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永城高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命题人: 黄文华一、 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814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并提出了惯性定律 B伽利略创造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结合起来的科学研究方法C开普勒认为,在高山上水平抛出一物体,只要速度足够大就不会再落在地球上D卡文迪许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2.关于
2、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受到变力作用才做曲线运动 B.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可能不变C.所有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动能一定发生改变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有可能处于平衡状态3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点以速度v平抛一小球,经t1时间落到斜面上B点处,若在A点将此小球以速度0.5v水平抛出,经t2时间落到斜面上的C点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ABAC21 BABAC41Ct1t241 Dt1t214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记录了一些与地球、月球有关的数据资料如表中所示,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地球表面与月球表面之间的距离s,则下列运算公式中错误的是:( )地球半径R=6400km月球半径r
3、=174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0=9.80m/s2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56m/s2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v=1km/s月球绕地球转动周期T=27.3天光速c=2.998105 km/s用激光器向月球表面发射激光光束,经过约t=2.565s接收到从月球表面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Asc BsRrCsRrDsRr5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5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55m,已知声速为340m/s,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 A 20m/s2 B 15m/s2 C 10
4、m/s2 D 无法确定6我国发射的“北斗系列”卫星中同步卫星到地心距离为r,运行速率为v1,向心加速度为a1;在地球赤道上的观测站的向心加速度为a2,近地卫星做圆周运动的速率v2,向心加速度为a3,地球的半径为R,则下列比值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木块M、N用轻弹簧连结并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开始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木块M、N静止.现用水平恒力F推木块M,用aM、aN分别表示木块M、N瞬时加速度的大小,用vM、vN分别表示木块M、N瞬时速度,则弹簧第一次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 )FNMA.M、N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MvNB.M、N加速度相同时,速度vM=vNC.M
5、、N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MaND.M、N速度相同时,加速度aM=aN8.太阳系各行星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当地球恰好运行到某地外行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的现象,天文学中称为“行星冲日”。假定有两个地外行星A和B,地球公转周期T0=1年,公转轨道半径为,A行星公转周期TA=2年, B行星公转轨道半径,则( )A.相邻两次A星冲日间隔为2年B.相邻两次B星冲日间隔为8年C.相邻两次A星冲日间隔时间比相邻两次B星冲日间隔时间长D.相邻两次A、B两星同时冲日时间间隔为8年9.如图所示,甲、乙两颗卫星以相同的轨道半径分别绕质量为M和2M的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甲卫星的向
6、心加速度、运行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为a1、T1、1、v1,乙卫星的向心加速度,运行周期,角速度和线速度分别为a2、T2、2、v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1题图A a1:a2 = 1:2 BT1 :T2 = 2:1C1:2 = 1: Dv1:v2 = 1:2F 图甲a-a00图乙15题图10.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拉力F作用下开始向上加速运动,拉力的功率恒定为P,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物体最终做匀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的倒数与加速度a的关系如图乙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质量为 B.物体匀速运动速度大小为v0C.物体加速运动的时
7、间为 D.空气阻力大小为 11如图所示,一根细线下端拴一个金属小球P,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金属块Q上,Q放在带小孔的水平桌面上。小球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圆锥摆)。现使小球改到一个更高一些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图上未画出),两次金属块Q都保持在桌面上静止。则后一种情况与原来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Q受到桌面的支持力变大BQ受到桌面的静摩擦力变大C小球P运动的线速度变小D小球P运动的角速度变大12如图所示,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材料完全相同的木块A、B、C,质量均为m,B、C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C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
8、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粘在哪个木块上面,系统加速度都将减小B若粘在A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减小,A、B间摩擦力不变C若粘在B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增大,A、B间摩擦力增大D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拉力和A、B间摩擦力都减小13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若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且F0,则B的受力个数可能为( )A3个 B4个 C5个 D6个14如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置一个小物体P,P受到与水平面成夹角的斜向上的拉力4用沿水平面运动,如图1甲所示,物体P的加速度随F变化规律如图乙中图线P所示。把物体P换成物体
9、Q,其他不变,重复操作,得到Q的加速度随F变化规律如图乙中图线Q所示。图乙中b、c和d为已知量,由此可知( ) AP的质量小于Q的质量 BP和Q的材料不同 C根据图像能求出角(三角函数值) DQ的质量为 二、实验题(每空2分,共12分)15某实验小组欲探究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斜面倾角是否有关系。实验室提供如下器材: A、表面光滑的长木板 B、可叠放钩码的小车 C、秒表 D、方木块(用于垫高木板) E、质量为m的钩码若干个 F、米尺 该研究小组采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即:(一)在保持斜面倾角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可通过在小车中放入钩码来改变物体质量,通过测出
10、木板长L和小车由斜面顶端静止开始滑至底端所用时间t,可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 ,他们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在误差范围内,质量改变之后,物体下滑所用时间可认为不改变。由此得出结论: 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无关。(二)在物体质量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实验时,通过改变方木块垫放位置来改变长木板倾角,由于没有量角器,该小组通过测量木板长L和测量出长木板顶端到水平面的高度h求出倾角的正弦值。下表是他们的实验数据次数l2345L(m)1.001.001.001.001.00h(m)0.100.200.300.400.50t(s)1.441.020.830.710.640.100.20
11、0.400.50a(m/s2)0.971.92 3.974.88(1)请将表格补充完整并在方格纸内画出图线 (2)分析图线得出的结论是: (3)利用图线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32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说明和重要的演算步骤)16(10分)地球和某行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同向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轨道半径为R,运转周期为T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视角(简称视角)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处时,是地球上的天文爱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佳时期该行星的最大视角为,如图所示求该行星的轨道半径和运转周期17.(10分
12、)如图甲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M=4kg,长为L=1.4m,木板右端放着一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m=1kg,现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木板M右端,恒力F取不同数值时,小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对应不同数值,两者的a-F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2,求:(1) 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1,以及木板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2 ;(2) 若水平恒力F=27.8N,且始终作用在木板M上,当小滑块 m从木板上滑落时,经历的时间为多长。418.(12分)如图所示,倾角为45的粗糙斜面AB底端与半径R=0.4m的光滑半圆轨道BC平滑相接,O为轨道圆心,BC为圆轨道直径且处于竖直
13、平面内,A、C两点等高。质量m=1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能滑到与O等高的D点,g取10m/s2。(1)若使滑块能到达C点,求滑块至少从离地多高处由静止开始下滑;(2)若滑块离开C处后恰能垂直打在斜面上,求滑块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3)若使滑块在圆弧在BDC段不脱离轨道,则A下滑的高度应该满足什么条件。 20题图物理第二次月考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1B 2B 3B 4C 5C 6D 7A 8ABD 9AC 10ABD 11BD 12AD 13BC 14ACD15题(每空2分,共12分) (一)2L/t2 (二)0.30 2.90 (1) 如图 (2) 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
14、的加速度斜面倾角的正弦值成正比(3) (9.6-9.9)16答案(每一问5分,共10分)(1) 该行星的轨道半径为Rsin(2)运转周期为T sin3 18.(12分)(1)由A到D,根据动能定理可得 mg(2R-R)-mgcos45=0 (1分)解得 (1分) 若滑块恰能到达C点, 得 (1分) 从高为H的最高点到C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 mg(H-2R)-mgcos45= 解得H=2m (1分)(2)离开C点后滑块做平抛运动,垂直打到斜面上时有 (1分) (1分) (1分) 解得 (1分)在C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求得: (1分)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滑块对轨道的压力为 方向竖直向上(1分)(3)由题意可知,滑块从A处,即距地面高度为2R=0.8m处下滑恰好到达D点,所以,若使滑块在圆弧在BDC段不脱离轨道,则A下滑的高度h2m或h0.8m。(2分)17.(10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