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点二 鉴赏诗歌的语言此中真意,细加涵咏韵味长鉴赏诗歌语言的妙处,除了理解诗歌语言的字面意义之外,还要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进而把握好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包括:品味关键词(炼字)、赏析诗眼、赏析关键句(炼句)和赏析语言风格。其中品味关键词(炼字)和赏析关键句(炼句)是热考题型。突破一 炼字(品味关键词)沈德潜曾言:“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故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从诸多诗例来看,成功的炼字都是和炼意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炼字,就是使“意”作者主观的情思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具体化、生动化、纵深化与美学化,只有炼出具体生动的富于美学内容和启示性的字,
2、才能使“意”具有感染人的力量。【必备知识】类型 作用 典例 动词 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效果,赋予形象以动态感。如2011天津卷骤雨颔联“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两句中的“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形容词 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事物的特点、性质、状态等,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物象具体、生动、直观、形象。如2013湖南卷钓船归首句“绿净春深好染衣”中的“净”字,联系“春深”“染衣”,“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名词 多个意
3、象名词连用可营造出富有情韵的意境。如2012广东卷余杭四月颔联“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使用了名词排列(意象并列)的组句手法。上句将“朱樱”“青豆”“酒”三个名词(意象)排列;下句将“绿草”“白鹅”“村”三个名词(意象)排列,营造出一种富有情韵的画面。活用词 临时改变词性,往往为诗眼,具有化静为动、化庸常为神奇的功效。以动词、形容词的活用居多。如2015广东卷早过大通驿颈联“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两句中的“软”“轻”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软:使柔软;轻:使轻。江水本窈深而显冷涩,但在习习晨风吹拂之下竟显得柔软,“软”字很形象地写出晨风轻轻吹送、江水微微波褶的情状,从中亦可见出诗人早过大通驿的
4、轻快心情。数量词 数词或具有虚拟意义,侧重夸张渲染;或具有动词意义,凸显动态,往往可以产生丰富隽永的诗情。如周邦彦的词风入松上阕:“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其中“一丝柳、一寸柔情”,形成贴切的暗喻,使这种伤痛更加形象,更加感人。叠词 叠词之妙首先在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其次在于加强了感情的表达效果。除此之外,叠词还可以描摹各种声音,收到生动、形象的效果,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杜甫登高颔联“萧萧”“滚滚”两个叠词形象地写出了秋天落叶纷纷、茫无边际的情态,(句意解)/“滚滚”写出了长江汹涌奔腾的气势,使人读来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
5、临其境,使诗歌意境更显得沉郁雄浑、壮阔博大,(从形、声、气势和造成的“神”去评析)/也为后面写“悲秋”蓄足势(从结构上谈作用)。虚词 这里的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运用恰当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如:2014四川卷秋暮吟望颔联“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两句中的“常”“偏”两字,“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心绪与情感。【迁移拓展】1.动词“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
6、怀古)中的“穿”“拍”“卷”三字生动形象,请加以品味。答案“穿”字,化静为动,写出了乱石的陡峭、尖锐;“拍”字,运用拟人手法,点出了江流湍急的气势;“卷”字,表现了江涛冲击堤岸后形成雪花的力度。这三个动词形象生动地描摹出赤壁山势的险要高峻和水势的汹涌澎湃,有声有色地展现了古战场雄壮的画面。2.形容词 请简析“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中“阔”字的作用。答案“阔”字既写出了景物的特征,又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与惆怅。3.副 词 “春 蚕到死 丝 方尽,蜡 炬 成灰泪 始干”(李商 隐 无 题 )中的“方”“始”有何表达作用?答案 表现了生命尽头透出的一股执着与坚韧的精神力量。4.数量
7、词“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中的“三千丈”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答案“三千丈”运用夸张修辞,表现出了作者深深的忧愁。5.叠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中有哪些叠词?其表达效果如何?请加以赏析。答案“寻寻觅觅”写词人内心空虚,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处境的孤独,形单影只,无人相伴;“凄凄惨惨戚戚”则极言心情之悲怆。七组十四个叠字,形象、细致而深入地表达了词人在遭受深创剧痛后的愁苦之情,为全词奠定了悲苦愁绝的感情基调。十四个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蕴愁,创造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读来仿佛可以听到词人那迟缓沉重的足音。考题示例:透
8、析考题,知能迁移【常见设问】1.(2017山东卷)“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2.(2016天津卷)“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3.(2015山东卷)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2015湖北卷)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5.(2014湖北卷)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方法指导】品味关键词(炼字)“3步骤”说明:赏析字(词)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要注意根据题目要求,把该字(词)放到具体的诗(词)句之中,并结合全诗(词)的结构
9、、意境、情感,特别是主旨来分析该字(词)的语法特点或表达技巧。【典例示范】典例(2017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早上五盘岭 岑 参 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解析 第一步:析本义。对所要鉴赏的关键字进行解释。“
10、斗”意为“相斗”。“攒”意为“攒聚,聚集”。第二步:描情景。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攒”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第三步:说效果。本题主要从“描物”的角度分析表达效果。“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答案“斗”,相斗。(析本义)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描情景)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描物”角度说效果)“攒”,攒聚,聚集。(析本义)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描情景)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描物”角度说效果)【即练即悟】1.(2016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唐诗
11、,按要求作答。登裴秀才迪小台 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炼字”。首先明确哪个字更好,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望”是指站在高处向远处看,照应了诗题,引出下面所望之物。“空”是指诗人内心之空,有种目空一切的意思。“空”字营造了一种空旷之境,是诗人超然心态的反映。答案“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空”:营造空旷的意境;流露出超然心态。)2.(2015山东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卜算子 张元幹【注】风露湿
12、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鉴赏中的炼字。“湿”,是“打湿”的意思。“迷”,迷失。风露水汽浓重,似乎打湿了行云,使其凝滞不前;沙溪上,迷蒙的雾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这两句描写的环境是阴冷潮湿的,营造的氛围是朦胧迷茫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环境氛围,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前途渺茫的抑郁、忧虑之情,作者的心情也是凄凉、沉重、迷惘的。答案(1)“湿”,“打湿”。(析本义)描写地面浓重的风露水汽使行云也充满湿气而显得厚重凝滞。(描情景)
13、突出了外在环境的潮湿、阴冷,(“描物”角度说效果)表现了作者凄凉和沉重的心情。(“抒情”角度说效果)(2)“迷”,迷失。(析本义)描写水面迷蒙的雾气使归舟迷失了航向,(描情景)烘托出朦胧、迷茫的氛围,(“造境”角度说效果)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迷惘。(“抒情”角度说效果)突破二 赏析诗眼 赏析“诗眼”类题型从归类上看,从属于“突破一”,但因“赏析诗眼”题的解题方法与“突破一”有区别,故单列讲解。所谓“诗眼”,是以人眼为喻,指在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关键作用的高度概括的词句。【迁移拓展】1.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14、”(张继枫桥夜泊)的诗眼是什么?该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答案“愁”为诗眼,表达了诗人的乡愁。2.修辞上,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的诗眼是哪个字?词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该诗眼的表达效果如何?答案“闹”为诗眼。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3.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的诗眼是什么?该字属于哪种词类活用现象?其表达效果如何?答案“绿”为诗眼。“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
15、视觉上的形象美。用“绿”描写春风,化不十分容易表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既见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4.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一诗的诗眼是什么?你作此判断的理由是什么?答案“好”为诗眼。一是暗扣诗的题目“喜雨”的“喜”,二是统领全诗。全诗围绕“好”字展开:一好,雨“知时节”,当春发生,春天正需要雨水,恰好春雨来了;二好,它悄悄而来,滋润万物细细无声;三好,夜里下不停,下得充足、透彻;四好,天晓时花朵带湿而怒放,
16、锦官城花朵重重,花且如此,禾苗生长就可想而知了。“好”字又统领各句的诗眼:知、生、潜、润、俱、独、湿、重。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常见设问】1.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2.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3.本诗是怎样以“”统摄全篇或贯穿全篇的?请结合全诗进行简要赏析。【方法指导】确定诗眼“5角度”1.内容上:最能揭示作者情感的字(词),如“愁”“思”“忆”“惊”(这类字是直接揭示)和“凉”“冷”“孤”(这类字常常语意双关,一方面指自然界中的凉、冷、孤,另一方面指诗人或主人公的心理感受)。2.修辞上:常常出现在描写句中,且常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
17、法。3.词性上:这类字(词)以动词和形容词为主,其中具有“多重含义”,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多的思想的动词往往是“诗眼”;临时改变词性的形容词往往是“诗眼”。4.结构上:最能统领全篇的字(词),全诗都是或明或暗地围绕该字(词)来写,只是各有侧重,此类字(词)以形容词或动词为主。5.位置上:五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三个字,七言诗一般是句中第五个字。赏析诗眼“3步骤”【典例示范】典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望蓟门 祖 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诗歌开篇写客心之“惊”,这个“惊”字是贯穿全诗的
18、吗?请谈谈你的理解。解析 第一步:确定诗眼。结合全诗可知,“惊”字是贯穿全诗的诗眼。第二步:整体点明地位。根据题干“诗歌开篇”几个字,需要答出结构上的作用:统领全文,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第三步:分析作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全诗是如何体现“惊”的。答案 全诗以“惊”为线索,以“惊”为基调。(步骤一、二)第一句写诗人初至燕台时心惊,第二句写其为边塞重镇及汉将军营整肃而惊,第三句写其为边塞苦寒而惊,第四句写其为边防地带的形势和气氛而惊。颈联写诗人因汉军进攻时意气昂扬、汉军守备时岿然不动而惊。最后两句写诗人因为“惊”而雄心勃发,意欲立功边疆,以酬平生之志。全诗以“惊”展现了诗人心灵的震撼。(步骤三)【
19、即练即悟】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凝香斋 曾 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云水醒心鸣好鸟,玉沙清耳漱寒流。沉心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注】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今山东济南)知州,齐州大治,该篇为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香炉:香炉峰。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 诗眼“幽”,总揽西斋景物特征。其一,大明湖畔的西斋,地处幽僻之处,实为清幽境界。悠游庭斋,临风玩月,乐而忘身乃一地方诸侯。身为齐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有闲情探幽揽胜;其二,湖水清幽,白云驻足,好鸟幽鸣,泉
20、清见石,寒流激荡,好不让人留恋喜爱,可谓幽景寄幽情;其三,悠游之余,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是显得情趣高雅,心境清幽。全诗无不紧扣诗眼“幽”展开意境。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终南别业 王 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颔联中最精炼传神的是哪两个字?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案 两个字是“独”“空”。“独”,只身一人,诗人独自游山,随兴而为,自由自在,满眼美景不需与人共享,只求自己心会其趣而已。两字传神地写出了诗人归隐生活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赏析之要,赏句为妙。因此“赏句”是一种层次比较高的鉴赏。赏析诗句题型综合
21、性很强,自由度很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也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突破三 炼句(赏析关键句)【迁移拓展】1.从语言特点出发,把握句法(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正常的语序是什么?作者如此处理的表达效果如何?答案“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为“无觅英雄孙仲谋处”。这样倒装,突出了词人对英雄的景仰之情。(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是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脍炙人口的名句,它在句式上有何特点?如此表达有何效果?答案 纯名词
22、组合成句,省略动词(意象叠加)。这两句选取了代表典型景物的名词组合在一起,勾勒出旅人早行的图画;意象具足,所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具有极大的包蕴性,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2.从表达技巧出发,鉴赏特别之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有何表达效果?答案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鸟的惊心表现出来。运用了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3.
23、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明确句子的作用 请赏析“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表达效果。答案 以景代情作结,结束诗句。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常见设问】1.(2017全国卷)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2.(2015全国卷)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3.(2015四川卷)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4.(2014广东卷)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24、【方法指导】赏析关键句(炼句)“2步骤”【典例示范】典例(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解析 第一步:理解意蕴。试题下发后,举子们奋笔疾书,一片沙沙的声音,好似春蚕在吃桑叶。第二步:多角度赏析。本题主要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首先,点出修辞,本句“下笔春蚕食叶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其次,具体分析,将考生们写字的声音比作春蚕嚼桑叶的声音,生动地写出考生们应考的情形,
25、以声音衬托考场的寂静、庄严;最后,点出这样写所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感看到才华横溢的考生们内心流露出的喜悦之情。答案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表现手法)生动贴切;(作用)动中见静,(表现手法)越发见出考场的庄严寂静;(作用)强化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作用)【即练即悟】(2015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残春旅舍 韩偓 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禅伏诗魔归净域,酒冲愁阵出奇兵。两梁免被尘埃污,拂拭朝簪待眼明。【注】韩偓(约842923):字致尧,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这首诗是作者流徙闽地时所作。咸京:这里借
26、指都城长安。梁:官帽上的横脊,古代以梁的多少区分官阶。朝簪:朝廷官员的冠饰。古人认为这首诗的颔联“乃晚唐巧句”,请指出这一联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颔联承接“忆咸京”三个字,首先抒写对皇都美好春光的回忆:“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颔联巧妙之处在于用了“抱”“吹”两个动词。仰望绿暗红稀的树梢,蜜蜂抱着花须随花飞落;俯观柳絮飘坠的池水,鱼儿吞吐水沫,像是吹着柳絮游玩。飞花、落絮本是残春景物,而蜜蜂一“抱”,鱼儿一“吹”,就平添了无穷兴趣与几分生机,故没有半点伤春伤别的落寞,一扫晚唐衰飒的诗风。答案 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
27、”“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虽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非常自然。语言风格就是诗人在遣词造句、运用修辞手法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诗人的艺术特色,往往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文化素养有关。不同诗人或同一诗人不同时期的不同作品也往往表现出不同风格。古代诗词的语言风格是多种多样的。突破四 赏析语言风格【必备知识】1.常见的概述语言特色风格的词语 清新、朴素、平实、华丽、幽默、诙谐、庄重、简约、精当、生动、凝练、洗练、含蓄、明快、通俗、口语化、明白如话、豪放、雄奇、直率、婉约、婉转、风趣、工丽、苍凉雄健、委婉蕴藉、飘逸洒脱、苍凉悲壮、自然流畅、沉郁顿挫、清新典雅、婉约凄切、新鲜
28、活泼、气势磅礴、奇特新颖等。2.常见语言特色风格例析(1)清新。特点: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2)平淡。特点: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3)绚丽。特点: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杜甫的观山水图 “红 浸 珊 瑚 短,青 悬 薜 荔 长”辞 藻 华 丽,对 仗 工 整,每 句 开 头 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4)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遥看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
29、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5)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如:“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6)含蓄委婉:即含有深意,藏而不露。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7)沉郁顿挫。特点:苍凉、低沉、苍劲、舒缓、悲凉。如杜甫、辛弃疾、陆游等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的音韵。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8)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
30、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于时,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结,愤慨不平。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不同题材诗歌的语言风格:边塞诗:悲凉慷慨;讽喻诗:沉郁激愤;咏史诗:雄浑壮阔;田园诗;恬淡宁谧;山水诗:清新优美;宫廷诗:缠绵婉转等。4.唐宋主要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王勃:劲健婉畅;韩愈:古朴奇险;陈子昂:古朴雄浑;柳宗元:明净幽峭;高适:苍凉高壮;白居易:通俗易懂;岑参:雄奇瑰丽;元稹:精警浅切;王昌龄:自然雄浑;刘禹锡:清新豪丽;王之涣:清朗雄健;李贺:奇诡璀璨:孟浩然:闲静淡远;杜牧:
31、俊爽明丽;王维:恬淡优美;李商隐:幽婉典丽;李白:飘逸豪放;温庭筠:精巧艳丽;杜甫:沉郁顿挫;李煜:凄婉柔丽;梅尧臣:朴素平淡;欧阳修:清新舒畅;王安石:遒劲峭拔;晏殊:闲雅婉丽;柳永:伤感缠绵;苏轼:豪放旷达;秦观:清丽典雅;黄庭坚:瘦硬新奇;陆游:雄放流畅;李清照:凄婉清丽;姜夔:峭拔雅丽;辛弃疾:沉郁豪放。【迁移拓展】请判断下列诗句的语言风格,并解释其特点。诗句 语言风格及特点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
32、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答案 清新自然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常见于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的诗中 平淡质朴 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辞藻的华丽,质朴无华中蕴含深意 华美绚丽 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委婉含蓄 意在言外,曲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 婉约缠绵“曲、细、柔”,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如抽丝 明快简洁 不绕弯子,一语道破,一语中的 悲壮慷慨 含思悲壮,出语
33、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 雄奇豪放 骨力挺健,气势雄伟 沉郁顿挫 深沉蕴藉,音韵铿锵 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常见设问】1.(2013湖北卷)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2.(2013天津卷)“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3.(2011湖北卷)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方法指导】赏析语言风格“3步骤”【典例示范】典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 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解析 第一步:明特色。根据“打起”“莫教”“黄莺
34、儿”“不得”等词,可概括出本诗的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第二步:列例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语言特色。第三步:析效果。指出这些语言所蕴含的女主人公的情感。答案 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明特色)“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列例证)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析效果)【即练即悟】1.(2013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作答。鹧鸪天 送廓之秋试 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
35、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zh):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即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怎样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解析 分析诗歌的豪放风格,可从意象、境界和主人公形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意象上说,大鹏和丹凤表现出豪放的风格;从境界上说,选择北海、太阳、路茫茫等景象,意境开阔;从主人公形象上说,携书佩剑,充满阳刚之气。分点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即可。答案 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太阳、路茫茫,意境开阔;携书佩剑,显示出既儒雅又刚健的气概。2.(2013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
36、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解析 解答本题,一要注意抓住前人对此词的评论“飘逸”进行具体分析,二要对“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进行具体分析。在这两句中,“阆山”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而“阆苑”则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词人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
37、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可谓想象奇特,使得词作虚实结合,富有浪漫色彩。在这两句中,“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使得其境界分外开阔,展示了词作的飘逸之姿。另外,词人以“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以“楼高”句设想将来,也使得本词的语言灵动飘逸,别致脱俗。答案(1)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久别重逢的喜悦;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离别在即的愁绪。(2)想象奇特,虚实相生。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阆山”通“阆苑”,“滁州”望“阆州”,展现了多重时空的组合变化。“闻说”二字导入传说,忽又接以“楼高”句设想将来,灵动超逸,挥洒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