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寡人之于国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2、掌握“加”、“直”、“兵”、“检”、“岁”等文言实词的词义;熟悉“于、之”虚词的用法,掌握几个固定句式的用法。3、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论辩艺术。教学重难点:“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 人皆称孟子好辩,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的解释是:我是想去端正人心,破除荒谬的邪说,抵制偏颇的行为,批驳错误的言论,我哪里是喜欢辩论呢?我是不得已啊!事实上,孟子不仅好辩,而且善辩。二、检查预习1、齐读全文,纠正读音2、接力解释全文标识字体部分附: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
2、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勿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
3、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三、研读课文(一)第1段1、选一学生朗读第1段2、梁惠王向孟子提出了什么问题?他怎么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明确:“民不加多,何也?”PPT(背景)“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人口增加意
4、味着军力强盛、国力强盛。(加:更加。有比较)PPT 孟子与梁惠王的前两次对话。3、在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前,梁惠王先是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理由是什么?明确: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身强力壮的青壮年)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若真为救灾,根本无须移民,而且移民涉及到家庭伦理社会稳定等方面,可见,梁惠王的一切决策都是以战争为指归。4、诵读指导A、要领:B、学生朗读并尝试背诵。表面看来,梁惠王谦和有礼、温文尔雅,实际上绵里藏针:孟子先生,您不是崇尚仁义治国的理想吗?我已照你说所要求的一切做了,但为什么没有出现证明效应呢?相反,不施
5、仁政的邻国也不显露衰败之势,难道您的仁政真如世人所言属“迂阔之论”吗?此时的孟子真可谓进退两难,那我们来看看孟子究竟是怎样回答的?(二)第2、3、4段1、分读2、3、4段2、孟子对梁惠王的疑问是如何回答的? 明确: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表面看来孟子偏离了话题,实际上是含而不露地设置了一个圈套, 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争夺人力的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3、提问:对“五十步笑百步”喻义如何理解?。明确:是亦走也。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现意: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
6、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4、这样回答有什么好处?论辩的高妙之处:(1)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2)避开了对方的锋芒,避免了正面的搏击。(3)通过迂回方式有意给梁惠王造成孟老夫子落败的错觉,因而放松了警惕,有利于后面的进攻。或许梁惠王还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中,于是脱口而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是亦走也。判断句,也:畅快、轻蔑。)见梁惠王已上当,孟子面露喜色、踌躇满志,不容他喘气,“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语气词的功能是巨大的,比如初中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连用20多个“也”,表达了轻松畅快的感情。也:多些畅快。)道
7、破了“民不加多”的原因。5、背诵这三段(三)第5段至第7段,既然梁王的做法不能使民加多,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使国民增加呢?接下来孟子就抓住机会宣扬他的政治主张施仁政,行王道了1、实现王道之始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效果是什么? “王道之始”,三组排比(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当采取了这样合理发展生产的措施后,产生的后果是什么?2、达到王道之成需要采取哪些措施?效果是什么? “王道之成”,四组排比(前三组养民的主张(物质)、第四组教民的主张(精神)。民的范围更宽泛,黎民),孟子在四组排比中,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
8、现了一幅美好的前景。语气词:6个也(感叹语气,更多些畅快),4个矣(神往而满足);排比。气势澎湃、理足气盛(这是孟子的理想,自然一下就激情澎湃了,而且希望能够用这样的热情感化君主。这不是批评,而是引导。)3、第5、6段已经把施仁政、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了,第七段可删去吗?为什么?明确:有了合理的措施,还需要有合理的态度。孟子是怎样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斯天下之民至焉。” 明确: 对比 狗彘食人食 涂有饿莩 比喻 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孟子批评当时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不要归罪于年成不好,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不饥不寒、接受教育,才能使他们归服。“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四、总结本文写作特点: 1.结构严谨。民不加多的疑问;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线索2.善用比喻。3.多用排比。气势充沛 总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远在2300多年孟子的王道思想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最后齐读课文,再次感受孟子仁政思想的伟大。(五、拿来主义:课内素材为我所用)板书: 疑问民不加多 原因 王好战 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