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88.50KB ,
资源ID:752999      下载积分:4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5299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6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无资充個而佣力自活”,“计岁而受直者曰长工,计时而受直者曰短工,计日而受直者曰忙工”。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只单纯出卖劳动力。这一现象表明A. 农村中雇佣关系普遍存在B. 农业的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C. 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D. 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答案】D【解析】【详解】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说明地主对农民的控制较为松弛,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故D正

2、确;材料反映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无法体现“普遍存在”雇佣关系,排除A;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但经营方式仍然是铁犁牛耕的小农经济,B项“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北方农业的情况作对比,无法得出“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关键信息是“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联系所学清朝农业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2.唐前期,府兵制盛行。府兵即民兵,征自分得一定土地的丁男,平时务农、练兵,战时自筹资粮出兵。唐中期变府兵制为募兵制,募兵即职业兵,即由政府招募丁男入伍,供其资粮,免其赋役,直至退隐。募

3、兵制取代府兵制反映了A. 地方割据严重威胁中央B. 小农赋役负担的减轻C. 政府财政危机逐渐消除D. 国家可支配土地的不足【答案】D【解析】题目中未提及中央与地方间关系的演变、小农赋役负担的减轻,故排除A、B;由题目中“府兵战时自筹资粮出兵”、“募兵由政府供其资粮,免其赋役”等信息可知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故C项的说法错误;由题目中“府兵征自分得一定土地的丁男”、“募兵由政府招募丁男入伍”等信息可知唐中期以来,均田制遭到破坏,国家可支配土地日渐不足,被迫调整征兵政策,故选D。3.1074年,宋神宗规定:外国商人的货物到达港口后,先到税务部门领取允许贩卖的凭证,才允许前往别处进行

4、贩卖,如果没有相关的政府凭证,则允许他人告发,按照偷税的有关规定进行依法处罚。这表明当时A. 政府规范外商贸易行为B. 政府厉行抑商政策C. 外国商人偷税现象严重D. 商税成为主要收入【答案】A【解析】【详解】宋神宗规定:外国商人的货物到达港口后,先到税务部门领取允许贩卖的凭证,才允许前往别处进行贩卖,反映了宋朝对外商贸易行为的规范和管理,故A正确;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宋朝政府对外商贸易行为的管理,无法体现厉行抑商政策,排除B;材料信息只是说明外商要领取允许贩卖的凭证,否则要按照偷税的有关规定进行依法处罚,无法体现外国商人偷税现象严重,排除C;材料只是宋朝政府规范外商贸易行为的措施,无法体现商税成

5、为主要收入,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外国商人的货物到达港口后,先到税务部门领取允许贩卖的凭证,才允许前往别处进行贩卖”,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4.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答案】B【解析】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

6、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B;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且材料信息说的是“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故排除D。名师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题目主要涉及到了西汉经济领域的诸多概念,如实物田租和货币人头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自耕农经济等,考生需要准确理解这些重要概念,才可以由题干信息推论出答案,思维含量较高。5.1881年,在广东南海县,一千余名满脸愤恨的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

7、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事件发生后,知县徐赓陛张贴官府告示,其中写道:“盖地方之莠顽(恶人)必当究治,而小民之生计尤应兼筹,今以一家射利而使千百穷黎失其恒业,其必起而争者势也。”该告示的出现说明了A. 垄断经营不利于工商业发展B. 传统手工业与新兴工业存在冲突C. 买办商人把持丝织品的外销D.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手工缫丝工人捣毁了裕厚昌蒸汽丝厂,并引发大规模械斗”来看,新兴的机器生产与传统的手工业之间存在矛盾。故答案为B项。A项垄断经营不利于工商业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买办商人把持丝织品的外销,排除;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是在

8、甲午战后,排除D项。6.下面是1931-1943年东北地区的工矿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较表(单位:%)。据此可知,这时期东北地区A.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迅速发展B. 成为日本“以战养战”的基地C. 逐渐摆脱了对日本经济的依赖D. 经济结构得到了完善和优化【答案】B【解析】【详解】从表格数据来看,1931-1943年东北地区的工矿业产值有较大增长,这一变化是由于日本掠夺工矿资源维持侵华战争的需要,东北地区成为日本“以战养战”的基地,故答案为B项;东北地区是日战区,A项不能反映,排除;东北地区的经济被日本控制,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完善和优化”,排除D项。【点睛】以战养战是指利用战争中获取来的人力、

9、物力和财力,继续进行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期间在占领区吞并中国民族企业,掠夺中国工矿资料,维护对中国的侵略战争。7.“要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广大贫困的农民能够迅速地增加生产而走上丰衣足食的道路,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的工业原料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共中央A. 优先发展重工业B. 推行农业合作化运动C. 推行了公私合营D. 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解析】由材料“克服很多农民在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和“组织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国家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广大农户组织起来,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故

10、B正确。 A属于是一五计划的相关知识;C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D是把土地使用权放给农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不符合题意。8.20世纪80年代,深圳特区外来人口猛增,由于特区建设没有纳入国家计划,无法获得国家计划内的物资供应,生活用品十分紧缺,物价不断上涨。于是深圳政府在全国率先取消了实行几十年的各种票证,利用市场机制,发展商品市场。这说明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B. 对外开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C. 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D. 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初步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可知,经济特区的设立使我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第一步。面对物资匮乏的困境,深圳利用

11、市场机制解决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物资,率先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重重束缚,这说明对外开放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与材料时间不符;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对外资的吸收和利用;D选项错误,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9.1984年国庆,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深圳有两辆彩车参加了游行,蛇口工业区彩车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天安门广场响遍大江南北。此口号A. 拉开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B. 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已经开始C. 提倡走资

12、本主义道路的标志D. 体现经济特区创新的实干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反映了深圳经济特区设立后人民积极奋发、实干拼搏的建设热情,故D项正确。A项,1978年后农村经济体现改革拉开经济体制改革序幕,排除。B项,1992年中国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排除。C项,此时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排除。10.19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参照传统的二十八宿值日法的推算,汉语新添了“星期”和“星期日”等新名词,1907年清廷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礼拜”。对上述现象,正确的解读是A. “中体西用”思想盛行B. 中

13、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C. 清廷固守传统意识形态D. 社会生活习俗完全欧化【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晚清时期,结合中国传统的值日法创造了相应的新词(不用“礼拜”一词)并推行西式作息,这既与世界通例相接又是对传统的坚持和革新,这反映出中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故B项正确,C项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在19世纪末以失败而告终,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社会生活习俗完全欧化,故D项说法错误。11.民国初年,采菲录记载:“天足萌秀之际,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这说明A. 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B.

14、 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C. 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D.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答案】C【解析】【详解】民国以来,政府大力移风易俗,近代中国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显著,排除A;材料中“旧有缠足之妻,多成弃妇;纤小之足,每致离婚”说明存在对缠足习俗面临挑战,说明妇女缠足习俗的社会基础正在动摇,排除B;由材料中对放足存在不同的态度,说明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故选C;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时间不符,而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引发社会大变革,排除D。12.1872年创办的上海轮船招商局,得到清政府的资金、政策扶持和民间商人集资入股,在长江航运业竞争中击败英美航运

15、公司,发展迅速;1884年,李鸿章在坚决反对轮船招商局众董事提出的民营化主张后,将上海轮船招商局实行了国有化,此后它在“中国水域轮船航运业的统治地位很快消失了”。这表明A. 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B. 轮船招商局改变中国航运业的落后面貌C. 清政府应该加强对航运业的全面控制D. 洋务企业的发展受观念更新滞后的制约【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洋务运动【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企业,故A错误;根据材料“中国水域轮船航运业的统治地位很快消失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轮船招商局并没有改变中国航运业的落后面貌,故B错误;根据材料“李鸿章在坚决反对轮船招商局众董事提出的民营

16、化主张后,将上海轮船招商局实行了国有化,此后它在“中国水域轮船航运业的统治地位很快消失了”可知轮船招商局失去统治地位的原因是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政府官员的控制,故C错误;根据材料可知轮船招商局失去统治地位的原因是“李鸿章在坚决反对轮船招商局众董事提出的民营化主张后,将上海轮船招商局实行了国有化”,表明洋务企业的发展受李鸿章等洋务派观念更新滞后的制约,故D正确。【点睛】洋务运动,又称同治维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指导思想是:“师夷制夷”和 “ 中体西用”,“师夷制夷”表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

17、的关系,即学习西方的长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 中体西用” ,表明洋务运动与本国封建主义传统文化的关系,表明中学与西学各自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即以中学为主体,西学为辅用。13.“消失的旧时光一九四三,在回忆的路上时间变好慢,老街坊小弄堂,是属于那年代白墙黑瓦的淡淡的忧伤”以上是周杰伦的歌曲上海中的一段歌词,下列情况在1943年上海不可能出现的是A. 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B.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把约会地点放在咖啡馆、西餐厅、电影院C. 工人上班有的坐公共汽车,有的骑自行车。如果去北平出差也可以选择乘坐飞机D. 徐小姐爱好很多,读书、阅读申报、看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答

18、案】D【解析】【详解】据所学可知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的,故1943年的上海当地电视台播放电视节目的说法是错误的,D正确;西服、婚纱、西式教堂都是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故1943年青年男女身着西服,婚纱在西式教堂中举办婚礼是符合实际的,A错误;咖啡馆、西餐厅是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而电影1896年上海就进行了电影放映,B错误;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自行车十九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中国的民航事业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初,30年代中期已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故C错误。14.约在1600年时,经好望角航线运往欧洲的胡椒是100万200万镑,丁香、靛蓝、药品、肉豆蔻等共

19、约35万至65万镑,而经商队运进地中海的胡椒有300万400万镑,丁香等共有70万10万镑,另外还有生丝50万镑。这些数字说明A. 新航路开辟作用有限B. 地中海航线依然十分重要C. 航路中心转移不明显D. 西葡两国争夺贸易主导权【答案】B【解析】【详解】从题干数字来看,这一时期地中海贸易数额也较大,故选B;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排除A;新航路的开辟促使航路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排除C;材料未涉及西葡两国争夺贸易主导权,排除D。15. 15001600年间欧洲小麦年产量变化不大,但以黄金计价的小麦价格上涨极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新航路开辟后黄金大量流入欧洲B. 工

20、业革命引起技术进步C 资产阶级革命后生产关系改变D 经济危机引起物价上涨【答案】A【解析】【详解】由“欧洲小麦年产量变化不大,但以黄金计价的小麦价格上涨极大”可知,这是指欧洲的黄金价格下跌,所以出现了通货膨胀的现象,结合题干中的时间“15001600年间”,应该是新航路开辟之后,所以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黄金大量流入欧洲,故选A;B中的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发生在17、18世纪,经济危机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故BCD与题干所述时间“15001600年间”不符,所以排除。【点睛】这一题属于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

21、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16.英法两国曾经签约规定: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法国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等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为15%。这一条约的签订是因为A. 新航路开辟之初英法率先进行了殖民掠夺活动B. 英国击败法国后确立殖民霸权并占据贸易优势C. 黑奴贸易促进了英法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D. 英法两国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经济政策的调整【答案】D【解析】材料表明

22、,英法签订的条约是双向的,抓住“生铁、机器”等关键词即能判断出这与工业革命有关,再结合题干反映出英法两国在力图减少或消除国家间的贸易壁垒,从而实现贸易自由,而这种情况是建立在英法两国工业革命都完成的基础之上的经济政策的调整,故D 项正确;A 项不符合史实,B、C与材料无关。17.下表为18201913年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A. 法国的工业发展始终呈现为倒退状态B. 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C.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开始发展工业D. 科技水平是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答案】D【解析】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法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不能说明倒退状态,

23、实际上就法国工业本身而言,1913年与1820年比较应是不断发展的,A项错误,排除。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B项错误,排除。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德国是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排除。美德两国后来居上和英法两国在1913年的相对落后都跟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前两者都是积极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两者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态度消极,科技发明较少,故科技水平是影响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D项正确。18.在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威斯汀豪斯公司的股票从151上升到286,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从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这表明A. 美国电气、钢铁等新兴

24、工业发展较快B. 垄断组织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发展C. “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了消费市场D. 经济“繁荣”促使股票投机活跃【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短时间内纽约股票交易所股市“繁荣”,股票价格高涨,结合材料时间“1929年夏季”,联系所学可知,经济危机爆发前夕,美国经济“繁荣”促使股票投机活跃,故答案为D项。当时钢铁工业并非属于新型工业,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垄断组织,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消费市场的状况,排除C项。19.罗斯福在1932年的一次竞选演讲中指出,六百家大企业现在掌握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工业,千万家小企业才占有了其余的三分之一大企业家大金融家的私人权利已经凌驾于公共权力之上,他们

25、的经济专制束缚了人民的自由。这表明罗斯福A. 反对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B. 对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反思C. 代表了美国普通民众利益D. 认为美国民主制度已经名存实亡【答案】B【解析】【详解】“六百家大企业现在掌握了美国三分之二的工业,一千万家小企业才占有了其余的三分之一大企业家大金融家的私人权利已经凌驾于公共权力之上,他们的经济专制束缚了人民的自由”,这说明罗斯福认为大资本家的垄断是经济危机的原因,这是对经济危机发生原因的反思,故B项正确;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罗斯福不反对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故A项错误;罗斯福代表的是资本家的利益,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得不出美国民主制度已经名存实亡,故D项错

26、误。20.1933年6月,资源自给力较低、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意互相靠拢,形成了法西斯集团;而英法美也捐弃前嫌,于1936年签订了三国货币稳定协定和三国黄金协定。材料反映出经济危机A. 推动了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建立B. 改变了国际关系格局C. 使世界经济向制度化方向发展D. 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信息可知,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这反映了国际格局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只是表明两种类型的帝国主义国家在经济上逐步分化对立并重新组合,没有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排除A项;材料表明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不能体现世界经济的制度化问

27、题,排除C项;二战爆发的深层次原因确实跟1929年的经济危机有关,但材料两大不同利益集团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重新分化组合,排除D项。21.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 制订公平经营章程B.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C. 提供农副产品补贴D. 规定最低工资水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由材料信息“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量的养老金”可知,这体现的是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保障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属于社会保障,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A项是规范工业

28、生产,C项是调整农业生产,D项是调整劳资关系,故三项可以排除。【考点定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社会保障制度22.美国著名学者威克特指出,罗斯福的理论是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特征是A. 政府立法干预经济运行秩序B. 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核心C. 拉动大众消费活跃市场需求D. 扶持普通阶层压制特权阶层【答案】C【解析】材料“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表明罗斯福新政要通过刺激社会大众的消费能力来释放市场活力,缓解生产与销售的矛盾以渡过经济危机,故C项正确。材料

29、没有涉及政府怎样干预经济运行秩序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普通大众消费能力提高的作用,不是以普通大众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故B项错误;提高普通阶层的生活不等于压制特权阶层,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让普通大众生活得舒适而安全,让普通阶层的繁荣如酵母般带动各个阶层蒸蒸日上”是解题的关键。23.有学者这样评价罗斯福新政:“尽管私人企业仍是美国经济制度的主要支柱,国有企业却在不断增加,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就是最好的例子,意义更为重大的也许就是:政府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日益提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新政改变了美国的经济制度B. 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C. 克服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D. 遏制了美国的

30、法西斯势力【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国有企业却在不断增加,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就是最好的例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罗斯福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增加国有经济,兴办公共工程,故B正确;罗斯福新政是在保留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前提下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克服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排除C;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法西斯势力的问题,排除D。24.二战后,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在西方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这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经济,科学的日益科层化密切相关。新中产阶级“居主导地位”的原因是A.

31、新旧中产阶级划分标准的变化B. 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和发展C. 经营者革命提高了劳动者素质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答案】B【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导致传,统制造业衰落,服务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故B项正确;此时中产阶级的划分标准并没有变化,故A项错误;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材料没有涉及经营者革命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D项错误。点睛:材料中重要时间点“二战后”。2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

32、联邦政府试图A. 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 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 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 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答案】A【解析】C项与题意不符。B、D两项说法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而不是要把权力真正的下放到地方,更不是要恢复自由放任传统。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危机导致了政府要减少干预国家经济,所以A项正确。【考点定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经济政策的调整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能力要求较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材料“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材料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

33、面对二战后的经济危机的打击下采取的减少政府干扰经济的做法,但并不是要把权力下放到州政府。二、材料分析题26.市镇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缩影。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宋辽西夏对峙时期,北宋的东京开封府是最大的商业中心,此外还有一些地区 性商业都会。这些大商业城市已完全突破坊和市的限制,商业活动也更为自由。在县城下面, 有许多镇市,城镇郊外的农村还有草市定期集市贸易。在南宋统治区内,商业以杭州为中心, 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广大地区继续发展。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 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 才出现,而明朗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尤其是江南苏、松、

34、杭、嘉、湖地区的许多著名市镇, 都是在那时形成的。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 商集贸性质市镇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城市和商业进一步繁荣,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朗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摘编自刘克、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 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据材料二,概括江南市镇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市镇兴起的原因。(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对中国社会转型产

35、生的影响。【答案】(1)表现:出现许多地区性商业都会;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商业中心南移。 (2)特点:大多形成于明朝中后期:市镇居民从业结构变化;出现雇佣劳动;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城市。 原因:政治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 (3)影响:冲击着自然经济;新的生产关系萌芽(雇佣关系)出现;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北宋的东京开封府是最大的商业中心,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性商业都会。这些大商业城市已完全突破坊和市的限制,商业活动也更为自由”结合所学可知出现许多地区性商业都会;商业活动突破空间限制;根据材料一“在南宋统治区内,商

36、业以杭州为中心, 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广大地区继续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商业中心南移。(2)根据材料二“原本中国古代的城市以城为主,纯粹体现工商贸易功能的市镇,要到唐宋之际才出现,而明朗中后期是一个高峰”可知大多形成于明朝中后期;根据材料二“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可知市镇居民从业结构变化;根据材料二“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可知出现雇佣劳动;根据材料二“具有明显经济职能的城市在增加。到清朗前期,广东佛山镇在内的天下四大镇在专业性市镇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新兴的城市。”专业性市镇发展为新兴城市。原因:根据所学从两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方面进行分析,

37、即从政治环境相对比较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繁荣进行分析回答。(3)根据材料二“这些市镇中的居民,已经从农业人口中分离出来,大多从事纺织业。工 商集贸性质市镇兴起,使得农业人口与手工业和商业人口的比例发生了变化。而流向城市的大量游民,又成为雇佣工人的后备队伍。”结合所学从冲击着自然经济;雇佣关系出现;市民阶层不断扩大;传统重农抑商思想受到冲击分析产生的影响。27.20世纪30年代是英国农业政策转变的一个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91932年英国的农产品价格下降约34%,尤其是谷物、羊毛等农产品价格下降更为明显。其中,小麦在19271931年的平均价格降幅达到47.1%,羊毛

38、从1928年的每磅37便士下降至1931年的每磅14.7便士。1931年英国农产品进口量比19271929年增长了17%,与此同时,英国国内的农产品也出现了过度生产的情况。在农产品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农产品市场呈现滞胀状态。受谷物生产萧条的影响,很多地区的农耕土地在销售以及租赁方面都没有市场。材料二 1931年11月,英国颁布园艺产品法案,该法案规定对一些受外国倾销影响较为严重的无核小水果以及马铃薯征收关税。英国政府在20世纪30年代,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实行生产性农业补贴,授权农业生产者可以组建委员会对某类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加大农业研究与教育的推广,设立农业研究委员会致力于将农业教

39、育推广到地方层面。以上材料摘编自刘倩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农业改革与国家干预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英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国际背景和国内政策因素。(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为摆脱农业困境采取的措施,概括其特点并简析影响。【答案】(1)困境:农产品价格下降;农业市场滞胀;土地租售困难。背景: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政策:长期奉行自由主义。(2)措施:加强农业立法;限制农产品进口;实行农业补贴;建立农业机构(委员会);进行农业研究与教育。特点:国家干预。影响:推动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加剧国际竞争与矛盾。【解析】【详解】

40、(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农产品价格下降约34%”可知农产品价格下降;依据“农产品市场呈现滞胀状态”可知是农业市场滞胀;依据材料一“很多地区的农耕土地在销售以及租赁方面都没有市场”可知是土地租售困难。第二小问背景依据材料一“19291932年”可知是世界性经济危机影响。第三小问政策依据所学可只是长期奉行自由主义。(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英国颁布园艺产品法案”可知是加强农业立法;依据材料二“对某类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可知是限制农产品进口;依据材料二“实行生产性农业补贴”可知实行农业补贴;依据“加大农业研究与教育的推广,设立农业研究委员会”可知建立农业机构以及进行农业研究与教育。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二措施可知是国家干预。第三小问影响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推动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促进经济恢复与发展以及加剧国际竞争与矛盾。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