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一、看拼音,写词语(20分)j sh xi l shn ch shn p bng wn ( ) ( ) ( ) ( ) ( )j d hng pin chng xing lng wi k q二、写出带有下列部首的字(8分)木_ _ _ _ 辶_ _ _ _女_ _ _ _ 口_ _ _ _三、查字典,填空(16分)要查的字部首除去部首有几画读音组词园领闪客四、照样子,写词语(15分)1.例:(红润)的脸( )的眼睛 ( )的眉毛 ( )的头发( )的山峰 ( )的景色 ( )的太阳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
2、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2.例
3、:(拉)二胡( )害虫 ( )跳棋 ( )电影 ( )草 ( )肥( )空调 ( )土豆 ( )信 ( )京戏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五、根据要求改写句子(8分)1.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用横线上的词写句子)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
4、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_2.我喜欢唱歌。我喜欢跳舞。(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_3.我把漂亮的雨伞还给了小丽。(改为“被”字句)_4.看 星期天 我们 去 电影(连词成句)_六、选词填空(4分) 冷清 冷静1.面对强大的敌人,我们要沉着( )。2.没有孩子在身边,老人觉得很( )。 慈祥 慈爱3.在她的眼中,充满着柔情和( )。4.睡梦中的妈妈好( )。七、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4分)1.书是_进步的阶梯。2.路人借问遥招手, 。3.登鹳雀楼的作者是_代诗人_,_,_。这两句诗道出了“只有站的高,才能看得远”的真理。4.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向我们详细的介绍了_、_、_、_、_这四块奇石。5._是我国台湾最大的一个湖。6.春江潮水连海平,_共潮生。八、写留言条(5分) 小刚放学后,妈妈上班还没有回来。于是他就去同学小明家写作业了。可是他怕妈妈回来找不到他而担心。所以请你帮小刚给他的妈妈写一张留言条。_九、同学们喜欢你们的学校吗吗?动笔写写你的学校吧。 (10分)