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5 ,大小:721.50KB ,
资源ID:751778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75177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北省宣化一中张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北省宣化一中张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1、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宣化一中张北一中高二年级期中联考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 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B. 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C. 胚芽鞘b侧细

2、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D. 琼脂块d从a中获得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2. 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枝条生根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 若该实验为预实验,要确定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要在8ppm和16ppm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C. 生长素通过促进根细胞分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D. 该图能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3. 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培育无子番茄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果树整枝修剪棉花摘心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带芽的枝条扦插容易成活木瓜催熟柿子A. B. C.

3、 D. 4. 图1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胚芽鞘生长的作用,图2表示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表示)。下列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图1 图2A. 当琼脂块中含有生长素浓度为b时,则值最小B. 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C. 当生长素浓度大于b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值逐渐变大D. 据图1分析,在b浓度左侧促进生长,右侧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5. 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索会抑

4、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A. B. C. D. 6.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扔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 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棉株开花结实(据农桑辑要)B. 肥田之法,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据齐民要术)C. 新摘未熟红柿,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据格物粗谈)D. 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小便浸之,凡十余次则根生(据种艺必用)7. 某高中生物兴趣小组用ABA及ABA合成抑制剂分别处理采

5、摘后的香蕉,香蕉的乙烯释放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结果的分析,合理的是( ) A. ABA对乙烯的生成过程起抑制作用B. 香蕉成熟过程中,ABA与乙烯相互拮抗C. ABA合成抑制剂的抑制效果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D. 自然采摘后香蕉内乙烯的生成无需外源ABA的诱导8. 下图为一健康人在上午8点吃早餐后血糖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C点时组织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的速度比B点慢B. B点后肝糖原、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C. C点时的血糖浓度一般会低于1.2g/LD. C点时血液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低于B点9. 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据图分析,下

6、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符合甲模式调节方式的靶腺体有甲状腺、性腺等,推测激素a的化学本质应该是蛋白质或多肽B. 图中丙模式和甲模式体现了下丘脑直接或间接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C. 激素b可能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经垂体释放D. 激素c可能是胰岛素也可能是胰高血糖素10. 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

7、层产生渴觉。A. B. C. D. 11.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期营养不良导致渗透压减小,增多B. 从外界环境摄入的K+进入细胞的途径为:外界环境消化系统A组织细胞C. 若中无机盐浓度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将增多D.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12. 如图表示某人在休息时,单位时间内流经其单位面积皮肤血管内血液的相对流量,在时刻A,室内温度由15突升至40,在时刻B,室内温度又突降至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A时刻室内温度变化时,皮肤血管舒张,立毛肌舒张B. 在AB段时间内,因外界环境温度高于人体温度,所以人体不散热

8、C. 在AB段时间内,人体内酶的活性比BC段时间内高D. 在BC段时间内,人体肾上腺素分泌量减少13. 结合下面某患者的血液化验报告单,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结果参考范围单位甲状腺激素2.1 3.16.8 p mol/L 胰岛素1.7 5.020.0 m IU/L A. 该患者体内的血糖浓度比正常值低B. 若垂体正常,则促甲状腺激素会偏低C. 该患者兴奋性比较高,但是比较怕冷D. 患者体内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较低14. 如图为某同学建立的一个“模型”(图中甲、乙、丙表示相关的物质或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该“模型”表示“望梅止渴”的反射弧,则丙表示唾液腺细胞B. 若该“

9、模型”表示人体内水盐平衡的调节,乙为垂体,则甲表示的器官是下丘脑C. 若该“模型”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丙产生的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D. 若该“模型”表示体液免疫,丙为浆细胞,则淋巴因子可提高其对抗原的识别能力15.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C段Na+内流和CD段的K+内流均不需要消耗能量B. 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C. AB段的Na+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D. 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16.某人头部受伤导致垂体细胞大量损伤,该病人可能出现的病症及解释错误的是( )A.甲状腺功能减退,原因是垂体分泌的

10、促甲状腺激素减少B.出现多尿现象,原因是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释放不足C.血糖调节出现障碍,原因是病人的血糖调节机制不完善D.第二性征表现异常,原因是垂体会影响性腺的分泌活动17.如图所示是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c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检测到b、d两点的电位变化,之后可在a、e两点检测到电位变化B. 电流表偏转一次,电流表偏转两次C. b点所在的神经元可能位于脊髓中D. 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18.对于生活中存在的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 婴幼儿经常尿床,是由于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B. 婴幼儿排尿时,传入神经的兴奋只到达

11、脊髓中控制排尿的低级中枢C. 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的排尿不属于反射D. 随着年龄增长,尿床减少,体现了脊髓的生理活动受大脑皮层调控19.如图为神经元结构模式图,电流计A1和A2的两极a、c、d、e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外膜上,在b、f两点给予适宜强度的刺激(ab=bc),则电流计的偏转情况为( ) A. 在b点与f点刺激时,A1、A2各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B. 在b点刺激时,A1偏转两次,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C. 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D. 在b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两次;f点刺激时,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

12、20.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手指不小心碰到针刺会不自主的收缩,而打针时却可以不收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是( )A. 针刺产生痛觉和打针时不收缩都属于反射活动B. 若支配手指传出神经受损则针刺时没有感觉C. 手指碰到针刺时先感觉痛疼之后才完成收缩D. 打针时不收缩反映了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21.2018年9月16日,北京马拉松圆满落下帷幕。下列有关马拉松跑者在奔跑过程中生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马拉松跑者运动后产生的大量乳酸导致血浆pH明显下降B. 马拉松跑者听到发令枪声后奔跑,这个过程中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C. 奔跑过程中,位于人体垂体的温觉感受器能感受到温度的变化D. 马拉松跑者大

13、量失盐导致内环境渗透压下降,使得机体尿量减少22.下表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项目测定值单位参考范围血清葡萄糖23 mg/dL 60110 甘油三酯217 mg/dL 50200 总胆固醇179 mg/dL 150220 促甲状腺激素(TSH) 5. 9 uIU/mL 1. 44. 4 A. 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服用胰岛素制剂进行治疗B. 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食物C. 该男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低D. 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稳定不变,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23.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

14、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分析原因( )A. 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 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 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 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24.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控的结果,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进入低温环境后,图中信息分子A,B,C,D的释放量均有所增加B. 与调节方式乙相比,甲的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大

15、、反应迅速C. 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通常需要信息分子E和抗原的共同作用D. 信息分子D若偏高,对下丘脑发挥反馈调节,增加信息分子C25.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发现史,叙述不正确的是( )A.达尔文提出胚芽鞘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某种影响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玻璃片传递给下部C.拜尔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造成D.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26.某些种类的糖尿病是由自身的一些抗体导致的,病理如图所示,下列错误的是( )A. 由自身抗体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 图示中浆细胞一定来自于B细胞的增殖

16、分化C. 在血糖调节的神经调节中,胰岛B细胞属于效应器D. Y1、Y2、Y3导致的糖尿病中,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27.如图为HIV造成艾滋病的病程,显示人体内产生免疫力与HIV出现的情况。此外在临床上,初期与潜伏期时并无病症出现。试问在潜伏期时应如何采样与检测,以判断病人是否已被感染( )A. 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B. 采取口腔黏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C. 采取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D. 采取血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28.宫颈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宫颈癌的发生与HPV(某一类DNA病毒)感染密切相关,研究发现HPV衣壳蛋白L1在

17、一定表达系统中能重新自我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LPs),VLPs不含DNA分子,可用于制作预防HPV的疫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癌症的发生是某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B. VLPs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C. 疫苗中的VLPs注入机体后一般不会进一步增殖产生子代病毒D. 接种该疫苗的个体在感染HPV时,快速产生的抗体主要由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产生29.人口学家统计预测人口翻一番的时间为:墨西哥20-40年、美国40-80年,而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这种预测的主要依据是( )A. 种群数量和密度B. 种群年龄组成C. 种群性别比例D. 出生率和死亡率3

18、0.某生物学家在测定100平方千米的野兔的种群密度时,第一次捕获50只做上标记,然后放回到草原中,停留一段时间以后,又捕获60只,其中含标记的5只,则该草原内野兔的种群密度为( )A. 500只/平方千米B. 600只/平方千米C. 5只/平方千米D. 6只/平方千米31.图1是某经济鱼类的种群特征,图2是该鱼类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图1中D点时捕捞该经济鱼类可持续获取较高经济效益B. 图1中B点时种群数量相当于图2中的K值C. 图2的K值并非该经济鱼类种群的最大数量D. 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32.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

19、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B. A装置的灯罩作用是防止土中小动物逃跑C. 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 要观察小动物的代谢情况,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3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群落的演替是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B.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C. 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D.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

20、速度基本相同34. 如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最可能含生长素的浓度分别为( )A. a和b B. b和a C. b和c D.c和b35.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相对于次生演替进程缓慢、时间长B.群落演替的过程中优势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C.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改变36.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类似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能够调控细胞的基因表达B.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需要侧芽提供生长素C.喷施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保花保果但不

21、能疏花疏果D.密封贮藏导致水果各种激素合成增加37.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面对病原体时,身体非特异性免疫启动的时间较特异性免疫早B.T细胞会识别并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C.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脾脏、骨髓、扁桃体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38.关于人体内环境与健康的叙述,错误的是( )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血浆等B.内环境pH恢复正常是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C.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造成组织水肿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机体的内环境就不能维持稳定状态39.下图是人类大脑皮层(左半球侧面)的言语区模式

22、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B.W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讲话,出现运动性失语症C.V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D.H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听懂别人讲话40.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都可以是双向的B.突触后膜一定是神经元的树突末梢形成的,且有递质的受体C.突触小体是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可以释放神经递质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都是电信号的形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中填序号)41. (10分)免疫系统与神经系统、

23、内分泌系统的联系十分紧密,三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如图表示T淋巴细胞与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中的神经末梢为神经细胞_(填突起的类型)的末梢,图中所示突触的突触后膜为_的细胞膜。该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共同构成反射弧中的_。(2)图中的激素通过_到达该部位,发挥作用后_。(3)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是_,它可作用于_细胞,在有抗原刺激的情况下,该细胞增殖分化成_,产生抗体后,经过一系列过程,消除病原体,维持内环境稳态。(4)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到的结论:_(2分)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2.(11分)下丘脑在人体生理调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据图回答问题:(左

24、图甲、乙、丙、丁为人体内某种结构或细胞, A 、 B 、 C 为调节物质)(1)左图中下丘脑参与的生理调节方式有_(2分),图中A为_,甲在此图中分泌的相关激素是_。(2)左图中A含量的增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这种调节为_。(3)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左图中_(填字母)增多,在机体内通过促进相应过程,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图中_部位受损,会使人患糖尿病。(4)右图中能构成内环境的是_(填序号);请写出三者之间的关系图_;与相比,成分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_。B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43.(8分).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此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分析回答:(1)A

25、、B图中能反映该鱼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曲线是_。若在t2时种群数量为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_水平。在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如图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可能的几种情形,其中a点表示外界因素的变化,据此分析:(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_。(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_(2分,填K或K1或K2),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_(2分)。44.(11分)如图为人体的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反射弧较为简单的是_(填“缩手反射”或“膝跳反射”)。直接刺激图中

26、处也能引起缩手反应,该过程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2)图示缩手反射中,手被钉刺后立即缩回,并不是在感觉到痛后才缩回,这个事实说明调节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在检查膝跳反射时,如果测试者事先告诉受试者,受试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抵制或加强这一反射,可见膝跳反射受_的控制。(3)如果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由此可见甘氨酸属于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它可存在于图乙_中,释放后进入_,进一步作用于突触后膜与_特异性结合引起_(填Na或Cl)内流,导致膜电位表现为_。(4)如果某同学的腿被针扎到,该同学会对其他人说“我被扎到

27、了,有点疼”。该过程一定有言语区的_区参与。45.(10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主要形式是激素调节,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棉花植株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从图中看出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具有_,C点表示的含义是_;若测得植株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是_(2分)。(2)在早春低温时为让种子早发芽,常将种子置于流动的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其目的最可能是让流水冲去种子中的_(激素)。(3)感染了矮化病毒的棉花植株非常矮小。在不考虑病毒对其他植物激素影响的情况下,请利用植株幼苗设计实验验证“矮化病毒能抑制赤霉素的合成”。实验材料:株高相同的健壮棉花幼苗、矮化病毒、

28、赤霉素溶液、蒸馏水、喷壶、量尺等。实验步骤:将生长健壮的幼苗平均分成甲、乙两组,同时用_处理。甲组喷洒一定浓度的_溶液,乙组喷洒等量_。在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棉花植株的高度,记录数据,整理并计算_。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_,证明矮化病毒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宣化一中张北一中高二年级期中联考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答案】D【解析】A、琼脂块a中不含生长素,琼脂块a中含生长素,故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比b侧的少,生长较慢,A错误; B、琼脂块a中不含生长素,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

29、的IAA含量相同,B错误; C、胚芽鞘b侧细胞和c侧细胞都能运输IAA,C错误; D、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部分用于胚芽鞘的生长,部分运输到琼脂块d因此琼脂块d从a中获得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D正确。2.【答案】C【解析】A.实验表明,生长素浓度在4ppm12ppm范围内,生长素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A正确; B.若该实验为预实验,要确定促进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要在8ppm和16ppm之间设置更小的浓度梯度进行实验,B正确; C.生长素通过促进根细胞伸长,促进扦插枝条生根,C错误; D.从图中可看出生长素浓度在4ppm12ppm范围内,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生长素浓度为16ppm时,抑制扦插枝条生根

30、,体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正确。3.【答案】D【解析】培育无籽番茄的原理是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与植物激素有关;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原理是多倍体育种,与植物激素无关;果树整枝修剪是消除顶端优势,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有关;棉花摘心是消除顶端优势,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有关;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是降低蒸腾作用,提高成活率,与植物激素无关;带芽的枝条扦插的原因是芽能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与植物激素有关;木瓜催熟柿子是利用了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的原理,与植物激素有关。4.【答案】D【解析】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促进作用最强,胚芽鞘弯曲最大,值最小,A正确;B.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

31、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B正确;C.当生长素浓度大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值逐新变大,C正确;D.由图1可知,生长素浓度小于c点时,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是促进,生长素浓度大于c点时,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是抑制,具有两重性,D错误。5.【答案】C【解析】与对照组相比可知,生长素浓度高于10-6mol/L时,仍能促进茎段的生长,只是促进作用减弱,但不是抑制生长,错误;由曲线图可知看出,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正确;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错误;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但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

32、生长素的含量逐渐下降,可见乙烯含量的增加会抑制生长素的合成,且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6.【答案】B【解析】A.摘掉顶芽,使生长素不能由顶端向侧芽运输,从而降低了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促棉株开花结实,A错误;B.由于豆科植物有固氮菌与之共生,所以种植豆科植物能够肥田,与植物激素无关,B正确;C.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C错误;D.小便中含生长素,生长素可促进生根,D错误。7.【答案】D【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外源脱落酸处理和对照组相比,两条曲线同步增减,可以推测外源脱落酸(ABA)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

33、A错误;B.脱落酸与乙烯对果实成熟的调控属相互协同而不是拮抗作用,B错误;C.ABA合成抑制剂的抑制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C错误;D.外源ABA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但自然采摘后香蕉内乙烯的生成无需外源ABA的诱导,D正确。8.【答案】D【解析】A.健康人组织细胞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为主动运输方式,与血糖浓度高低关系不大,速度应持平,A错误;B.肌糖原不会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B错误;C.健康人清晨空腹血糖范围是80120mg/dL,即0.81.2g/L,C点为餐后一小时,其血糖浓度一定会高于1.2g/L,C错误;D.C点时血糖浓度偏高,胰岛素分泌增多,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B点时血糖

34、浓度偏低,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故C点时血液的胰高血糖素含最低于B点,D正确。9.【答案】A【解析】A.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的衍生物,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类,A错误;B.由图可知,图中丙模式直接体现了下丘脑直接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甲模式体现了下丘脑间接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B正确;C.激素b可能是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经垂体后叶释放,C正确;D.下丘脑可以通过神经直接控制胰岛细胞,故激素c可能是胰岛素也可能是胰高血糖素,D正确。10.【答案】D【解析】大量出汗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血糖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肾上腺和胰岛A细

35、胞的分泌活动,分泌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所以正确的有。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进而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下丘脑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冷觉和热觉,所以不正确。综合以上分析,ABC错误,D正确。11.【答案】D【解析】A.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将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B.钾离子通过消化系统吸收后进入循环系统,由血浆进入组织液,最后进入组织细胞,B正确;C.血浆中无机盐离子浓度升高,则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

36、受器使其兴奋,由下丘脑合成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C正确;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环境是血浆和是组织液,D错误。 12.【答案】A【解析】A、A点时,室内温度升高,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散热加快,立毛肌舒张,A正确; B、AB段室内温度高于人体温度,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汗腺分泌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B错误; C、人为恒温动物,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故人体内酶活性不变,C错误; D、BC段,环境温度由较高温度变为较低温度,此时通过调节使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人体内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D错误。13.【答案】D【解析】A.由表可知,该患者胰岛素含

37、量偏低,无法正常降低血糖,故体内的血糖浓度比正常值高,A错误;B.由表可知,该患者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对垂体抑制作用减小,则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会偏高,B错误;C.该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神经系统兴奋性较低,新陈代谢减慢,产热量减少,故比较怕冷,C错误;D.胰岛素可促进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由于该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偏低,所以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率较低,D正确。14.【答案】B【解析】A、若该“模型”表示“望梅止渴”的反射弧,甲表示感受器-视网膜;乙表示神经中枢,则丙表示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唾液腺细胞,A错误; B、该“模型”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乙为垂体,则甲表示的器官是下丘脑;B

38、正确; C、激素随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处,作用于靶细胞,C错误; D、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D错15.【答案】C【解析】A.曲线上升过程AC段是因为Na+内流,是通过协助扩散完成的,CD段下降是因为K+外流所致,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消耗能量,A错误;B.BC段上升也是因为Na+内流所致,不是外流,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消耗能量,B错误;C.AB段的Na+内流是协助扩散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D.DE段下降是因为K+进一步外流所致,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运输,不消耗能量,D错误。16. 【答案】C【解析】A、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

39、分泌,垂体细胞大量损伤,垂体分泌的促甲状激素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A正确;B、垂体细胞大量损伤,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释放不足,出现多尿现象,B正确;C、调节血糖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垂体并不通过相关激素、神经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故垂体细胞大量损伤与血糖调节基本无影响,C错误;D、性激素的调节和甲状腺激素调节一样,受垂体分泌的相关促激素的调控,而性激素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垂体细胞大量损伤,会影响性腺的分泌活动,进而第二性征表现异常,D正确故选:C17.【答案】C【解析】A、刺激c点,兴奋可向b、d方向传导,b、d在同一神经元上,可以检测到b、d两点的电位变化,由

40、于突触结构的存在,之后只能在e点检测到电位变化,A错误; B、电流表不偏转,电流表偏转两次,B错误; C、图中b点所在的神经元是中间神经元,可能位于脊髓中,C正确; D、兴奋由c传导到e时,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错误。18.【答案】D【解析】AB.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小儿大脑发育不完善,对排尿中枢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小儿排尿次数多,且易发生在夜间遗尿现象,这种排尿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脊髓,婴幼儿排尿时,传入神经的兴奋同时也传到大脑,AB错误;C.由于惊恐而出现无意识的排尿属于反射,C错误;D.婴幼儿长大后,大脑功能进一步完善,调节功能增强,尿液在膀胱内贮存并达到一定量时

41、,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定点和定时的排尿,才能引起反射性排尿动作,这种通过大脑皮层控制排尿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D正确。19.【答案】D【解析】在b点刺激时,兴奋同时到达a和c处,因此A1不偏转;当兴奋继续向右传递时,先到达d处,后到达e处,因此A2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先向左偏转,后向右偏转);在f点刺激时,兴奋不能由突触后膜传向前膜,兴奋能沿着神经纤维传导到e处,但不能传递到a、c和d处,因此A1不偏转,A2偏转一次(向右偏转)。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20.【答案】D【解析】A、针刺产生痛觉,感觉在大脑皮层,没有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活动,A错误; B、若仅仅是支配手指的

42、传出神经受损,针刺可以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但不能运动,B错误; C、手指碰到针刺时先收缩,后感觉痛疼,因为感觉传到大脑皮层需经过更多的突触,时间长,C错误; D、打针时不收缩反映了大脑皮层的高级运动中枢可以控制脊髓的低级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分级调节,D正确。21.【答案】B【解析】A.参加短跑等剧烈运动的人,体内会产生大量的乳酸,但是可以通过机体调节,如血液中的缓冲对物质酸碱中和,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A错误;B.马拉松跑者听到发令枪声后奔跑,这个过程中存在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换,B正确;C.奔跑过程中,温觉感受器能感受到温度的变化,但温觉感受器不在垂体中,C错误;D.出汗过程中大部分Na+

43、、Cl-被重吸收,而水很少被重吸收,此时血浆渗透压升高,D错误。22.【答案】C【解析】A.该男子血清葡萄糖含量过低,不可能患有糖尿病,A错误;B.该男子血脂含量偏高,可能患有高血脂,食用糖类过多,在体内可转化为脂肪,故不应多吃糖,B错误;C.该男子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偏高,可能是体内甲状腺激素少,地方性甲状腺肿是因为缺碘导致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少而引发的病症;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所以甲状腺激素少,细胞代谢速率偏低,C正确;D.血浆的生化指标应在正常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维持动态平衡,否则将引起代谢紊乱,D错误。23.【答案】A【解析】参与体液免疫的淋巴细胞有T细胞和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

44、细胞有T细胞,T细胞和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分别是胸腺和骨髓,甲组仅有体液免疫,输入造血干细胞后,其细胞免疫功能也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正常,破坏的是胸腺;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说明其胸腺正常,而缺少造血干细胞,被破坏的是骨髓;丙组输入造血干细胞后,特异性免疫功能仍没有恢复,说明其骨髓和胸腺都被破坏了。所以A正确。 24.【答案】C【解析】A. 进入低温环境后,人体维持体温恒定与图中的信息分子A神经递质、C促甲状腺激素、D甲状腺激素,B抗利尿激素的部位是下丘脑,抗利尿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A错误;B.调节方式乙为神经调节,甲为神经调节,与调节方式乙相比,甲的作

45、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较局限、反应迅速,B错误;C.图中信息分子E淋巴因子和抗原的共同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正确;D.信息分子D甲状腺激素若偏高,对下丘脑发挥负反馈调节,抑制信息分子C的合成,D错误。25. 【答案】B【解析】A、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A正确;B、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错误;C、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刺激”在尖端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C正确;D、温特的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实

46、是一种化学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D正确。26.【答案】B【解析】A.自身产生的抗体对自身组织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的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B.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B错误;C.在血糖调节的神经调节过程中,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胰岛B细胞属于效应器,C正确;D.由图可知,Y1、Y2、Y3破坏的分别是胰岛B细胞上的葡萄糖受体、胰岛B细胞、靶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其中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D正确。27.【答案】D【解析】A、感染初期与潜伏期,HIV浓度较低,不易检测,A错误;B、口腔粘液中含抗体较少,故一般采集血液,B错误;C、感染初

47、期与潜伏期,HIV浓度较低,不易检测,C错误;D、通过分析可知,感染初期与潜伏期,机体对HIV病毒的免疫反应较强,故可通过采集血液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D正确。28.【答案】C【解析】A.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一个细胞中至少发生56个基因突变,是一种累积效应,A错误;B.VLPs作为抗原进入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识别,但吞噬细胞的识别作用无特异性,B错误;C.注入机体的VLPs不含DNA分子,一般不会增殖产生子代病毒,C正确;D.接种该疫苗的个体体内会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所以在HPV侵入时,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快速分泌

48、抗体的浆细胞主要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D错误。29.【答案】B【解析】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错误;B、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种群密度;C、性别比例能影响种群密度,C错误;D、出生率和死亡率直接影响种群密度,错误。30.【答案】D【解析】野兔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采用的是标记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50=60/5,N=600只。即100平方公里的野兔的种群密度为600只,所以每平方公里的野兔的种群密度为6只。31.【答案】C【解析】解:A、在渔业捕捞时最好把种群密度控制在B点,B点是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A错误; B、

49、图1中B点时种群数量相当于图2中的K/2值,B错误; C、图2的K值并非该经济鱼类种群的最大数量,即种群达到K值后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正确; D、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此外性别比例、年龄组成等也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因此,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D错误。32.【答案】A【解析】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A正确;B.灯罩的功能是为了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B错误;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C错误;D.采集的土壤动物放入体积分数

50、为70%的酒精溶液中,可以杀死、固定小动物,不能观察小动的代谢情况,D错误。33.【答案】B【解析】A、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结果是共同进化,A错误;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B正确; C、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均存在竞争,C错误; D、人类活动常常使群落演替朝着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进行,D错误。34. 【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作用不同,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优先生长,其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偏高,从而侧芽抑制生长

51、因此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b和c。35. 【答案】D【解析】初生演替的起点是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则进程缓慢、时间长,A正确;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种群基因频率也会发生变化,B正确;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提供给动物的食物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动物的种类随之改变,C正确;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将发生变化,D错误。36.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植物激素能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调节,A正确;杨树顶芽的快速生长是顶端优势的结果,B不正确;喷施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52、可疏花疏果,C不正确;密封贮藏会导致水果中乙烯含量相对增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激素含量减少,D不正确。37. 【答案】B【解析】A、面对病原体时,身体非特异性免疫启动的时间较特异性免疫早,A正确;B、T细胞会辨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但不能裂解靶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裂解靶细胞,B错误;C、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正确;D、若研究清楚埃博拉病毒特异性抗原蛋白的结构,就可以利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然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来生产该蛋白作疫苗,D正确。38.【答案】D【解析】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正确;B、内环境pH恢复正常是

53、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B正确;C、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会造成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中的水分进入组织液,造成组织水肿,C正确;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及时补充无机盐离子,机体的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39.【答案】B【解析】S区受损伤,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讲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称为运动性失语症,B错误。40.【答案】C【解析】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性,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具有单向性,A错误;B、突触的类型有轴突-树突型和轴突-胞体型,所以突触后膜可以是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的一部分,B错误;C、神经细胞的轴突末梢会出现许多分支,每个分支末端膨

54、大成杯状的突触小体,突触小体的膜为突触前膜,可以释放神经递质,C正确;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为电信号,神经元之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D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40分;【】中填序号)41.(10分)【答案】(1)轴突;T细胞;效应器;(2)体液运输(或“血液循环”);被灭活;(3)淋巴因子;B;浆细胞(和记忆细胞);(4)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2分)【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图中的神经末梢为神经细胞轴突的末梢,图中所示突触的突触后膜为T细胞的细胞膜。该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共同构成反射弧中的效应器。(2)由体液(激素)调节的知识可

55、以判断:图中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或“血液循环”)到达该部位,发挥作用后被灭活,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3)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是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它可作用于B淋巴细胞,在有抗原刺激的情况下,该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产生抗体后,经过一系列过程,消除病原体,维持内环境稳态。(4)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得到的结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2.(11分)【答案】(1)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2分);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2)(负)反馈(3)C;丙(4);蛋白质;血浆【解析】(1)由图可知,下丘脑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寒冷环境下,A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增加产

56、热。甲在此图分泌的激素为促甲状腺素。(2)A含量的增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这种调节为反馈调节。(3)当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时,图示中C胰高血糖素增多,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细胞,在机体内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机体的血糖平衡。如果图中丙胰岛B细胞部位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会使人患糖尿病。(4)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是人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即;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图为;组织液与血浆相比,成分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蛋白质。组织细胞直接生B细胞(血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43.(8分)【答案】(1)B N/2 增长型(2)生

57、存斗争淘汰的个体数或环境阻力(3)K2(2分)(2分)【解析】.(1)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表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超过这个时间范围,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推移逐渐下降,直至降为零,说明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该种群数量的变化呈“S”型增长。因此,某种鱼迁入该河流生态系统后,能反映该鱼种的数量的变化曲线是B。在t2时该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此时该种群的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即K值,种群数量为N,为保持这种鱼类资源的可持续增长,应使这种鱼捕捞后的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即保持在N/2水平。在t1时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其数量约为K/2,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2)理

58、想环境中种群数量呈现J型曲线,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使得种群数量呈现S型曲线,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生存斗争淘汰的个体数或环境阻力。(3)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K2,干旱能抑制造成蝗虫患病的一种丝状菌的生长,若a点变化为干旱,蝗虫数量上升一段时间后趋于稳定,则a点后的变化曲线为。44. (11分,其中第3问序号和内容均写对为1分)【答案】(1)膝跳反射不属于(2)脊髓大脑皮层(或高级中枢)(3)抑制突触小泡突触间隙受体Cl外正内负(4)S(或运动性语言中枢)【解析】(1)从图中信息可知,人体的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最简单,仅由两个神经元组成,而人体的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较

59、复杂。仅刺激处可以产生缩手反应,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该过程不属于反射。(2)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人脑中的高级中枢对位于脊髓中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3)无甘氨酸肌肉会发生痉挛(收缩),有甘氨酸肌肉就会舒张,所以甘氨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4)说话的语言技能由大脑皮层的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控制。45. (10分)【答案】(1)两重性该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和茎的生长促进作用效果相同mx2m(2分)(2)脱落酸 (3)矮化病毒赤霉素蒸馏水甲、乙两组植株的平均高度甲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大于乙组【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体的根、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根、茎,生长素对某一器官

60、的作用具有双重性.C点表示的含义是该浓度的生长素对根和芽的生长促进作用效果相同.单侧光可使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即由向光侧运向背光侧,所以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大于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且背光侧生长比向光侧快,所以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2m,即背光侧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是mx2m;(2)脱落酸促进种子休眠,抑制种子的萌发,种子在流动的溪水中浸泡一段时间,能够降低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提高种子的萌发率;(3)根据题意可以知道,本实验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一组通过一定手段使其感染矮化病毒,然后不作任何处理;另一组通过一定手段使其感染矮化病毒,然后定期补充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因为实验的因变量为棉花幼苗的株高,因此需要一段时间后,对三组棉花幼苗进行株高测定,求平均值,减少误差.根据实验的提供的结论可以推测:感染矮化病毒的棉花幼苗植株矮小,感染矮化病毒但定期补充一定浓度赤霉素的棉花幼苗株高,证明矮化病毒抑制了赤霉素的合成。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