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7 ,大小:330KB ,
资源ID:753274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53274-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东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检测历史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1、高一年级历史第二次质量检测一、选择题1. 考古学者认为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故称之为“新石器革命”。学者认为这是一场革命的主要根据是A. 交通改善,促进文化与商业交流B. 使用铜器来制作工具,从事生产C. 开始使用文字,社会组织复杂化D. 从事农业活动,以耕作取代采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生活形态”可知,所谓新石器革命,指的是人们从事农业活动,耕作取代采集,逐渐定居生活,选项D正确;新石器时代的交通并无明显改善,排除A;新石器时代最主要的工具是石器制作,而非铜,排除B;新石器时代是氏族社会,其组织并不复杂,排除C。2. 历史学家王敬川在儒学的现代走向一文中说孔孟在

2、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的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儒家A. 崇尚清谈的形象B. 具有担当的时代精神C. 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D. 推动社会转型的努力【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具有担当的精神,故选B;孔子到处碰壁以后的认识并不是清谈,排除A;材料是强调对社会的改造,而不是强调伦理道德,排除C;孔孟当时是强调国家天下的治理,并没有涉及到社会转型,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紧扣关键

3、信息分析解答。3. 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隋唐时期D. 明清时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秦汉时期是中国版图确立的时期,也是民族的传承时期,同时秦汉时期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汉朝的新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所以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4. 关于隋朝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反隋(617年)一事,文献中有下列不同记载。旧唐书高祖本纪617年,李世民与晋阳令

4、刘文静首谋,劝(李渊)举义兵。旧唐书宇文士及传613年,李渊与人“夜中密论时事”旧唐书夏侯端传616年,夏侯端以天象异常劝李渊“早为计”时,李渊听后“深然其言”大唐创业起居注(李渊秘书温大雅箸)616年,李渊被任命为“太原道安抚大使”后,他“私喜此行,以为天授”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唐太宗劝李渊起兵反隋,这个说法最为可信B. 李渊早有起兵反隋之意,这个说法最为可信C. 旧唐书所记载的内容相互矛盾,都不可信D. 温大雅与李渊是同时代人,所记内容绝对可信【答案】B【解析】从材料“劝(李渊)举义兵”“李渊与人“夜中密论时事”“李渊听后“深然其言”“私喜此行,以为天授”中可以得出,李渊早有起兵反

5、隋之意,这个说法最为可信,故B项正确,C项错误;A项只符合旧唐书高祖本纪,排除;D项错误,错在“绝对可信”。5. 阅读下表材料,可以比较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 抵御了匈奴侵扰B. 削弱诸侯国势力 C. 促进了南北交流D. 有利于巩固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修筑长城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答案为D;A只是长城的作用,错误;秦朝和隋唐时期没有诸侯割据,B错误;C只是大运河的作用,排除。【点睛】

6、本题通过表格材料考查长城与大运河的共同点,体现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注意题干限制词“共同点”。6. 1902年,清政府官员铁良检阅安徽武备练军,见其“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由上述现象可知A. 社变动引发了价值观念变化B. 维新变法解放了知识分子的思想C 西学传播开启了军队近代化D. 科举制废除加速了社会阶层流动【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见其“1902年,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1905年12月22日大公报报道,有举人,秀才30多人“充当兵勇”可见,1902年1905年的清政府军队

7、里已有许多举人、廪贡、秀才,这说明随着列强侵略的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A正确;维新变法运动是资产阶级上层的思想文化运动,而不是解放了所有知识分子的思想,B以偏概全;清政府军队里已有许多举人、廪贡、秀才,当时科举制内容是儒家经典选拔人才,与军队近代化无关,C错误;据所学可知,1905年9月才废除科举制,而与材料“1902年,多系举人、廪贡、秀才之优秀分子”不符,D错误。7. 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 清朝前期以武立国B. 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 贵族特权不断削弱D. 新的权力机

8、构出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清朝前期以武立国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就已经实现了六部分掌行政权力的局面,清初贵族利益的代表机构为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内阁无关,内阁权力的削弱主要是由于南书房和其后军机处的设置,所以A、B、C说法不正确,所以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军机处的设立8.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A. 农业生产出现衰退B. 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 普通农户收益锐减D. 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答案】D【解析】材料信息“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9、,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说明农业和市场联系加强,这体现了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故D正确;“传统粮食生产比重降低”不能说明农业生产出现衰退,故A错误;明清时期,人口大大增长,粮食需求应该加大,故B错误;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会带来农业收益的增加,故C错误。【考点定位】中国古代农业古代农业的发展明清农业点睛:明清社会转型是新高考的热点问题,本题考查到了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明清社会经济的转型表现有:赋税制度的调整、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高产农作物引进、租佃制盛行、人口增长、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帮和长途贩运贸易兴盛、江南工商业市镇兴起、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朝贡贸易、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等。9. 林则

10、徐说:“烟不禁绝,国日贫,十余年后,岂惟无可筹之饷,抑且无可用之兵。”这句话旨在A. 说明鸦片输入危害B. 抨击政府军备废弛C. 建议增加财政收入D. 提出扩充军队数量【答案】A【解析】材料的意思是鸦片如果不禁绝,中国将日渐贫困,十年后不仅财政流失,军队战斗力将大大下降,所以林则徐强调的是鸦片输入危害,故A项正确。B项材料未体现。材料没有涉及增加财政收入和扩充军队数量的建议,故CD排除。10. 五口通商章程中:凡中国人与英国人“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这表明A. 中国贸易主权遭破坏B. 中国司法主权遭破坏C. 中国的法律体系没有英国完善D. 中国司法

11、不能有效的维护外商的正当权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可知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犯罪时,英国人与中国人发生官司,按照英国法律来处理,表明英国获得了在华的领事裁判权,严重侵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答案为B;材料不是反映贸易主权,A错误;材料是中国司法权遭到破坏而不是中国的法律体系没有英国完善、也不是中国司法不能有效的维护外商的正当权益,CD错误。11. 20世纪20年代,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基于这一认识,他进行的努力是A. 寻求共产国际帮助B. 发动护法运动C. 重新解释三民主义D. 创立

12、黄埔军校【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20世纪20年代,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可知,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在五四运动和十月革命之后,深感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同共产党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上,孙中山接受了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C正确;A说法违背史实;据材料“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可知,护法运动就是其失败的教训之一,与材料不符,B错误;据材料“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可知,创办黄埔军校不是“唤起民众”,D错误。

13、12. 如表是有关太平天国时期妇女的部分史料。由此可以判断太平天国内容出处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天朝田亩制度妻道三从,无违尔夫主洪秀全幼学诗当我们行走在(南京)街上时,沿途可以看到不少女子许多人骑着马,其余的人则是步行,大多数人都是天足慕维廉牧师的一封信(1861年)A. 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B. 基本上实现了男女平等C. 冲击了社会成员的固有角色定位D. 打破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束缚【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可知,在分田上太平天国主张男女平等;“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可知,洪秀全对妇女观念上又深受理学影响,强调妻子要服从丈夫,强调“妻道三从”,这是其农民阶

14、级局限性的表现;据材料“当人们行走在街上时,大多数人都是天足”并结合所学可知,太平天国禁止妇女缠足;综上分析,太平天国冲击了妇女的固有角色定位,故选C;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但是由于处在战争环境,没有实现,A排除;据材料“妻道在三从,无违尔夫主”分析可知,没有实现男女平等,妇女仍然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排除BD。13. 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中日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华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所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中,能够突出反映这一新变化的是A. 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B.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C. 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D. 通商口岸

15、开放到长江上游【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华的方式由商品输出阶段进入到资本输出阶段,马关条约中的“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体现了列强资本输出的要求,故C项正确;割地、赔款和通商是甲午战前的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故ABD错误。14. 你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三个不平等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A. 割地B. 赔款C. 开设工厂D. 开放通商口岸【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三者都有赔款,故B项正确;辛丑条约没有割地,故A项错误;开设工厂,属于马关条约,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没有开放通商口岸,故D项错误。15. 学者陈旭麓指

16、出:“戊戌政变之后,百日维新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以下各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 晚清政府拒绝通过改革挽救其统治B. 维新运动宣传新思想促进国人觉醒C. 百日维新首次实践了君主立宪制度D. 戊戌政变导致变法措施完全被废除【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但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新学家们带来的解放作用远不是西太后发动的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可得出其强调维新运动在思想解放方面的作用,促进了国人思想的解放,故B项正确;ACD项都不是从思想解放分析的,故排除。16. 1900年6月,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当时两江

17、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却与列强达成协议: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历史上称为A. “自强求富”B. “百日维新”C. “和平外交”D. “东南互保”【答案】D【解析】【详解】1900年6月,义和团和清军在天津保卫战中共同抵抗八国联军。而在天津和北京相继失陷后,慈禧太后却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并向列强议和。最后,中外反动势力共同镇压了义和团运动。战争期间,东南各省的总督、巡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故选D项。A、B、C三项从时间和内容都与材料不符,排除。17. 1912年初,南京传唱着这样一首歌“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

18、新造”根据当时的情景,歌词中的“旧邦新造”是指A. 清政府实行“新政”B 武昌起义爆发C. 新文化运动兴起D.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历史事件的时序。根据所学可知,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建立了民主共和国。“旧邦新造”中的“新”指中华民国共和政体的建立。故答案为D项。ABC项,清政府实行“新政”是从1901年开始,武昌起义爆发于1911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于1915年,都与题干中的时间不符,排除。18. 孙中山(18661925)在回忆录中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清王朝。”孙中山在“28岁那年”的主要

19、行动是A. 上书清政府,组建“皇族内阁”B. 成立兴中会,走上反清革命道路C. 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D. 开展革命运动,领导武昌起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孙中山生卒年结合“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计算可知,当时时间是1894年,这一年成立了兴中会,走上反清革命道路,选项B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而且皇族内阁成立时间是1911年,排除;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与计算时间不符,排除C;武昌起义时间是在国内,不是国外,而且与计算时间不符,排除D。【点睛】解题关键是结合孙中山生卒年进行计算。19. 孙中山晚年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

20、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内既不能谋各省之统一,外何以得友邦之承认。”据此他认为A. 外国势力的干涉导致护法失败B. 军阀割据阻碍了政治民主的进程C. 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民主进程D. 不平等条约体系影响国家的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的核心意思是军阀割据不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B选项符合题意;护法失败主要是因为军阀之间相互勾结破坏导致的,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民主进程的阻碍,C选项排除;材料与不平等条约体系无关,D选项排除。20. “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

21、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上述评价意在指出辛亥革命( )A. 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 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C.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D. 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答案】A【解析】【分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关键词及所学知识可知, “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分别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故A项正确。【详解】21. 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时间厂数创业资本工人人数191369833

22、082400027071719201759500620000557622A. 迈进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C. 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D. 为民主革命积蓄新的革命力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华资企业的增长是工人人数有了大幅增长,从而为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积蓄了新的革命力量,故选D;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的是洋务运动,排除A;民族资产阶级在戊戌变法中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排除B;“占据主导地位”无法体现,排除C。22. 新文化运动期间,针对旧有的学术思想,胡适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主张整理国故,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化欧美思想体系的

23、合适的基础,再造文明。这反映了A. 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倒退B. 胡适思想方面守旧落后C. 新旧文化存在互补调和D. 新文化运动科学理性的一面【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胡适整理国故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寻找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基础,实现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所以不是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倒退,排除A。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最著名的口号,也是这一运动的纲领,胡适提倡“整理国故”,与他对“科学”的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故排除B。一方面,他提出要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来整理国故;另一方面,他想通过整理国故来说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科学方法”,表明他主张采取科学的、批判的态度,故排除C,选D。23. 紧紧关着的店

24、门上贴上了这样的对联:“实指望,除国贼,还我青岛;为国家,今罢市,挽救学生。”这副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 五四爱国运动B. 一二九运动C. 国民革命运动D. 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除国贼,还我青岛”可知对联反映的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是因为在巴黎和会上列强要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严重侵犯了中国的权益,故选A;一二九运动、国民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与”除国贼,还我青岛“、”挽救学生“无关,排除BCD。故选A。24. 杨德才在中国经济史新论中指出,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加了152%和51.3%。促使这种增长的国内因素是A. 洋务派大力投资

25、兴办了新式企业B. 戊戌变法中成立农工商总局C. 政府鼓励及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D. 南京国民政府重视经济建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材料“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加了152%和51.3%”反映了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当时政府鼓励实业,实业救国思潮推动,故民族工业发展,故C正确;洋务运动在甲午战争后已经破产,故A排除;戊戌变法在1898年已经失败,故B排除;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信息“1920年同1913年比较,厂矿数和资本额分别增加了152%和51.3%”,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工业短暂春

26、天的原因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25. 董必武在重游某地后写诗道:“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毛泽东同志称诗中记述的事件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事件A. 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论B. 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C. 确定了土地革命的方针D. 宣告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星星火”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诗表述的是南湖红船点燃的星星之火,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因此被毛泽东同志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故D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理论,与材料内容无关,故A选项错

27、误;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表述的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通过国民党一大,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表述的是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没有体现确定土地革命方针的内容,土地革命的方针于1927年8月7日的八七会议上确定,故C选项错误。26.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成长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无产阶级的这一变化始于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南昌起义D. 新文化运动【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正确;

28、辛亥革命属于制度变革,A排除;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排除;新文化运动属于思想解放运动,D排除。故选B。27. 民国十五年,有一支军队势如破竹,同年席卷湖南,进入湖北,占领武汉,又沿长江东下,攻占江西首府南昌。这正是当年洪秀全的太平军通过的路线,而该军速度是太平军的数倍。材料中涉及的“军队”和事件指的是( )A. 太平军和北伐B. 八路军和抗日战争C. 工农红军和土地革命D. 国民革命军和北伐【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民国十五年为1926年,1926年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势如破竹,1927年占领武汉,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由此可知所述军队为国

29、民革命军,所述事件为国民革命军北伐,故D正确;天平天国军队北伐是在1953年,故A不正确;工农红军创建于1928年,故B不正确;193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故C不正确。28.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对新道路描述准确的是A. 发动城市暴动,建立工农政权B. 服从共产国际,开展工人运动C. 放手发动群众,建立联合政府D.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高瞻远瞩,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道路,因此D正确,ABC排除。故选D。29. 解放军报在纪念遵义会议76周年之

30、际,发表了一篇题为遵义会议,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下列可作为其主要理由的是A. 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B. 会议开始制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纲领C. 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D. 会议摆脱了共产国际“左”倾思想路线的干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的文章,将遵义会议视为中国共产党的“成人礼主”,说明中国共产党人能自主处理自己的问题,会议摆脱了共产国际“左”倾思想路线的干扰,故D项正确;A是意义;B是二大任务;C材料中没有体现。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新

31、民主主义革命遵义会议【名师点睛】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30. 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在其著作中说:“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

32、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场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场“战斗”指的是A. 北伐战争B. 南昌起义C. 土地革命D. 红军长征【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场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来看,这场“战斗”指的是红军长征。红军长征是在反“围剿”失败之后的战略转移,最终取得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故答案为D项。北伐战争不符合“避开蒋介石的魔爪”,排除A项;南昌起义是在南昌城发动的,不符合“征途漫漫的撤退”等信息,排除B项;土地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发动的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31

33、. 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转型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然自今以往,共和政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916年2月15日),一行年杂志第I卷第6号材料二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本之点就在于重视“人的价值”、树立“独立人格”。为此,他们喊出三个响亮的口号:个性主义、科学、

34、民主,新文化运动中,他们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批判“吃人礼教”,提出,要“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中国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实现了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变。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1)材料一中“专制政治”具体指什么?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时期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向的原因。【答案】(1)北洋军阀(或袁世凯)统治;局限: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2)原因:民族危机的严重;北洋军阀统治下政治黑暗;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国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思想的传

35、播,冲击了国人的思想。【解析】【详解】(1)专制统治:根据材料“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和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篡夺了革命胜利的果实,实行独裁统治。局限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是否变革社会性质、完成民族独立任务等角度进行分析即可。(2)原因:结合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进行分析即可,如民族危机的严重;北洋军阀统治下政治黑暗;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国思想的传播;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西方思想的传播,冲击了国人的思想。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形象指出:“穷则变,但人们认识穷往往是从头破血流的失败开始的。”也就是说,每一次变都是外来侵

36、略推动的产物。近代中国的思想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是西方催化的结果。陈旭麓先生还说,如果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进化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那是大错特错的。这个“欧风美雨”对于风烛残年的中国社会是“和风细雨”,注入了生机;但这个“欧风美雨”更是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在这个腥风血雨中,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的主要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答案】陈旭麓先生的观点是:近代中国思想的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但国人在危局中自省、自强才是中国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史实论证:(1)由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林则徐、魏源等人

37、才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2)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才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求强求富的主张。(3)由于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康有为等人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4)由于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的失败,才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主张实行民主共和。正是由于在民族危机的背景下,为了救亡图存,林则徐、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等人不断自省、探索,才推动了中国近代思想的不断进步。【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要结合题干材料内容归纳选择观点,其次寻找论据,进行论证。提取观点要根据材料中“近代中国的思想进化,是欧风美雨

38、的产物,是西方催化的结果”和“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归纳。寻找史实论证可以选取鸦片战争后中国面临的环境、先进中国人进行的探索归纳,从“开眼看世界”到引进器物再到制度变革、思想变革的主要史实举例。考点:西学东渐点评:鸦片战争后开始了西学东渐的征程。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士大夫认识到与西方的差距,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由李鸿章等人学习西方的科技到康有为、孙中山陈独秀等分别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主张维新改良、共和,反对儒家伦理道德。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由排斥西方先进制度和思想文化到全盘西化,再到正确认识西方文化过程。33. 近代

39、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代表了中国历史前进的方向,有能力驾驭复杂局面、破解前进道路是遇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中国共产党光辉的历史上,几乎每一次危机,都成为之后党做出正确决策并迎未大发展、大进步的契机。摘编自姬轩亦国祚密码材料二 (1)结合中国20世纪20年代后期的历史,简要说明党面对“危机”是怎样“做出正确决策并迎来大发展、大进步”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红军长征的原囚,简析长征胜利的意义。【答案】(1)决策:国民革命失败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夺取大城市策略的失利,使党和革命面临生死危机,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

40、地,开创了农村包国城市的正确革命道路,推动了全国十几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使红色根据地迅速发展壮大。(2)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失败),“左”倾错误影响,意义:实现红军的战略转移,宣传了中共的主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鼓舞了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为抗日战争准备条件;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生力军和主要干部。【解析】【详解】(1)决策:根据题干限制和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2)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的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的影响,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红军长征的意义主要有实现红军的战略转移,宣传了中共的主张,广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种,鼓舞了群众;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为抗日战争准备条件;长征的胜利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生力军和主要干部。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