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细胞学说现代生物学的“基石”题组一概念结论速判1.基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理解,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1)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分析: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2)细胞学说认为: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3)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分析: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而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4)新细胞可从老细胞中产生。()(5)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中观察到的为“p”。()分析: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在玻片上写一个字母“b”,则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观察到的是“q”。(6)使用高倍镜观察时,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
2、旋调节。()分析:使用高倍镜观察时,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调节。(7)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对物体放大的面积或体积。()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或宽度。题组二细胞学说的建立与发展2.细胞学说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下面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认为不同的细胞是有区别的B.细胞学说认为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C.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先前的细胞中产生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生命的结束意味着整体生命的结束【解析】选C。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没有认为不同的细胞是有区别的,A错误;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组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3、,B错误;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先前的细胞中产生,C正确;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可见其并没有认为细胞生命的结束意味着整体生命的结束,D错误。3.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B.显微镜的发明是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重要一环C.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解析】选D。细胞学说的建立者主要是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A正确;细胞的发现离不开显微镜,故显微镜
4、的发明是细胞学说建立过程的重要一环,B正确;德国科学家魏尔肖认为所有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C正确;细胞学说是建立在对植物体细胞与动物体细胞结构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的,观察到的细胞均是真核细胞,却没有涉及原核细胞,D错误。4.下面有关细胞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A.理论和科学实验的结合促进了细胞学说的建立和完善B.细胞学说使人认识到生命的奥秘都需要到细胞中寻找C.细胞学说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D.施莱登与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出所有的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这一结论不可靠【解析】选D。细胞学说的建立是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通过理论和科学实验的结合提出的
5、,A正确;细胞学说使人们认识到生物的生长、生殖、发育及各种生理现象的奥秘都需要到细胞中去寻找,B正确;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使动植物统一于细胞水平,C正确;不完全归纳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尽管可能有例外,但很可能是可信的,可以用来预测与判断,D错误。题组三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显微镜5.(2021徐州高一检测)使用显微镜时,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后,发现视野中物像模糊,此时应该进行的操作是()A.将平面反光镜换成凹面反光镜B.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C.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D.移动临时装片选择另外的视野【解析】选B。
6、将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后,发现物像模糊,此时应该使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B正确;反光镜是用来调节视野亮度的,A错误;高倍镜镜头与临时装片之间的距离小,所以一定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调节,C错误;移动临时装片,只是看到不同范围内的物像,D错误。6.关于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高倍镜下观察时,用粗准焦螺旋调整焦距B.高倍镜下观察酵母菌,无法观察到细胞核C.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D.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膜的清晰结构【解析】选C。在高倍镜下观察时,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整焦距,A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细胞,高倍镜下经染色可以观察到细胞核,B错误;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
7、镜前,将待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C正确;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细胞膜的清晰结构,D错误。【方法规律】高倍镜的使用“四字诀”找: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物像。移:将观察点“移”到视野中央。转:“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调节反光镜、光圈及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7.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所示。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是()A.右上方B.左上方C.右下方D.左下方【解析】选A。显微镜成的像为倒像,淋巴细胞实际位置为左下方,故要将其移至视野中央,装片应向右上方移动。8.(2021南京高一检测)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
8、,如图中7 mm、0.5 mm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表示显微镜的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应先用图中(填“甲”或“乙”)镜观察。(2)图2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40字样。图3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看图回答: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填字母),此时放大倍数为倍。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被相连的96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个。在观察中,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
9、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A.物镜上B.目镜上C.装片上D.反光镜上(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解析】(1)图1中的镜头有螺纹,表示显微镜的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在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2)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应使用高倍镜,所以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b、c、A,此时放大倍数为1540=600倍。物镜
10、转换为40后,则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各放大4倍,因此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为9644=6个。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c与d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d。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异物存在于目镜上。(3)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视野中的黑边圆圈是制作装片时产生的气泡。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而气泡位于视野右上方,所以换高倍镜观察前,应将标本移到视野的中央,即应向右上方移动。答案:(1)物甲(2)b、c、A6006dB(3)气泡右上方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答案速填:对光调焦低倍镜视野中央转换器细准焦螺旋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20
11、21扬州高一检测)人体的下列细胞中,细胞质膜表面积最大的是()A.神经元B.红细胞C.骨细胞D.肌肉细胞【解析】选A。神经元的结构包括胞体和突起,突起分为树突和轴突,突起部分主要是细胞质膜和少部分细胞质,增大了细胞质膜的表面积,有利于神经细胞间的相互联系。2.(2021盐城高一检测)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形态,以下材料需要进行染色的是()A.菠菜下表皮细胞B.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D.红细胞【解析】选C。观察细胞形态时,一般要对无色的或颜色浅的细胞进行染色后再观察。3.下列对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比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两者都利用了高电压下电子流
12、波长很短的特点B.两者的放大倍数远远超过光学显微镜C.两者都适合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D.两者观察同一细胞样品时可以相互补充【解析】选C。电子显微镜制造原理上都是利用了高电压下电子流波长很短的特点,A项正确;两种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都远远超过光学显微镜,因为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高只有1 500倍,而电子显微镜已经能够将所观察的物像放大上百万倍,B项正确;扫描电子显微镜适合观察细胞样品的表面形态特征,透射电子显微镜适合观察细胞内部的超微结构,C项错误;两者若观察同一细胞样品时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D项正确。4.(2021珠海高一检测)美国细胞生物学家威尔逊曾经说过“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
13、胞中寻找”。他作出这一结论的理由最可能是()A.细胞内能发生一切生命活动B.有些生物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C.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细胞参与下完成的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解析】选C。多细胞生物通过细胞间的相互协作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不管是多细胞生物还是单细胞生物以及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它们都是通过细胞来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所以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5.(2021淮安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操作与目的不相符的是()A.调节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B.转动转换器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C.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像的清晰度D.调节反光
14、镜调节视野的明暗【解析】选A。光圈可用于调节光线的强弱,不能调节视野的大小,A错误;转换器上有物镜,转动转换器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B正确;换上高倍镜后,可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调节物像的清晰度,C正确;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可调节视野的明暗,D正确。6.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此时,除调节细准焦螺旋外,还需调节反光镜和光圈。正确的操作是()A.用平面镜、小光圈B.用平面镜、大光圈C.用凹面镜、大光圈D.用凹面镜、小光圈【解析】选C。由低倍镜转换为高倍镜后,视野变暗,物像不清晰,此时除调节细准焦螺旋外,还需要使视野变亮,即换用凹面
15、镜、大光圈。7.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行细胞中的()A.2个B.4个C.16个D.32个【解析】选A。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10=100(倍);当目镜不变,物镜变成4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100倍变为400倍时,放大倍数变为原来的4倍,视野应变为原来的1/4,细胞的数目也应变为原来的1/4,所以细胞的数目为84=2(个)。8.成人身体约有1014个细胞,这些细胞大约有200种不同的类型,根据分化程度的不同,又可分
16、为600多种,但是都有基本相似的结构,这说明()A.人体细胞既有多样性,又有统一性B.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基本相同C.200多种细胞类型就是200多种不同的组织D.人体细胞的基本结构与草履虫相同【解析】选A。由题意可知,人体细胞大约有200种不同的类型,表明细胞具有多样性,组成人体的细胞都有基本相同的结构,表明细胞具有统一性,A正确;不同部位的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不同,B错误;组织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的,因此200多种不同的细胞类型不等于200多种不同的组织,C错误;从题意中不能得出人体细胞和草履虫细胞基本结构相同,D错误。9.(2021延安高一检测)甲图中表
17、示目镜,表示物镜,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比的放大倍数大,比的放大倍数小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同时升高镜筒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解题思维】(1)依据与,与,与放大倍数的关系(2)明确丙与乙的关系:放大倍数的变化【解析】选D。甲图中表示目镜,目镜长度越大,则放大倍数越小,比放大倍数大;表示物镜,物镜长度越大,放大倍数越大,比放大倍数大,A错误;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即低倍镜换高倍镜观察,应选用物镜
18、,正确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转动细准焦螺旋调节光圈,但不能升高镜筒,B、C错误;表示物镜与载玻片间的距离,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越小,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D正确。10.(2021安康高一检测)细胞具有多样性,下面对细胞形态结构及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卵细胞营养丰富、体积大与早期胚胎发育相适应B.精子具有尾部与其运动功能相适应C.神经细胞有长的突起与其神经传导功能相适应D.红细胞无细胞核与其强大的再生功能相适应【解析】选D。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红细胞内无细胞核、无细胞器,与其细胞内具有大量血红蛋白运输氧的功能相适应。二、非选择题(共2
19、题,共30分)11. (14分)如图是某同学在“目镜10,物镜40”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图中所指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进行观察,则装片应向方移动。(2)若装片上的细胞成单层均匀分布,那么该同学在目镜不变的情况下,换用10的物镜观察相同部位的细胞,按理论计算,视野内可容纳的完整细胞数目为个。(3)在一台光学显微镜的镜盒里有4个镜头,甲、乙一端有螺纹,甲较长、乙较短;丙、丁无螺纹,丙较长、丁较短。则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4)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左侧较暗,右侧较亮,则应调节。【解析】(1)用显微镜观察时,若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物像偏于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
20、动玻片,在视野的左下方,应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2)观察细胞时,若细胞在视野中均匀分布,放大倍数扩大或缩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以放大倍数扩大或缩小的倍数的平方的关系减少或增加。原来是放大400倍,现在是放大100倍,所以是缩小了4倍。原来看到4个,现在能观察到的数目是416=64个。(3)显微镜的镜头,有螺纹是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无螺纹的是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因此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是甲和丁。(4)观察玻片标本时,若发现视野光亮不均,应调节反光镜。答案:(1)左下(2)64(3)甲和丁(4)反光镜12.(16分)图甲是显微镜下看到的菠菜叶表皮的一部分细胞,图乙是显微镜下看到的
21、变形虫(通体近透明)。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在观察菠菜叶表皮细胞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菠菜叶表皮,小心展平后,将玻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玻片标本约0.5 1 cm处停止。用左眼通过目镜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最后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为止。指出上述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加以修正:。(2)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甲与乙,在具体操作上的区别是:。【解析】(1)凡是光学部件,只能用特定的擦镜纸擦拭,以免损坏、污染;临时装片的制作流程是“一擦二滴三取四浸五盖六
22、染七吸”, 本实验在制作临时装片时,未盖盖玻片。(2)在显微镜操作中,要正确选择反光镜和光圈。若被观察物像视野暗,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反之则应选择平面镜和较小的光圈。据题意变形虫“通体近透明”,可推测视野亮度大,应选用平面镜和较小的光圈。答案:(1)镜头应该用擦镜纸擦拭,不能用纱布忘记加盖盖玻片,应将材料展平后盖上盖玻片(2)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甲需要用凹面镜和较大的光圈,观察乙用平面镜和较小的光圈幽门螺旋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胃中,是引起胃炎、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首要致病细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幽门螺旋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壁上含有蛋白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该细菌在最外面产生了一种特殊结
23、构荚膜,它能防止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这一结构的适应性意义是。(2)为了探究影响幽门螺旋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培养该细菌过程中,发现在某种细菌(简称W菌)的周围,幽门螺旋杆菌的生长繁殖受到抑制。他们把W菌接种在专门的培养基上培养,一段时间后,除去W菌,然后培养幽门螺旋杆菌,结果是幽门螺旋杆菌仍然不能正常生长繁殖。据材料分析,研究小组的同学对造成W菌周围的幽门螺旋杆菌不能生长繁殖的原因作出的最可能假设是。若要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应设置的对照组是。【解析】(1)荚膜能防止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被蛋白酶分解,从而使幽门螺旋杆菌能够在富含蛋白酶的胃液中生存。
24、(2)把W菌接种在专门的培养基上培养,W菌产生不利于幽门螺旋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除去W菌后再培养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不能正常生长。若设计实验进行验证,需用不接种W菌的培养基培养幽门螺旋杆菌作为对照,排除其他无关变量的干扰。答案:(1)使幽门螺旋杆菌能在富含蛋白酶的胃液中生存(2)W菌产生了不利于幽门螺旋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取相同的培养基不接种W菌,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接种幽门螺旋杆菌1.情境分析:(1)人体健康情境:幽门螺旋杆菌的致病性。(2)设置实验情境:探究影响幽门螺旋杆菌生长繁殖的因素。2.解题助手:(1)分析题干信息:胃液中存在胃蛋白酶。幽门螺旋杆菌具有荚膜,能防止细胞壁和细胞膜被蛋白酶分解,可推知这种结构的存在是对胃中胃蛋白酶环境的一种适应。(2)分析实验过程及结果:作出假设:除去W菌,再培养幽门螺旋杆菌不能正常生长繁殖,可推知W菌产生了不利于幽门螺旋杆菌生长繁殖的物质。设计实验:若设计实验进行验证,需用不接种W菌的培养基培养幽门螺旋杆菌作为对照,排除其他无关变量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