正确。故选B。20. 利用乙醇提取出叶绿体中的色素,设法分离得到各种色素后,并将叶绿素b、叶绿素a、

35、叶黄素、胡萝卜素和混合液依次点样在滤纸的1、2、3、4、5位置(如图所示),当滤纸下方浸入层析液后,滤纸条上各色素正确位置应为 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详解】在层析液中四种色素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溶解度越大,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越快,反之则慢,因此将叶绿素b、叶绿素a、叶黄素、胡萝卜素和混合液依次点样在滤纸的1、2、3、4,从低到高依次是1、2、3、4。混合液中含4种色素,扩散后在滤纸条上形成4条色素带。故选。【点睛】明确采用纸层析法分离

36、各种色素的原理便可知滤纸条上各色素正确的位置。二、不定项选择题21. 图1表示图2中C点对应的pH条件下,一定量的淀粉酶的反应速率与淀粉含量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1中A点酶促反应速率的的主要限制因素是淀粉酶的含量B. 若把图2中的pH改成温度,则C点和D点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机理是相同的C. 升高pH,则图1中B点有可能不变D. 若把两图中反应速率都改为酶活性,则两图中的曲线大体形状还是跟原来相似【答案】C【解析】【分析】1、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等。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增强;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超过最适温度(pH)

37、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另外低温不会使酶变性失活,但高温、pH过高或过低都会使酶变性失活。2、图1表示反应速率随底物含量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淀粉浓度的升高,纵轴所代表催化效率的数据逐渐增大;超过一定范围后,受酶数量的限制随着淀粉浓度的升高,纵轴所代表的催化效率数据不再升高。图2表示反应速率随pH值的变化。【详解】A、限制图1中A点催化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淀粉的含量,A错误;B、若把图2中的pH改为温度,则C点和D点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作用机理是不同的,高温条件下使酶空间结构改变,而低温条件下只是导致酶活性受到抑制,B错误;C、曲线2中C、D两点酶促反应速率相同,因此升高pH

38、值到D点,则图1中B点有可能不变,C正确;D、若把两图中反应速率都改成酶活性,图1中随着淀粉含量的增加,酶活性不变,D错误。故选C。22. 下列关于构成细胞的物质和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有( )A. 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场所在核仁B. 衣藻和蓝细菌的根本区别在于光合作用是否在叶绿体中进行C. 细胞膜上Ca2+载体既体现了蛋白质的运输功能,又体现了蛋白质的催化功能D. 夏天绿叶的颜色来源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秋天红叶的颜色来源于液泡中的花青素【答案】AB【解析】【分析】核仁的功能:合成某种RNA以及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原核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DNA分子存在于拟核区域。【详解】A、原核细胞中没

39、有成形的细胞核,不存在核仁,则原核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是在核仁处形成的,A错误;B、衣藻是真核生物,蓝细菌是原核生物,二者根本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错误;C、细胞膜上Ca2+载体能够运输Ca2+,又能够催化ATP水解,故既有运输功能,又有催化功能,C正确;D、绿叶的颜色来源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红叶的颜色来源于液泡中的花青素,D正确。故选AB。23. 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侧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气体体积

40、变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组右侧液面高度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O2的消耗量B. 乙组右侧液面高度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C. 甲组右侧液面升高,乙组右侧液面高度不变,说明微生物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D. 甲组右侧液面高度不变,乙组右侧液面高度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答案】AB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组中的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氧气的消耗量;乙组中放置的是蒸馏水,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甲组右管液面升高,说明消耗了

41、氧气;乙组不变,说明消耗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综合两组实验,说明微生物只进行需氧呼吸;如果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没有消耗氧气,但产生了二氧化碳,说明微生物进行了酒精发酵。【详解】A、利用题中的装置并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推测,甲组中的NaOH溶液用来吸收瓶中CO2,所以甲组右侧液面高度变化是锥形瓶内的O2体积变化所致,A正确;B、乙组装置小烧杯内盛放的是蒸馏水,因此乙组右侧液面高度变化是由锥形瓶内CO2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引起的,B正确;C、甲组右侧液面升高表明微生物细胞呼吸消耗O2,存在有氧呼吸,乙组右侧液面高度不变表明微生物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与消耗的O2量相

42、等,由此可推知此时微生物可能只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能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乳酸发酵,C正确;D、甲组右侧液面高度不变,乙组右侧液面下降,说明微生物细胞呼吸没有消耗O2,但产生了CO2,由此推断微生物进行了酒精发酵,若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则乙组右侧液面高度不会变化,D错误。故选ABC。24. 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得到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加入的无水乙醇太多 用丙酮代替无水乙醇 研磨时没有加入CaCO3 研磨时没有加入SiO2 选取的叶片叶脉过多,叶肉细胞过少 画滤液细线的次数少 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A. B. C. D. 【答案】C【解析】【分析】绿叶中色素提取原理:色

43、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可用无水乙醇或丙酮提取;绿叶中色素分离原理: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在滤纸条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详解】加入的无水乙醇太多,色素的浓度降低,则色素带颜色较浅,正确;无水乙醇和丙酮都能提取色素,使用两种溶剂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错误;研磨时没有加入CaCO3,会使部分色素被破坏,正确;研磨时没有加入SiO2,可能会导致研磨不充分,色素没有充分提取,正确;选取的叶片叶脉过多,叶肉细胞过少则同质量的绿叶中所含色素少,正确;画滤液细线的次数少,会使滤纸上的色素量少,也会导致滤纸条上色素带颜色较浅,正确;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部分色素已经被破坏,叶片中所含色素少,会导致色

44、素带颜色较浅,正确。故选C。25. 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需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这个实验的思路是( )A. 细菌对不同的光反应不一样,细菌聚集多的地方,细菌光合作用强B. 需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O2浓度高,水绵光合作用强C. 需氧细菌聚集多的地方,产生的有机物多,水绵光合作用强D. 需氧细菌大量消耗O2,使水绵光合作用速率大幅度加快【答案】B【解析】【分析】恩格尔曼的实验巧妙的利用了需氧细菌会聚集在氧气含量高的部位,得出了光合作用的场所为叶绿体,产物之一是氧气。该细菌

45、的异化作用类型为需氧型。【详解】A、细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该实验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是水绵,A错误;B、该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需氧细菌需要氧气,水绵光合作用强的部位,产生的氧气多,在氧气含量多的地方需氧细菌的数量多,B正确;C、需氧细菌多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多,C错误;D、聚集的需氧细菌是由于水绵在此区域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有利于需氧细菌进行呼吸作用,D错误。故选B。第卷非选择题26. 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放的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下图表示细胞通过“自噬作用”及时清除受损线粒体及其释放的信号蛋白的过程,请据图回答:(1)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的特点。图中自噬体由_层磷

46、脂分子构成(不考虑自噬体内的线粒体)。(2)线粒体的功能是_,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_阶段。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_。(3)研究发现人体细胞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由此可知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的运输方式是_。(4)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_,该细胞器的形成与_(细胞结构)有直接关系。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自噬作用”会_(增强/减弱/不变)。【答案】 (1). (一定的)流动性 (2). 4 (3).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4). 二、三 (5). 避免细胞非正常死亡(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相对稳定) (6). 主动运输 (7). 核糖体 (8

47、). 核仁 (9). 增强【解析】【分析】线粒体分布在真核细胞中,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成嵴,以增大膜的面积,内含少量的DNA和RNA,是半自主细胞器。【详解】(1)吞噬泡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观察图中自噬体可知,自噬体有双层膜结构,每层膜都是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所以共有4层磷脂分子构成;(2)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两个阶段,当受损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有氧呼吸的第二、三两个阶段,若细胞内受损的线粒体释放信号蛋白,会引发细胞非正常死亡,所以细胞及时清除受损的线粒体及信号蛋白的意义是避免

48、细胞非正常死亡;(3)溶酶体内的pH在5.0左右,细胞质的pH大于溶酶体内,细胞质中含有的H+少于溶酶体内,细胞质基质中的H+进入溶酶体为逆浓度梯度,方式为主动运输;(4)水解酶为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其形成与细胞核中核仁有直接关系,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会分解自身地部分结构来维持细胞基本的生命活动,细胞“自噬作用”会增强。【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膜的结构特点、线粒体的功能和物质运输等知识,难度不大,在理解了题意之后,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就可以逐一解决此题。27. 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实验处理如表格所示,据此回答以下相关问题:步骤操作方法试管A试管B1

49、加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2滴2滴2加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1mL3加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1mL4加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2mL2mL5观察(1)由实验目的可知,本实验中的自变量为不同pH;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属于_,可观测的指标是_;而无关变量是指除了自变量以外,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尝试在此实验中列举1例无关变量_。(2)此实验设计不够完善,是因为缺乏_,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你认为需要改善的具体操作是:_。(3)完成改善方案以后,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_(4)为了将此次多余的猪肝研磨液保留到下次使用,应对它进行_(高温/冷藏)处理。【答案】 (1). 因变量 (2)

50、. 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或试管中气泡产生的速率) (3). 过氧化氢的浓度(量)(反应的时间或猪肝研磨液的浓度(量)等) (4). 空白对照组 (5). 再增加C试管,在加入盐酸和氢氧化钠的步骤中加入1mL的蒸馏水;其他步骤与A、B两试管操作一致 (6). 如果A、B两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少,C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受pH影响;如果A、B、C三支试管中产生的气泡的情况基本一样,则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不受pH影响 (7). 冷藏【解析】【分析】观察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可以用产生的气泡数量作为观测的指标。为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在设计实验时要有对照,对照实验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

51、则。过氧化氢酶酶是蛋白质,低温会抑制酶的活性,但温度合适后酶的活性能够恢复,而高温会使其失去活性。【详解】(1)分析实验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pH,实验的因变量是过氧化酶的活性,可以用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表示该酶的活性,因此可观测的指标是(相同时间内)试管中产生气泡数量。而无关变量是指除了自变量以外,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如该实验中的过氧化氢的浓度(量)、反应的时间或猪肝研磨液的浓度(量)等都属于无关变量。(2)分析实验操作步骤可知,该实验缺少空白对照组,应增加C试管,在加HCl或NaOH的步骤中换为加入1ml蒸馏水,其他步骤与A、B试管操作相同。(3)在完成改进方案后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

52、是:若A、B两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量较少,C试管中产生大量的气泡,则过氧化氢酶活性受pH影响;若A、B、C三支试管产生的气泡数量基本一样,则过氧化氢酶活性不受pH影响。(4)过氧化氢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在高温处理时,变性失活,而冷藏时,只是活性受到抑制,在适宜条件下,其活性能恢复,因此可以将此次多余的猪肝研磨液冷藏保留到下次使用。【点睛】本题以探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为背景,考查酶的相关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酶的化学本质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把握实验设计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性原则,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判断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这是突破问题的关键。28. 金鱼能在严重

53、缺氧环境中生存若千天,肌细胞和其他组织细胞中无氧呼吸产物不同,下图表示金鱼缺氧状态下,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已知乳酸(C3H6O3)可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生成丙酮酸(C3H4O3)。请分析回答:(1)物质X是_物质,由_元素组成。(2)过程中有ATP生成的是_过程(填序号),有H产生的过程是_过程(填序号)。(3)物质X经过过程产生酒精,同时还产生_物质。(4)写出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5)金鱼肌细胞与其他组织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原因是_。(6)在严重缺氧环境中,金鱼肌细胞将乳酸转化成酒精的意义是_。【答案】 (1). 丙酮酸 (2). C、H、O (3). (4). (5

54、). CO2 (6). 细胞质基质 (7). 细胞质基质 (8). 呼吸酶种类不同 (9). 严重缺氧时,金鱼的肌细胞将乳酸转化成酒精后可通过鳃血管排出体外,防止酸中毒,以维持细胞正常的代谢【解析】【分析】1、有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6H2O 20H+6CO2+少量能量 (2ATP);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反应式: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2、无氧呼吸的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的基质中:反应式

55、:1C6H12O6(葡萄糖)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 (2ATP);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反应式:2C3H4O3(丙酮酸)+4H 2C2H5OH(酒精)+2CO2或2C3H4O3(丙酮酸)+4H 2C3H6O3(乳酸)。3、分析题图可知,图中为肌糖原的水解,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物质X是丙酮酸,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为乳酸转化成丙酮酸的过程,是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为乳酸进入肌细胞。【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物质X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其组成元素为C、H、O。(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为肌糖原的水解,没有能量释放,也没有H的产生;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该阶段有H产生

56、和少量能量释放;是酒精发酵的第二阶段,没有H产生,也没有ATP生成;为乳酸转化成丙酮酸和H的过程,是乳酸发酵的第二阶段,没有H产生,也没有ATP生成;为乳酸进入肌细胞的过程,没有H和ATP生成。综上所述,过程中有ATP生成的是过程,有H产生的过程是。(3)物质X丙酮酸经过过程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产生酒精的同时还产生CO2。(4)图中过程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为乳酸发酵的第二阶段,场所在细胞质基质中。(5)不同生物无氧呼吸产物不同的直接原因是不同生物体内呼吸酶的种类不同。(6)识图分析可知,严重缺氧时,金鱼的肌细胞将乳酸转化成酒精后可通过鳃血管排出体外,防止酸中毒,以维持

57、细胞正常的代谢。【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有氧呼吸的过程及三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把握无氧呼吸的类型和过程以及发生的场所,能够正确识图判断图中的生理过程和物质名称,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9. 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因变量是_。由图中曲线对比可知,经_处理的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这将直接导致光反应中叶绿素吸收的_光减少而降低光合速率。由此推知,若遇较低温天气,除升温方法外,还可对该植物进行_处理以减少叶绿素的损失。(2)提取上述四组该植物叶片中的色素时,为防止色素被破坏,研

58、磨时可加入适量的_。对上述四组色素提取液分别使用_法分离,结果发现,第4组得到的色素带中,从上到下的第_条色素带均明显变窄。(3)若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含不同色素的提取液并测定吸光率,可得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谱,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差别最大的是_区域。【答案】 (1). 叶绿素含量 (2). 低温和光照 (3). 蓝紫光和红 (4). 遮光 (5). 碳酸钙 (6). 纸层析 (7). 3、4 (8). 红光【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自变量为光照强度、温度,因变量是叶绿素相对含量。由图中曲线对比可知,曲线4(经低温和光照处理)的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详解】(1)因变量是因

59、为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分析题中信息可知本实验的因变量为叶绿素含量。由图可知,光+0,即经低温和光照处理的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最为明显。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若遇到较低温天气,除升温方法外,还可对植物进行遮光处理以减少叶绿素的损失。(2)细胞液呈弱酸性,在研磨时叶肉细胞被破坏,其中的细胞液渗出,会破坏叶绿素,碳酸钙有中和细胞液酸性、保护叶绿素的作用。用纸层析法分离提取液中的色素,从上到下第3、4条色素带分别为叶绿素a、叶绿素b,第4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较低,则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带均明显变窄。(3)若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含不同色素的提取液并测定吸光率,可得到不同色素的吸收光

60、谱,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差别最大的是红光区域。【点睛】滤纸条从上到下的色素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色素含量由多到少依次是: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30. ATP是细胞内绝大多数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回答下列问题:(l)ATP的合成一般与_(填“吸能”或“放能”)反应相关联。生物体对ATP的需求较大,但细胞内ATP的含量较少,细胞能满足生物体对ATP的需求的主要原因是_。(2)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途径有_。(3)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对市场中腊肉的含菌多少进行检测,步骤如下:第一步:将腊肉进行一定的处理后放入发光仪(测定发光强度的

61、仪器)反应室内,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第二步: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第三步:测算出细菌数量。荧光素接受_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ATP的含量,原因是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_(填“正比”或“反比”)。根据ATP含量可大致测算出细菌数量的依据是每个细菌细胞中ATP含量_。【答案】 (1). 放能 (2). 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较快 (3). 呼吸作用、光合作用 (4). ATP (5). 正比 (6). 大致相同且相对稳【解析】【分析】1、ATP元素组成:ATP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62、。2、结构特点: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3、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为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4、ADP和ATP的关系:ADP是二磷酸腺苷的英文名称缩写,分子式可简写成A-PP。从分子简式中可以看出:ADP比ATP少了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高能磷酸键。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对细胞的正常生活来说,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的。【详解】(1)ATP的合成一般与放能反应相关联,ATP的水解一般与吸能反应相关联,生物体对ATP的需求较大,但是细胞内ATP的含量较少,能满足生物体对ATP的需求的主要原因是ATP与ADP的转化速率较快。(2)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合成ATP的途径有呼吸作用、光合作用。(3)荧光素在荧光素酶和ATP等物质的参与下可进行反应发出荧光。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发光强度与ATP的含量成正比,所以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每个细菌细胞中ATP含量大致相同且相对稳定,故可根据ATP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点睛】本题考查ATP的功能、实验探究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