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09年夏,考古人员在大冶市蟹子地遗址的房屋基址中发现距今4 200年左右的炭化稻米14 000余粒,这可以用来说明()A新石器时代黄石地区先民实现定居生活B夏代水稻是长江流域主要农作物C黄石地区进入文明时代稍早于黄河流域D仰韶文化时期江南得到一定开发A【解析】“炭化稻米14 000余粒”说明已经开始了原始农业,农业是定居之后才有的现象,故选A项;“大冶市蟹子地遗址的房屋基址中发现距今4 200年左右的炭化稻米14 000余粒”无法说明水稻在当时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只能说明其存在,排除B项;材料仅有大
2、冶市蟹子地遗址的房屋基址中的发现,没有对比,无法说明黄石地区进入文明时代稍早于黄河流域,排除C项;“距今4 200年左右的炭化稻米14 000余粒”说明原始农业可能存在,不能证明江南已经得到开发,排除D项。2史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这反映了()诸侯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秦国最终完成国家统一A B C DC【解析】根据材料“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可知,平王之时,诸侯争霸,故正确;根据材料“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可知,周王室权势衰微,诸
3、侯争做霸主,礼乐征伐不再自天子出,故错误,正争霸,无法体现国家统一的完成,故错误;选择C项符合题意。3下图是某学者描绘的部分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他意在说明()DA儒墨是百家思想源头B韩非集百家思想之大成C儒家居各家中心地位D诸子思想有传承与联系【解析】“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显示了儒、墨、法、道之间的联系,可见诸子之间的思想是有联系和传承的,故选D项;材料只是部分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得不出儒墨思想是源头,排除A项;由图可以看出韩非师从荀子,无法体现他集百家之思想,排除B项;在图中,儒家被放在中间,也可以被放在边缘,图中的位置并不能说明它就是学术中心,排除C项。4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认为:“自秦汉
4、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甚大。”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A废除了分封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B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D是君主专制形成的重要环节【解析】“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甚大”突出了郡县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故选C项。C5秦末起义时,关东郡县民众苦于秦吏的残酷,纷纷奋起,“皆杀其守、尉、令、丞以反,以应陈涉”,甚至秦地方官如沛令、会稽守通等愿意发兵响应民众的抗秦斗争,也为起义军所不容。材料表明()A秦朝阶级矛盾激化B六国贵族乘机起义C关东民众要求复国D秦郡县制弊端明显A【解析】由“关东郡县
5、民众苦于秦吏的残酷,纷纷奋起”“甚至秦地方官所不容”可见秦朝阶级矛盾尖锐,故选A项;“关东郡县民众苦于秦吏的残酷,纷纷奋起”这里不是指原六国贵族,排除B项;“皆杀其守、尉、令、丞以反,以应陈涉”可见主要是反秦暴政,不涉及复国,排除C项;“秦地方官如沛令、会稽守通等愿意发兵响应民众的抗秦斗争,也为起义军所不容”强调秦百姓对暴政的不容,无法体现郡县制的问题,排除D项。6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王莽篡汉从侧面反映了西汉后期存在一个严重影响统治的问题,它是()A宦官乱政B匈奴外患C外戚干政D儒学衰落【解析】王莽的身份是外戚,这里指西汉后
6、期外戚干政的情况,故选C项;宦官乱政也是西汉后期的政治现象,但王莽不是宦官,排除A项;“匈奴外患”指外族的威胁,王莽不属于外族人,排除B项;“王莽谦恭未篡时”可以看出王莽本身是尊重儒学的,不会使儒学衰落,排除D项。C7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曾提出“三年化疫”的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备受重视。黄帝内经这部经典()A作者是“医圣”张仲景B书中提到了麻醉药麻沸散C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D是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故选C项;张仲景的作品是伤寒杂病论,排除A项;麻沸散是东汉后期神医华佗发明的,没有收录黄帝内经,排除B项;第一部药物学著作应该是神农本
7、草经,排除D项。8西晋末年由于“八王之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到南朝末年,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A南方寺院经济发达,政府税收充裕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C江南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增强国力D南方生产条件和自然环境比较优越A【解析】寺院是不向政府交税的,所以它会导致政府财政困难,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西晋末年由于八王之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导致北方战争频繁,而南方相对和平,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民族
8、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可见南方注重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南方由于地处沿海,光热条件比北方优越,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9南北朝(420589)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下列王朝中不属于这一时期南方政权的是()A孙吴B萧梁C刘宋D萧齐【解析】孙吴是三国的代表,存在时间是公元3世纪,不在南北朝的时空内,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南朝包括宋、齐、梁、陈,排除B、C、D三项。A10唐初三省制下本无“中书门下”一职,“盖以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才在置政事堂后设立中书门下一职。由此可知,“中书门下
9、”的出现()A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专制B奠定了唐代多相制基础C破坏了三省决策的机制D调和了中枢机构的矛盾D【解析】材料反映的“中书门下”设立的原因是中书省与门下省争论不断,没有体现皇权加强,故A项错误;中书门下长官都是宰相,唐代实行多相制,但与材料中设立中书门下的原因无关,故B项错误;从材料“故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可知,唐朝还是实行中书决策、门下审议机制,故C项错误;从材料可知在避免中书门下争论分歧过多影响决策,故D项正确。11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当时管理E区域的机构是()A尚书省B中书省C宣政院D枢密院【解析】据图中“行省”可知该时期为元代,E位于元大都周围,属于中
10、书省直辖,故选B。B12据统计,崇祯皇帝在位17年,先后更易内阁官员50人,其中处死2人,充军2人;任免刑部尚书17人;兵部尚书处死2人,被迫自杀1人;诛戮总督7人,巡抚11人。这表明()A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破坏了明朝的政治生态B明朝专制统治走向极端化C明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D明朝统治集团相互倾轧,吏治腐败B【解析】据材料“据统计,崇祯皇帝在位17年,先后更易内阁官员50人巡抚11人”,崇祯皇帝在位17年间更易的官员,多数结果悲惨。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材料说明内阁官员权力的大小甚至生死之权掌握在皇帝手中,表明明朝专制统治走向极端化,故选B项。13古代中国科学技术重视解决
11、实际问题,具有实用性的特点。下列以论述农业生产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著作是()ABCDA【解析】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农学著作,故正确;神农本草经是一部医药学著作,而非农学著作,故错误;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涉及自然科学、工艺技术及社会历史现象的综合性笔记体著作,并非农业专著,故错误;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农学著作,故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14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设银行,但数量有限;甲午战争后,开设的银行越来越多,一大批中外“合办”银行出现,纷纷给予清政府大量借款。这些银行的设立()A推动了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B说明西方侵略中国方式有所改变C解决了民族工业的资金问题D加剧中国通货膨
12、胀影响中国发展B【解析】西方国家在中国开设银行并给予清政府大量借款,都需要清政府以国家利益进行抵押,因此这些银行的设立,表明资本输出成为西方侵略中国的新方式,故选B项;这些借款主要是借给清政府的,是对中国进行的经济侵略,并不是为了推动中国金融业的近代化,也没有解决民族工业的资金问题,排除A、C项;加剧了中国通货膨胀的说法不正确,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51864年,李鸿章主持购买了英国的一批修理机器,包括“汽炉、镟木、打眼、铰螺旋、铸弹诸机器”,自建了中国人的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这表明洋务运动()A以自强、求富为目标B开始早期工业化的尝试C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D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B【解析
13、】根据材料“李鸿章主持购买了英国的一批修理机器自建了中国人的第一个采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可知,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用机器生产自建工厂,是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尝试,故选B项;材料没有体现出“自强、求富”的内容,排除A项;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与材料中机器生产的主旨内容不符,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对西方经济侵略的抵制作用,排除D项。16武昌起义消息传来,浙江谘议局大部分议员同情、拥护革命,积极谋划和平独立,分头与当政的满人接触但总体上,因为立宪派的积极活动,浙江基本上可算兵不血刃,没有发生动乱,并拥戴立宪派领袖汤寿潜出任都督。这可以佐证立宪派()A为结束君主专制发挥了重大作用B与革命派政治主
14、张一致C以维护满洲贵族既得利益为初衷D主导了辛亥革命的进程A【解析】浙江谘议局大部分议员是立宪派和旧官僚,他们“积极谋划和平独立,分头与当政的满人接触”的举动加速了清王朝的垮台,为结束君主专制发挥了重大作用,故选A项;立宪派与革命派的主张并不相同,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分头与当政的满人接触”并不等同于以维护满洲贵族利益为初衷,排除C项;“主导了”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17民国初年,孙中山在给一些妇女团体的信中提出:“天赋人权,男女本非悬殊,平等大公,心同此理女子将来之有参政权,盖事所必至。”据此,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女子赢得普选权利B政治
15、参与主体扩大C民主政体得到落实D男女平等得以实现B【解析】据材料“临时参议院通过了女子有参政权的议案”可知女子获得了参政权,民国的参政主体扩大到女子,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女子有参政权而非普选权,排除A项;材料只说明女子有参政权没有体现民主政体的落实,排除C项;根据所学民国初年男女平等没有实现,排除D项。18 1912年8月,民权报副刊民权画报刊发同盟会会员赓韶(又名陈龙韬)的漫画环游地球(右图)。作者意在传递的信息是()A提醒警惕袁世凯的专制企图B揭示中国宪政之路的艰难C表达对封建王朝复辟的担忧D认识到思想革新更加紧迫A【解析】据材料,同盟会会员的环游地球以从共和到专制的虚线表明了从“专制立
16、宪共和”之后预循环的趋势,警示了要防止袁世凯政权的专制意图,故选A项;漫画着力强调了循环往复的观点,排除B项;民国初年,革命党人士在国民政府内部依旧掌握部分权力,袁世凯就职大总统后,也延续了共和制政体的形式,封建王朝复辟的条件不够充分,排除C项;漫画探讨的是政体的问题,未涉及有关思想革新的内容,排除D项。19一个留美学生在民国四年二月廿二日的日记中写道:“又有蒋君翊武,曾肄业中国公学。革命军起,立功为军事顾问,及第二次革命失败,君亡命广西,死焉。年二十九。”该材料能够佐证蒋翊武()曾领导过国民大革命 曾在辛亥革命中立下功勋 曾反抗袁世凯倒行逆施ABCDC【解析】由材料中“革命军起,立功为军事顾
17、问”,判断正确;由材料中“及第二次革命失败”,判断正确;国民大革命是1924年开始,蒋翊武去世于二次革命1913年,排除;故选C。20抗战中的图与歌中收录了一首歌:“从正太路到京汉线,从高山上到大平原破公路呀割电线,控铁路呀打据点”歌曲中提到的情形()A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取得的重大胜利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是杨靖宇率领抗联取得的重大胜利D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D【解析】根据题干中“抗战中”“从正太路到京汉线”“破公路”“割电线”等信息可知,该歌曲的描述对象是百团大战,它的胜利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故选D项;百团大战发生在敌后战场,而不是正面战场,
18、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军长征的胜利,使得“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排除B项;百团大战与“杨靖宇”无关,排除C项。211945年8月14日,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大字标题刊出“蒋主席电毛泽东,请克日来渝共商国是”的新闻。接着,蒋介石又连发两封电报,邀请毛泽东赴渝“共定大计”,且言“已准备飞机迎接”。国民党的这些举动,意在()A顺应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B表明实现国共和谈的决心C博取在政治上的有利地位D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C【解析】据材料“14日,蒋介石电邀16日,国民党中央日报以大字标题刊出新闻。接着,蒋介石又连发两封电报”可知蒋介石短短数日多
19、次邀请毛泽东赴渝谈判,制造谈判舆论,是为了博取政治上的主动地位,故选C项;结合所学,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排除A项;国民党借谈判加紧备战,排除B项;国民党表面上营造民主建国的和平氛围,但实质仍坚持独裁统治,排除D项。22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并完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参加战后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A消除了意识形态对外交的影响B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C实现了不结盟外交的政策转变D反映了国际格局从对抗走向缓和【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积极参加国际会议,B符合题意。B23某图书
20、馆曾进行了以“我的春节(19782018)”为主题的特展。从只能塞毛票的小红包,到装得下千元的大红封袋;从只有八道菜的饭馆菜单,到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健康的年夜饭套餐让不少参观者发出40年斗转星移的感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反映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体现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巨大成果 体现了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ABCDA【解析】由题干中的“我的春节(19782018)”为主题的特展时间看,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春节红包与年夜饭菜单的变化,故正确;春节红包钱数增多和年夜饭的种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说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故正确;题干中的信息都是反映物质生活方面的变化,与
21、精神文明建设无关,故错误;题干仅仅反映的是某图书馆所进行的特展,只能体现当地的习俗变化,没法体现不同地区的不同习俗,故错误;选择A项符合题意。24习近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上发表主旨讲话:“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该讲话的意义在于()A开辟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新道路B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C促进了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与完善D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D【解析】由材料中“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
22、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可以看出这强调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故选D。25史料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凡是未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直接史料;凡是经中间人修改或转写的是间接史料。下列属于间接史料的是()A毛公鼎原文B皇帝诏书C史记D邓小平亲笔书信【解析】史记属于二手史料。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北宋在990年令江南、两浙召游民,劝其耕种,准免租税徭役五年。或则发给谷种和借贷,其中1012年的一次为了预防旱灾,政府派人从福建取占城旱稻种,分给江、淮、浙三路,令农民择地势较高的土地莳种,并将种植方法写成榜文公布,指导农民耕作。或
23、将根括到的荒田、逃田,召人租佃,如在1123年根括到江东逃田160顷、两浙456顷等都是。垦田成绩优异的官员,以提升官职作为奖赏。张家驹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材料二据美施坚雅中国历史的结构整理(1)根据材料一,概括北宋政府对江南地区农业发展采取的措施。(5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宋时期华北和东南沿海经济活动水平变化的总体趋势。结合所学,分析造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5分)【答案】(1)措施:召游民耕种,免租税徭役;分发谷种和借贷;推广新品种,传授种植方法;根括荒田;奖赏垦田优异的官员。(5分)(2)变化:华北区域急剧下降,东南沿海区域逐渐上升并超过华北区域。(3分)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
24、;北宋灭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2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外则布满江海之间”。“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目前之患在内寇,长久之患在西人”。李文忠公全书明僚函稿【注】狎:轻慢,轻侮;拥挤。辇毂之下:京都的代称材料二“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这段话出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代表了维新派的共识。最后两句,批评了惨淡经营30年的洋务运动;同时,又说明了近代社会演变过程中的质、量、度。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与这种“小变”不同的,是全变。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
25、)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外国“狎处辇毂之下”的罪行,并指出李鸿章认为“外国猖獗”的原因。(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你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洋务运动带来的小变并不是坏东西,但那不过是一种量变”?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康有为主张的“全变”比洋务运动的“小变”有什么进步。(6分)【答案】(1)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攻入北京,抢劫并焚毁了圆明园。(2分)原因:西方列强船坚炮利,中国落后于西方。(2分)(2)举例:为了自强,洋务派兴办了一批官办的军事工业;为了求富,又兴办了一批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开办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建成以北洋舰队为代表
26、的新式海军。(写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分)理解:洋务运动试图以西方的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重要一步。(3分)进步:康有为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1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材料一 尚书原是九卿之少府的属官,原来职能只是为皇帝收发公文。汉武帝规定,臣下的奏疏不经外朝而先交给尚书,然后由尚书呈送皇帝,尚书不经外朝御史再将皇帝的意见传达给丞相执行,皇帝与尚书(及随侍左右的诸吏、给事中、左右曹、侍中、中常侍)讨论政事的处理方案,因此尚书的地位变得重要。侯杨方盛世启示录材料二 可以说宋代“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制度创新,在一定意义上突破了儒家人性善的藩篱,跳出了所谓“涂之
27、人可以为尧舜”的窠臼,以防止人性缺失作为制度设计的出发点,这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具有现代政治文明气息的重大突破。林建华从制度创新的角度看宋代的君臣关系材料三 献替可否,是内阁大学士辅佐皇帝裁决政务的主要方式。大学士根据皇帝的咨询,发表意见,上书而奏,叫“献”,取得皇帝的认可并推行叫“献可”;大学士对皇帝所采取的意见措施持不同观点,提出谏止,叫“替否”。汤其领中国古代官制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一机构的设置使得“尚书的地位变得重要”。简要说明设置这一机构的作用。(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代在中央是如何“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5分)(3)根
28、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内阁大学士是否就是宰相?说明理由。(4分)【答案】(1)机构:内朝(或中朝)设立。(1分)作用:剥夺了宰相的决策权,(2分)加强了皇权。(1分)(2)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前四点必答记4分,第五点任答一个方面记1分)(3)不是。(1分)原因:内阁大学士只是皇帝的顾问;所有的意见都必须获得皇帝的同意才能实施;并不具有独立的行政权力。(每点1分)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材料一 从春秋到战国,政治变动十分剧烈,经济有了大幅度发展,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促使
29、西周以来的社会秩序逐渐解体,迫使统治者对传统治国方式进行调整。兼并战争的日益激化,更加推动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变法运动逐渐成为战国的一股潮流。摘编自徐蓝、朱汉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5(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材料二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统治阶级中的一些当权派人物看到了欧美国家的船舰(坚)炮利,他们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政。当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辛丑条约签订后遭受重挫的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但政权掌握在极端腐败无能的权贵手中,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上)材料三 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
30、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没有取得的进步。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在地方上推行的政治制度,并说明战国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面对列强侵略加深,国内是怎么应对的?并简析其积极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6分)【答案】(1)西周:分封制。(1分)趋势:逐渐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答到中央集权制度也可,2分)(2)应对及影响:地主阶级开展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资产阶级维
31、新派开展戊戌变法运动,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清末“新政”,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每点2分,其中每点中的应对和影响各1分,共8分)(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6分,一点2分,如回答具体史实也可酌情给分)【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所学可得西周在地方上推行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第二小问,据材料一“西周以来的社会秩序逐渐解体,迫使统治者对传统治国方式进行调整。兼并战争的日益激化,更加推动各国努力提高统治效率”并结合所学可得逐渐走向君主专制中央集权。(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当马关条约的消息传回国内,激起朝野上下的反对声浪”并结合所学可得地主阶级开展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展戊戌变法运动等。第二小问,根据所学可得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维新变法推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清末新政客观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辛亥革命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3)根据材料三“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没有取得的进步”并结合所学可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