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渔父第一课时一熟读课文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枯槁(go) 鼓枻(y) 凝滞(zh) 淈(g)其泥 皓(ho)皓之白 物之汶(mn)汶 餔(b)其糟 濯(zhu)吾足 莞(wn)尔而笑 歠(chu)其醨(l)2.正确划分节奏。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二预习1熟读课文,结合译文和课下注释,把重点的字词准确解释写在课本上。2解释加点字词,并翻译句子。(1)颜色( )憔悴,形容( )枯槁。渔父见而(
2、 )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翻译:_。(2)圣人不凝滞( )于物,而( )能与世推移。翻译_。(3)世人皆浊,何不淈( )其泥而( )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 )其糟而歠( )其酾( )? 何故深思高举( ),自令放为?”翻译:_。3. 找出能够体现屈原形象的句子?并思考表现了诗人怎么的性格特点。_三.原文及翻译原文:屈原既放,游於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
3、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译文: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体容貌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 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
4、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四.语句分享语句分享 “悲苦时高歌一
5、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弯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 (余光中)“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李白红山吟)泽畔行吟,五月孤忠沉夜月;离骚寿世,三闾遗恨泣秋风。 (李元度题汨罗屈子祠)江上峰青,九歌遥和湘灵曲;湖南草绿,三叠重招宋玉魂。(汨罗屈子祠)课堂学案1导入面对人生的苦难和不幸,面对人生的生死抉择,有人忍辱负重,隐忍苟活,就像司马迁一样,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他坚强地选择活下去;可是,也有人选择死,比如屈原,那么,为什么这些人的生存选择是如此的迥异?对于他们各自的生存选择,你又有怎样的认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渔父,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
6、去瞻仰一个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2背景介绍他出身贵族,知识渊博,有政治和外交才能。他曾得到楚怀王信任,担任地位相当高的“左徒”的官职,参与国家的政令起草和外交等工作,但由于上官大夫的诽谤而被楚怀王疏远。屈原鉴于在秦国威胁下的楚国的危机,主张改良内政,联合齐国以求自存。但是,当权者靳尚和怀王的宠姬郑袖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正确意见,和齐国绝交了。怀王甚至被秦国诱去做了三年的俘虏,囚死在秦国。楚怀王死后,顷襄王即位,他比他的父亲还要糊涂,在令尹子兰和上官大夫的挑拨和诋毁下,屈原被流放在外二十多年。六十二岁时,他看到楚国的前途已经无望,毅然于公元前 278年农历五月初五
7、日,跳进汩罗江自杀了。屈原的一生是一个悲剧,他的政治理想虽然失败了,但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伟大的诗人却赢得了人民的普遍同情和尊敬。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日端午节,全中国各地划龙船, 吃粽子,就是用来纪念屈原的。3.作家作品及有关常识屈原:_末期_人,杰出的_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的作品计有_、_、_(11篇)、_(9篇)、_,凡23篇。传说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江自尽,中国民间五月五日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就源于人们对屈原的纪念。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
8、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4.整体感知(1)听录音:听时注意圈点标记 听音乐,感受文字,感受诗情、诗韵(2)诵读要领:朗读是声音和情感交融的艺术,叙事文章的诵读需要主义把握人物的性格,读出人物语言的语气、语调、语速。“言为心声”,语言最能表达人物的心灵世界,在
9、诵读时需要把握这一点。例如:(1)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要读出渔父偶遇屈原是看到他形容憔悴而流露出的惊奇和关切。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这句要读出昂扬之气,傲然之气,一种执无怨悔的决绝,同时还要流露出一种隐隐的豪迈之感。 (3)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这句语调抑扬顿挫,几处反问语气要语调宜高,表现出一种激愤之情。5.研讨文本1.第1、2段(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重点字词:颜色、形容
10、、是以、见、凝滞、淈、而、餔、歠、酾、高举 重点句子:颜色憔悴,形容枯槁。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酾? (3)概括段落大意,落实文言语段翻译课下练案1. 给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憔悴( ) 餔糟 ( ) 歠醨( )汶汶( )三闾( ) 鼓枻( ) 莞尔( ) 濯缨( )2. 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 枯稿:枯瘦B新沐者必振衣 新沐:刚洗完澡C而能与世推移 推移:推进移动D宁赴常流而葬于江鱼腹中耳 常流:经常流动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颜色憔悴 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B形容枯槁 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C圣人不凝滞于物 凝滞:拘泥,执著。今指知道变通。D何故深思高举 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4. 5下列对加点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父莞尔而笑 (连词,表修饰)B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连词,表因果)C何不其泥而扬其波 (连词,表承接)D涵淡彭湃而为此也 (连词,表因果,因而)6翻译下列句子。(1)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2)圣人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 。- 4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