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公元前334年春天,马其顿王亚历山大挥戈东进,开始了长达十年的东征。东征途中,马其顿军队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最终灭亡波斯,入侵印度,征服了从希腊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亚历山大远征()A. 形成了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 B是统一战争,具有正义性C基督教开始影响人们的精神生活 D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趋同化2.欧洲史中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在其领地内,庄园主不仅
2、拥有经济权力,还拥有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据此可知,西欧庄园的存在()A. 是中古西欧一种开放的经济形态B. 促进了中世纪奴隶制发展C.是相对独立政治集团,具有割据性质D. 有利于法律的公正实施3.基督教作为古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继承者和保存者,为中世纪文化奠定最主要的根基,也使之成为中世纪世俗和宗教教育的基础;古希腊经院哲学被用来构建基督教理论体系,孕育了欧洲近代科学思维方式。由此可知,基督教()A.是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B. 起到承前启后、传播文化的作用C.推动了欧洲近代科学的产生 D. 实现了神权和世俗文化的和解4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往来,推动了人口的大迁移。在15-19
3、世纪,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各地区之间发生的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其中表述正确的是()选项迁徙方向方式原因A甲地迁往丙地主动移民工业革命B乙地迁往丁地被动移民黑奴贸易C丙地迁往乙地被动移民殖民扩张D丁地迁往甲地被动移民黑奴贸易AABBCCDD5.对于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发生的原因,传统的货币数量理论往往侧重于美洲进口金银的影响。但后来有学者认为,更要考虑欧洲由农本向重商的转变,商品经济的发达才是“价格革命”的深刻根源。近年又有学者从气候、人口增长、粮食供应等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因素对“价格革命”产生了催化剂作用。据此可知()A历史认识取决于时代的变化B材料全面完整地归纳了“价格革命”的原因C随着
4、研究视角的拓展而趋于全面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更可信6.“他们关心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强调人和人所能取得的成就,认为人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具,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固有的潜能。”“人要认识自己,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真正认识世界。”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追求民主法治,反对禁欲苦行 B.宣扬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C.彻底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D.摆脱了封建专制王权束缚7下图中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描述正确的是()(注明:柏林 开罗 莫斯科 巴黎)A15世纪在兴起的改革运动,主张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B17世纪中期在进行的改革,建立了
5、近代政治体制C19世纪中期在进行的改革,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D19世纪后期在进行的起义,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8.1624年,英国政府颁布垄断法,法案规定:任何涉及专利问题的侵权都可以向王室法庭或者是财政署普通法庭起诉。在专利制度下,人们对创新成果的独占性为法律保障。而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专利制度增加了人们创新的热情,英国出现技术创新高潮。英国的专利制度()A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到来B使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C保护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 D反映了当时英国的技术世界领先9一位西方史学家在全球文明史中写道1750年到1914年西方社会错综复杂的历史有三个主题一是推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工业化。二是17
6、89年到1848年的革命年代中的政治剧变。三是西欧的制度和价值观输入到诸如美国和澳大利亚等移民社会中,扩展了西方文明的地理范围。对这个时期的历史可以补充的主题是()A人文主义开始复兴B社会主义运动兴起C全球新航路的开辟D宗教改革进入高潮10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圣马丁无私、善良的手,轻轻揩干美洲母亲的泪水,给母亲带来自由与民主、独立与欢乐,消除了母亲三百余年的痛苦与伤悲!”这是因为圣马丁()A领导拉丁美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 B为亚洲民族觉醒作出了巨大贡献C领导了墨西哥独立起义 D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11.“全世界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必须加强团结,斯拉夫人必须在以俄国为首的泛斯拉夫主义旗
7、帜下联合起来,德国人必须学会大日耳曼主义思维。”一战前的这种思维反映出当时()A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B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C极端民族主义盛行D帝国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12一个历史事实可以由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十月革命社会主义思潮B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C亚洲民族民主运动新高潮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布运动D第二次世界大战七七事变拉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序幕13苏维埃政权的高层决策者们凭着历史的惯性,想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继续下去。1921年,苏俄全国发生饥荒,
8、千万人在挨饿。无产阶级和农民的利益发生激烈冲突,为反对无偿的粮食征收,农民拿起了武器,进行反抗。列宁看到危机严重性,及时对经济政策进行调整。这表明实施新经济政策主要是为了()A缓和社会矛盾巩固苏维埃政权B缓解国内危机保证前线胜利C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调动革命积极性D缓和工农矛盾加速工业化建设1420世纪20年代,苏联为了扩大在农村的政治影响,创新性地运用了宣传画的手段。由艺术家创作的新型工人和农民形象的宣传画进入到每一个村庄,以新的偶像替代了过去农村常见的宗教偶像。这表明()A宣传画是苏联主要的宣传手段 B宣传画形式适合农民认知特点C新经济政策在农村的影响扩大D工农苏维埃政权由此得以确立15小张探
9、究“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时,取材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一个世界两种制度的对立 B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局面C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 D浅论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16很多学者的论文标题可以表达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时代形势,如在帝国主义的机制下拉丁美洲开发和未开发欧洲如何导致非洲的不发达等。这些题目折射出当时()A 西欧国家逐步联合走向一体化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建立C.“冷战”之下国际形势的紧张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不断加强17西方学者霍布斯鲍姆指出:“对于二战后的国策方针,美国政府用在避免另一场经济大萧条袭击所花费的心血,更胜于为防止另一场战争发生所做的努力。”基于此,二战后的美国()
10、A推行“冷战”政策,遏制社会主义B实行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国家C主导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国际协调 D倡导建立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18.下表反映了19731975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这一局面出现说明()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法国日本工业生产下降情况15.3%11.2%12.3%16.3%20.8%通货膨胀15.3%9%11.1%19.1%5%A国家宏观调控效果显著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地位下降C各国经济理性发展D政府需要适当减少经济干预19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迈出了人类探索太空的第一步。消息传开,引起美国人危机感,美国人不相信其他国家能够在空间技
11、术上超过他们,这一事件让他们既震惊又害怕。美国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苏联的领先,主要是理科教育的成功,因此认为美国的教育必须改革并提高难度。这说明()A 苏联国家实力已经赶超美国B苏联体制改革适应时代发展C国家利益之争也促进科技发展D理工科水平决定国家综合国力20近年来,随着中国、俄罗斯、日本以及欧洲地区经济实力的不断上升,直接冲击着美国的国际地位,在此背景下,一方面,美国视中国和俄罗斯明确为战略对手,不断打压;另一方面,美欧的大西洋同盟关系裂痕不断加深,矛盾难以化解加剧了“美国靠不住”的欧洲忧虑。这反映了()A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B发达国家经济优势不复存在C世界格局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
12、序 D第三世界崛起冲击了美苏的两极格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疫病和灾难的斗争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一 明末大鼠疫开始于崇祯六年(1633年),地点是山西。崇祯十四年(1641年),鼠疫传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的大批死亡。有一个统计数字,这场大疫夺走20万北京人的性命,而北京城当时的人口在80万100万,也就是说,每四到五个北京人中,就死掉一人。明末大鼠疫流行与当时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紧密相连。明朝末期是气象学上所谓的“小冰河时期”,这一时期中国遭到了持续干旱和低温的侵袭。史载,万历十年、十五年、四十五年,都曾发生瘟疫,也都是大旱之年
13、。崇祯十四年之后,是连续四年的大旱,瘟疫也一直延续到明朝的灭亡之后。旱灾发生后,灾民们会四散逃荒,使得瘟疫也随之四处扩散,而像北京这样的都城,一旦感染瘟疫,又会随着它向外辐射的条条官道,把病菌传到帝国的四面八方。这还是在不打仗的情况下。一旦旱灾、瘟疫和战争同时出现的时候这正是明朝末年的情形这个社会就开始崩溃了。摘编自曹树基、李玉尚鼠疫:战争与和平中国的环境与社会变迁(12301960年)材料二 印第安人原来的人数在2000万左右。就整个新大陆来说,据估计在哥伦布来到后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入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能力,也没
14、有遗传抵抗能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做杀手的头把交椅。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大鼠疫的特点。(5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旧大陆病菌在美洲传播的原因并概括其特点。(5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病菌传播的认识。(3分)22(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小华同学整理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笔记如下:材料二 一战爆发时,交战双方都满怀信心地期待着短时间内就能取得胜利,反战声音微乎其微。各国的民众积极支持战争,英国志愿入伍者簇拥在征兵处在德国,出征的士兵斗志高昂,妇女们争相向士兵
15、枪管里插入鲜花,运兵车上写着“圣诞节回家”材料三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子弹嘘嘘,大炮隆隆。我不想再待在这里-一战期间英国士兵在战壕里唱的歌材料四 一战中,士兵死亡上千万,战争耗费近3600美元,无数城镇化为废墟。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土崩瓦解,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诞生。英、法在战争中消耗了大量财富,美国则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并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金融剥削的中心。由于战争,列强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战后初期,相继爆发了中国的五四运动、埃及的独立运动等。战后,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维持战后的世界和平。摘编自卢文璞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现代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材料五 二
16、战中后期雅尔塔体系具体内容大体有四个方面(1)西方欧洲雅尔塔体系。它通过分区占领管制德国及非法西斯化的原则协定、关于波兰疆界和临时政府组成的协定、关于被解放的欧洲的宣言等,划分了美英和苏联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这是雅尔塔体系的关键环节。(2)东亚雅尔塔体系。对战后亚洲的安排主要是通过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和雅尔塔秘密协定、波茨坦公告、美国对日本的占领改造,以及美苏在朝鲜受降的三八线协议等实现的。(3)中间地带雅尔塔体系。对殖民地和国联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计划,提倡和平、民主、独立原则。这方面的内容规定比较笼统,是雅尔塔体系的薄弱环节。(4)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战后世界和平的机构,确
17、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享有否决权。摘编自杨鹏飞二十世纪以来的战争和平与世界发展请回答:(1)材料一学习笔记中有一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请帮小华同学补齐学习笔记内容。(2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人们对战争的态度分别是什么?(2分)(3)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一战的影响。(5分)(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特点。(4分)23(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杜鲁门认为:关国不能相信斯大林,美国有责任承担起领导世界的责任为了争取民众的支持,杜鲁门动用了他语言武器库中最重型的武器捍卫自由通过将世界划分为“自由的”和“受奴役的”的两分法模式,杜鲁
18、门也成功地说服了国会对他的政策表示支持,开始了一个长期的对共产主义的遏制马歇尔避免使用杜鲁门的那种将世界划分为自由与不自由两大集团的说法,他强调,“我们的政策并不是针对任何国家或任何主义的,而是针对饥饿、贫困、绝望和混乱的。”或者,用一句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口号中所用的话来说,“繁荣使你享有自由。”摘自(美)埃里克方纳给我自由!一部美国的历史材料二 每个超级大国都狂热地认为,其自身安全和世界和平取决于他们各自的关于世界秩序的具体看法能否实现结果使另一个超级大国更加担心它企图发动侵略两个超级大国都很固执地证实了对方的猜疑与恐惧,于是双方的行动都进而使冷战日趋严重。摘自(美)J布卢姆美国的历程材料三
19、二战后初期,美国对外援助的核心目标是维护自由民主制度和国家安全,以及树立美国的“大国形象”。与此相适应,这一时期美国对外援助的项目重点是以经济援助为主;而区域重点主要以西欧为主,同时根据“以点带面”的原则,从地缘战略的角度划出的一些重要战略国家。摘编自关春巧杜鲁门时期美国对外援助体制的历史考察(1945-1952)材料四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政治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使美国充分认识到:“要同化独立的主权国家,光搞掠夺是不行的,还需要贷款和投资。”为了同苏联争夺战略空间,美国加大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到1968年6月底,美国对外援助总额为1335亿美元,其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总额是77
20、5亿美元,占援助总额的58%,其中约583亿美元是经济援助,占发展中国家受援总额的75%。摘编自刘会清战后美国对外援助政策的历史考察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捍卫自由”的各自手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相同的本质意图。(3分)(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冷战起源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列出苏联因“猜疑和恐惧”而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行动。(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后初期美国开展对外援助的影响。(3分)(4)根据材料三、四指出美国对外援助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礼嘉中学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期末质量调研试卷一、
21、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5 ACBDC 6-10 BCABA 11-15 CCABD 16-20 CCDC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 参考答案(13分)(1)特点:持续时间长、传播范围广;造成大量人口死亡(破坏性大);与气候异常、灾害频发紧密相连;频繁的战乱加重了疫情;是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因素。(5分)(2)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新旧世界(或新旧大陆)之间伴随人口和物种交流带来了疾病。特点:病菌种类较多;是殖民侵略的产物;导致当地人口大量死亡,给当地带来深重灾难(破坏性大)。(5分)(3)认识:高度警惕病菌传播,加强传染病防控工作;人类文明发展的
22、过程是与病菌传播伴生的过程,人类文明越发达,新型病毒的杀伤力可能就越大;运用高科技研究病菌是为了造福人类,要警惕泯灭人性的科学研究。(3分)22.参考答案(13分)(1)修改:英、美、俄协约国改为英、法、俄协约国。(1分)战争性质:一战是一场非正义战争(帝国主义战争)。(1分)(2)材料二态度:满怀信心、积极支持等。材料三态度:绝望、恐惧、厌恶逃避等。(2分)(3)影响: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或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受到重创);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或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后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23、。(5分)(4)特点;倡导和平、民主、独立原则;全球性国际政治体系;大国主导;两分天下;具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4分,写到其中四点即可得4分)23.参考答案(14分)(1)杜鲁门:提出了杜鲁门主义,要求全面遏制社会主义苏联。马歇尔:提出马歇尔计划,用经济手段来遏制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本质意图:遏制共产主义,推行美国的霸权政策。(3分)(2)观点:超级大国为了自身安全和世界安全而猜疑其他国家。行动:政治上成立了各国共产党及工人情报局;经济上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成立了华约组织。(4分)(3)影响:实现了欧洲经济的复兴和民主制度的稳定;推动了西欧的一体化;树立了美国的“大国形象”;维护了美国国内经济的繁荣;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苏联和社会主义的扩张。(3分,写到其中三点即可得3分)(4)变化:以西欧为主转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原因: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西欧实力的增强;与苏联争夺战略空间的需要。(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