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 A(1)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的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3)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职权:作为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本行政区域内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由它讨论决定,并由它监督实施
2、。注意: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我国的立法机关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权包括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比较: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机关除了权力机关外,还包括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2人大代表的职权 A (1)人大代表的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2)人大代表的义务: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3)人大代表的职权:提案权,审议权、表
3、决权,质询权。注意:区别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和人大代表的职权。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和活动的原则 A(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2)民主集中制含义: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3)民主集中制的表现:在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人民代表大会与其它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其它国家机关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在中央和地方关系上,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A(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它以人民代表大会为基石。(2)决定因素:国体决定政体。我国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政体或政权组织形式)是由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国体)决定的。(3)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注意: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它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4)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注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5、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A(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执政理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1)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确立的原因: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3)坚持党领导意义: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维护国家的
6、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7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 B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3)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4)地位: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注意】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党支持
7、人大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5)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8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A(1)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法律地位。(2)作用:我国宪法符合国情、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推动国家发展进步,是我们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 A(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基本内容: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不是在野党、
8、反对党)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只是政治领导)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10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A(1)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2)职能: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1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B我国处理民族关
9、系的三个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1) 民族平等主要体现在:各民族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各民族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全国人大代表。(2)民族团结:意义:民族的团结、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12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C(一)是什么: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二)怎么办:从公民角度:(1)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
10、民族关系。(2)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每个公民的责任。(3)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同破坏民族关系行为作斗争;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从国家角度: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政府切实履行相应职能等。13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实基础和优越性 B(1)含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1、的前提和基础:国家统一。 三级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区、自治洲、自治县(旗)。 民族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民政府。(不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自治权。 (注意:自治机关是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但不能说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2)地位:基本政治制度(3)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A.我国的历史特点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B.我国的现实情况是:“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以及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A.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B.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C.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D.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14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 A(1)我国宗教政策的内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注意:不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2)全面理解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包括两方面内容:既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护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是保护一切宗教活动。 宗教信仰自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尊重和保护人权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