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60 ,大小:955KB ,
资源ID:751880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5188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诗歌阅读 考点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ppt)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新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课件:诗歌阅读 考点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ppt

1、考点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教材联想,以本为本筑双基诗歌的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且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这些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扣住诗歌形象是鉴赏诗歌,感受诗情、领悟诗意、体会诗境的基本途径。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4大角度命题:人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鉴赏、意象含义(内涵)及作用分析。突破一 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观和人生追求。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

2、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高考设题方式一是鉴赏人物形象,二是鉴赏塑造人物形象所用的手法,第二个方面放在“表达技巧”章节讲解。【迁移拓展】下列教材中的诗句或诗歌,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特征是什么?诗 歌 主要人物形象特征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陆游示儿、辛弃疾破阵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翰凉州词、王昌龄出塞 柳永雨霖铃、李商

3、隐无题 答案 豪放洒脱、傲岸不羁 心怀天下、忧国忧民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爱恨情长、缠绵悱恻 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常见设问】1.(2017全国卷)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2.(2014山东卷)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3.(2014江苏卷)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请简要概括。【方法指导】鉴赏人物形象“4角度”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 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如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很明显通过标题就可以大体揣

4、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如湖北卷劳停驿(欧阳修)的注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据此可以揣摩,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体是“被贬蛮荒、漂泊在外”的形象。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 要抓住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运用的意象来分析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比如诗歌中若出现“菊”“三径”“柴门”等意象,则极可能是“远离官场、热爱自然的隐者形象”。3.抓描写,分析形象 要抓住诗歌中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仔细分析相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醉眼千峰

5、顶上,世间多少秋毫”一句中“醉眼”就是一个神态描写,很明显这个描写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旷达洒脱”。4.析典故,分析形象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为用典。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一句用典,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鉴赏人物形象“3步骤”【典例示范】典例(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注】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

6、禁。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解析 第一步:概括形象特点。分析诗人的性格,除知人论世外,须从理解诗句传达的情感入手。首联诗人明显是化用王勃的名句抒情,所以了解王勃的名句,理解其传达的情感是关键。王勃原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苏轼化用这两句,显然也有此意。根据以上分析,概括诗人性格。第二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7、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步骤一)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步骤二)【即练即悟】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浣溪沙 朱敦儒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注】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箨:竹笋的壳皮。从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作简要分析。解析 词的上阕写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透露出词人的寂寞、惆怅。下阕以反诘句

8、“江南春好与谁看?”收结全词,表达了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再结合词下注解可知本词是词人流落江南所作,联想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词人遭遇战乱,流落江南,内心自然充满悲愤凄凉。由此可得人物形象,按答题的一般步骤回答即可。答案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内心悲凉凄苦、落寞怅惘的爱国词人形象。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天寒人心更寒。词人遭遇离乱,故国已亡,流落江南,内心的悲愤凄凉由此可见。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阮郎归初夏 苏 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

9、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注】水沉:指沉水香。古人用它来熏室内。这首词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简要赏析。解析 第二问应该从手法角度作答,其中要明确诗歌常用的手法或技巧,本词中,上片重点写了庭院和景致,属于烘托人物;下片写少女“纤手弄清泉”,属于细节描写或动作描写。答案(1)词中塑造了一个娴雅、活泼,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女子形象。(2)上片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琴棋、熏香之家写其情趣雅致,绿槐高柳的庭院写其性情沉静。下片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赏雨赏花写其兴奋好奇,纤手弄泉写其活泼天真。突破二 鉴赏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

10、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从高考命题来看,对景物形象的考查往往有三种类型:一是画面描述题,二是意境赏析题,三是写景作用题。前两种类型有诸多相通之处,区别主要体现在前者答案要点有“画面特点”“画面内容(意象)”两部分,对情感分析一般不作要求;后者答案要点除以上两点外,还要分析其所蕴涵的感情、所运用的艺术技巧。【必备知识】古代诗歌意境特点 意境风格 意境特点 豪放类 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清幽类 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伤感类 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 婉约类 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 超脱

11、类 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 华美类 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迁移拓展】下列教材中诗歌名句,分别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特点?诗歌名句 意境特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答案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安谧美好 高远深邃 淡雅幽远 清冷幽静 考题示

12、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一)画面描述题【常见设问】1.(2019天津卷)“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2018天津卷)“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2017天津卷)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方法指导】画面描述“3步骤”说明:第三步根据题干要求,有时可以省略。【典例示范】典例(2018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东晋陶渊明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13、。【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解析 第一步:概括特点。本题通过明确重点词语的含义来概括画面特点。如“平畴”指平旷的田野,“怀新”指孕育着新的生机。第二步:描绘画面。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这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答案 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步骤一、二)【即练即悟】1.(2019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杜 甫 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集,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日穷壮观。

14、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注】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孔父即孔子。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解析 概括时,首先要明确重点词语的含义,如“滋漫”在这里是“满溢”的意思。这两句诗的大意是:远远望去,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阳照在江面上,江水满溢,夕照增辉。描绘的是一幅寥廓壮美的画面。作答时用简洁的语言将诗句所描述的画面概括出来即可。答案 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寥廓壮美的画面。(二)意境赏析题【常见设问】(2012湖南卷)请从意境

15、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方法指导】意境赏析“4步骤”说明:有时有些步骤需要结合在一起运用,因此,作答时要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典例示范】典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度破讷沙二首(其二)李 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注】破讷沙:沙漠名。鹈泉:泉水名。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解析 第一步:筛选诗歌中的典型景物(意象)。前两句的主要意象有辽远的大漠、高飞的大雁。后两句的主要意象有日出、铁衣。第二步:描述诗歌中所呈现的图景画面。把第一步中筛选出来的主要意象组合和画面描摹出来。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第三步:概括画面氛围特征。

16、辽远的大漠、高飞的大雁,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构成喜忧对比;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下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构成暖冷、声色等的比照。由此可概括出雄健、壮美的意境。第四步:据氛围特征分析情感。根据上面的意境分析,不难概括出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答案 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下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步骤一、二、三)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17、。(步骤四)【即练即悟】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解析 审题。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其实就是指所描写的景物营造了什么氛围。抓住诗中的主要意象,从品味关键字词入手,把每个意象综合起来归纳出意境的特点。进行必要的联想、想象,体会诗中这些意象所构成的意境给我们的感受。选择准确的词语概括。例如幽深僻远、清幽明净、幽静平和,雄浑壮阔、雄浑刚健,孤寂冷(凄)清、萧瑟凄凉、凄苦悲凉,恬静优美、恬淡闲适、瑰丽清新、

18、安谧美好、清新自然、迷离渺远等。再来结合这首诗,“莓苔”给人幽静的印象,“白云”“春草”“静渚”“闲门”则充满静穆淡逸的氛围,一切都显得恬静自然,和谐默契,不受丝毫纷扰。抓住这些内容就把握住了这道题的命脉。答案 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三)分析写景作用 写景的作用与诗歌所要表达的主旨密不可分,这一点是分析写景作用的根本。但面对具体的诗歌、特定的要求,一定要指出其作用的独特性,若面面俱到,或牵强附会,皆不可取。【常见设问】(2016全国卷)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方法指导】1.把握景物描写的一般作用(

19、1)交代事件发生的时令、地点。(2)渲染气氛,营造氛围。如琵琶行并序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句,就营造出与朋友离别时的萧瑟、落寞氛围。(3)烘托人物的形象或心理。在表达技巧上,常用象征手法或比喻的修辞手法,如雪、竹、梅、松、鹤、荷、平仲、金风玉露等等,衬托人物品行高洁、性格坚毅、情感纯洁等。(4)在情节结构中的作用。开篇: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奠定情感基调。中间:承上启下,推动情节的发展。结尾:照应开头,使结构更加完整。以景结情,含蓄蕴藉,回味无穷。(5)写景的作用还有寄情、寓理、显志等。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包孕着对晚唐衰败的叹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蕴含着变化发展不以人意志为转

20、移的哲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显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快意。2.分析写景的作用,一定要联系诗歌的主旨,一定要遵照题干所指定的方向思考作答。答题规范:1.首先,明确指出其作用。2.然后对所写景物进行分析,一定要与“作用”对应。3.若“作用”是多方面的,可按题干要求逐条亮明观点并作具体分析。【典例示范】阮郎归 无名氏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6分)解析 第一步,审题。题干有两方面的限定:一是

21、仅对上阕的景物描写进行分析,而不是全篇的景物描写;二是谈“作用”,只针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而言,而不是面面俱到。第二步,弄清全词抒发的感情是什么。显然是词中女主人公的“愁”内心的痛苦深闺独处的无奈和孤寂。第三步,将“愁”与上阕的写景联系起来分析,景物的色调,与“愁”的色调具有一致性,所以,可认为其作用是以哀景写哀情,奠定了一种“悲愁”的基调。第四步,梳理思路,先谈具体作用是什么,即亮出观点,再联系具体词句作分析。答案 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即练即悟】3.(20

22、16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金陵望汉江 李 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解析 首先要整体把握诗词,读懂诗句大意,弄懂作者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作者描写江水所使用的方法和语言,

23、尤其要注意抓住表现力强的动词、形容词和数量词,注意组织答案要分点作答。分析用意要考虑创作背景和诗歌的主旨。答案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蓄积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故此,明确“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即鉴赏事物形象的两个关键要素。高考对古代诗歌中的事物形象的考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概括物象的特点。2.分析物象在体现诗歌中人物的品格或寄寓的作者的思

24、想情感等方面的作用。突破三 鉴赏事物形象【迁移拓展】下列诗歌所咏物象的特征如何?其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诗句 物象特征 思想感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剪伐,会见浮云长。(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柏)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虽照阳春晖,复悲高秋月。(兰)天下真花独牡丹。(牡丹)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丁香)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答案 梅: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淡泊,顽强不屈 竹:亭亭而立,节节而

25、高 正直、不屈 菊:凌霜自开 不趋炎附势,生性淡泊 松柏:傲寒不凋 坚贞不屈 兰:清雅幽香,姿态优美,芳草自怜,淡泊高洁 高洁美好 牡丹:娇艳多姿,雍容华贵 富贵、吉祥、美好 草:生命力强,生生不息 顽强不屈 丁香:素雅清纯美丽,幽香沁人心脾 愁思 蝉:清露高声 对高风亮节的追求 考题示例:透析考题,知能迁移 一、鉴赏物象的形象特征、含义(内涵)【常见设问】1.(2013山东卷)三、四两句中的“烟”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2.(2012天津卷)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3.(2013江西卷)概括“兰”“薰”“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方法指导】鉴赏事物形象“3步骤”【典例示范】典例(20

26、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野 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解析 第一步:概括物象的表层特点。“在野有幽色”体现出野菊生长于山野,散发着“幽香”的特点。第二步:分析物象内涵。“况随流俗作重阳”说明其超凡脱俗;“肯为无人减妙香”刻画其孤傲高洁的情操,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第三步:点出物象意义。依据物象内涵,点明诗人借助物象所抒发的感情。答案

27、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概括物象表层特点)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分析物象内涵)诗歌借野菊的形象暗示了诗人不媚俗邀宠,不孤芳自赏,且狂放不羁的情怀,表达了作者率性自然、超凡脱俗的志趣。(点出物象意义)【即练即悟】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解析 一、二句突出山泉淡泊无名;三、四句说它清澈可鉴,飞落如雨;五、六句写它能使涧满池平;七、八句赞扬它恬淡自守。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再加以

28、概括,答案就宛然可见了。因为本诗是托物言志诗,“物”的品格清楚了,作者的“志”就容易推测了。答案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2.(2013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

29、,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解析 第一步:分析表层属性。“兰”“蕙”“菊”三种意象表层属性都是自然界中的花草。第二步:探求深层含义(内涵)。联系所学过的屈原的离骚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手法,用各种香草来比喻自己高洁的情操与品德。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分析表层属性)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探求深层含义(内涵)二、分析物象作用 分析理解物象的作用,这类题型命题方式单一,要求简要分析某一意象的作用。【常见设问】(1)(2012山东卷

30、)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2)(2012大纲全国卷)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3)(2018全国卷)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方法指导】分析意象作用的“5角度”1.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2.提供环境或背景的作用。它通常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3.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是最主要的作用。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中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力衰微的哀叹”及“一腔的爱国情”。意象在传达情感方面的具体作用,则由诗歌的具体内

31、容来定。4.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现在咏物诗中。5.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则贯穿始终,是诗歌的线索。【典例示范】典例(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解析 第一步:从营造意境角度分析作用。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前,诗人把“酒”比作进军的旗鼓,把“笔”比作杀敌的刀槊,以书前喻战前,是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给人以势不可遏的感觉。第二步:从表情达意角度分析

32、作用。第二个“酒”出现在作书后,以作书后的喜悦喻战后的欢快心情,表现出须臾收卷之神速、举酒复饮之惬意、瞬间胜利之迅疾、狼烟尽扫之自豪。答案 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从营造意境角度分析作用)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从表情达意角度分析作用)【即练即悟】3.(2011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渡 江 明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指出“吟对沙鸥一怆神”中“沙鸥”意象的作用。解析 沙鸥,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解答时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特殊含义。答案 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