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永城市光明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下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1已知反应ABCD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DA+B能量反应过程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系,只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有关系。如果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反应是放热反应,反之是吸热反应。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答案选B。考点:考查反应热的有关判断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主要是有利于巩固学生的基
2、础知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学习效率。该题的关键是明确反应热的判断依据,然后结合图像和题意灵活运用即可。2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A金属钠着火,立即用水扑灭B实验结束后,用嘴吹灭酒精灯C皮肤上不慎沾上NaOH溶液,立即用盐酸冲洗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金属钠着火,由于钠及燃烧产物都可以与水发生反应,因此不能用水扑灭,错误;B实验结束后,用酒精灯的灯冒盖灭酒精灯,不能用嘴吹,错误;C皮肤上不慎沾上NaOH溶液,立即用水冲洗,最后涂抹少量的硼酸溶液,错误;D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浓硫
3、酸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正确。【考点定位】考查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正误判断的知识。【名师点睛】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掌握物质的性质,掌握物质的性质、正确的操作方法,才可以安全、有效进行化学实验。金属钠着火燃烧产生Na2O2,Na2O2与水发生反应会产生O2,会使火势更旺,因此不能用水灭,应该用沙子或土灭火;进行化学实验的加热装置一般要使用酒精灯,酒精灯的燃料是酒精,该物质容易挥发、燃烧,点燃要用火柴;熄灭要用酒精灯灯冒盖灭,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灯;不能用嘴吹灭,以免引起火灾;加热时显预热,然后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加热;进行化学实
4、验万一酸、碱等腐蚀性的药品不慎沾在皮肤上,如NaOH沾在身上,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抹稀硼酸;万一盐酸、硝酸沾在身上,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抹稀碳酸氢钠溶液;若是浓硫酸沾在身上,先用干摸布擦拭浓硫酸,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抹稀碳酸氢钠溶液;由于浓硫酸与水放出大量热,而且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因此浓硫酸稀释时要在烧杯中进行,稀释原则是:注酸入水,同时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迅速扩散,否则会发生酸滴飞溅,酿成事故。3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1,沸点约为55。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你认为下列方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蒸馏 B分液 C过滤 D蒸发【答案】B【解析】试
5、题分析:丙酮(C3H6O)通常是无色液体,不溶于水,密度小于1gmL1,与水混合后分层,丙酮在上层,要从水与丙酮的混合物中将丙酮分离出来,最为合理的是分液,故B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4下列变化过程中,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Fe FeSO4 BSO2 S CCO CO2 DHCl Cl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在Fe FeSO4中Fe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因此需要加入氧化剂,错误;B在SO2 S中,S元素化合价降低,获得电子,所以小于加入还原剂,正确;C在CO CO2中C失去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因此需要加入氧化剂,错误;D在HCl Cl2中C失去电子,Cl元素化合价升
6、高,因此需要加入氧化剂,错误。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9g H2O中含NA个OH键B1 molFe2+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3 NA个电子C常温常压下,22. 4L SO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2NA个氧原子D1 L 0. 1 molL1KAl(SO4)2溶液含0.1NA个Al3+【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m/M=n,则水的物质的量为0.5mol,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OH键,则0.5molH2O中含有1molOH键,故A选项正确;由于3Fe2+4H+NO3=3Fe3+NO+2H2O3e,则其中转移电子与亚
7、铁离子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1mol Fe2+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1mol电子,故B选项错误;由于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则SO2和O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小于2mol,故C选项错误;由于cV=n,则KAl(SO4)2的物质的量为0.1mol,虽然KAl(SO4)2=K+Al3+2SO42中铝离子与硫酸铝钾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但是少部分铝离子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则平衡时溶液中铝离子小于0.1mol,故D选项错误。考点: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涉及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结构、氧化还原反应中转移电子与反应物的关
8、系、体积、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组成、物质的量浓度、强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物质的量在电离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盐类水解等。6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是加成;水解;酯化;氧化;中和;消去;还原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有机物中含有醛基,能和氢气加成;有机物中没有卤素原子或酯基,不能水解;有机物中有羧基和羟基,都能发生酯化反应;有机物中有醛基和羟基都可以发生氧化反应;有机物中有羧基,能发生中和反应;有机物中有羟基且羟基邻位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所以能发生消去反应;有醛基能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是还原反应。所以选A。考点: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7金属铜的提炼多从黄铜矿
9、开始,已知黄铜矿中铁为+2价。黄铜矿的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之一的化学方程式为:2CuFeS2+O2=Cu2S+2FeS+S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O2只做氧化剂 BCu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SO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若有1mol O2参加反应,则反应中有4mol电子转移【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正确,氧气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只降低,只做氧化剂; B正确,CuFeS2在反应的过程中既有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又有铜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二氧化硫中氧元素是由氧化剂生成,算还原产物,硫元素是化合价升高过来的,是氧化产物,所以C正确;D错,若有1mol O2参加反应,
10、氧气得到的电子为4mol,但是还有铜元素得电子,则反应中电子转移数大于4mol;考点:氧化还原反应。 8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由H2、I2(g)、HI(g)气体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B高压比常压有利于合成SO3的反应C红棕色的NO2,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D黄绿色的氯水光照后颜色变浅【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H2(g)I2(g) 2HI(g),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之和相等,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组分浓度增大,颜色加深,故符合题意;B、2SO2(g)O2(g) 2SO3(g),增大压强平衡有利于SO3的合成,说明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故不符合题意;C、2N
11、O2(g) N2O4(g),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因为加压体积减小,浓度增大,后变浅,说明平衡向N2O4的方向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故不符合题意;D、Cl2H2OHClHClO,2HClO=2HClO2,光照后次氯酸分解,颜色变浅,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故不符合题意。考点: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等知识。9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ABeCl2 BPCl3 CPCl5 DH2O【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氯化铍中的Be原子的最外层未4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错误;B、三氯化磷分子中P原子的最外层5个电子加3个Cl原子的1个电子共8个电子,Cl原子的
12、最外层7个电子加P原子的1个电子共8个电子,正确;C、五氯化磷分子中P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超过8个电子,错误;D、水分子中的H原子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结构,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分子中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判断10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A得到氧元素与失去氧元素 B有无新物质生成C化合价的升降 D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反应中电子的转移(包括电子的都是和共用电子对的偏移)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选D。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11常温下,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混合,混合液呈A中性 B碱性 C酸性 D无法确定【答案】B【解
13、析】试题分析: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混合,恰好中和生成醋酸钠,醋酸钠水解溶液呈碱性。考点: 盐类的水解点评:理解盐类水解的本质:盐电离出来的离子与水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破坏水的电离平衡。12用过量的H2SO4、NaOH、NH3H2O、NaCl等溶液,按下列步骤分离五种离子,则溶液、是()ANaClNaOHNH3H2OH2SO4BH2SO4NaOHNH3H2ONaClCH2SO4NH3H2ONaOHNaClDNaClNH3H2ONaOHH2SO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图所示步骤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步分离五种离子中的一种离子,只能是Ag+与Cl-结合生成A
14、gCl沉淀。第步产生的沉淀和剩余的溶液分别分离出两种离子,应用NH3H2O沉淀出Fe3+和Al3+,然后用强碱NaOH溶液将Fe(OH)3和Al(OH)3分离。第步用S将Ba2+和K+分离,故答案为D。考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13控制适合的条件,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下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的石墨电极为负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总反应2Fe32I2Fe2I2,Fe3发生还原反应,I发生氧化反
15、应;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反应开始时,甲中石墨电极上Fe3被还原,B正确;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C正确;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平衡逆向移动,I2被还原,乙中的石墨电极为正极,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原电池原理。14某有机物结构如图所示,一分子该物质与一分子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不考虑顺反异构)理论上最多有( )A3种 B4种 C5种 D6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因分子中存在三种不同的碳碳双键,如图,1分子该物质与1分子溴加成时,可以在三个位置上发生加成,有3种;也可以在1、2或2、3之间发生1,4-加成反应,故所得产物共有
16、5种,故选C。考点:考查了同分异构体、烯烃的性质的相关知识。15(7分)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CBA,且B、C、D同周期,A、D同主族,B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据此填空:(1)C元素的名称为 ,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 (2)D在周期表的 周期, 族(3)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化学式填写) (4)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答案】(1)硅;SiH4;(2)三;A(3)NaSiClF(4)NaOH【解析】试题分析: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CBA,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第
17、一电子层只能容纳2个电子,故x=2,则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C为Si元素;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处于A族,原子序数大于Si,故D为Cl;A、D同主族,则A为F元素;B、C、D同周期,且B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故B为Na,据此解答解: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DCBA,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第一电子层只能容纳2个电子,故x=2,则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4,C为Si元素;D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处于A族,原子序数大于Si,故D为Cl;A、D同主族,则A为F元素;B、C、D同周期,且B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故B为Na,(1)C元素的名称为硅,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
18、为SiH4,故答案为:硅;SiH4;(2)D为Cl元素,处于在周期表中第三周期A族,故答案为:;三;A(3)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NaSiClF,故答案为:NaSiClF;(4)Na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NaOH,故答案为:NaOH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难度不大,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注意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16(10分)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请结合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WXYZ结构或性质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焰色反应呈黄色在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
19、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6(1)W元素和氢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2)Y元素和Z元素可形成YZ3化合物,可用于净水剂,净水原理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下列可作为比较X和Y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 (填序号)。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 b相应硫酸盐水溶液的pHc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 d单质与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由X、Y、氢、氧四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能与盐酸以1:4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盐和水,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W的一种氢化物HW3可用于有机合成,其酸性与醋酸相似。体积和浓度均相等的HW3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答案】(
20、10分) 每空2分(1);(2)Al3+3H2O = Al(OH)3胶体+3H+;(写也给分)(3)abc;NaAl(OH)4;(4)c(Na+)c(N3-)c(OH-)c(H+)【解析】试题分析:W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其气态氢化物反应得到离子化合物,则W是N元素;X焰色反应呈黄色,则X是Na元素;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最小,Y的原子序数大于X,且属于短周期元素,所以Y是Al元素;Z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为6,且Z是原子序数大于Y的短周期元素,则Z是Cl元素;(1)氮与氢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可结合NH4+和H得NH4H,其电子式为;(2)AlCl3因水解生成Al(OH)
21、3胶体吸附悬浮物而能净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H2O = Al(OH)3胶体+3H+;(3)比较金属性强弱的方法有: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强弱、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和酸或水反应生成氢气的难易程度、形成的强酸盐溶液酸性强弱等,abc正确;由Na、Al、H、O四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能与盐酸以1:4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盐和水,两种盐应为NaCl和AlCl3,且二者的比值为1:1,生成水相当于酸碱中和,分子组成里应含4个OH,根据各元素化合的代数和为0,可得化学式为NaAl(OH)4;(4)HN3酸性与醋酸相似,可知其与NaOH反应生成的盐NaN3因水解显碱性,即:c(OH-)c(H+
22、),另外溶液里存在电荷守恒:c(Na+)+c(H+)=c(N3-)+c(OH-),可得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N3-)c(OH-)c(H+)考点:元素的推断及性质,涉及两性氧化物的性质、盐类的水解及离子浓度的比较等。17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 酸乙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设计】甲、 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若从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套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选择的装置应是 (
23、填“甲”或“乙”)。丙同学将甲装置中的玻璃管改成了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 。【实验步骤】A 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中先加入3mL95%的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 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 mL冰醋酸;B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C 在试管中加入5 mL X试剂;D 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E当观察到试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问题讨论】(1)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2)试管2中加入的X试剂为 。(3)步骤E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常用 方法分离获得实验中的乙酸乙酯。【答案】CH3CH2OHCH3COOH CH3COOC2H5H2O(2分)乙(1分)防止
24、倒吸(1分)(1)催化、吸水(2分)(2)饱和碳酸钠溶液(1分)(3)液体分为两层(有水果味) (2分) (4)分液(1分)【解析】试题分析: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做催化剂吸水剂的条件下,发生酸脱掉羧基中的羟基,醇脱掉羟基中的氢,从而可形成乙酸乙酯和水,属于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不能选用甲装置主要原因是容易发生倒吸的现象,而丙装置中球形干燥管,也可起到防倒吸的作用。在酯化反应中,饱和碳酸钠有三个作用1.溶解乙醇2.中和乙酸3.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最后采取分液的方法可分离得到乙酸乙酯。考点:考查乙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相关知识点。18(14分)某实验小组用0.50 molL- 1 NaOH溶液和0.5
25、0molL- 1 的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的测定。配制0.50molL- 1 硫酸溶液(1)若配制250 mL硫酸溶液,则须用量筒量取密度为1.84 gcm- 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 mL。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2)仪器A的名称为 ;(3)装置中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4)写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 kJmol- 1) ;(5)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下表中的温度差平均值为 ; 近似认为0.50molL- 1 NaOH溶液和0.50molL- 1 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 3 ,中和
26、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 4.18 J(g)- 1 。则中和热H= (取小数点后一位)。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 1 有偏差,产生此实验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一次性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答案】(1)6.8;(2)环形玻璃搅拌棒;(3)保温、隔热,减少热量的损失;(4)1/2H2SO4(aq)+NaOH(aq)=1/2Na2SO4(aq)+H2O(l)H=-57.3KJ/mol;(5)4.0;-53. 5KJ/mol;A、D。【解析】
27、试题分析:(1)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0.50mol/L0.25L)98g/mol=1.84 gcm- 3V98,解得V=6.8ml;(2)仪器A的名称为环形玻璃搅拌棒;(3)装置中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热量的损失,是测定的温度更准确;(4)由于中和热是可溶性强酸与可溶性强碱的稀溶液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盐和1mol的水时所放出的热量,因此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1/2H2SO4(aq)+NaOH(aq) =1/2Na2SO4(aq)+ H2O(l)H=-57.3KJ/mol;(5)由于酸、碱物质的量浓度相同,而酸是二元酸,素若取50 mL NaOH溶液和30 mL硫酸溶
28、液进行实验,则酸过量,反应放出的热量按照碱进行计算。 通过对表中各组数据进行观察会发现:第一组数据偏差太大,应该舍去,因此表中的温度差平均值为(31.227.2)(29.825.9)(30.426.4)3=4.0; 近似认为0.50molL- 1 NaOH溶液和0.50molL- 1 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 3 ,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 4.18 J(g)- 1 。则中和热H=cmtn=(4.1810-3804.0)KJ0.025mol=-53. 5KJ/mol. 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 1 有偏差,产生此实验偏差的原因可能是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热量散失,使
29、结果偏低,正确; 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碱的物质的量偏大,则热量偏多,使结果偏高,错误; C一次性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少,误差小,错误; 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使在测定前已经由部分发生反应,是热量测定值偏少,正确。故选项是AD。考点: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和热的计算、测定及误差分析的知识。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1)甲同学在a、b、c三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 mL水,再分别滴加几滴酚酞溶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锂、钠、钾块,观察现象。甲同学设计实验的目的是
30、_;反应最剧烈的烧杯是_(填字母);写出b烧杯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_ _。(2)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他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碳、氮、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乙同学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A、_; B、_;C、_。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碳、氮、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_。【答案】() 验证锂、钠、钾的活泼性(或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2分
31、)c(2分)2 Na2H2O=2Na2OHH2(2分)() CaCO3(1分)Na2SiO3(或K2SiO3) (1分) 2HNO3CaCO3=Ca(NO3) 2H2OCO2(2分)CO2H2ONa2SiO3 =H2SiO3Na2CO3(2分)或2CO22H2ONa2SiO3=H2SiO32NaHCO3氮碳硅(1分)【解析】试题分析:钠与钾都属于碱金属元素位于第一主族。其最外层都为一个电子,都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较强的还原性。其化学性质相似。本实验主要验证钠与钾的活泼性强弱的比较。据题意可知A为硝酸。B为碳酸钙。C为硅酸钠、硝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逸出到烧杯C中,烧杯中出现白色沉淀,这个白色沉
32、淀应该是硅酸。硅酸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酸。所以非金属线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氮、碳、硅。考点:考查验证元素性质的相关知识20现将芒硝(化学式为Na2SO410H2O)48.3 g配成2 L溶液,求该溶液中Na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解析】21(10分)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纯净物,且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A是单质。(1)若A是淡黄色固体,B是气态氢化物,C、D是氧化物,C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写出B与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若A、B、D均为两性物质,且A、B生成C的反应均需要强碱溶液。则B生成C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在A生成C的反应中每消耗1mol还原剂,可生成气体
33、_L(标准状况)。(3)若组成A、B、C、D的元素为4种短周期元素a、b、c、d,其原子序数逐渐增大,且只有c为金属元素,a、d位于同一主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C、D均为正盐,C是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则元素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答案】(1)SO2+2H2S=3S+2H2O(2)Al2O3+2OH-= 2AlO2- +H2O;33.6(3)第三周期IVA族;c(H) c(HCO3-)c(CO32-)c(OH)【解析】试题分析:(1)A是淡黄色固体单质,则A只能是S单质。B是气态氢化物,所以B
34、是硫化氢,C、D是氧化物,S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所以C是二氧化硫,D是三氧化硫,硫化氢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二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2+2H2S=3S+2H2O;(2)若A、B、D均为两性物质,则A是Al,B是氧化铝,D是氢氧化铝;且A、B生成C的反应均需要强碱溶液,所以C是偏铝酸钠。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是Al2O3+2OH-= 2AlO2-+H2O;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2Al + 2NaOH +2H2O = 2NaAlO2+3H2,还原剂是Al,镁消耗1molAl,则生成1.5mol氢气,所以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1.5mol2
35、2.4L/mol=33.6L;(3)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则b不可能是3层电子,所以b元素有2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是6,则b是O元素;C是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之一,则C是硅酸钠,根据其元素组成,所以c是Na元素;a、d位于同一主族,所以a是C元素,d是Si元素,Si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IVA族;则D是碳酸钠。所以A是Si单质,B是二氧化硅,C是硅酸钠,D是碳酸钠。元素a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碳酸,碳酸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所以碳酸的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最大,其次是碳酸氢根离子离子,然后是碳酸根离子,最小的是氢氧根离子,即c(H) c(HCO3-)c(CO32-)c
36、(OH)。考点:考查物质的转化关系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离子浓度的比较22(15分)合成纤维Z的吸湿性接近于棉花。合成Z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已知:下列反应中R、R、R代表烃基(1)A的电子式为_。(2)E的名称为_。(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bD能与Na、NaOH、NaHCO3反应cQ是一种水溶性很好的高分子化合物 dG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均能水解(5)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与E具有相同官能团的有_种(不含E),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氢原子,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结构简式是_。(6)合成纤维Z含有六元环状结构, Z的结构简式是_。【答案】
37、(1)(2分)(2)乙酸乙烯酯 (2分)(3)(2分)(4)acd(错选不得分)(2分) (5)4(2分)(2分)(6)(3分)【解析】试题分析: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乙炔,乙炔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醛,即B是乙醛,乙醛含有醛基,发生银镜反应,所以C是乙酸。乙烯发生氧化反应也可以生成乙醛,根据已知信息I可知,反应的生成物D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OHCH3.D中含有羟基,在浓硫酸的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所以E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CH2.E中含有碳碳双键,发生加聚反应生成F,则F的结构简式是。根据信息可知G和Q分别是CH3COOCH3、。(1)乙炔的电子式为(2)根据酯的命名原则某酸
38、某酯可知,其名称是乙酸乙烯酯。(3)反应是乙炔和乙酸的加成反应,方程式为。(4)D中含有羟基和酯基,不能和碳酸氢钠反应,b不正确,其余是正确的的,答案选acd。(5)E中的官能团是酯基和碳碳双键,所以同分异构体有HCOOCHCHCH3、HCOOCH2CHCH2、CH2CHCOOCH3。共计4种。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3种氢原子,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结构简式是。(6)合成纤维Z含有六元环状结构, 所以根据信息可知,Z的结构简式是。考点:考查有机推断,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有关问题。23烯烃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按下面的框图进行反应。已知:D是。请填空:(1)A的结构简式是_,其名称为_。(2)框图中属于取代反应
39、的是_(填数字代号)。(3)框图中、属于_反应。(4)G1的结构简式是_。(5)写出由DE的化学方程式:_;写出由EF2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1) 2,3二甲基2丁烯 (2) (3)加成(4)【解析】试题分析:由D可知A为(CH3)2C=C(CH3)2,则B为(CH3)2CH-CH(CH3)2,由反应可知C为,D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E为CH2=C(CH3)-C(CH3)=CH2,F为,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CH3)2C=C(CH3)2,故答案为:(CH3)2C=C(CH3)2;(2)根据官能团的转化和反应条件可知为加成反应,为取代反应,为加成反应,为加成反应,为消去反应,为加成反应,故答案为:;(3)由(2)解答可知、属于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4)由以上分析可知C为,故答案为: ;(5)D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E为CH2=C(CH3)-C(CH3)=CH2,与溴发生完全加成可生成。考点:有机推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